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化物所推進「理論與計算化學中心」籌建工作
國內部分重點大學與科研所,如吉林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夏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科院北京化學所、上海有機所、太原煤化所、過程技術研究所、上海藥物所等也先後建立理論化學及計算化學研究所、組。 大連化物所從50年代就開始在色譜分析、催化化學、分子動力學等領域開展理論計算工作。
-
第六屆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議在大連化物所舉辦
第六屆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議在大連化物所舉辦 2016-10-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連化物所快速分離與檢測研究組(102組)在會上交流了其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同位素地質學專用TOF-SIMS科學儀器高分辨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的研製進展。 會前,為普及SIMS基礎理論知識,會議學術委員會和組委會特邀質譜、SIMS領域專家朱梓華、楊尉、李海洋、陳煥文等為參會的青年科研人員舉行了為期一天的SIMS基礎、儀器和分析應用的會前課程短訓。
-
大連化物所金屬有機化合物用於儲氫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副研究員何騰和研究員陳萍領導的團隊與廈門大學教授吳安安、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Tom Autrey等合作,在儲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背頁封面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大會
圖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大會。 劉萬生 攝中新網大連9月19日電 (記者 楊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發展戰略研討會暨建所70周年紀念大會19日在遼寧大連舉行,近400位海內外嘉賓出席大會。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論文連結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提出蛋白質相互作用識別和幹預機制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方軍團隊在蛋白質複合物形成和幹預機制分析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通過溶液狀態蛋白質賴氨酸兩步穩定同位素標記和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實現對蛋白—蛋白識別關鍵位點區域的精確探測,並可評估小分子對蛋白質複合物的構象識別幹預情況。
-
科學網—化物所的核磁共振研究回顧
1988年以後,北京藥物所引進了國內第一臺500兆超導譜儀,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和蘭州大學先後裝備了400兆超導譜儀,我應邀擔任它們的核磁共振指導和顧問。而此時化物所FT-80A譜儀的功能已遠遠不能滿足研究的需要了。從我進修學習回國到1996年長達8年的時間裡,在所裡沒有高場超導譜儀的情況下,我們還是一直活躍在國內高場和現代脈衝NMR研究領域。
-
大連化物所赴華東師範大學參加菁英班開學典禮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導師代表及華東師範大學菁英班的師生參加了本次典禮。典禮由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孫真榮主持。 楊學明代表大連化物所致辭。他表示,菁英班擁有獨特的教育資源,希望在今後的教學科研方面,雙方能進一步合作,為共同培養一流的人才做出貢獻,也歡迎將來菁英班的優秀畢業生加入大連化物所。
-
大連化物所發表天然產物微生物合成綜述文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周雍進團隊發表了題為Advanced Strategies for Produc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in Yeast 的綜述文章。
-
大連化物所揭示無機/有機界面三線態能量轉移動力學機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通過合理構建無機納米晶-多環芳烴分子模型體系的能級結構,結合超快時間分辨光譜技術,揭示了電荷轉移態介導的三線態能量轉移(CT-mediated TET)模型,在無機/有機界面三線態能量轉移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2013理論與計算化學國際會議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7月22日至26日,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中心主辦,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101組協辦的2013理論與計算化學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etical and High Performance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013)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
大連化物所發展出N-磷酸化蛋白質組深度覆蓋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高效分離與表徵研究組研究員張麗華和中科院院士張玉奎團隊,發展出N-磷酸化肽段高選擇性富集新方法,並結合肽段的高效分離和高靈敏度鑑定,實現了N-磷酸化蛋白質組的深度覆蓋分析。
-
首屆國際界面非線性光譜會議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首屆國際界面非線性光譜會議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2017-08-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本次會議正式代表42名,包括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Yuen-Ron Shen,美國科學院院士哥倫比亞大學教授Ken Eisenthal,美國天普大學教授Hai-Lung Dai等來自美國、德國、瑞士、日本的25名國際界面非線性光學領域知名專家,以及大連化物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復旦大學教授王鴻飛、劉韡韜等17名國內本領域知名學者。
-
茅臺集團與大連化物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建現代分析檢測協同創新...
來源:證券日報11月26日,茅臺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大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茅臺酒全產業鏈的質量控制體系流程,深入開展技術、人才、平臺等領域合作,進一步提升茅臺酒質量和管控。高衛東講話高衛東指出,大連化物所「國之所需、科研所向」的奉獻精神值得茅臺集團學習,雙方在酒類物質分析、品質控制、溯源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希望通過精誠合作,助力茅臺實現從產品領先到技術領先的跨越。同時,希望大連化物所先進能源技術加快在貴州六盤水、畢節等地實現產業化。
-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2016-01-1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其中,芬頓/類芬頓反應由於其可以原位產生大量•OH自由基並對汙染物具有較高礦化能力而被廣泛關注,然而,對非均相芬頓反應機理認識的不足一直制約著其發展。近兩年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王軍虎團隊致力於對非均相芬頓反應主要活性物種「Fe」的配位環境、價態、自旋態演變的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
大連化物所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分離膜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維慎團隊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氣體分離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703959)上。
-
大連化物所基於酶單分子納米膠囊技術的生物傳感器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態環境評價與分析研究組研究員盧憲波、陳吉平團隊研發的基於酶單分子納米膠囊(SMENs)技術的生物傳感器取得新進展,酶傳感器的熱穩定性、有機溶劑耐受性、酸鹼耐受性、存儲穩定性等核心性能實現質的提高,率先將SMENs技術應用於分析和生物傳感領域。
-
大連化物所利用器官晶片技術構建糖尿病腎病模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秦建華領導的微流控晶片研究團隊利用器官晶片技術成功構建了一種功能化腎晶片系統,並用於模擬糖尿病腎病早期病理變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Lab on a Chip (2017,17(10):1749-1760)雜誌上。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吸引上萬參觀者
在本次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上還舉行了2018年大連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舉行。啟動儀式上,市領導為2017年度評選出來的5家大連市科普基地授牌。沙河口區組織60多家科技企業團隊與大連化物所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鈣鈦礦單晶中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11T5組)研究員金盛燁領導的科研團隊在金屬有機鈣鈦礦(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單晶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成功實現了對單個鈣鈦礦單晶納米線/納米片中載流子擴散過程的可視化和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