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際網路汽車發展提速,科技巨頭跑步入場,有望成為超級終端

2020-12-04 麻雀前沿財經

背景回顧:

FCC轉向C-V2X技術,5G成C-V2X發展催化劑。美國當地時間11月18日,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式投票決定將原先指定用於汽車通信專用遠程通信(DSRC)的5.9GHz頻段(5.850-5.925GHz)劃撥給WiFi和C-V2X使用。根據新通過的頻段劃分計劃,將把5.9GHz頻段上位於較低位置的45MHz頻段(5.850GHz-5.895GHz)劃撥給WiFi使用,而將位於頻段較高位置的30MHz頻譜(5.895GHz-5.925GHz)劃撥給C-V2X使用。

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快速發展,或成下一個超級終端。智能網聯汽車目前正處於滲透率快速提升的階段,智能網聯汽車能夠將手機的百萬量級的應用融合到汽車中,實現汽車應用的量級突破。

智能網聯汽車有望繼智慧型手機之後,成為新一代的超級終端。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廣闊,新車滲透率高於全球水平。2020年我國車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元,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規模可達到1000億元以上。

根據預測,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將迎來高速發展,到2035年將佔全球25%的市場份額。目前全球的智能網聯新車滲透率約45%,到2025年可達到接近60%,我國的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發展速度將超過全球水平,到2025年我國智能網聯新車將接近2000萬輛,滲透率將達到75.9%。5G落地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

中國市場將是第一個將5G應用於車載網絡的市場,預計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在智能網聯汽車的滲透率將超過50%。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架構較複雜,整車廠及科技企業紛紛入局。完整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架構包括底層基礎設施、硬體及OS系統和軟體/應用等主要生態構成。

其中硬體及OS系統則是智能網絡服務的基礎與核心,包括單一技術/硬體提供商和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智能座艙供應商兩類,目前智能座艙平臺成熟度較高,各大整車廠普遍實現量產商用;軟體/應用則包括兩大類提供方,包括傳統車企自有的,以及BAT為代表的具有較強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技術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

目前包括整車廠和傳統科技企業紛紛布局智能網聯企業產業鏈。未來將有越來越多車企與BATH進行合作實現汽車智能網聯,此外如特斯拉、小鵬汽車等整車廠也通過主導整車自研實現智能網聯。

投資規劃:5G規模建設開啟,雲計算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5G應用加速發展,2020年通信板塊圍繞5G基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5G新應用、衛星網際網路四條主線進行長期布局。

本周組合

重點:中興通訊、天孚通信、鴻泉物聯、寶信軟體、光環新網、奧飛數據、億聯網絡、光迅科技、新易盛、中際旭創、中國聯通、廣和通、當虹科技;

二級梯隊:太辰光、紫光股份、星網銳捷、移為通信、海格通信、亨通光電、國睿科技、科創新源。

風險提示:中美貿易摩擦升級、5G投資規模不及預期、雲廠商投資規模不及預期。

相關焦點

  • 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持續升溫 新玩家不斷入場
    原標題:《智能汽車產業鏈機遇凸顯》隨著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持續升溫,新玩家不斷入場。1月11日,百度正式宣布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
  • 網際網路汽車將會帶來什麼?
    ●汽車,正從代步工具的「功能車」向移動智能終端的「智能車」進化  ●未來三到五年,網際網路汽車將為眾多企業帶來發展契機  網際網路巨頭要造網際網路車  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表明我們正處於汽車行業大變革的前夜
  • 網際網路巨頭的雲端AI晶片暗戰
    編輯導讀:本篇重點講述了雲端AI晶片的重要性、國外國內雲端AI晶片企業的發展情況、雲端AI晶片的主流技術路線、雲端AI晶片產業概況和雲端AI晶片行業的發展情況,最後分享總結了對雲端AI晶片發展的預期,與大家分享。AI晶片,是網際網路巨頭們當前涉足的最硬的硬科技領域。根據部署的位置不同,種類繁多的AI晶片可以分為兩種:雲端AI晶片、終端AI晶片。
  • 華為、中興聯袂出手,東北將成為國家級智能造車中心
    在抗疫最艱難時段,國內華為、中興兩位科技巨頭並沒有停下在東北設置科研機構的步伐,華為在長春設置第九研究所,業務主營智能汽車、人工智慧等,中興在長春設置北方運營中心,探索5G、C-V2X、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與智能駕駛、智能製造等技術。
  • 富士康聯手拜騰造車 手機終端利潤見頂當下 智能汽車成消費電子新...
    另據媒體此前報導,富士康擬向拜騰汽車投資2億美元,財聯社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富士康有意的確對拜騰汽車投資,雙方正就投資洽談中。一直以來,富士康以「蘋果iPhone代工商」所為人熟知,此番投資車企可謂既突然又順理成章,畢竟蘋果、華為等科技巨頭均已把智能電動車作為下一個重點布局的C端產品。
  • 移動網際網路巨頭掃尾戰:流量黑洞效應愈演愈烈
    因此,在吃完行業紅利後,巨頭們要想繼續發展,必須不斷拓展行業邊界,互相搶佔賽道不可避免。因此,巨頭們均在強化超級APP的功能,以帶動網際網路應用邊界不斷擴張。而巨頭平臺化戰略提速,對流量深度運營成為增長關鍵。
  • 電子行業回顧與展望:5G加速科技創新,汽車智能化有望提速
    二、5G 仍是核心,智慧型手機換代與汽車智能化趨勢是電子信息產業未來增長的主要動力2.1.消費電子終端需求連續增長,5G 手機市佔率上行確定2.1.1.消費電子終端 2020 年 3 季度需求繼續增長,全球 PC、平板、手機均 連續增長。
  • 華為智能汽車戰略深度解析
    自動駕駛與車輛網的驅動將帶動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基於華為在 5G、IoT、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近年來的深入布局,我們認為華為有望在智能汽車及車聯網領域獲得一定市場份額,收入增量有望達到數百億美元。參考華為在手機領域的表現,我們預計華為在智能汽車電子零部件的銷售有望在未來十來年的時間內達到 500 億美金的量級,成為和博世比肩的汽車電子巨頭。
  • 巨頭博弈工業網際網路的「大航海時代」
    在今年,類似的盛況也出現在了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們在市場巨頭或區域政府的支持下,逐步整合生態資源,向各個產業領域出發,探索新的產業發展路徑與尋找新的產業生態合作夥伴。  前不久,國家工信部公示2020年跨領域跨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清單,在2019年的十大雙跨平臺的基礎上再添5席,成為本年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的標杆。
  • 第一次在線看「科技春晚」,智能電動汽車有何新看點?
    特斯拉年產能突破50萬輛,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市值屢創新高,傳統車企大眾攜ID系列正式入場,國家隊成員東風推出智能電動品牌嵐圖……智能電動化的變革之風驟起,汽車和電子科技的綁定愈深,自動駕駛和電動化自然成為本屆「科技春晚」的最大看點之一。★ 英特爾:傾心自動駕駛的科技巨頭英特爾作為科技巨頭,除了傳統主業PC外,格外重視自動駕駛。
  • ...賀利氏電子王建龍:電動汽車「提速」 碳化矽功率器件迎發展元年
    :電動汽車「提速」 碳化矽功率器件迎發展元年集微網消息,讓電更有效的技術正變得越來越關鍵,尤其是在全球電動化進程提速的當下。此外,近日有消息傳出華為消費者BG正在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進行整合,總負責人或將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對此,王建龍認為,其中的邏輯也很容易理解,華為將消費者業務和汽車業務合在一起,汽車無疑未來最重要的移動終端。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華為旗下的哈勃科技就曾出手投資山東天嶽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股達10%。山東天嶽是我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龍頭企業。
  • 銀行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場 聚合支付大戰日漸白熱化
    來源:華夏時報銀行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場 聚合支付大戰日漸白熱化本報記者 朱丹丹 北京報導聚合支付行業又有新動態:剛在6月份收購聚合支付商哆啦寶的京東數科,又入手了聚合支付平臺「樂惠」。事實上,聚合支付市場已經吸引了眾多參與者,包括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以及銀行(如工行「e支付」、建行「龍e付」)等等。易觀分析發布的《2019中國聚合支付市場專題分析》(簡稱「報告」)顯示,到了2019年,聚合支付規模預計會達到40萬億元。
  • 披著高科技外衣的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搶著賣菜,美國科技巨頭直播炸飛船
    最近,眾多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俯下身段,搞起了社區團購,騰訊、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蘇寧等巨頭紛紛跑步入場,希望在社區團購業務中「分一杯羹」。  許多人不以為然,認為這些巨頭們天天琢磨著與升鬥小民爭利,以降維打擊小商小販為能事,實在是不足言勇。  我認同這種看法。
  • 中國十大科技巨頭企業人工智慧領域動態 | 獵雲網
    儘早布局AI領域,就能優先佔領更大的市場,本文梳理了國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七月動態,原文如下:目前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核心技術及產業創新都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有些技術甚至已居世界首位,例如語音識別技術和人臉識別技術。在網際網路圈子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得人工智慧者得天下。
  • 政策利好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提速,北汽首款相控陣衛星通信車問世
    --若森智能RUV-800A。據悉,裝有該款新型衛星網際網路終端的北汽BJ80越野車型已經在5月份通過了工信部汽車產品公告。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宇航學會衛星通信專委會委員季文濤對記者表示,區別於其他衛星網際網路終端,若森智能RUV-800A型相控陣衛星網際網路終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自動跟蹤、穩定性強及低仰角正常通信等特徵。
  • 富電科技發布2016全球戰略 能源網際網路巨頭露鋒芒
    在全國廣泛推行光伏超級充電站,2016年達到市場佔有率70%;  b)移動充電樁。全國推行500臺,市場佔有率40%以上;  c)目的地充電。在中心城區建設以快充為主的目的地充電站/充電樁,市場佔有率達到全國第一。  同時記者多方了解該公司背景,發現該企業和關聯公司已經布局能源網際網路以及儲能、高效太陽能、充電設施三大關鍵產業鏈。
  • 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原標題: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摘要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在一個基底上製造具有任意形狀的超級電容器及其模塊化集成
  •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風起雲湧。它包括地球靜止軌道高通量衛星、地球中軌道網際網路星座和地球低軌道網際網路星座。「由於前兩者已經廣泛應用,當前業界關注的熱點是低軌網際網路星座。」他說。黃志澄介紹道,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的小衛星技術,對星座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2020雙跨平臺再進5席,工業網際網路已是「巨頭遊戲」?
    在今年,類似的盛況也出現在了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們在市場巨頭或區域政府的支持下,逐步整合生態資源,向各個產業領域出發,探索新的產業發展路徑與尋找新的產業生態合作夥伴。前不久,國家工信部公示2020年跨領域跨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清單,在2019年的十大雙跨平臺的基礎上再添5席,成為本年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的標杆。
  • Space X將再發60顆星鏈衛星,今年有望成為衛星網際網路元年?丨牛熊眼
    馬斯克稱,星鏈的速度將翻倍至300Mb/s,延遲時間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降到約20ms。星鏈將在年底覆蓋地球上的大多數地區,明年將覆蓋整個地球,隨後就是範圍的增強,衛星適合中低人口密度的地區。東吳證券指出,衛星網際網路再獲政策支持,衛星通信系統將加速建設。近期京滬兩地接連出臺政策支持衛星網際網路發展,十四五期間,國內將加速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