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美又智慧 人狠話不多…今年諾獎得主可去好萊塢

2020-12-01 騰訊網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史上首次頒給兩位女科學家,好看得像明星

兩人是科學界 Diva,曾經在 2015 年同臺領科學突破獎,美成這樣,說是奧斯卡頒獎現場我也信啊 ……

美國科學家詹妮弗 · 杜德納,上臺領獎只講三句話:為啥搞科學,喜歡咯

5 秒鐘講完,沒有各種花式感謝,這就叫人狠話不多

法國科學家埃馬紐埃爾 · 卡彭蒂耶,沒致辭先開玩笑:頒獎嘉賓是卡梅隆 · 迪亞茲,臺上三個強大女性,剩下那個男人是不是查理(迪亞茲電影角色)

樣貌不輸明星嘉賓迪亞茲,更牛的是才華,手裡兩個鋼絲球太高奢了,這是科學突破獎,獎金高達 300 萬美元

有顏值偏要靠才華,說的就是她們。

講真,學術道路熬很多年也未必出頭,學霸們畢業隨手拿高薪 offer,更不要說美女學霸,有顏有身材,誰願意在實驗室裡熬成黃臉婆呢,答案只有一個:真心喜歡。人和人差距就這麼大,我們凡人喜歡吃。詹妮弗 · 杜德納 Jennifer A. Doudna 是加州(專題)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她的人生樂趣就是科研。

她 1964 年 2 月 19 日出生於華盛頓,註定是學神基因。父親是密西根大學英語文學博士,母親是擁有教育學碩士學位的主婦,一家人讀書跟玩似的 ~

7 歲時,父親接受夏威夷大學的教職,全家搬到夏威夷生活。她母親一邊在社區大學教書,一邊又讀了一個亞洲歷史碩士學位。詹妮弗在希洛小鎮長大,這裡是有名景點,有最美的大自然,她深深迷戀這個環境。熱烈盛開的鮮花樹木,激發起對生物和生命的強烈好奇心。

她回憶過:從小最喜歡數學和解謎,我家習慣一邊吃飯,一邊在餐桌討論稀奇古怪的想法。父母很擅長滿足她的好奇心,父親在家裡填滿了通俗科學書籍。六年級那年,父親送她一本美國生物學家詹姆斯 · 沃森(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發現 DNA 雙螺旋結構的書,還有個模型,大大激勵了她的興趣。她讀公立學校希洛中學,是人見人愛的美少女,大長腿一張圖放不下 有大把戀愛等著,卻完全沒時間玩,因為見到了影響一生的女神。

有位癌症研究中心的女教授,到校做講座,講解好好的細胞為什麼會變成癌細胞,解釋得非常生動。」 我並沒有全懂,但迷得不行,覺得她太聰明了,她才是最美麗的女性。從那一刻起,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成為那樣的科學家。』 」

這個決定,對學神也並不容易。學校輔導員看不起她:女孩不會搞科學的哦

詹妮弗說:他真是不了解我,說我不行,我更要搞事情!做給他看!

高中畢業暑假,別人大玩特玩,她把全部時間花在夏威夷大學一位著名細菌學家的實驗室裡。詹妮弗進入一流文理學院 Pomona 學院讀生物化學,深深明白學術道路艱苦。出身公立學校,與頂尖科研人員打拼,到底行不行?大二時,她甚至把專業換成法語。法語老師一句話把她勸了回去,專心搞科研吧姑娘!從此,她再沒有疑問,讀完本科後入讀哈佛醫學院,一路拿下生物化學博士。畢業後參加過各大學的科研項目,1991 年,開始自主帶團隊研發,曾經在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學系當助理教授。

耶魯迅速 po 詹妮弗當年的工作照從童年迷上的基因科學,至今每一天讓她沉迷其中。」 我熱愛(電視劇)科學,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做什麼研究,晚上上床最後一件事還是想這個。」她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稱為基因剪刀 CRISPR。多說咱也不懂,反正可以一刀把致病基因剪掉重新編輯,對防治癌症、愛滋病這種嚴重疾病,腦補也明白有多神奇

早在耶魯開始研究,8 年前終於在加州伯克利突破,又帶領團隊研發。有天賦、家庭氛圍,更有幾十年堅持,可以說貫穿整個人生。連老公也在實驗室相識。她在做博士後期間,與另一個研究生 Jamie Cate 合作晶體化結構項目,興趣背景相投,他成了她的丈夫。

Jamie 畢業於耶魯大學不用說,Jamie 也是學神,耶魯大學分子生物和化學系博士,在加州大學拿到博士後獎學金,曾加入麻省理工生物醫藥研究小組,現在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化學教授。夫妻倆是同事,在同一幢大樓上班,一起出席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更像明星走紅毯 年齡反而成了紅利,顯出同齡人無法比擬的知性優雅氣質 身材挺拔修長

智商高也算了,顏值還那麼高,身材還那麼美,還那麼會穿。

連各大雜誌也覺得她不輸明星,拼命拍大片(畢竟人家上課寫啥咱也看不懂)

有記者跟過詹妮弗的日常,她一早騎車上班,手下幾十人團隊,全天開會、上課,進實驗室,與投資人見面等。午餐只有一盒蔬菜色拉(算知道她為啥這麼瘦了),吃五分鐘就抽空接受採訪。下班與丈夫一起騎車回家,晚上要麼加班,要麼約見同行科學家討論項目建議。

沒時間長胖,沒啥吃喝玩樂的樂趣,但最 NB 之處就在於此,她家的樂趣就是科研 …… 這對高智商夫妻兒子 17 歲了,也喜歡數學。諾獎電話打到家裡,一家三口欣喜若狂。

兒子 Andy 亮出諾獎委員會打來的手機詹妮弗最喜歡說這句話:我喜歡工作,天天與科學打交道,就像解謎過程。這就是科學界的 diva,一步步成為幼時夢想的頂級科學家。這年頭,靠自己愛自己,聰明漂亮又強大的女性越來越多了 ~ 誰說聰明的女性不漂亮,誰說漂亮女性只能找有錢資源。美麗優雅智慧大方,這麼多美好的詞真的能融於一身。

小編點評:頒獎嘉賓都異常開心。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經過這個事件,我們不經開始思考這些論文平臺對於這些諾獎得主的作假論文的態度,真的能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嗎? 又或者,諾獎得主真的可以犯這樣的錯誤嗎? 由人締造的科學奇蹟——諾獎評選流程 諾獎的評選流程被分為2個主要的階段:提名和評選 提名階段:在諾獎頒發的前一年9月,由諾貝爾委員會向各個領域的傑出代表性人物送出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來源:格隆匯作者 | 諾勒圖吉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上周,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被頒發給三位得主:德國的John·B·Goodenough、英國的M·Stanley·Whittingham、以及日本的吉野彰(Akira Joshino)。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餘方:今年夏天我和他做一個關於瑞典退休金體系改革項目。今年瑞典被爆出幾個關於養老金體系的醜聞,所以,瑞典政府正在考慮怎麼改革退休金體系的結構,他們把20年來700多萬人的交易記錄給了我們,我們的任務是做分析,並給出改革建議。這或許對他的獲獎也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2020-08-31 0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時佔祥 全球醫生組織 諾獎風向標
  • 2019諾獎得主:人類去太空建殖民地幾乎不可能,不如好好保護地球
    2019諾獎得主:人類去太空建立殖民地幾乎不可能,不如好好保護地球在最近幾天當中的話題選擇中,我想2019年諾貝爾獎幾乎是佔據了很多網站的頭條,這個獎項的重要性我們在這裡也就不必多說了,在整個時代背景之下,它在整個科研等方面的影響力是相當巨大的
  • 知識武裝的大腦究竟多有魅力?看看今年諾獎的女性得主們→
    10 月是諾貝爾獎的頒獎月,物理學、化學以及文學獎都有女性獲獎者的身影。對她們的科學或文學成就已經有非常多的解讀。今天,讓我們了解她們的成長與態度。Andrea M.Ghez物理學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三位得主,他們都因為在黑洞領域的研究而獲得了該獎。
  • 諾獎得主奎洛茲:如能多留意女科學家,這將是諾獎的一大進步
    昨晚,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不僅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且三位新晉得主中有一位是女性,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也由此成為諾獎物理學獎歷史上第4位女性得主。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截圖不過要說預言家,還得屬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迪迪埃·奎洛茲,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情況都在他近日接受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的訪談中一一應驗
  •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總人口不到4000萬(還沒有上海和北京2個城市總人數多),可從諾獎頒布以來,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去過加拿大的小夥伴們對加拿大的紙幣應該不陌生
  • 諾獎得主的花式翻車:學術造假,種族主義,變身神棍
    那些聲名狼藉的諾獎得主,最後都去了哪裡?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了威廉·凱林(William G.然鵝,獲獎一年後,其中兩位諾獎得主就被爆出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雷格·塞門扎在PubPeer上被掛了41篇,彼得·拉特克利夫被掛了12篇。雖然這些論文都不包括兩位獲獎者最關鍵的那篇研究,但也有不少是諾獎相關的後續研究,對於諾獎的聲譽,也會產生不好影響。大多數情況下,諾獎的科學獎項都是發給一些已經蓋棺定論的研究,出錯的概率很小,但諾獎得主畢竟也非完人,「翻車」的情況並不少見。
  • 美媒:華人科學家與今年諾獎得主爭專利
    美媒稱,CRISPR基因編輯應用擁有巨大的潛在價值。把該技術應用於人類醫療的專利權是一個巨大的財源,並已陷入長達數年的專利爭端。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0月7日報導,10月7日早上,微生物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和生物化學家珍妮弗·杜德納因為發現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而分享諾貝爾化學獎。
  • 77名諾獎得主聯名上書,抗議美政府砍科研機構經費
    從2015年起,美國家衛生研究院向「生態健康聯盟」發放超370萬美元的科研經費,用於研究蝙蝠冠狀病毒。 疫情在美國暴發後,美國媒體、政客為甩鍋編造出「病毒源於實驗室論」;還有人編造說「生態健康聯盟」用NIH出資的370萬美元,給武漢病毒所做研究。 4月17日,川普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到這一項目,他表示「我們將會很快停掉資助」。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引文桂冠獎」至今已經成功預測了57位諾獎得主,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均曾獲得「引文桂冠獎」。德隆·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也是熱門諾獎得主之一,其於2005年獲得克拉克獎,2012年獲得Nemmers經濟學獎。阿西莫格魯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政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經濟增長,技術、收入和工資的不平等,人力資源和培訓,勞動經濟學等。阿西莫格魯是公認的高產型經濟學家,其在MIT的官方簡歷上發表論文列有14頁之多。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獎!上任諾獎得主竟然這樣說……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彭羅斯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羅傑·彭羅斯是科學界的一個名人,也是奇人。他同時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
  • 諾獎得主「老齡化現象」:科學大爆炸 認同滯後
    諾貝爾獎(圖片來源:新華/美聯)本月初,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先後揭曉。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今年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70歲,其中「最年輕」的65歲,多數人超過72歲。追溯到上世紀前50年,科學類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只有」56歲。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為什麼窮人逃不出「貧窮陷阱」?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得了諾獎卻不想領?這些諾獎得主的傳奇事跡也太可愛了吧
    提到諾獎得主,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一些光輝的形象,他們代表了人類智識的最高水準,非常高大上。但其實,在諾貝爾獎的光環背後,很多諾獎得主也有著奇奇怪怪的一面——但也可可愛愛的。·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我可以不去領獎嗎?
  • 2018年諾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高中差點「肄業」
    原標題:高中差點「肄業」 努力奪得「諾獎」   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的主題演講於12月7日~8日在瑞典舉行,並面向公眾開放。每場正式演講開始前,諾爾貝基金會的相關委員會都會向公眾分享獲獎者的一些小故事。這堪比學術演講主餐前一道美味前菜。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_讀書_澎湃...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為什麼窮人逃不出「貧窮陷阱」?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獨家|諾獎大猜想:夏普萊斯二拿化學獎?
    科睿唯安從這些論文的作者中甄選發布「引文桂冠獎」,迄今已成功預測54位諾獎得主。因此,引文桂冠獎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29位「引文桂冠」得主在兩年內獲得諾貝爾獎,從引文桂冠獎到諾貝爾獎的平均等待時間則是7年。
  • 諾獎理財啟示錄
    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由於諾獎組委會始終聯繫不上得獎者之一的米爾格羅姆,他的鄰居,同為諾獎得主的威爾遜不得不半夜跑到他家門前按響門鈴,這也讓兩人喜提了「諾貝爾獎得主被鄰居告知自己的獲獎」的微博熱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