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嘮鸚鵡走紅,會說3種語言2門方言,還會用英語打招呼

2020-12-06 不正經蜀黍

「你好」、「Hello」「汪汪」,西安市興慶路附近一小區,鸚鵡皮特趾高氣揚地站在小區門口,接受著大家目光的洗禮。即使皮特隨主人已經在這裡住了一年多,但大家對這隻話癆鸚鵡的喜愛只增不減。來往的小區業主和路人,看到皮特都會停下腳步聽它說話,與它互動。「這可是我們小區的寵兒,靈得很。」一位大爺笑呵呵地說道。

皮特,22歲,是一隻非洲灰鸚鵡。1998年,它的主人李先生花了一萬多元買下它,用來給母親作伴,當時皮特還不到一歲。剛買回來時,李先生的母親並不接納這個小傢伙,埋怨兒子亂花錢,過了幾個月,鸚鵡的地位在母親心裡直線上升,還給起了一個洋氣的名字「皮特」。小皮特跟著李先生的母親生活了十幾年,直到幾年前李先生母親去世,李先生才開始接手照顧皮特。「我母親是山西人,皮特現在還會經常說山西話。」

一年前,李先生帶著皮特在這個小區租了房子,從此以後,皮特登上了小區寵兒的寶座。上到七八十歲的大爺大媽,下至牙牙學語的小朋友,只要看到皮特,就會停下腳步,過來與皮特互動,有些還會特意帶一些水果來餵皮特。時間一長,皮特認識了幾個「熟客」,遇到熟人會主動說「你好」,還乖巧地讓熟人摸羽毛,與他們互動聊天。「學狗狗叫」「汪汪!」「學貓咪叫」「喵」。

只要不下雨,戶外氣溫合適,李先生就會帶皮特在小區溜達,皮特也很聽話,不亂飛亂跑。皮特很享受大家喜愛的目光,喜歡熱鬧的氛圍。每天天不亮就吵著要出去玩。「清明節的時候,它主人不在,把皮特寄養在我家。早上八點多要是還不帶它出門,它就說『打死你』,它特別喜歡出來玩,聰明得很。」李先生的朋友說道。

「它現在會的挺多,聽得多慢慢就學會了。現在不僅會用英語打招呼,還會兩門方言,河南話和山西話;會3種語言,貓語、狗語和機械語。」居民郭先生談起皮特也是津津樂道。「皮特來的一年多,給我們小區帶來了很多歡樂,大家都很喜歡它。現在是我們這一塊的明星,很多小朋友放學後都跑過來看它,都喜歡和它玩。」

小區保安給了皮特一塊石榴,皮特用嘴叼住後,熟練地用爪子接過去,然後一顆一顆開始吃,吃完還會把石榴籽吐掉,一系列流暢的動作讓圍觀的人們覺得有趣又驚奇。「它喜歡吃水果和乾果,嗑瓜子的速度比人還快。」保安師傅解釋說道。皮特的世界很簡單,一群喜歡它的人們,一堆美食,鳥生足矣。

相關焦點

  • 5種可愛的家養鸚鵡品種,「話嘮」的和尚鸚鵡,你值得擁有
    5種可愛的家養鸚鵡品種,「話嘮」的和尚鸚鵡,你值得擁有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每天看盡科技知識,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呆萌的寵物了!經歷了貓狗大熱之後,寵物鳥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養鳥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會像養狗一樣有異味,平時飼養起來也很方便。
  • 鸚鵡「皮特」成小區明星 中文英文方言都能說幾句
    「你好,汪汪汪……」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大家很難想像,這是一隻灰色鸚鵡在跟人打招呼。這隻鸚鵡可不簡單,不光年齡已經超過21歲,會說的話不少,甚至一些方言也能說幾句。 給大家打招呼的這隻鸚鵡叫「皮特」,是李先生飼養多年的一隻灰鸚鵡。
  • 精通10多門外語,33種方言,語言大師趙元任:學語言,精髓在3字
    一生通曉十多種外國語言和30多種中國地方方言,是馳名國際的結構派語言學家,被公認為中國現代語言的奠基者,著有《現代英語的研究》等著作。對於學習語言的感覺,趙元任跟他女兒說"好玩兒"。在大多數人看來,學習語言一點都不好玩,甚至很痛苦,怎麼人家就會覺得"好玩兒"呢?
  • 中國的曠世奇才:會說33種方言,精通7門外語
    他有著極高的語言天賦,精通英語、日語、德語、法語、古希臘語、拉丁語以及俄語等多國語言,並且掌握了多達33種方言。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名全能型的教學者,他教過的學科多達8門,涉及的領域有物理學、數學、哲學、語言學、音樂史等,跨度極大。
  • 澳洲鸚鵡用英語「聊天」
    鸚鵡有學舌的本事,但你見過鸚鵡之間用人類的語言「聊天」嗎?近日在澳大利亞,就出現了這樣的奇特景觀。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生活在澳大利亞雪梨市的居民最近可「長了眼」,他們時常能聽到樹林中成群結隊的野生鸚鵡,嘰嘰喳喳用帶著各種口音的英語彼此打招呼,它們之間不僅能互道「你好」,甚至還能「聊天」。有居民親耳聽到一隻鸚鵡對另一隻說:「這個小夥子可真帥啊!」    人類說的英語啥時候成了鸚鵡的「母語」了?
  • 你還會說方言嗎?
    「你還會說方言嗎」文|蒲實人棲居於語言中。中國的書寫文字有很強的穩定性,文本教育將語言統一和固定下來。但在言說層面,它的發音則是豐富和流變的,植根於我們的來處。這就是方言:它提供了與故土血脈相連的存在空間,承納著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經驗。而這個記憶和情感的空間,正處於不斷消逝中。這一期有一位溫州人寫最難懂的方言之一溫州話。溫州人聚在一起說話的確就像鳥叫,對外地人來說是加密語言。
  • 原來外國人說英語也分方言,英語口語大揭秘!
    方言的英文叫做Dialects,也就是指在發音上,詞彙上,拼寫上和語法上存在差異的語言的變體。而其中英文方言最主要的區別還是發音的不同。英語方言如何分布?往大了來說就是使用英語作為母語國家之間的不同。最常見的就是美國和英國說英語的區別,比如: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發音不同,美式英語聽起來更加平緩隨意,英式英語的抑揚頓挫會更明顯一點,大概就是我們普通人說中文和主持人說中文的區別吧;其次這兩者在詞彙上也不盡相同,比如毛衣這個單詞,常見的sweater是美式英語的說法,英國人用jumper比較多。當然還有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等一些國家的英語區別,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
  • 西安互助路一小區有隻鸚鵡是小區明星 會吹口哨還會講英語
    一位大爺對著它說,鸚鵡馬上尖聲回了一句:「你好」。「皮特,學狗叫。」鸚鵡喊著「汪汪」,皮特周圍簇擁著一圈觀眾,聽到它說俏皮話,都捧腹大笑,說這鸚鵡機靈得很,簡直「成精」了。皮特的主人60歲的李師傅說,這隻鸚鵡是他1998年買的,當初是買來給母親解悶的,當時皮特才半歲,現在已22歲。
  • 「話嘮」用英語怎麼說?
    It goes without saying It goes without saying譯為不用說,用於你覺得字面意思很顯而易見,不需多說。 Of cours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you'll be paid for the extra hours you work. 當然,不用說,你加班是有報酬的。
  • 方言正在消失,但短視頻卻拯救了它們
    2017年3月,她第一次嘗試用粵語錄製視頻,並收到了不錯的反響。在無英文字幕翻譯的情況下,播放量就已超過25萬,點讚達到1萬6,不少粉絲以英文留言,「雖然聽不懂,但是讓我認識了一個新的Weylie」,「感覺Weylie說粵語很好聽,想要開始了解這門語言」。
  • 法國虎鯨會說「人話」 會打招呼還能數數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1月31日報導,法國海洋公園的一頭雌性虎鯨可以模仿人類說話,會發出你好、再見等5種左右簡單的英文單詞,這在全球尚屬首次。虎鯨,又稱逆戟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海豚科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群居性食肉動物。
  • 中國近代第一語言天才,會說30種方言10多種外語,如今誰能超越?
    十幾歲的時候就能和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同時用數種語言交談,絲毫不亂。後來趙元任先去江南高等學府上學,又在南京讀了三年預科,最後輕鬆通過清華公費留學的考試,而且是第二名,要知道後來很有名的胡適先生也不過是第五十幾名,這樣的人不想佩服都不成。
  • 網絡語言、方言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
    網絡現在又是最新、最迅速的,比如說現在平面媒體,或者是現在的有聲媒體,有人說是六種,網絡是第七種媒體,可以將前面的六種媒體綜合所有的優勢,然後用它最快的速度做出來,就像我們現在在做直播一樣,很快的我們這些說的東西就可以播出去,將其他媒體的弱點都除掉。
  • 你還會說你的方言-道縣話嗎?
    ,有時還不自覺地在普通話中混入幾個土音,現在的孩子學習能力強大,學習二種語言(兩種語言互譯)或三.四語言(父母祖)在不經意中就學會了。父母是孩子最好老師,父母不再講土話,平時給孩子說話都用普通話,孩子自然而然就不會講土話了,現在不會普通話只會講土話都是65歲以上老人,在過三四十年後,我們便會擔心土話將在農村消失。再不教下一代的話,真的有可能會讓土話慢慢消失了。
  • 六旬老教師中風後只會講英語 醫生稱因語言中樞受損
    原標題:老教師中風後只會講英語了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劉姍姍)中風老人患上失語症,面對醫生的提問,能聽懂卻無法回答。哪知醫生換成英語來詢問後,老人卻很快準確答出,還能用英語與醫護人員進行簡單對話。好在經過半個月治療和康復訓練,老人終於恢復了中文能力,並已於日前出院。
  • 「華爾街英語速學口語」你難道只會說"How are you"問好?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問候是語言中最基本的句子,不過從英語初學者到熟練老司機,如果遇到別人打招呼問Hi, how are you?,大概都會一致回答: Fine, thank you, and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方言·普通話·英語
    方言俗稱地方話。我們這裡也把民族語言包括進入去,雖然民族語言有獨立的語言文字系統。語言是人類為了交流溝通創造的工具,也是一種文化。因受地理、社會、歷史,人口遷移,山川阻隔因素形成多樣化。只是漢語就有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七大方言,印歐語系語言方言有三百多種之多。人類多樣性的語言,是人類豐富多彩的多樣文化的重要成分,但多樣化同時也為不同區域的人的交流形成了障礙。隨著交通和通信的不斷發展,世界仿佛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為了交流方便,不斷有小語種被淘汰。
  • Jennie和Wendy都會4種語言,劉憲華會6種?他們卻是語言全才!
    Lisa應該至少會三種,樸彩英和金智秀想來也至少會二種吧,大家認為呢? Red Velvet的Wendy會說韓語,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 Jennie並不是唯一會說法語的多語言流行偶像,Red Velvet的Wendy也是其中之一。
  • 為什麼這種鸚鵡會被叫做「和尚」,不是因為會念經,而是因為這個
    說起寵物鳥,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鸚鵡了。鸚鵡以其獨特的外形和超強的語言能力,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不過並不是所有鸚鵡都會說話,比如灰鸚鵡,折衷鸚鵡,金剛鸚鵡等等,都是語言能力比較強的。還有一些鸚鵡雖然語言能力不強,但是外形很漂亮,比如玄鳳鸚鵡,藍月輪鸚鵡等等。
  • 你還會說方言嗎?從方言童謠中尋找兒時的記憶
    隨著普通話和英語的普及與推廣,現在的孩子對於方言的認知越來越少,方言也出現了瀕危的狀態。方言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就是家鄉話,所謂的鄉音,絕大多數是口口相傳。語言這東西很奇妙,說著說著也就會了,不說不說也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