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ssa Royal:不同密度的物質現實

2020-09-05 臨流照影

第一密度:

--對一個「點」的覺察和認識;物理的事物。這個振動水平是最基本的。它為原子和分子的構造提供物質和能量供應。比如,由礦物質和水構成的最基礎的生命形式,都來自於第一密度的運作。人類也懂得這個在他們自身內在的振動頻率。它構成了基本遺傳編碼。

第二密度:

--對一條「線」的覺察和認識;與生物性有關係的事物;群體屬性或者物種的屬性。

--【意識】通過第二密度的振動來展現表達時,還不具有自我意識(或者稱「小我」)。大多數種類的植物和動物王國,存在於這個密度內;然而它們在這個密度裡的位置和安排,依賴於很多附加因素,其中包含著「小我」的駐紮或離開。

第三密度:

--對「體積」的覺察和認識;自我意識;失去群體屬性,個體個性身份屬性的發展;在當下的感知認識下,具有回憶過去和認知未來的功能能力。這是人類出現的密度。它是一個構造出分離錯覺的振動,並且因此形成一個趨向於覺醒的挑戰過程。不久,人類就會通過一個轉換期,轉入第四密度現實實相,而這一轉變期,可以對人類正在經歷的許多迅速而激烈的變化給予(原因上的)解釋。這是一個最大程度展現---從一個整體存在中分離----的振動頻率。有關於整合一體化融合的很多課程,也正是通過這個密度,被學習和完成。這是內在的【自我】,作為它的---「成長培育」的全部所有層面中,最緊張和激烈的一個階段。

--鯨類動物(海豚和鯨魚)目前同時存在於第三和第四密度,並且隨著人類一起存在於第三密度的轉換期內。靈長類動物的意識也存在於第三密度。靈長類動物的進化正在變得越來越顯而易見,一旦開始去觀察靈長類動物,它們顯現出獨特特徵,而那一度曾被認為是人類所唯一固有的(諸如語言能力的獲得以及病理學反應)。

第四密度:

--「體積的完全控制」的察覺認識;超意識;群體屬性的再整合,但不失去個體自我身份;由于振動的提升增強,對過去,現在,未來的知覺和觀念變得更加流動,流體化(時間將不再那麼僵硬,而變得更有可塑性,延展性,可逆性,跳躍性,穿越時間線將變得更容易。---譯者注),並且伴隨著,連接到「多面,多維度,多密度」的現實實相,並與之進行相互作用的能力;負面導向的意識和觀念,變得更加難以存續。

--在地球上,不久,第四密度現實實相是重疊在第三密度現實上。在人類的這個轉換事件裡,這個重疊能夠導致,對統一聯合,安寧和平的渴望,被放大增強;作為第三密度特徵的描述「分離和限制錯覺」,而與之相反的「無條件的喜愛」會日益增進。某個人的振動等級被升高了,於是這個人可能會在一個更加迅速和強烈的方式上,去面對屬於他個人的很多重要問題的顯露。很容易看到它是如何在心理及生理治療方面,在濫用藥物及治療程序方面,對地球上的數以千計的個體們產生作用的,並且更有興趣地去做「人文主義-人本主義「的努力,以使地球變得更好。這是頻率導致的。這是當一個人,開始憶起「自由意志」的編碼時的---頻率。這是作為【意識】展現和表達的載具的---「物質身體」的---最後頻率。因此很多文明體系,選擇在這個密度裡,去渡過一個很長的時期。

第五密度:

--從親身經歷和體驗的經驗中採集而來的「自我」覺察和認識,作為一個集合(個性)身份;不受「線性」時間束縛。

--在這個密度裡,有感知知覺力的【意識】開始醒悟到它的與生俱來的天賦能力。這是一個智慧,知識,才能的密度。由於一旦激發了內在的智慧,他們非常頻繁的,常常想要去分享它,分享給那些,還依然將意識聚焦在更低密度的那些個體們。

--很多來自於這個密度領域的「存有」,選擇去成為其他(存有)個體的引導者。一個第五密度的存有,是融入它的【意識家族】(「超靈」,或者 「高我」,如果你們願意這麼稱呼,並且開始回憶起的話)並和【意識家族】聯合在一起的。這是首次不需要物質身體的密度,在這個密度裡,會經驗一個非物質的取向。(註:當從第五密度向第六密度,以及第六密度向第七密度轉換時,是沒有輪廓清晰的轉換特質的。因為這些密度(第五~第七密度)不是物質的取向,在這些轉換過渡中,是更大的更多的和諧與融合。)

第六密度:

--覺察和認識到「維度次元」它自身。(覺察和認識到它自己就是整個次元)

--這個密度已常被提及,並已被稱為「基督意識」,在這個密度裡,它展現了一個等同於「耶穌基督」或者「佛陀」的頻率水平。來自於這個頻率,一個整體的全部的記憶儲存顯現了,並且一旦顯現就開始去為這個整體(次元)負起責任感,而不是自我。自我的成長,和作為一個整體(次元)的成長,就成了完全一樣的「同一成長」。

第七密度:

--察覺和認識到,它是作為多面的多維度的體驗;集團矩陣的母體身份(完整的群體集合的複合合成的記憶聯合體)。這是全部統一性的【一體】或者全部一體化融合的「唯一整體」的振動頻率。那些振動到這個頻率的存有們融入同一恆等性,並且成為一個完整的「大規模集團群體自覺意識」。他們緊緊的吸引那些還處於其他頻率的存有們,並為走向一體化融合的自然流動供應「能量流」。

--一旦第七密度存有們達到了臨界質量,他們會通過天琴座的稜鏡躍升(從我們的觀察視角來看,它隨後將是一個黑洞的出口離去點),並且進入下一個「八度」的振動,在那裡另一個更大的探險和開拓在等待著他們。

附加相關的名詞解釋:

——————————

密度

--密度,表示了一個振動的頻率(或者說,頻率分布的範圍),並不是一個位置上的定位,而位置上的定位,則叫做&34;。這個現實實相的密度結構體系是主要表現在7個層級上,但每一個層級內在,都包含一個同樣結構的「亞結構」。密度標度(音階)是一個模型,常常用來更清晰的表達,某一「存有」,與其他的大量「現實實相」(之間的)關聯關係的「感知和覺察力」的態度取向。

--(譯者再詮釋:音樂是我們最熟悉的「振動或者叫波動法則」,江恩也是同樣在這個上面介紹過。而7個密度,就是1234567的基本音級。一個八度。在音樂的樂理體系,各個音就叫做音級。1234567(鬥來米發搜拉西)就是基本音級。全音和半音在寬度上是二倍關係,一個全音是兩半音的寬度。這就是「八度」和「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把一個八度的距離等分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個半音,兩個半音等於一個全音。在平均律中,半音是構成音樂的最小單位。各基本音級之間相隔的距離並不平均,所以十二個半音構成了有八個基本音級的音列,大調音階各音之音的關係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能量的振動,和能量的濃淡程度有關,一體的能量,只有濃度高的地方,濃度低的地方,但永遠不會斷開,沒有絕對的結束和開始,因為它是一個整體的,連續的,就好像光譜的顏色之間,它是連續過渡的,你找不到絕對的分界線,連續的平滑的從不分離的。在能量之外,再無任何存在,一切在內。這就好比音樂振動的音階,是連續的,持續的,無限的。能量濃烈的地方,就好像音調比較低沉,而能量濃聚的地方,就是物質。能量比較稀薄的地方,就好像音調比較高亢,那裡就是精神和意識。我們的計算機,大家想想,386時代的計算機,每秒計算的次數和數據長度的位數,只有8位。而奔騰是16位的,到後來32位,64位。計算機硬體的計算速度,數據信息吞吐量就是位寬,你可以對比,比喻性的去理解成密度的升高,振動的升高,於是,計算能力,設計思考能力,程序運行能力都提高了。)

維度,次元

--維度(次元)屬於某個「存有」在時/空上的定位,而不是一個人的振動頻率(密度)。

--韋伯斯特定義「維度,次元」的概念為---「在一個特定的方向和角度上對量級的測量(測量方式),特定的長度,寬度或容度,厚度或濃度,或者說時間」。在一個給定的密度,或者說一個振動頻率下,有無限數量的「維度,次元」存在著。

--(譯者再注釋:某種程度上,對比音樂的概念為---「在同一個大調下,可以有無限多首曲子」。或者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認為維度和次元,就是不同的現實版本,一個按照一定的方式編寫的曲譜。然而,即使同一個調子(密度)的曲譜(次元),不同的演奏方式,也帶有明顯的個性風格,也就是角度的不同。穿越時間線,不是我們一直以為的會改變所謂的「歷史」,而是在早已存在的無限可能性裡,一次個性化的演繹和體驗。我們是可以自由穿越,而且我們現在就在穿越著,只是因為分離和遮蔽,我們沒有意識到這個覺察。)

頻率

--物質是正在振動著的能量。不同的振動率表示出屬性,頻率是在分子或者意識的振動上的一個估值。

--作為【意識/能量】的湧現,它呈現7個密度的頻率範圍片段,很像一個稜鏡會將完整的光分成7種顏色。

(譯者注釋:一體的白光,在經過稜鏡折射後,按照頻率範圍,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那麼第三密度是黃色的光,第四密度是綠色的,而所謂的「藍靛兒童」,按照這個說法,則來自更高的第五,六密度。這就難怪巴夏介紹第四密度的地球時,說,那是翠綠的地球,飄揚著藍色的意識之光。)
--【你們將呼吸著新的空氣,而這些空氣會是一個你們自身意識的清晰的一個擴展,它會是水晶一樣清澈透明同時是甜香的,帶著你們自身的無條件的喜愛的芬芳甜美。地球晶體的振動會和你協調一致。翡翠一樣的綠色的地球,你們的【知曉】的靈性的藍色,以及你們的所有創造的【意識】的藍紫色,將會是你們裝扮你們的世界裡的橫幅,並且你們乘船,擴展進入太空,就如同我們已經做到的,如同無法計數的文明體系所做到的。----巴夏


Lyssa Royal:通靈人,作家
翻譯:冷靜投機

相關焦點

  • 同體積重量不同就反映了物質的密度不同 但密度沒有上限
    我們想想,既然一個沒有辦法衡量體積的東西,小到無的東西,即使裡面只有一個質子,也會壓縮成無限密度了。所以密度是無限的。但地球上所有物質都是有限的,因為只要在地球上,就沒有辦法達到那麼高的壓力。而且在宇宙中除了奇點,密度也都是有限的。我們常見的物質都是有密度的,物質的密度比較實際上就是同體積所包含質量的多少。
  • 不同質量恆星能量釋放、物質密度、壓強是不一樣的
    ,所以恆星內部溫度並不是特別的高,這樣就使得傳導對於正常的恆星來講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傳導的過程是通過粒子的相互碰撞來傳遞能量的,而這種方式如果有很高的效率,它要求粒子的密度是非常高的,這樣才能夠保證有足夠多的碰撞次數,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恆星白矮星、中子星這些星體裡面由於它們的密度特別高,所以傳導在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對於大部分恆星來講輻射和對流是它最主要的能量傳輸方式。
  • 實驗探究:物質的密度
    實驗探究:物質的密度【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實驗關鍵】(1)選取質量、體積不同的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分別測量出其質量和體積。(2)選取多種不同物質的物體測量其質量和體積。(3)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三種方法:①觀察質量與體積之間變化的倍數關係。
  • 2015中考物理訓練:物質的密度
    1.關於公式ρ=m/V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ρ與m成正比,與V成反比   B.同一種物質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C.不論是不是同種物質,m大的ρ肯定大   D.不論V是否相同,ρ大的m就大,ρ小的m就小   2.一杯糖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糖水 ( )
  • 不同密度的固體放入不同密度的液體,看看會發生什麼?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直觀分辨出哪種液體密度更大,哪種更小。今天,我們針對密度這個話題展開進一步的研究,除了液體,也將固體引入到實驗中來,看看不同密度的液體和固體同時出現時,會出現什麼有趣的現象。原來如此物質每單位體積內的質量稱為密度。上述物質的密度大小排列如下: 塑料泡沫<食用油<塑料瓶蓋<水<葡萄<蜂蜜<螺母,密度大的下沉,密度小的上浮,於是出現了實驗中的分層現象。
  • 物質的密度有極限嗎?會有比中子星密度更大的物質嗎?
    在現代科學的理論體系下,物質的密度是沒有上限的!儘管看起來比較有規律,但能清晰的看到原子之間是存在比較大間隙的,因此這就是地心物質密度遠高於地表物質的原因!地心的鐵鎳質物質受到巨大壓力之後,原子之間的間隙減少,密度增加,達到了15克/cm,這個密度是正常鐵鎳質的2倍左右!
  • 物質越多則密度越大,密度有極限嗎?黑洞密度是不是無窮大?
    因為棉花和鐵的密度不同。相同的空間之內,物質總量越多,那麼密度就越大,鐵的密度比棉花高,所以相同體積的情況下,鐵就會比棉花重。任何一個物體,我們只要得知它的體積和質量,然後用質量除以體積,就得出了密度。那麼密度有沒有極限呢?
  • 初中物理·探究物質的密度· 教學素材包共享
    .實驗探究不同物質和相同物質體積與質量比值的關係。2.理解密度概念、公式和單位,會進行單位的換算。3.學會和掌握質量與體積的測量方法。4.會用密度知識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解決簡單的問題。【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探究發現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2.領會用比值定義法定義物理量。
  • 物質的密度能達到什麼程度?
    物質密度的極致是什麼?元素周期表的最後一個,「鋨」的密度是地球物質中最大的,每立方釐米22.59克。如果說鋨的密度就是物質密度最大的一個,那就大錯特錯了。地球是一個溫和的行星,沒有狂暴的環境,物質也是溫和的。白矮星的內部主要是由碳元素構成,然而它的密度卻非常大,一立方釐米能有一萬噸。這是地球上的我們很難理解的,碳的密度能有這麼誇張嗎?
  • 大爆炸初期物質密度極高,為啥宇宙沒有坍縮成黑洞?
    從此以後,空間本身,時間本身,註定要消逝在虛無縹緲的幻影裡,只有兩者的結合才能保持獨立的現實。雖然這隻適用於平坦的歐幾裡得空間,但這個想法在數學上直接導致了狹義相對論的所有定律的誕生。當我們把時空的概念應用到水星軌道的問題上時,新框架下的牛頓預測更接近於觀測值,但仍有不足之處。
  • 【rlyl物種說】今日--南方皇家信天翁(Southern royal albatross)
    ▲南方皇家信天翁求偶物種介紹 Introduction中文名:南方皇家信天翁(拼音:nán fāng huáng jiā xìn tiān wēng);英文名:Southern royal▲南方皇家信天翁的棲息地南方皇家信天翁的英文介紹 IntroductionThe southern royal albatross (Diomedea epomophora) is a large
  • 宇宙學家對宇宙中物質的密度和結構有了新的認知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的宇宙學家團隊對宇宙中物質的密度和結構有了新的認知。幾年前,該團隊參與了一個研究聯合體,該研究聯合體指出了不同研究群體之間的數據差異。物質密度和結構確定的值因不同測量方法而不同。一項新的分析包括更多的紅外數據,使差異更加突出。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利用密度鑑別物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利用密度鑑別物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利用密度鑑別物質   方法:先測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根據ρ=m/v計算出物質的密度,再查密度表可以知道物質的種類。
  • 宇宙中有比黑洞密度更大的物質嗎?
    這個世界已經沒有比黑洞密度更大的物質了。當然黑洞的密度主要集中在其中心奇點上。那個奇點已經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物質,而是一個超越了我們四維時空的超時空狀態,被認為體積無限小。既然這個體積無限小,也就是不知道有多小。
  • Density matters #1 熟豆密度之於萃取
    本系列想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密度」的概念。密度是一個在咖啡行業中中經常被提到的概念,常有「生豆密度越高越難發展」、「熟豆密度越低越容易萃取」等等的說法。但我們真的知道為什麼嗎?其中會不會有什麼可以繼續挖掘的信息?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密度是對特定體積內的質量的度量,密度等於物體的質量除以體積,可以用符號ρ表示,國際單位制和中國法定計量單位中,密度的單位為千克/米3。
  • 看紀錄片學單詞:物體或物質的密度 | density
    勘察加半島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區,擁有最高密度的活火山。——《七個世界一個星球》難度:四級n. 密度;稠密;密集;(物質或物體的)密度詞根分析:詞根dense:源自拉丁語densus,表示thick, crowded; cloudy 「厚的,擁擠的,多雲的,」。
  • 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下宇宙中質量最大的物質是什麼
    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以宇宙為範圍,已知什麼物質質量最大?這個問題沒有規定前提,因此有多種解答。我想可以根據這麼幾個不同的側面來考量:宏觀天體、元素、微觀粒子。宏觀天體是人類能夠觀測到宇宙中最大的事物,這裡面又可以分為幾類:天體結構、星系、黑洞、恆星。
  • 初中物理物質密度測量:簡單的試驗,繁雜的誤差 誤差原因大匯總
    在密度測量的試驗過程中,常見的誤差有哪些?分析密度公式可以看到,測量密度的誤差產生原因是在測量物質本身的質量和體積過程中產生的。看似簡單的實驗,實則誤差產生的原因多樣,不妨進行具體歸納匯總。,天平的遊碼未完全歸零,直接調節天平平衡後,造成所測物質的質量偏大,故密度偏大;④測量前,天平未完全調整平衡就開始測量工作:指針偏左,所測物質的質量偏大,故密度偏大;指針偏右,所測物質的質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 宇宙中的物質密度存在極限嗎?中子星密度高達10億噸每立方釐米!
    現有理論之下,密度是沒有極限的。密度公式為ρ=m/v,表示單位體積內包含的物質質量;比如在標況下,空氣密度為0.001293克/立方釐米,水的密度為1克/立方釐米,鐵的密度為7.9克/立方釐米。一立方釐米大約就是一個骰子大小,在宇宙中,存在很多極端的情況,比如下面幾個:地球核心密度高達15克/立方釐米,是水密度的15倍,主要成分是鐵和鎳,由於巨大的壓力,使得鐵鎳原子之間的間隙縮小。
  • 質量、密度自學攻略
    新課程標準教材質量、密度的出發點是物質的客觀性,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位的,立足點是物質的多彩性,豐富性。課程內容簡介:這一章是初中力學部分的第一章,這一章的先進研究方法層出不窮,優秀的科學成果紛呈眼前,給學生的人生帶來五彩斑斕的遐想,通過對我們現實生活的接觸,會發現物理是那麼的有趣,學習物理知識的欲望倍增,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體會將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