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化解 Chem。歡迎訂閱
簡介
夏海平,出生於1964年2月9日,1983年獲廈門大學化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碩士學位,2002年獲博士學位。1986年到廈門大學工作,1991年晉升副教授,1999年教授及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2003-2013),福建省「閩江學者」特聘教授(2010-2018)。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9);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講席教授(2018-),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執行院長(2019-)。
曾獲得2018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16年中國化學會第七屆「黃耀曾金屬有機化學獎」(和餘金權教授分享);擔任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2015 -至今)、中國科學院有機氟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2013-)、中國化學會理事(2018-)、福建省化學會副理事長(2007-);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學科委員會委員(2019-)、中國化學會物理有機專業委員會委員(2015-)、《Organometallics》(ACS雜誌)編委(2018-)、《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SIOC-Wiley雜誌)副主編(2017-)、《有機化學》雜誌編委(2017-)等社會兼職。
研究方向為金屬雜芳香化學(芳香環內嵌入金屬),開闢了一個全新的芳香體系——創立了具有中國標籤的「碳龍化學」(Carbolong Chemistry,其中「long」取自於「龍」的漢語拼音),該成果入選2013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2016年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秀成果。已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一些工作得到「Science」, 「Science Shot」, 「Science Daily」, 「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hina」, ACS 「C&E News」, ACS 「Heart Cut」, ACS 「Noteworthy Chemistry」, RSC 「Chemistry World」, 「World of Chemicals」等科學媒體作為亮點評述30多次。已授權專利5篇。
夏海平教授發現、創立並命名的具有中國元素的碳龍化學(Carbolong Chemistry),是我國科研領域一項從0到1的原創性工作。龍是全球華人的精神紐帶,「long」取自於「龍」的漢語拼音,Carbolong是英文前綴與漢語拼音組合成的一個具有中華民族烙印的新英文單詞。碳龍化學(Carbolong Chemistry)的定義為:一條平面共軛碳鏈通過至少三個碳-金屬σ鍵螯合一個過渡金屬的化學。碳龍化學創立至今保持著2個世界紀錄:1、卡拜碳鍵角紀錄(<130°),大幅度刷新了已知的147°鍵角記錄;2、在一個金屬的赤道平面上同時擁有5個碳-金屬鍵。目前,已有6種碳龍試劑列入百靈威試劑目錄面向全球銷售。 Carbolong Comlpexes、Carbolong Ligands和Osmapentalyne三詞條以及代表性化合物的結構被2019年12月出版的國際經典教科書《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第八版的第二章Delocalized Chemical Bonding中的Aromatic Systems with Electron Numbers Other Than Six一節收錄(第89頁)。 碳龍化學的入選,標誌著國際同行對該化學的高度認可,也是我國金屬有機化學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4年, Angew. Chem. Int. Ed.作者簡介專欄採訪了夏海平教授
資助情況
榮譽獎勵
研究領域
1、Carbolong Chemistry 碳龍化學
「碳」也可以是有用的螯合原子,通過碳鏈與過渡金屬的結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芳香族骨架。對於可擴展碳配體平臺,所有的結合原子均為碳,稱之為「碳龍化學」。
2、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有機金屬化學
在過去的十年裡,夏海平的團隊取得了一系列的金屬環。他們的化合物與通常的金屬有機化合物的主要區別是:對空氣、水和熱非常穩定;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與酸鹼兼容。
3、Polymer Science
與有機芳香族化合物相比,金屬-芳香絡合物「卡龍絡合物」表現出了一些有趣的性質,如聚集誘導的發射增強、廣泛而強的吸收、光聲成像和光熱效應。近年來,夏海平課題組在光熱高分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代表著作
1)Carbolong Chemistry 碳龍化學
2)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有機金屬化學
3)Polymer Science
Recent Publications
1)Dynamic Polymer Network System Mediated by Radically Exchangeable Covalent Bond and Carbolong Complex.
ACS Macro Lett. 2020, 9, 344-349
2)Access to Tetracyclic Aromatics with Bridgehead Metals via Metalla-click Reactions.
Sci. Adv. 2020, 6, eaay2535
3)Membrane Fouling and Performance of Flat Ceramic Membran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Drinking Water Purification
Water 2019, 11(12), 2606
4)Reactions of Metallacyclopentadiene with Terminal Alkynes: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lafulvenallene Complexes
Organometallics 2019, 38, 15, 3053–3059
5)Multicenter-Bond-Based Quantum Interference in Charge Transport Through Single-Molecule Carborane Junctions
https://doi.org/10.1002/anie.201904521
6)Successive modification of polydentate complexes gives access to planar carbon- and nitrogen-based ligands
Nat Commun 10, 1488 (2019).
評述
夏海平教授研究金屬雜芳香化學(芳香環內嵌入金屬),發現、創立並命名的具有中國元素的碳龍化學(Carbolong Chemistry),是我國科研領域一項從0到1的原創性工作,開闢了一個全新的芳香體系。
這樣的開創性研究工作非常值得國內同行學習。
課題組網站
https://hpxia.xmu.edu.cn/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