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宣布圓周率算至31.4億位,全球熱衷研究他到底是為什麼?

2020-12-03 行者講歷史官方

我們在從小的教育之中就應該是學到過圓周率這樣的一個概念的,在整個的數學學習中他的作用還是相當大的,其中我們是可以進行一些高圓形面積、體積等等的算法,可以說這小小的一個符號還真是有著相當大的作用的。而在整個的社會之中,他的使用也是相當廣泛的,甚至是可以來研究整個宇宙天體的體積,這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最普通的數學概念,但是他的作用還真是相當重要的,而人們對於圓周率一直也是看得比較重要,就在今年3月的時候,谷歌宣布對他的研究已經是來到了小數點之後的31.4億。

對於圓周率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也是知道一些的,而這一數字出來之後也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最熟知的也不過就是他後面的七位數字而已,在很早的時候,巴比倫曾經就發現了圓周率的一些個記載,而之後我國的祖衝之也是講他準確計算到小數點後7位,而隨著人們整個科技的進步,對於他的使用和一些個研究也就更加深入了,那麼科學家對於他的研究為何就這般執著,其中到底是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有的人認為研究圓周率就是相當於是研究整個的宇宙,實際上對於整個的宇宙而言,圓周率的使用也不過就是需要精確到後面的39位,整個的誤差更是達到了原子級別的,但是這也並沒有阻止人們繼續對他進行研究,甚至是出現了將整個的圓周率這樣的研究程度高低,一次來比較計算機整個的發展程度。當然圓周率實際上也是處於不斷變化的,和宇宙是有一定的關聯的,圓周率的無窮數字和宇宙的神秘似乎還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

從中我們是可以將其看作是對整個宇宙的研究,畢竟多算出後面的一位小數,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是對宇宙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當然正是由於整個宇宙的一個無窮以及善變,我們至今也是沒有發現在宇宙之中是有類似的天體或者是一些個星球之間的聯繫。要說這兩者之間也是有著一定的關聯的,在不斷突破的路上去發現更多的未知數。而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是能夠發現很多關於圓周率的巧合,人們也是對他進行不懈的探索,相信隨著圓周率更多數字被揭開,更多的驚喜也會等待著我們的。

相關焦點

  • 人類能將"圓周率"算盡嗎?現已算到小數點後31萬億位了
    ,他運用中國古代數學家&34;發明的割圓術理論,計算出了圓周率小數點後七位數,而這個成就西方是在一千多年後才做到的。198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用巨型電子計算機計算出π值小數點後4.8億位數,後又繼續算到小數點後10.1億位數。2010年1月7日,法國工程師法布裡斯·貝拉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2.7萬億位。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的數學單位,也就是數學單位「π」,「π」無法除盡,所以我們一般把圓周率保留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3.1415926,在數學計算中我們一般用3.14來計算。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圓周率3.14就已經夠了,但是科學家似乎對計算圓周率有一種特別的痴迷。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的數學單位,也就是數學單位「π」,「π」無法除盡,所以我們一般把圓周率保留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3.1415926
  • 新世界紀錄:谷歌將圓周率計算到 31 萬億位
    為了挑戰更精確的圓周率,谷歌工程師 Emma Iwao 在25臺谷歌雲的虛擬機上,執行專為圓周率設計的算法,計算出31萬億數字的圓周率。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 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答案很意外
    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今年的三月份美國谷歌公司對外宣布他們已經將π算到了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這是目前世界上算得最精確的圓周率了。但是可能會有人對此疑惑,為什麼要將一個被定為無限不循環的小數進行如此精確的計算呢?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答案很意外
    引言:在很多人看來,圓周率π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學符號,它的作用僅僅是解決一些幾何問題的計算。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
  • 圓周率已經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各國仍未停止計算,為什麼?
    圓周率已經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各國仍未停止計算,為什麼?「3.1415926...」是大多數人對圓周率的認知,至於小數點後的多少位,對普通人就是未知區域了。關於圓周率,人們都不會陌生,因為在九年義務教育裡就曾經接觸過,雖然沒有深層次學習,但是在考試中也會提到。
  • 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去年三月份,美國谷歌公司對外宣布他們已經將π算到了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這是目前世界上算得最精確的圓周率了。這個位數讓人們感到震撼,讓人們對圓周率這個神秘的數字更加敬畏。可能很多人對此有一個疑惑: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這樣做有什麼樣的意義呢?圓周率由2000年前古代數學家發現,可是這樣的一個數字,卻讓科學發達的現代也無能為力。
  • 圓周率π的旅程:從1位到31萬億位
    法國的韋達是研究方程根與係數關係的第一人,他在1593年給出了歐洲第一個無窮逼近圓周率的公式,重新發現了300年前趙友欽的算法,也標誌著數學分析的開端。1655年現代微積分的先驅約翰沃利斯給出了一個形式簡潔的公式,但是畢竟運算速度還是較慢,而到1676年萊布尼茨等人重新發現了馬大哈瓦的反正切無窮級數,但是取θ=等於4分之π,即便算出50萬項也只能精確到5位小數,直到1699年英國人亞伯拉罕夏普給角度取六分之派,完全賦予了馬大哈瓦的公式,才將圓周率一舉推進到72位。13.
  • 推到31.4萬億的圓周率,怎麼還在算?科學家:或和宇宙規律有聯繫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去年3月14號白色情人節那天,谷歌公司宣布,他們已經用超級計算機把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這讓我們這群吃瓜群眾非常困惑,明明知道是一個無限小數,為什麼要耗費著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算呢?難道真的是科學家吃飽沒事做了?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其內隱藏什麼秘密,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在眾多數學符號中,有一個符號很多朋友在中學階段就已經接觸過了,而且它經常被用來計算一些幾何問題,它就是π。有的朋友可能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π了,那時候大家都以被π後面的小數位為驕傲,誰背得出更多的小數位就說明誰的記憶力更強。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如此執著,到底為了什麼?
    在很多人看來,圓周率π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學符號,它的作用僅僅是解決一些幾何問題的計算。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
  • 將圓周率算到31.4萬億位,到底為了什麼?
    前段時間,官方便爆出一條驚天動地的消息,稱谷歌可以將圓周率小數點後,算到31.4萬億位。這組信息主要是想表達機器的高智能,還是科學家們真很閒?但是這組消息在數學界可是掀起了大浪,越來越多的人類開始關注。
  • 圓周率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已經讓人類窺探到了更多的「真理」,尤其是超級計算機的發明,更是讓人類的計算能力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步,也許你們還不知道,目前人類已經將圓周率給算到31.4萬億位,並且甚至有科學家提出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 目前圓周率已達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如今仍在算,有用處?
    為什麼?開始是因為大家始終無法得出一個準確的π值。出生於公元前287年的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計算出了歷史上第一個圓周率近似值,他求出圓周率的上界為223/71,下界是22/7,最終得到它們的平均數3.141851;到了公元480年南北朝數學家祖衝之的手中,這個數值一會兒變成3.1415926,一會兒變成3.1415927,誰也不能夠說它是準確的。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已經讓人類窺探到了更多的「真理」,尤其是超級計算機的發明,更是讓人類的計算能力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步,也許你們還不知道,目前人類已經將圓周率給算到31.4萬億位,並且甚至有科學家提出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有多嚴重?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圓周率現已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我們都知道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只可能無限接近於最後的數值,但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有多嚴重?但開創通過理論計算圓周率近似值先河的人是古希臘大數學家阿基米德,阿基米德還是一位物理學家,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在中國,約出現於公元前2世紀的《周髀算經》中記載了「徑一而周三」,即圓周率π等於3,發展到漢朝時期,數學家張衡(78年~139年)得出圓周率約等於3.162。
  • 谷歌已將圓周率算到30多萬億位,人類為何對它如此執著?
    數學也是一個永恆,因為只要人類存在,那麼對於數學的研究永遠不會停止,數學也永遠不會被研究透。數學也是一切類型科學的基礎,許多科學家或多或少都會掌握一些數學理論。數學之中有一個最基本的理論,那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其中就有圓周率。大家都知道圓周率是一個永遠不可能算得盡的數。它的盡頭到底在哪裡,以人類目前的科學知識暫時不得而知。
  • 谷歌女工程師計算出圓周率31.4萬億位,打破紀錄!
    3個數字,所以也被稱作圓周率日。谷歌(Google)在昨日宣布,旗下一名女性工程師計算圓周率「π」至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打破原本22.4萬億位舊紀錄,找到對科學發展相當重要的數字。據《BBC》報導,谷歌的雲端工程師巖尾(Emma Haruka Iwao,巖尾はるか)歷經4個月的時間,成功計算出3.14之後的31.4萬億個數字,計算過程中使用約170TB記憶體,相當於3,400萬首歌的容量。
  • 谷歌破世界紀錄!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 31.4 萬億位
    國際圓周率日這天,谷歌工程師成功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數字,比上一次記錄多了9萬億位!昨天是 3 月 14 日,也是國際圓周率日。在這天,一位谷歌工程師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她叫 Emma Haruka Iwao,來自日本,她利用谷歌雲計算資源,花了 121 天,成功將圓周率 π 計算到小數點後 31.4 萬億位,準確地說,是小數點後 31415926535897 位,刷新了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