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SARS-CoV-2)是當前的冠狀病毒流行疾病(COVID-19)的已知病因。一種稱為S蛋白(也記為:「spike」)促使新冠病毒進入了宿主細胞。
由來自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理海(Lehigh)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共同合作,建立了首個全長S蛋白的開源全原子模型。研究人員說,這特別重要,因為S蛋白在病毒進入細胞中起著核心作用,使其成為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開發的主要靶標,如圖所示S蛋白模型。
該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物理化學雜誌B》 上,題為:「在病毒膜中建立完全糖基化的全長SARS-CoV-2的S蛋白模型」。
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稱為CHARMM-GUI的圖形用戶界面(GUI),該界面由理海大學生物科學與生物工程學系教授、美國韓國裔科學家、Wonpil Im開發。在該界面的專用網站(http://charmm-gui.org/)上的視頻,詳細說明了如何根據其新冠病毒的S蛋白模型構建此膜系統。該模型構建程序是開放訪問的,可以在網站主頁上找到,單擊COVID-19存檔連結,或者單擊標題中的存檔連結,然後單擊左側的COVID-19蛋白質側邊欄連結。
該圖形用戶界面程序可簡單、準確、快速地模擬複雜的生物分子系統。Im將其描述為「計算顯微鏡」,使科學家能夠理解無法以其他任何方式觀察到的分子水平相互作用。
Im說:「我們的模型是首個完全糖基化的全長新冠病毒S狀蛋白模型,可供其他科學家使用。」 「我很幸運地與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Chauk Seok博士和英國劍橋大學的Tristan Croll博士進行了合作。我們的團隊花了許多天的時間,從已知的冷凍電磁結構部分中非常仔細地構建了這些模型。建模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在許多地區,簡單的建模無法提供高質量的模型。」
S蛋白結構由cryo-EM測定,通過RBD上(PDB ID:6VSB),而RBD下(PDB ID:6VXX)。但是,此模型有許多遺漏的殘基。因此,他們首先對缺失的胺基酸殘基進行建模,然後對其他缺失的域進行建模。此外,他們對附著於S蛋白的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潛在聚糖進行了建模。由於這些聚糖阻止抗體識別,使得難以開發疫苗。他們還建立了S蛋白的病毒膜系統,用於分子動力學模擬。
Im說,科學家們可以使用這些模型進行創新和新穎的模擬研究,以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
參考:Hyeonuk Woo et al, Developing a Fully-glycosylated Full-length SARS-CoV-2 Spike Protein Model in a Viral Membrane,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20). DOI: 10.1021/acs.jpcb.0c0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