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測試新一代轉子活塞式航空發動機

2020-11-24 中國軍網

日前,俄羅斯中央巴拉諾夫航空發動機製造研究所成功地對新一代轉子活塞式航空發動機進行了一系列測試。發動機在主要工作模式下持續運行了4小時,完成了試驗大綱規定的主要檢查點。發動機的一些其他性能測試工作還將持續進行,包括將在中央巴拉諾夫航空發動機製造研究所試驗臺上進行的壽命試驗和高原氣候試驗。

發動機的結構採用了具有較高機械-物理特性的新一代材料,即金屬陶瓷基複合材料和集成陶瓷複合材料。該發動機還採用了最新研製的使用增壓空氣來冷卻渦輪增壓系統的新系統, 該系統的部分元件使用俄羅斯本國原材料並採用3D技術列印生產。該發動機的電子操縱系統同樣也是全新的設計。正是由於上述創新方案都非常成功,所以新型發動機的功率比俄羅斯以前研製的轉子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的功率提高了1倍左右。

2016年俄羅斯中央巴拉諾夫航空發動機製造研究所成立了FPI實驗室, 旨在應用陶瓷基複合材料和增材技術進一步促進國內新一代航空發動機製造技術的發展。

相關焦點

  • 航空活塞式發動機
    航空活塞式發動機的氣缸排列形式    航空活塞式發動機是依靠活塞在氣缸中的往復運動使氣體工質完成熱力循環,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熱力機械,與一般汽車用的活塞式發動機在結構與工作原理上基本相同
  • 你知道航空活塞式發動機最多有多少缸嗎?
    航空活塞式發動機與一般汽車用的活塞式發動機在結構與工作原理上基本相同。 提高發動機功率的方法戰爭的因素激發了航空發動機的迅速發展,並在二戰前後迎來活塞發動機發展的「黃金時代」。為了提高飛機速度,就必須首先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我們來看看提高發動機功率的方法:①最簡單和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大汽缸數,從而提高發動機排量。
  • 隆鑫通用擬購義大利CMD通航活塞式發動機
    公司約67%的股份,從而進入通用航空活塞式發動機產業領域。 據了解,隆鑫通用此次對外投資包括兩部分,一是出資2475萬歐元購買CMD公司原股東部分股份;二是出資1636萬歐元對該公司進行增資,合計出資4111萬歐元。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擁有約1127.57萬股CMD公司股份,約佔其發行股本的67%。
  • 意義重大,奇瑞控股鑽石航空發動機將量產國內首款適航活塞發動機
    通用航空採用的活塞發動機歷來都是短板,而成立不算太久的蕪湖鑽石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這段時間算是捷報頻傳,前期AEC2.0屬於100%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新機型,就在本月5日AE300國產型發動機試飛圓滿成功,兩者都是直列四缸機型,不過AE300屬於引進消化吸收的版本,並且取得中國民航局(CAAC)
  • 轉子發動機工作原理
    轉子發動機又被稱為汪克爾發動機,與1960年問世。它不同於複式發動機,具有尺寸小、重量輕、震動小的優點。那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轉子發動機工作原理。操作方法01工作原理一般發動機是往復運動式發動機,工作時活塞在氣缸裡做往復直線運動,為了把活塞的直線運動轉化為旋轉運動
  • 航空發動機介紹及其發展史
    活塞式發動機主要由氣缸、活塞、連杆、曲軸、氣門機構、螺旋槳減速器、機匣等組成。氣缸是混合氣(汽油和空氣)進行燃燒的地方。氣缸內容納活塞作往復運動。 P2 20世紀30年代後期:渦噴/渦扇發動機 20世紀30年代後期到20世紀40年代初,噴氣發動機在英國和德國的誕生,開創了噴氣推進新時代和航空事業的新紀元。
  • 集眾多優點於一身,轉子發動機為何還是被放棄了,一文就能看懂
    說起發動機的發展歷史,我們不得不提及曾經風靡一時的轉子發動機。與活塞式往復發動機不同,轉子發動機則改變了運動形式,是以轉子做旋轉運動的發動機。因為其擁有極高的動力和速度,轉子發動機曾經風光無限。活塞式發動機與轉子發動機對比轉子發動機的研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1960年德國人費.汪克爾發明了轉子發動機,意圖減少發動機的振動,因為費老爺子認為活塞的往復運動是發動機振動的最大來源。
  • 五項新專利預示著馬自達並未放棄轉子發動機
    在很多人看來「東瀛寶馬」馬自達可以看作為汽車界的清流,不隨波直流一心紮根於偏門、冷門技術,轉子發動機可謂是其偏執的最大體現,不過由於耐用性、排放等影響2012年馬自達停產了曾經引以為豪的轉子發動機技術。不過好消息是,根據外網報導顯示,在今年1月底,馬自達在日本專利局的網站上申請了兩份文件,其中有五項專利涉及最新的轉子發動機技術,而另外兩項或將影響活塞驅動布局。
  • 飛機的心臟,航空發動機原理大揭秘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好奇,飛機裡的發動機究竟是如何工作幫助飛機飛上九重天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航天發動機。航天發動機主要有三種類型: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燃氣渦輪發動機以及衝壓發動機。活塞式發動機主要由曲軸、連杆、活塞、汽缸、分氣機構和機匣等部件組成。發動機前部有減速器,以降低輸出軸的轉速。
  • 技師長|五項新專利預示著馬自達並未放棄轉子發動機
    在很多人看來「東瀛寶馬」馬自達可以看作為汽車界的清流,不隨波直流一心紮根於偏門、冷門技術,轉子發動機可謂是其偏執的最大體現,不過由於耐用性、排放等影響2012年馬自達停產了曾經引以為豪的轉子發動機技術。不過好消息是,根據外網報導顯示,在今年1月底,馬自達在日本專利局的網站上申請了兩份文件,其中有五項專利涉及最新的轉子發動機技術,而另外兩項或將影響活塞驅動布局。
  • 馬自達圖騰轉子發動機,如此強大,又何去何從
    馬自達787B賽車憑藉著轉子發動機,以領先第二名兩圈的巨大優勢取得冠軍,從此轉子引擎一鳴驚人。然後,主辦方馬上就頒布新規則把馬自達轉子引擎排除在外。為何轉子發動機如此強大?首先,轉子發動機的體積小,重量輕。玩性能車的車友都知道,要讓車子性能好,除了馬力大,輕量化同樣重要。轉子發動機相比活塞發動機,沒有氣缸活塞等複雜的部件,結構要簡單很多。
  • 轉子發動機曾是馬自達的寵兒,如今為何被拋棄
    大家好,這裡是直觀機械傳統的發動機一般都是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轉子發動機則改變了活塞往復式運動效果,是一種轉子做旋轉運動的內燃機。其發動機腔體為長橢圓形,而內部的轉子為萊洛三角形,轉子被偏心的安裝在空腔內,轉子的頂點與殼體接觸。
  • 造業上的皇冠,航空發動機
    活塞式發動機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快速發展,在二戰達到頂峰。戰爭嘛!速度很重要,但是裝配活塞式發動機的飛機速度有限,速度一般在220米以下。要想提高速度,就得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而且發動機功率與飛行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速度越高,需要的發動機功率驟然增大。根據正常想法,那就增加發動機的氣缸數量,但是氣缸數量增加,飛機重量又要增加,最後飛機也扛不住。
  • 馬自達官方終於發話要復活轉子發動機 但它的功能卻是一臺發電機
    不過,當馬自達官方確認轉子發動機將要回歸的時候,我卻有些高興不起來,因為這次復活的轉子發動機不太純。近日,馬自達官方表示,將會在2020年推出一款純電動車以及一款搭載了轉子發動機的增程式電動車,也就是說,轉子發動機將作為一臺發電機,來保證電動車的續航。馬自達作為最了解轉子發動機的汽車廠商之一,選它作為發電機也不是沒有原因。
  • 航空發動機壟斷背後的世界秘密
    全世界能造飛機的公司十數家,而獨立的航空發動機供應商只有幾家。美、俄兩國的航空發動機底蘊深厚,但俄羅斯這隻「老虎」一打盹,就被西方遠遠甩在身後,尤其在民用航空發動機方面,俄羅斯在世界市場幾無份額。新戰鬥機發動機單價按高低型別均價計算。新機裝備比按1.15、換發次數按1計算。部分數據作歸整處理。軍機發動機原則上應全部使用國產產品,或至少佔比90%以上。
  • 在國內大修馬自達RX-7的轉子發動機,是什麼體驗?
    首先潑潑馬自達粉的冷水,轉子引擎並不是馬自達發明的,更不是馬自達的專利。但馬自達的確憑藉著不服輸的精神,把轉子發動機發揚光大。嗯,至少是曾經光輝過吧!轉子在腰豆形的外旋輪曲線的定子內旋轉,三角活塞的旋轉運動直接轉化為曲軸旋轉動能的方式,也比往復活塞更加順滑;轉子引擎並不需要凸輪軸、氣門、氣門彈簧等複雜的配氣機構,依靠轉子本身的掃氣過程就能完成換氣,沒有凸輪軸敲打氣門搖臂的聲音,略顯躁狂的排氣聲,這讓轉子引擎擁有一副無論是「V多少」都不能比擬的獨特的嗓音。
  • 俄測試爆震火箭發動機 燃料效率提高一倍
    俄《衛星網》26日報導,俄羅斯科研機構開始測試以液氧/煤油為燃料的新原理火箭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採用脈衝爆震原理,如果成功,這種原理的火箭發動機燃料利用效率將比現有火箭發動機翻倍。不過這種發動機研製難度極高,雖然早在現代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之初就有人提出這一原理,但從未真正實現。如果俄羅斯的測試取得成功,將可能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 國之重器:航空發動機發展歷程及產業特點解讀
    1.航空發動機分類 自1903年問世至今一百多年以來,航空發動機經歷了兩個主要發展時期,1903年至1945年為活塞式發動機統治時期,1945年至今是噴氣式發動機時代。在噴氣式發動機時代,航空上廣泛應用的是有壓氣機空氣噴氣式發動機。
  • 轉子發動機為何沒普及?這點或是它的致命缺點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提起轉子發動機,不得不說馬自達。轉子發動機技術曾經是馬自達的驕傲和輝煌,在山本健一的領導下,馬自達將轉子發動機汽車量產,並發揚光大,比如大熱一時的rx-7車型。但好景不長,2012年以後,轉子引擎的時代徹底終結。那麼,如此強大的轉子發動機,為何沒有普及?轉子引擎具有非常明顯的優點,它可以直接將燃燒氣體的膨脹力轉化為驅動扭矩。
  • 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的領軍人——劉永泉
    央廣網瀋陽6月27日消息(記者郭淼 郭威)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專制型號總師、瀋陽發動機研究所總設計師劉永泉,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帶領全所科研人員不斷進行技術探索和提升,實現了航空發動機動力技術的新發展,助力我國現代航空發動機的研製發展邁入新時代,成為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的領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