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顏色裡,我最愛的當屬紫色。我一直以為:紫色--柔美、端莊、秀氣,樸素中不失典雅,典雅中又有驚豔。紫色就像一個美麗溫婉的女人,散發著魅力和韻味,讓人著迷。
如此,紫色的花朵,對我當然有著無可抵擋的誘惑力!
在郊外一片樹叢裡,五月的第一天,沒想到意外邂逅了一片紫色的諸葛菜。
綠蔥蔥的樹林裡,幾乎看不到土色的地面,全被紫豔豔的花朵鋪滿,遠看有霧蒙蒙的美,近看她們開得熱烈奔放。
俊俏的小花,密密麻麻地聚集著,開成紫色的海洋,又像一堆堆紫火焰,熊熊燃燒在大地上。
小小的花瓣,嬌嫩、清新,楚楚動人,讓我一下陷入了夢幻般的紫色世界而不能自拔。
我感動,我震撼!我感動於她們帶給我美的享受,震撼於她們充滿魅惑的濃烈色彩。
諸葛菜別名二月藍,因其開在農曆二月而得名,在我們這裡則是農曆三月開花。
她屬於十字花科,一至兩年生的草本植物,最高可長到五十釐米,五六月份結果。她的花萼為筒狀,紫色,花瓣為倒卵形。
諸葛菜看似單薄,但生命力其實很強,且一點都不嬌氣,不挑土質,在山坡、路邊、田間都可生長,且耐寒喜光,花期也較長。
本來二月藍這個名字很好聽,那為什麼還叫個跟姓氏有關的名字--諸葛菜呢?原來,諸葛菜的名字是有來歷的。
傳說,三國時期,諸葛亮作為蜀國的軍師,他不僅為劉備出謀劃策,運籌帷幄,還操心著兵馬糧草。
有一次,諸葛亮出巡途中,看到武都當地百姓吃著一種被稱為「蔓菁」的野生植物,就有些好奇,便上前詢問,得知,這種野菜渾身是寶,葉子和根莖生吃熟吃均可,還可以醃製成鹹菜儲存起來,以備冬天沒有青菜時食用。而且,這種菜易栽好活,生長速度也快,一棵苗就能收好幾斤菜。
聰明如諸葛亮,他一聽這種菜這麼多好處,正好可以補充軍糧菜品。於是,便命令士兵在當地挖些蔓菁帶到軍營,開荒種植。沒想到,這菜真是經濟實惠,長得快,收得多,好吃可口,做起來也方便。後來,諸葛亮還特意派士兵把蔓菁種種到了成都。
從那以後,蔓菁從野生變成了人工種植的蔬菜,人們也因為諸葛亮的推廣,把它叫成了諸葛菜。
看來,諸葛菜這名字由來已久,雖然它沒有二月藍名字好聽,但跟歷史名人有關。
其實,還有一位名人也曾對諸葛菜專門撰文,他就是著名文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的名篇《二月蘭》。他在文中這樣寫道:
宅旁、籬下、林中、山頭、土坡、湖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團紫氣,間以白霧,小花開得淋漓盡致,氣勢非凡,紫氣且衝雲霄,連宇宙都仿佛變成紫色的了。
可見,諸葛花的紫色是多麼濃豔,正如季老先生文中所言:二月蘭一「怒」,仿佛從土地深處吸來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開遍大千世界。
諸葛菜如果不開花,她不過是一株不起眼的野生植物,但開出紫色的花朵後,她就搖身一變成了仙女一般,氣質非凡,魅力無窮了。但形單影隻的諸葛菜不僅看著羸弱伶仃,她的美也得不到彰顯,只有眾多的諸葛菜聚集開放,她們的美才隆重,才能達到極致,那紫霧一般的氣息才能直衝雲霄。
而諸葛菜就象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來詮釋她的美一樣,從來都是團結一致,抱團組合,呼啦啦一大片地怒放,那氣勢真是豪放。這也正契合了她的花語:謙遜質樸,無私奉獻。
是的,她把她能奉獻的都奉獻給了人類,不僅把美的姿態芳容供世人欣賞,還把美味貢獻給世人享用,而且,該開時開,該收時則收,真是收放自如,懂得分寸和尺度,絕不多打擾人間世事。
諸葛菜是淡定從容的,世事滄桑,於她如浮雲,就像今年的新冠疫情曾經那麼猖獗,而諸葛菜依然開放,笑對春風。
或許,我們世人都不可能如諸葛菜一般總是無悲無喜,寵辱不驚。但,遇到諸葛菜,這樣一場宏大的紫色浪漫,就是幸運。
五月,諸葛菜,許你的一片紫氣東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