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6個城市「一張網」保護食品安全,6大類10個品種食品可追溯

2020-11-27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程琦12月5日報導:今天上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正式啟動,東方網記者獲悉,從今天起,上海、南京、無錫、杭州、寧波、合肥市六個城市的6大類10個品種的食品可追溯。

  啟動儀式上,長三角四地就具體合作事宜和行動方案進行了籤約,明確將上海、南京、無錫、杭州、寧波、合肥市六市列為首批長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試點城市,逐步實現一市三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的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不斷提升區域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能力。

  同時,明確將6大類10個品種作為追溯品種:豬肉、大豆油、粳米(包裝)、冷鮮雞(包裝)、豇豆、番茄、土豆、冬瓜、辣椒、嬰幼兒配方乳粉。到2020年底將實現試點城市上述品種追溯覆蓋率和上傳率100%目標,建立統一的長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團體標準,實現生豬及生豬產品的全鏈條追溯,共同開展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宣傳推廣,構建長三角區域從田間到餐桌完整的追溯鏈條。

  這次籤訂協議和啟動長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的目的是:一是整合各區域、各環節、各行業、各監管部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數據,形成區域內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庫。長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逐步形成長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一張網」。

  二是對區域內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信息、追溯信息、監管信息、抽檢信息、輿情信息等方面進行多維度畫像,形成可量化、可視化區域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維度圖」。長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通過試點研究制定契合長三角區域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統一技術標準,推進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二維碼」等技術應用。

  三是完善長三角地區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機制,形成跨區域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體系格局,打造長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一網一圖」。對於通過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所發現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聯合打擊,倒逼各類食品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四是依託長江經濟帶食品安全應急協作機制,進一步加強信息共享通報、事件聯合處置、技術互助協作、應急聯合演練等措施,共同提升區域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處置應對能力。

  上海市食藥安辦副主任、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瑾表示,食品安全系長三角市場體系一體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參加試點的六個城市,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建設實用管用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率先在食品安全追溯的系統建設、標準規範、管理要求等方面實現統一標準、統一規範,以信息化技術來推動創新監管方式,不斷提高長三角區域食品供給質量,持續提升長三角地區食品安全總體水平,發揮好長三角的區域帶動和示範作用,實現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相關焦點

  • 六大類農產品在長三角實現全生命周期追溯
    今年底前,豬肉、大豆油、粳米(包裝)、冷鮮雞(包裝)、番茄等六大類10個品種將在長三角部分城市實現追溯覆蓋率和上傳率 「雙100%」,並建立統一團體標準,順利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追溯鏈條。記者從昨天舉行的長三角三省一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工作座談會獲悉,首批長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試點城市包括上海、南京、無錫、杭州、寧波、合肥等,未來還將複製推廣到更多區域。    首批試點的10個追溯品種中,近90%為農產品。
  • ——市人大常委會「十步法」監督食品安全工作
    寧波市智慧畜牧和智慧農資雲平臺已涵蓋22個業務管理系統,覆蓋全市572個規模養殖場、578家農資經營單位、14個畜禽屠宰場和6家無害化處理廠。截至目前,已有5332家規模生產經營主體納入追溯平臺,出具各類合格證90多萬張。    安全是食品消費的最低要求,沒有安全,色香味、營養都無從談起;安全也是食品消費的最高要求,關乎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食品安全壓倒一切。
  • 《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9)》提出我國食品安全面臨五類風險挑戰
    報告對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研究發現,現階段食品安全面臨5類風險挑戰,分別是微生物汙染、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農獸藥殘留不符合標準和重金屬汙染,分別佔不合格樣品總量的29.6%、25.0%、16.8%、15.4%、7.6%。
  • 網傳一張「紙巾」讓芬達變雪碧 廈門食品安全專家為您解惑
    合成色素不可怕  正規飲料放心喝  網傳一張「紙巾」讓芬達變雪碧,廈門食品安全專家為您解惑
  • 「食品安全快篩快檢中心」:檢測效率大提高
    如今,按照「江蘇省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活動的要求,新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常州一諾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在今年初合作成立了新北區食品安全快篩快檢中心,使新北成為繼武進、金壇、溧陽之後,全市第四個自身具備常見指標實驗室檢驗能力及現場定性速測能力的區域。
  • 國務院關於研究處理食品安全法
    (四)嚴格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強化監督檢查、抽樣檢驗和案件查辦,研究制定了嬰幼兒配方乳粉、食用植物油和白酒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規範,推動建立企業食品安全受權人制度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實現問題產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責任可追查。
  • 校園食品安全、非法醫美等6大消費領域漸成打擊重點
    校園食品安全校園食品安全事關每一個青少年身心健康,也牽動著家長的心。從學校食堂後廚,到校園周邊雜貨店、路邊攤,暗藏著不少消費隱患,其中價格低廉、備受學生青睞的「五毛食品」尤為突出。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去年就曾發文,要求各地整治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今年春季開學前,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聯合部署春季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五毛食品」再被點名,列入重點檢查品種。■ 典型案例校園周邊賣「辣條」沒人管?
  • 深入推進餐飲行業治理 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2020年3月,為做好疫情防控食品安全保障,安徽適時啟動了省食品安全條例的修訂,依法明確允許小餐飲取得備案證明後,可通過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和自建網站銷售食品,提供入網餐飲服務的,應當具有實體店經營資格。
  • 甘肅大力推進食品生產企業追溯體系建設記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是預防食品安全風險的有效途徑。2014年1月,甘肅在全國率先以省政府名義出臺了《甘肅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辦法(試行)》。2014年3月,建設了同時涵蓋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消費三個環節的省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臺。食品生產經營者登錄追溯系統,掃描、上傳、錄入索證索票和食品相關信息,建立進貨和銷貨臺帳,實現「一家備案、全省共享」。
  • 方便食品等21類食品不合格率同比下降
    本報訊(記者王嘉)11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234829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9534批次,總體不合格率為2.22%。
  • 浙江召開食品安全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
    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理如何探索實踐?立足浙江實踐,面向未來發展,6月27至28日,由浙江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聯合麗水市食安辦舉辦的「食品安全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麗水召開。此次論壇,也是今年食品安全宣傳周的重頭戲,來自政策部門、研究機構、企業、第三方專業機構等多方嘉賓圍繞食品安全治理與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分享前沿理論、研究成果和最佳實踐,為浙江乃至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及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建言獻策。論壇還邀請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協調司領導、長三角省(市)代表。此次論壇分主旨報告、主題演講、現場觀摩、成果發布四大部分。
  • 嘉陵區市場監管局強力打造冷鏈食品安全消費網
    ,第一時間進行全面排查並建檔,要求各經營戶嚴格落實進貨要查驗、採購要票證等,完善進銷貨臺帳,建立冷鏈食品進銷可追溯一條鏈,確保食品可溯源。據悉,該所現共檢查冷鏈食品經營戶22戶,相關冷鏈食品從業人員55人。截至目前,該所轄區共購銷冷鏈食品150多噸,沒有直接從國外和疫情地區購進冷鏈食品。西興市場監管所抓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應用推廣為保障群眾的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自四川省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川冷鏈」正式啟用以來,西興市場監管所迅速行動抓落實,切實推廣該應用。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題庫:轉基因食品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題庫:轉基因食品 2017-06-01 09:47 來源:
  •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食品藥品安全第十三個五年...
    本規劃根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年)》(穗府〔2016〕6號)編制,提出未來五年我市食品藥品安全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重點項目和保障措施,是我市提升食品藥品安全水平的綱領性文件。
  • 風途發布食品安全檢測儀-食品檢測設備新品
    3、新一代高速熱敏印表機,檢測完成可自動列印或批量列印檢測報告和二維碼。  4、儀器帶有監管平臺,數據可區域網和網際網路數據上傳,檢測結果直接傳至食品安全監管平臺。進行區域食品安全監管及大數據分析處理與數據統計,檢測區域食品安全長短期動態,達到食品安全問題預估、預警  5、一體化主機,包含食品安全檢測模塊、多通道農藥殘留檢測模塊、膠體金免疫層析檢測模塊。
  • 「圳品」——打造高質量食品安全戰略工程
    「圳品」是指企業自願申報,經評價合格的符合供深食品標準體系要求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是建立在更高標準之上的城市食品品牌。以前,經常有市民跑到「深圳河對岸」去「打醬油」,現在,有了「圳品」,深圳百姓吃得更放心。2019年,深圳推出「圳品」,從農田到餐桌,每個環節都經過嚴格評價,打造高質量的供深食品標準體系。
  • 孟德科技食品追溯系統 區塊鏈如何破解食品溯源難題
    導語食品安全和品質問題一直是民生關注的熱點,近年來各類食品、藥品假冒偽劣等問題頻繁曝光,消費者權益受到威脅的同時也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傳統的監測方式已難以滿足消費端的需求,「可溯源」成為產品品質保障的有力武器之一。
  • 市場監管總局:2019年我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達97.6%
    中國網財經6月8日訊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6月7日是世界食品安全日,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有關負責人就2019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問:2019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總體情況如何?
  • 旺鏈科技VoneTracer區塊鏈追溯平臺真材實料全程溯源捍衛食品安全
    在智慧農業領域也有很好的應用場景,能夠解決農產品溯源、品牌建設、農業保險、農業信貸等業務場景出現的信任問題,推動農產品全流程可追溯、農產品質量安全可信、農業生產經營科學精準等。其中,利用區塊鏈技術完善食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應用最為廣泛。
  • 達州市創新構建「精準摸排+追溯監管+檢測管控」冷鏈食品管理機制
    為嚴格防範以冷鏈食品為載體的疫情發生和傳播風險,堅決打贏冷鏈食品疫情防控阻擊戰,達州市市場監管局創新構建「精準摸排+追溯監管+檢測管控」冷鏈食品管理機制。「拉網式+全方位+臺帳化」精準摸排該局通過拉網式排查,排查出從事冷鏈食品零售的農貿市場264個、超市410個、儲存凍庫602個,凍存動物產品52.7噸,未發現異常情況。對從事冷鏈食品生產、倉儲、運輸、銷售、加工等各環節市場主體進行閉環式摸排,摸清入達冷鏈食品主要品種和途徑。組織技術專班深入冷鏈食品經營企業逐戶培訓,督促及時將進口冷鏈食品信息、交易信息錄入追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