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聽說過各種博物館,但是,在阿巴嘎旗,竟然專門給「草」建立了一處博物館,百聞不如一見,9月16日上午,記者一行就走進了阿巴嘎旗草原綜合執法大隊的植物標本展覽館。
一進入這個展覽館,記者就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只見平常在草原上見過和沒見過的漂亮的花花草草,被壓縮定格在牆面上,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的紅梗蒲公英,有發散解表、勝溼止痛、祛風解痙等功效的防風,以及女性鍾愛的可活血、祛淤、調經、消水的細葉益母草和集觀賞藥用於一體的柴胡。毫無疑問,建立這樣一處集科普、收藏、警示為一體的植物標本展覽館,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這個展覽館,是由阿巴嘎旗草原綜合執法大隊在辦公區改造兩間辦公室而成的,面積雖然不大,卻已經採集了阿巴嘎草原上已滅絕、瀕危、易危、近危的珍貴草資源植物標本236份,目前已鑑定展出了100餘份,工作人員還在緊張地對其餘的植物標本進行製作中。
阿巴嘎旗草原綜合執法大隊監測股股長彭梅花是個有著31年草原監測工作經驗的老「草原」,自2010年,她就開始有意識的收集製作瀕危草原植物標本,由於工作繁忙,搜集的不算太多。近三年來,她發現草原上的草類品種日漸退化,甚至有些珍貴如黃花補血草、芍藥花等已經從阿巴嘎草原消失了,她開始帶領年輕的工作人員一邊進行大量的採集、搜集和標本製作,一邊利用下鄉工作之便,向牧民群眾大力宣傳草牧場保護的相關知識,更是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與同事們一起開動腦筋,利用舊報紙、吸水性好的宣紙、廢舊木頭釘制的木頭壓板來製作標本,待陰乾成型後,又一針一線的親自縫製做成精美的相框成品。
上個世紀90年代的阿巴嘎草原,平均一平方米有20餘種植被覆蓋,幾年前已銳減到3至5種。監測股股長彭梅花說:「我從幾年前就開始著手製作這些標本了,初衷就是因為在工作下鄉中發現很多有益於人類和生物健康的天然藥材植物品種已經沒有了,這與草原退化息息相關,我就開始有意識的進行搜集收藏,現在已經收藏了236種植物。例如上個世紀90年代,灰騰梁盛開的芍藥花又美又多,可惜現在已經沒有了。好在近年來,在阿巴嘎旗委政府的重視下和號召下,全旗生態植被有了明顯的恢復和好轉,其實我們不必大老遠的專門去別的地方欣賞金蓮花,就在我們洪格爾高勒鎮的五花草塘,也一樣有漂亮的金蓮花和五彩繽紛的野罌粟花。現在阿巴嘎旗一平方米草原上又逐漸恢復到12到16種植被,也體現出廣大牧民群眾對草原生態保護行動的參與意識和積極配合。」
全面加強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天藍水淨草綠的美麗阿巴嘎,不是一個部門和一些個人的責任,而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共同努力,從點滴做起,堅決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做鬥爭,努力成為生態文明的保護者和建設者,讓保存在標本中的美麗能再次閃耀於遼闊的阿巴嘎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