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級保育類「羽鳥氏帶紋赤蛇」現太魯閣公園

2021-01-21 搜狐網

  中新網6月6日電 珍貴稀有等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羽鳥氏帶紋赤蛇於5月底在海拔2100公尺的畢祿山區現蹤。太魯閣公園管理處6日表示,羽鳥氏帶紋赤蛇的族群數量非常稀少,可能是帶紋赤蛇的變異個體,但仍待進一步研究,這種毒蛇的毒性極強,且至今還沒有血清。

  據「中央社」報導,太魯閣公園保育人員於今年5月底在海拔2100公尺的畢祿山區發現一條小型蛇類,原以為是帶紋赤蛇,但經詳細比對圖鑑後,判定是族群數量極少的羽鳥氏帶紋赤蛇,這種毒蛇列名為臺「農委會」公告的珍貴稀有等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公園管理處表示,帶紋赤蛇和羽鳥氏帶紋赤蛇的外觀極為相似,共同特徵是頭部呈現橢圓形、黑褐色,頭部的後方有一白色的環紋,頸部並不明顯,頭部向後有三條黑色縱帶,鱗片光滑無稜脊,有時會反射出虹彩般的光澤,屬蝙蝠蛇科的毒蛇。

  這兩種毒蛇最大的差異是,羽鳥氏帶紋赤蛇的黑色縱帶上還有20多條白色橫斑。公園管理處指出,有學者認為羽鳥氏帶紋赤蛇可能是帶紋赤蛇的變異個體,但也有學者認為是兩種不同種類的毒蛇,目前仍待進一步研究釐清,不過這兩種毒蛇毒性都非常強,至今還沒有血清,所幸個性的相當溫和,很少有攻擊行為。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偉)

相關焦點

  • 羽鳥氏帶紋赤蛇
    (中國動物志) 保育等級: II級保育類(珍貴稀有野生動物)最大全長:約95公分(臺灣兩棲爬行動物圖鑑) 一般全長:約50公分 生殖方式:卵生。 活動時間:夜行性為主。 毒性:強,具神經毒。 攻擊性: 弱
  • 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鳥類增至236種
    今年以來,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不斷有珍稀鳥類現身,吸引了國內主流媒體及鳥類愛好者高度關注,青華海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近期,鳥類攝影愛好者們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青華海的鳥類照片,通過梳理鑑定,結合近期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的鳥類監測數據,發現14種青華海鳥類新記錄,分別是北椋鳥、矛紋草鶥、灰山椒鳥、澤鷸、比氏鶲鶯、棕胸藍姬鶲、短耳鴞、白琵鷺、豆雁、中杜鵑、鶚、燕雀、斑鶇和綠嘴地鵑。其中,北椋鳥為保山市新記錄。短耳鴞、鶚和白琵鷺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 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南嶺基地啟動建設
    4月22日,由廣東省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韶關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廣東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南嶺基地開園儀式在韶關林場舉行,這標誌著廣東珍稀瀕危植物保育「一中心三基地」項目全面啟動。南嶺基地正式開園,標誌著三方合作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遷地保育的一次成功實踐,成為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將為鞏固粵北「生態發展區」的功能定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產業重要影響。
  • ...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項目獲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支持
    重慶市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項目獲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支持2016-08-29 14: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重慶漁政信息網        瀏覽量: 145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在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的支持下,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申請的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 臺灣花蓮6.7地震 有遊客在太魯閣公園被落石砸傷
    18日中午13時,臺灣花蓮縣發生6.7級地震。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臺灣花蓮縣了解到,震中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目前了解到太魯閣公園有遊客被落石砸傷,目前當地正前往救援。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4月18日13時01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02度,東經121.65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北青報記者從花蓮縣政府獲悉,震中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目前了解到銅門、崇德地區出現山崩情況。另有遊客在太魯閣公園被落石砸傷,目前當地正前往救援,暫不清楚遊客身份信息。一名在花蓮旅遊的大陸遊客表示,地震大約持續5秒左右,震感很強烈。
  • 香港公園——飼養著100多種蜻蜓的保育園地
    公園內值得一遊的有茶具博物館,這幢充滿殖民地風情的建築,以前是駐港三軍司令官邸。現展出中國各個朝代的茶具文物,還會定期舉辦茶藝示範及講座。公園內的霍士傑溫室種滿了熱帶植物,不用人場費便可入內欣賞;尤德觀鳥園養殖了700隻雀鳥並提供相關的圖文介紹。此外,公園內尚包括壁球中心、室內運動場、視覺藝術中心和顏色繽紛鮮豔的兒童遊樂場。
  • 壯麗的山嶽、清澈的溪流組成的步道,是前來太魯閣公園必去!
    砂卡礑(神秘谷)位於太魯閣內,這裡的有壯麗的山嶽、清澈的溪流以及新鮮的空氣,再加上步道平坦易行,每逢假日總吸引許多人潮前來健行。砂卡礑其名稱源自於太魯閣族在這裡建社時曾經挖掘出臼齒,當地原住民認為是祖先留下來的歷史痕跡,所以將此地稱作砂卡礑,也就是在太魯閣族語中「臼齒」的意思。
  • 珍稀昆蟲的天堂
    走在步道上,可聽見熊蟬、臺灣騷蟬在樹上爭鳴,兩旁灌叢中,不時有臺灣騷蟴、大螳螂、琉璃大食蟲虻、八星虎甲蟲等昆蟲穿梭其間,樹幹上亦可發現中大型甲蟲類,如扁鍬形蟲、獨角仙、彩豔吉丁蟲等。而玉帶鳳蝶、青帶鳳蝶、大鳳蝶、烏鴉鳳蝶、青斑鳳蝶、黃蛺蝶、枯葉蝶、端紅蝶、紅邊黃小灰蝶、臺灣紋白蝶等許多蝶類,更是四處飛舞。而在此區域更是可見到兩種保育類的甲蟲,臺灣大鍬形蟲及臺灣擬食蝸步行蟲。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通訊員 武家敏   揚子晚報記者 梅建明 文/攝   進入十二月份:南京多地頻現珍稀鳥類   12月5日,籠罩著一層薄霧的老下關淮濱路的江邊,上百隻大鳥在空中盤旋,有市民意外發現,這些大鳥竟然都是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東方白鸛。
  • 遼寧海科院獲兩項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項目
    &nbsp&nbsp&nbsp&nbsp近日,海科院珍稀動物保護研究室成功申請到兩項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Ocean&nbspPark&nbspConservation
  • 臺查獲最大宗保育類動物走私 涉3千多隻珍稀龜
    臺查獲最大宗保育類動物走私 涉3千多隻珍稀龜 2008年05月20日 14: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0
  • 臺灣:太魯閣金花石蒜 美卻有毒
    中國園林網9月5日消息:太魯閣公園布洛灣臺地的金花石蒜最近綻放淡黃色花朵,十分美麗。太魯閣公園布洛灣臺地的金花石蒜最近綻放淡黃色花朵,迎風搖曳,香氣迷人,讓遊客流連忘返,太管處呼籲民眾不要採摘。
  • 百鳥公園大遷徙
    首義公園裡的懷氏虎鶇。雷進宇攝九省通衢的武漢也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春秋季節,守住市內的一個小公園,可以盡情領略鳥類的大遷徙之美。武昌蛇山南麓,西起武昌路涵洞、東至大東門的一處狹長狀園林,便是首義公園。公園始建於1924年,為紀念辛亥武昌首義而建。歷經百年風雨,首義公園在一牆之隔的黃鶴樓公園「蔭蔽」下,少了遊客的喧囂,成了鳥類的樂園,特別是南來北往遷徙候鳥的上佳休憩地。這座面積僅10公頃的小公園,在短短幾年間,被記錄到的鳥類種數已達110種,而這裡面有50多種為旅鳥。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在我國野生不足50株的珍稀蝴蝶蘭——洛氏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在我國野生不足50株的珍稀蝴蝶蘭——洛氏蝴蝶蘭文:花木君蝴蝶蘭是享譽世界的著名觀賞花卉,在現代園藝草本花卉中佔有重要地位,被國內譽為「四大洋蘭」之一,號稱「洋蘭皇后」。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蝴蝶蘭園藝品種琳琅滿目,花朵越來越碩大繁多,花色色系越來越齊全。
  • 探討鷚屬鳥的識別
    田鷚不過,這裡先掌握這幾種鷚體側無縱紋這一特徵就行啦!2、腹部兩側有縱紋;背部幾乎無縱紋。這類鷚主要有:樹鷚、林鷚、水鷚和黃腹鷚。腹部兩側多少都具有縱紋,包括繁殖羽。背部有些亞種或個體有縱紋,但是,都比較細,沒有粗著,或深色及淺色對比明顯的縱紋。樹鷚背部幾乎沒有沒有縱紋
  • 世界十大紅色鳥
    而雌性血雀卻不相同,上體從頭至背,包括翼上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大都暗褐色,各羽具寬的橄欖綠色羽緣,而頭羽最鮮亮,腰和短的尾上覆羽鮮黃色。這類鳥是同種異形,區分顯示在它們的羽毛顏色,雄鳥是耀眼的紅色,而雌鳥則是淡紅褐色。和大部分鳴禽不同,雌北美紅雀和雄北美紅雀都唱歌,而且數年保持同一種唱腔。
  • 滻灞珍稀鳥類花名冊 看看到底都有啥!
    滻灞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吸引著中華攀雀、黑翅長腳鷸、大天鵝等珍稀鳥類來這裡生活,它們由之前的「客人」變成了這裡的「主人」。其中,火烈鳥等世界級珍稀鳥類的到訪,更是刷新了滻灞鳥類的觀測記錄!這裡已經成為了西安市民最喜愛的觀鳥勝地,鳥兒們的生態家園。十多年間,滻灞生態區新增水域溼地面積近1.7萬畝,新建河流親水岸線53.6公裡,河岸植被修復長度68.3公裡。
  • 【紐西蘭珍稀鳥】鳥禽和鳴
    紐西蘭生態環境好,鳥類品種多,很多珍稀鳥,而且不怕人。僑居紐西蘭的葉勇先生用鏡頭將這些鳥禽的千姿百態捕捉下來,填詞寫意。1、七絕·簇胸吸蜜鳥 遊眼聰明標緻鳥,簇胸白領結團雙。千姿百態吸花蜜,昂首高歌花調腔。
  • 臺灣最美的三大國家公園
    美麗的臺灣夜景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轉轉臺灣最著名的3大國家公園,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一一介紹。在公園裡有一處地方叫鵝鑾鼻,鵝鑾鼻上屹立著18米高的燈塔,站在燈塔上可以俯瞰海天一角和珊瑚礁林的絕美景色。墾丁國家公園有1000多鍾熱帶樹種,每年有大批候鳥飛來果凍,數量巨大,非常壯觀。龍鑾潭是最佳的賞鳥地點。還有許多特殊景觀,如茄冬巨木、人工湖、石筍寶穴、銀葉板根、觀海樓、仙洞、一線天、垂榕谷、棲猿崖等景點都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