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貓視歷史(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歷史上第一臺計算機ENIAC問世,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該計算機的核心研發人員有6人,其中5位為美國人,還有一位是來自天津的中國人朱傳榘。在計算機原型生產之前,已經有具有計算機能力的電子設備出現,但這些設備只能處理特定數據以及定向問題,邏輯處理能力還達不到「通用」要求。
在具有「通用」數據處理能力的電腦原型設計中,朱傳榘成功拿出計算機邏輯結構的數個設計版本,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二進位,提高了計算機的「通用」邏輯運算能力,也就是「大腦」功能。如此看來,他的貢獻是真正點睛之筆。而這樣的貢獻卻被美國刻意隱瞞下來,直到1981年才授予了朱傳榘「計算機先驅獎」。
1919年朱傳榘出生在天津一個富裕家庭,在12歲之前一直接受的是自家私塾教育,對傳統文學、數學、英語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之後就讀於天津一所小學,長大後考入復旦大學。1939年赴美留學,就讀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取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隨後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碩士,在此期間被選入ENIAC研究小組,致力於開發計算機。
ENIAC面世後,轟動全世界,參與研發的幾個人也成為了風雲人物,然而朱傳榘卻一直沒有任何消息,好像他從來沒有參與過一樣。外界的人更是對其一無所知。原因就是美國在搞鬼。上世紀50年代,美國「麥卡錫」主義流行,對共產主義和外來文化十分牴觸。
而中國恰好就是在風口浪尖之上,因此很多留美學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錢學森了,當然這還和錢老本身巨大的才能有關係。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容易招人嫉妒。受此影響,美國以朱傳榘中國人的身份為藉口,貶低朱傳榘所做的貢獻,對外也是刻意隱瞞了。
朱傳榘對名利看得很淡,骨子的思想還是中國的儒家文化,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君子當以修身為上,朱傳榘是一個永不服輸的人,對自身要求很高,做事情樣樣都要爭第一,時刻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和敏銳的思維;他特別喜歡旅遊,認為旅遊不僅能滿足好奇心,還能增長見識,促進身心健康。在每個人為他抱不平的時候,他卻高高興興地在世界各地享受風光美食。
但世界是不會忘記他的卓越貢獻的,在1981年,美國計算機協會IEEE-CS設立了「計算機先驅獎」,該獎項就是要給那些為計算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以榮譽,且無關國家和制度只關乎個人。於是在次年,朱傳榘就獲得此獎,成為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華人。
1978年,中國改革進行時。同年11月18日,我國重要領導接見了朱傳榘夫婦,朱傳榘對中國的發展很是關係,以他獨到的眼光,一針見血地提出了一系列對國家發展的建議,其中就包括了「引進來,走出去」、「培養有國際經濟競爭觀念的高級公務員和企業經理人才」等。
在往後的日子裡,朱傳榘一直在中美兩國奔波,先後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國家計劃委員會等機構擔任榮譽顧問職位,為了提高中國的教育水平,經常到內地大專院校及非營利組織推動公益事業,被人譽為公益「傳教士」。後來又推動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中國最早的商學院,並設立「朱傳榘英文獎」和「朱傳榘精神文明獎」。
朱傳榘在《朱傳榘與中國改革開放》一書中寫的自序中寫道,「在我離開祖國的這38年間,中國老百姓遭受了多少苦難,又有多少人亡命天涯,而我卻在過著安逸、奢華、充滿,名望的生活。我知道,該是我報答祖國的時候了。」而他後來也確確實實做到了,雖然這次還是沒有多少人記著他,不過他也只求個問心無愧罷了。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