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螃蟹進入收穫季 螃蟹王講述養殖背後的喜悅與辛勞

2020-11-27 廈門網

  -張克堅透過手掌捲成的圓孔,觀察蟹肉長得如何。

  -張克堅說,雖然養蟹20多年,但仍經常被螃蟹夾傷。

  -張克堅在魚塘抓螃蟹。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顏梅麗)「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又到一年一度的品蟹時節,一隻只鮮美的螃蟹,是如何走進您的餐桌的?昨日,記者走進翔安東園社區,探訪螃蟹養殖戶,為您揭秘個大肥美的螃蟹是如何養成的。

  「我養的海蟹品種一年也就秋季收成一次。」養殖戶張克堅說,當地養殖的螃蟹一般是農曆五月放苗,秋季開始收成。因為今年收成不錯,他被村民稱為「螃蟹王」,但他說,自己一開始也是虧多賺少,久經摸索後才找到門道。

  挑蟹

  右手掌捲成筒狀貼著蟹殼觀察蟹肉「長勢」

  昨日下午三點多,張克堅從家裡出發,騎著摩託車趕往魚塘。下午四點,一批島內客戶要來買螃蟹,他得趕緊將螃蟹捕上來,及時送到客戶手中。

  到了魚塘,張克堅踏上一塊泡沫板,用一根長竹竿撐到塘底,劃到魚塘深處。隨後,他抓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個空礦泉水瓶,一把拉起後,一個蟹籠被拉離水面。

  看著籠中的十幾隻大螃蟹,張克堅露出笑容,將螃蟹倒入塑料桶,劃向其他地方將另一個蟹籠拉起。這兩個蟹籠是他昨天一大早放下去的,裡面放著誘餌,大概8個小時後,便有不少螃蟹「上鉤」。

  「捕上來的螃蟹不是每隻都能出售,不夠肥的還得放回魚塘繼續養殖。」張克堅左手利索地從塑料桶中抓起螃蟹,右手掌捲成一個圓筒狀貼在蟹殼上,透過陽光,觀察蟹殼裡的肉長到了幾成:如果肉幾乎長到了蟹殼邊沿,他便用繩子將其綁好;如果還沒達到這個標準,便會被他放回魚塘。

  將挑好的螃蟹送到翹首等待的顧客手中之後,張克堅又回到魚塘,放下兩個蟹籠,準備賣給下一批顧客。

  抓蟹

  用泥巴糊住螃蟹眼睛以免被鋒利大螯夾傷

  每年秋季,都是張克堅與螃蟹「鬥智鬥勇」的時候。他說,抓螃蟹要有技巧,要從螃蟹的後面迅速抓起,用拇指和食指將螃蟹的四對小腳摁住,這樣既能抓住螃蟹,又能防止被那對「大鉗子」夾傷。即使已經養了二十餘年的螃蟹,張克堅還是免不了被螃蟹夾傷。他說:「要從一堆螃蟹裡將它們一隻一隻抓起來綁繩,躲得過這一隻,躲不過下一隻,旁邊的螃蟹也會『攻擊』。」

  「並不是每隻螃蟹都能夠被成功引誘到蟹籠裡,那些不願『上鉤』的螃蟹,只能到了收成後期,將池塘的水放幹,再一隻一隻抓。」在網籠外,螃蟹往往移動靈活,那對大螯更是令人防不勝防。即使如此,張克堅每次都用手抓,極少用工具。面對一些「調皮」的螃蟹,他只能使些「手段」:用魚塘的泥土糊住螃蟹的眼睛,這樣螃蟹就不知道他要從哪個方向出手,無法防備。

  「現在對付螃蟹的這些方法,都是用傷口換來的。」張克堅說,螃蟹的螯十分鋒利,剛養殖的時候,自己手掌的虎口位置曾被螃蟹夾住並被穿透。「那是比較嚴重的一次,至於小傷那就多得數不過來了。」他說。

  養蟹

  經驗不足曾虧多賺少嘗試混養模式轉虧為盈

  今年,張克堅共投放了1.5萬隻螃蟹苗,上月初進入了收成季節。「我們這幾個老養殖戶,今年就屬他收成最好。他養的螃蟹不僅產量高,而且個大肥美,供不應求。」東園社區水產養殖戶張建迎說,張克堅今年被村裡人稱為「螃蟹王」。

  張克堅1996年開始養殖水產,同時開的士賺錢。「前十年開的士賺的錢,基本都賠在魚塘裡。」張克堅笑著說,由於沒有經驗,剛開始養殖的那幾年產量比較低,有時甚至沒有收穫。此外,他還曾和村裡的一些養殖戶嘗試「反季節養殖」,希望能在春節期間賣個好價錢,也讓市民的年夜飯多一道新鮮的美味,但幾次在秋季放苗之後,存活率都極低,來年開春基本沒有收成。

  後來,他到外地向其他養殖戶「取經」學習後,才發現別人有更科學的養殖方式。比如,他在一個池塘都是單一品種養殖,一旦遇上病害,沒有找到病因或救治不及時,整個池塘的魚、蝦、蟹都會被傳染,導致死亡。

  找到答案之後,他開始嘗試魚蝦蟹混養,染病死掉的蝦或魚能及時被螃蟹吃掉,清除病源,水產的存活率因此提升了。在之後的幾年裡,他開始轉虧為盈,水產養殖面積曾一度多達200多畝。

  【記者手記】

  秋季有豐收之喜 也有相聚的歡欣

  秋季,對於東園社區的養殖戶來說,既是一個豐收的時節,也是一個難得的相聚時光。記者在與幾名養殖戶的交談中了解到,在當地搞養殖水產的大多是「老面孔」,彼此也相識多年,但只有這個季節才能有機會多聚一聚。

  平日裡,養殖戶們餵完飼料後大都直接回家。如今,螃蟹和蝦都到了收成的時候,他們要等傍晚放網之後再回家,而放網前的這段時間,就成了相鄰養殖戶相聚聊天的時光。

  將一個大塑料臉盆倒扣在地上當成桌子,上面放上一個茶壺和幾個杯子,臉盆旁邊擺上幾個小板凳,就成了池塘邊上的「露天茶室」。「魚塘養殖還是挺辛苦的,但與這些老朋友聊聊天、泡泡茶,或喝點小酒,是最令我懷念的。」東園社區一名老養殖戶說,雖然養水產這麼多年並沒有令他們「大富大貴」,但這樣的生活他們感到很自由、很快樂。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華中區螃蟹養殖模式簡析
    華中區 螃蟹養殖模式簡析 一、扣蟹育苗——轉塘模式 (湖北漢川、大同,待輪葉黑藻生長茂盛後,將小池內暫養至20—25隻/斤規格的小蟹轉入大塘養殖按1000—1200隻/畝放養,此階段成活率可高達90%—95%。
  • 「海底」穿越 翔安隧道本網獨家大揭秘
    XMHOUSE 消息(記者 黃漢彬 吳傑)歷時55個月的施工建設,萬眾矚目的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於2010年4月14日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標誌著工程已按合同要求建成,具備通車條件。而據多方消息證實,隧道基本確定在本月底正式通車。
  • 一張「紙螃蟹」禮品券背後,「陷阱」遠比「餡餅」多!
    當然,「紙螃蟹」的出現也不是無中生有,一開始預售螃蟹劵是為了便民,後來就演變成了倒券,成為賺錢的工具,背離了預售螃蟹券的初衷。因此,網上出現一個調侃的段子:「養蟹不如賣蟹,賣蟹不如倒券」。一張螃蟹券背後的生意經那麼,「紙螃蟹」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生意經呢?
  • Dungeness螃蟹季,開始啦丨趕緊起來吃螃蟹啦
    喜愛Dungeness螃蟹的吃貨們,螃蟹季到啦。
  • 高淳的螃蟹椏溪的草:蟹塘裡的水草螃蟹能吃人也能吃
    高淳的螃蟹椏溪的草:蟹塘裡的水草螃蟹能吃人也能吃2013-11-15 10: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金陵晚報        瀏覽量: 5557 次 我要評論 螃蟹生長管理階段,也是水草收撈時節  高淳有句民謠,「高淳的螃蟹椏溪的草」,在高淳區椏溪鎮,有很多村民以種植水草為生,水草不但能改善水環境,還能為螃蟹提供生態養殖能力。可是你知道水草也能吃嗎?
  • 翔安大宅火龍果豐收 鄉村振興脈動強勁
    >   陳錦芳(左)和陳躍進在翔安大宅火龍果種植基地查看火龍果長勢(廈門日報記者 張奇輝 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曾嫣豔)秋天來了,莊稼地沉甸甸的收穫和那金燦燦的陽光,都很美。上午10點鐘的秋日陽光,灑在了翔安大宅碧綠點綴鮮紅的千畝火龍果地,風景美如畫。  一個個色澤豔麗的火龍果高掛枝頭,一車車滿載火龍果的貨車駛出種植基地。大宅,這個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小村莊果香四溢,處處一派繁忙景象。
  • 「紙螃蟹」背後的套路,經銷商笑得合不攏嘴,消費者苦不堪言
    可是大閘蟹的水非常深,在它背後的套路中,有多少人上了「紙螃蟹」的當。 紙螃蟹就是螃蟹券,你可以先購買紙螃蟹,之後等大閘蟹出產後再去兌換。
  • 用螃蟹籠抓螃蟹,裡面放什麼誘餌好?還收穫了一條意外驚喜
    螃蟹味道鮮美,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螃蟹這種東西湖里有海裡也有,如果住在湖邊或者海邊就可以自己抓螃蟹吃,而不用花大價錢去買了。那麼怎麼抓螃蟹呢?抓螃蟹不需要用手一隻一隻去水裡抓哈,我們只需要用螃蟹籠加上誘餌,就可以輕鬆捕到螃蟹了。螃蟹籠長得跟捕蝦籠差不多,同樣也有一個小的誘餌盒,我們用到的誘餌也很簡單,只需一些死掉的小魚就可以了,我們把小魚裝進餌料盒裡,這樣螃蟹聞到味進來,但是誘餌不會一下被螃蟹夾爛吃掉,這樣就可以抓到更多螃蟹。
  • 5年建成翔安隧道 創多項全國第一
    在正月初一胡錦濤總書記到翔安隧道現場慰問一線職工後,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建設者無比振奮,他們將自豪化為動力,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翔安隧道的重要講話精神,做好隧道的後續工程,嚴密組織、科學施工,保證質量、保證安全,把翔安隧道建設成優質工程、精品工程。  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其由我國完全自主設計、施工。
  • 晚上趕海抓螃蟹,收穫就是比白天好,不僅量多,還有大傢伙!
    就如下面的這位小夥一樣,正是來到了晚上的海邊趕海,發現了很多白天很少見的螃蟹,收穫是非常不錯的,到底如何呢?一起來看看吧!晚上趕海抓螃蟹,收穫就是比白天好,不僅量多,還有大傢伙!就像圖中看到的這裡一樣,就是在一處水坑裡面,上面覆蓋了石頭,這種地方就是螃蟹最理想的藏身地點了。而這一次也不負眾望,小夥子從裡面摸到了另一隻目標。也就是圖中看到的這個,就是它的個頭有點小了,不過是一隻花蓋蟹,這樣的個頭在這個品種裡面已經是算比較大的了,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收穫了。
  •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風帆」建築今天落成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風帆」建築落成    翔安隧道翔安側以風帆造型裝飾的通風塔帆體鋼結構,今天落成,標誌著這座通風塔全面建成,成為翔安海岸的一處標誌性建築。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這座「風帆」造型的建築高58米,採用兩片風帆的變異造型設計,象徵著翔安作為一座崛起的新城、蓬勃向上的城市建設。整個帆體用鋼結構做骨架,外裝鋁單板,固定在通風塔64米高的混凝土塔身上,其點睛之筆就是塔身上加裝的這根白色纜繩,遠遠望去,像是一艘海面上揚帆啟航的船。
  • 大量螃蟹進入青島!肥到流口水!附價格...開海倒計時
    不同的螃蟹價位不同喲~也有懂行的一語道破螃蟹的血統問題:據了解,8月份,我國35°N以南的海域結束本年休漁期,進入捕撈季,前幾天因為颱風不能打撈,而現在颱風結束,螃蟹開始大量打撈。按照往年慣例,每年的中秋節螃蟹價格都會上漲,而如今正是吃螃蟹的好時期,螃蟹的肥度跟口感都已經達到不錯的狀態,價格也是相當美麗,因此眾多市民都選擇在這個時期買一些螃蟹回家解解饞。
  • 螃蟹除了蒸還能用來幹嘛?螃蟹產季即將到來,這幾種吃法你要知道
    對於如今的吃貨們來說,螃蟹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不管是鮮美的蟹黃還是細嫩的蟹肉,放到鍋裡蒸一下味道都是非常好的!不過這麼好吃的螃蟹難道就只能進蒸鍋嗎?雖然蒸能夠最大限度的保留螃蟹的鮮味和營養,但是如果我們要是能加工一下,味道能更好的!
  • 螃蟹季過一半了,你告訴我它二噁英超標?
    二噁英及多氯聯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水體並吸附在淤泥中,然後經過生物鏈的富集作用進入貝類、甲殼類和魚類體內。養殖環境的汙染通常是直接原因,目前江蘇省檢驗檢疫局正在和香港方面開展聯合調查,尋找汙染的源頭。
  • 鳥基地博客分享螃蟹養殖行業發展現狀
    每個人都有一個海鮮夢,可以說對於海鮮這種食物是沒有人不喜愛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海鮮食材要屬龍蝦和螃蟹了。螃蟹在市場上的需求逐年增大,也使螃蟹養殖成為養殖行業中的一個新熱點。螃蟹養殖都是從苗種開始的,那掌握相關的飼養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 翔安隧道「鑽」入海底(圖)
    昨日上午,工人正在翔安隧道作業昨日上午,廈門路橋建設集團工程管理部項目經理蘇文德在廈門翔安隧道翔安端施工現場對記者說。經過一年零兩個月的施工,翔安隧道翔安端昨日全面「入海」。  當記者昨日上午來到在建的廈門翔安隧道翔安端時,現場上百名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工作著。在隧道的最末端開挖面,工人們用鐵鏟將大型機械不能挖到的邊縫清理乾淨。
  • 蝤蠓收穫上市 蒼南赤溪安峰村迎來大量訂單
    鮮甜味美的蝤蠓是許多人喜好的餐桌美食,時下正是蝤蠓收穫上市的季節,在蒼南縣赤溪鎮安峰村,蝤蠓養殖戶們喜迎豐收,供不應求。一大早,蝤蠓養殖戶林巖悻就接到了來自靈溪客戶的訂單。林巖悻告訴記者,自從蝤蠓上市以來,自家60多畝圍塘養殖的蝤蠓一直供不應求,甚至有外地的顧客表示,有多少要多少。林巖悻說:「買的人很多,買的話都是電話打過來,一天抓四五十斤,少的話抓十幾斤,都是預定的,沒有預定,電話沒有早一天打,直接過來買是沒貨的。」為了應對大量的訂單,這段時間來養殖戶也是起早貪黑,為本地及外地顧客發貨送貨。
  • 鄉約翔安:趕市集 品香茗 遊花海 贏好禮
    (翔安區供圖)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邵凌豐 曾嫣豔)越來越多的翔安特色美食和產品,正在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它們都將在10月3日,翔安香山的活動現場一一亮相。等你來品嘗,等你來購買。  10月3日,「鄉約翔安」——2020翔安文化旅遊節暨「農商銀行杯」廈門市首屆名優村品節將在翔安香山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