以病毒為食:這個首次發現的現象,終於填補了食物鏈的空缺

2021-02-09 網易公開課

[1] Wu, K. (2020). There are more viruses than stars in the universe. Why do only some infect us? National Geographic. 16 April, 2020. Retrieved 29 September, 2020 from: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uk/science-and-technology/2020/04/there-are-more-viruses-stars-universe-why-do-only-some-infect-us.

[2] La Scola, B., Desnues, C., Pagnier, I. et al. (2008). The virophage as a unique parasite of the giant mimivirus. Nature 455, 100–104. doi: 10.1038/nature07218.

[3] Brown, J.M., Labonté, J.M., Brown, J. et al. (2020). Single Cell Genomics Reveals Viruses Consumed by Marine Protists. Front. Microbiol. 11:524828. doi: 10.3389/fmicb.2020.524828.

[4] Seenivasan, R., Sausen, N., Medlin, L.K., & Melkonian, M. (2013). Picomonas judraskeda Gen. Et Sp. Nov.: The First Identified Member of the Picozoa Phylum Nov., a Widespread Group of Picoeukaryotes, Formerly Known as 『Picobiliphytes』. PLoS ONE 8(3): e59565.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9565.

[5] Miki, T., & Yamamura, N. (2005). Intraguild predation reduces bacterial species richness and loosens the viral loop in aquatic systems: 『kill the killer of the winner』 hypothesis. Aquat. Microb. Ecol. 40, 1-12. doi: 10.3354/ame040001.

[6] Guidi, L., Chaffron, S., Bittner, L. et al. (2016) Plankton networks driving carbon export in the oligotrophic ocean. Nature 532, 465-470. doi: 10.1038/nature16942.

相關焦點

  • 以病毒為食:這個首次發現的現象 終於填補了食物鏈的空缺
    但有趣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從未找到一種以病毒為食的生物——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食物鏈之外,只顧感染並蠶食生物,而不會被生物當成食物。這看上去不合常理。因此,生物學家一直在尋找噬食病毒的生物。就在最近,他們終於在兩類原生生物的體內,找到了它們食用病毒的證據。
  • 以病毒為食:這個首次發現的現象,終於填上了生態圈的空缺
    因此,生物學家一直在尋找噬食病毒的生物。就在最近,他們終於在兩類原生生物的體內,找到了它們食用病毒的證據。 尋找「噬病毒體」 實際上,這並不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噬病毒體」。早在2008年,法國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能感染、消滅病毒的病毒,並將其命名為「斯普特尼克」(Sputnik,俄文意為「衛星」)。
  • 科學家發現原生生物以病毒為食 使其進入經典食物鏈
    我們都知道,海洋中存在藻類—原生生物—魚類的經典食物鏈,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經典食物鏈之外,最近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原生生物以病毒為... 我們都知道,海洋中存在「藻類—原生生物—魚類」的經典食物鏈,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經典食物鏈之外,最近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原生生物以病毒為食,從而讓病毒進入了經典食物鏈。據媒體報導,在美國緬因州的海灣和地中海裡,研究人員共採集了1698個原生生物樣本,並對這些樣本進行了DNA序列分析。
  • 病毒真的超越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嗎?以病毒為食科學家首次發現
    就連我們人類也逃不出這個天然的法則,因為自然法則伴隨著我們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過程。但是病毒這種是生物非生物的的物種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認為它好像完全獨立在生物圈之外,它似乎不在食物鏈當中,但是卻感染蠶食著生物圈中的生物,科學家們以往並沒有找到任何一種以病毒為食的生物,這看上去非常不符合常理,要知道我們人類有時候也無能為力,比如面對病毒,多數時候我們真的拿它沒辦法!
  • 它們以病毒為食?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它們以病毒為食? 原創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我們都知道,海洋中存在「藻類—原生生物—魚類」的經典食物鏈,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經典食物鏈之外,最近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原生生物以病毒為食,從而讓病毒進入了經典食物鏈
  • 科學家找到了噬食病毒的生物
    據研究估算,世界上病毒的數目大約是1031,比宇宙中的恆星總數還要多1億倍,總重量則與250億人的體重相當。幾乎所有的物種,都會被病毒感染。但有趣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從未找到一種以病毒為食的生物——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食物鏈之外,只顧感染並蠶食生物,而不會被生物當成食物。這看上去不合常理。因此,生物學家一直在尋找噬食病毒的生物。
  • 人類或首次發現以病毒為食的微生物
    發現大量的病毒DNA與兩種不同的原生生物有關,分別是choanozoans和picozoans。儘管這些單細胞生物中有一些並沒有緊密的親緣關係,但在這兩個類群的許多成員身上都出現了相同的DNA序列。這些漂浮在海洋中的微小的單細胞生物可能是第一個被證實以病毒為食的生物。
  • 想不到它們的獵物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想不到它們的獵物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本報記者 付麗麗我們都知道,海洋中存在「藻類—原生生物—魚類」的經典食物鏈,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經典食物鏈之外,最近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原生生物以病毒為食,從而讓病毒進入了經典食物鏈。
  • 人類或首次發現以病毒為食的微生物
    漂浮在海洋中的微小的單細胞生物可能是第一個被證實以病毒為食的生物。科學家們從緬因州灣和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海岸附近的地中海的表層海水中撈出了這些被稱為原生生物的生物。「這些病毒能夠感染我們發現的所有生物體,這是非常、非常不可能的。」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之後,Brown和她的同事們得出結論,原生生物很可能把這些病毒當作食物吃掉了,而不是偶然吸收了它們的DNA或者被它們感染。他們的發現在線發表在9月24日的《微生物學前沿》雜誌上。
  • 敢吃病毒的生物你見過嗎?科學家:它們將改寫海洋食物鏈
    科學家通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發現海洋裡普遍存在「海藻-原生生物-魚類」這樣的食物鏈。這條食物鏈雖然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它濃縮了複雜食物鏈的精華。但如果你有仔細思考的話,就會發現病毒被排除在該食物鏈之外,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沒有哪種生物膽敢以病毒為食。實際情況恰恰相反,自然界還真的存在以病毒為食的生物。
  • 敢吃病毒的生物你見過嗎?科學家:它們將改寫海洋食物鏈
    「海藻-原生生物-魚類」這樣的食物鏈。這條食物鏈雖然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它濃縮了複雜食物鏈的精華。但如果你有仔細思考的話,就會發現病毒被排除在該食物鏈之外,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沒有哪種生物膽敢以病毒為食。實際情況恰恰相反,自然界還真的存在以病毒為食的生物。
  • 生命世界中的食物鏈
    生命之網 在地球這個巨大的生命世界裡, 生活著無數個生物類群。從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到大洋的底層、從南北極的冰洋到莽莽的熱帶雨林、從無際的沙漠到稻麥千裡的農田、從土壤深層到高空大氣,生命無所不在,生物無處不有。這個生物活動層次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生物多達3億多種。從小到只能用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病毒、細菌,到身長30多米和體重上百噸的藍鯨。
  • 最受歡迎的入侵物種,這種外來的河馬竟填補了哥倫比亞的生態空缺
    一直以來,哥倫比亞這個國家是沒有河馬的。在幾十年前,一位名叫巴勃羅·埃斯科巴(Pablo Escobar)的大富豪(史上最囂張的毒梟,曾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7大富豪之一)將河馬這種動物帶到了哥倫比亞。如今,河馬已經在哥倫比亞的河流生態系統中茁壯成長。然而,作為一種「入侵物種」,科學家們卻不擔心它們的存在,更不用擔心它們會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 蚊子滅絕將導致多條食物鏈崩塌?生物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害怕
    當蚊子吸收攜帶日本腦炎病毒的患者時,病毒將會存活並在蚊子的腸道中與血液進入蚊子一起繁殖。當蚊子再次叮咬別人時,病毒會隨著唾液注入人體。蚊子在食物鏈中是有爭議的。一些科學家認為蚊子的滅絕直接影響全球食物鏈的穩定。人類討厭蚊子,但蚊子是許多動物長期渴望的美味食物。
  • 在食物鏈中,蚊子處於哪個等級?它與人類在食物鏈中是什麼關係?
    細菌、病毒、微生物這些我們人類無法用肉眼發現的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人的健康,而即使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生物,我們也無法完全的控制住它們,比如「四害」。那麼,作為「四害」之一的蚊子與人類在食物鏈中是什麼關係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蚊子滅絕會導致N條食物鏈崩塌?科學家給出答案,讓人害怕
    蚊子傳播病毒和細菌的方式屬於生物性傳播,例如乙腦減毒。當蚊子吸收攜帶乙腦減毒的患者後,病毒隨著血液進入蚊子,在蚊子的腸道內生存並繁殖增長。而當蚊子再次叮咬其他人的時候,病毒就會隨著唾液注入到人體內。那如果蚊子滅絕了,是一件全球恭賀的事情嗎?生物學家勸告全球人,蚊子滅絕將會導致大自然中食物鏈的破裂,生態也受到嚴重的影響。
  • 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只吃豬牛羊這樣的食草動物,你發現了嗎?
    毫不誇張的說人類是食物鏈頂端的人物,我們卻發現人類在生活的過程中卻只是一些食草動物,比如說豬牛羊,很少會吃一些食肉性的動物,為什麼會形成這種現象呢?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到底有哪些區別?人們為什麼只吃食草性的動物呢?
  • 世衛:沒有證據表明食物或食物鏈參與了新冠病毒的傳播
    根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報導,當地時間13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通過食物傳播。在日內瓦世衛組織總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組織應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瑞安博士說,中國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個問題,世衛也在跟蹤他們的發現。但他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食物或食物鏈參與了這種病毒的傳播」。
  • 還記得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男人嗎?這回終於吃出事了
    人類歷經數百萬年的演變,終於爬上了食物鏈的頂端,弱肉強食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人類作為高等動物,擁有著聰慧的頭腦以及強大的行動能力,肆意揮霍著這個世界的資源,現代化的社會也逐漸讓人們變得禮貌文明起來,就連食物方面也開始注重,熟食漸漸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美食,那麼生食很少有人涉及,因為這是人類進步的標誌性
  • 人和蚊子在食物鏈中的關係是怎樣的?是上下級關係嗎?
    細菌、病毒、微生物這些我們人類無法用肉眼發現的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人的健康,而即使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生物,我們也無法完全的控制住它們,比如「四害」。那麼,作為「四害」之一的蚊子與人類在食物鏈中是什麼關係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什麼是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