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嘎故事】阿巴嘎旗有個「草資源植物標本展覽館」

2021-02-12 阿巴嘎旗公眾平臺

也許你聽說過各種博物館,但是,在阿巴嘎旗,竟然專門給「草」建立了一處博物館,百聞不如一見,9月16日上午,記者一行就走進了阿巴嘎旗草原綜合執法大隊的植物標本展覽館。

一進入這個展覽館,記者就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只見平常在草原上見過和沒見過的漂亮的花花草草,被壓縮定格在牆面上,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的紅梗蒲公英,有發散解表、勝溼止痛、祛風解痙等功效的防風,以及女性鍾愛的可活血、祛淤、調經、消水的細葉益母草和集觀賞藥用於一體的柴胡。毫無疑問,建立這樣一處集科普、收藏、警示為一體的植物標本展覽館,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這個展覽館,是由阿巴嘎旗草原綜合執法大隊在辦公區改造兩間辦公室而成的,面積雖然不大,卻已經採集了阿巴嘎草原上已滅絕、瀕危、易危、近危的珍貴草資源植物標本236份,目前已鑑定展出了100餘份,工作人員還在緊張地對其餘的植物標本進行製作中。

阿巴嘎旗草原綜合執法大隊監測股股長彭梅花是個有著31年草原監測工作經驗的老「草原」,自2010年,她就開始有意識的收集製作瀕危草原植物標本,由於工作繁忙,搜集的不算太多。近三年來,她發現草原上的草類品種日漸退化,甚至有些珍貴如黃花補血草、芍藥花等已經從阿巴嘎草原消失了,她開始帶領年輕的工作人員一邊進行大量的採集、搜集和標本製作,一邊利用下鄉工作之便,向牧民群眾大力宣傳草牧場保護的相關知識,更是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與同事們一起開動腦筋,利用舊報紙、吸水性好的宣紙、廢舊木頭釘制的木頭壓板來製作標本,待陰乾成型後,又一針一線的親自縫製做成精美的相框成品。

上個世紀90年代的阿巴嘎草原,平均一平方米有20餘種植被覆蓋,幾年前已銳減到3至5種。監測股股長彭梅花說:「我從幾年前就開始著手製作這些標本了,初衷就是因為在工作下鄉中發現很多有益於人類和生物健康的天然藥材植物品種已經沒有了,這與草原退化息息相關,我就開始有意識的進行搜集收藏,現在已經收藏了236種植物。例如上個世紀90年代,灰騰梁盛開的芍藥花又美又多,可惜現在已經沒有了。好在近年來,在阿巴嘎旗委政府的重視下和號召下,全旗生態植被有了明顯的恢復和好轉,其實我們不必大老遠的專門去別的地方欣賞金蓮花,就在我們洪格爾高勒鎮的五花草塘,也一樣有漂亮的金蓮花和五彩繽紛的野罌粟花。現在阿巴嘎旗一平方米草原上又逐漸恢復到12到16種植被,也體現出廣大牧民群眾對草原生態保護行動的參與意識和積極配合。」

全面加強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天藍水淨草綠的美麗阿巴嘎,不是一個部門和一些個人的責任,而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共同努力,從點滴做起,堅決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做鬥爭,努力成為生態文明的保護者和建設者,讓保存在標本中的美麗能再次閃耀於遼闊的阿巴嘎草原!

相關焦點

  • 展示秦嶺豐富動植物資源 太白山秦嶺動植物展覽館開館
    西部網寶雞訊 (記者 魯鵬飛) 8月21日,太白山秦嶺動植物展覽館開館暨太白山紅河谷「兩園貫通」啟動儀式舉行。秦嶺主峰太白山,相對高差3280米,形成明顯的垂直地貌、氣候、土壤和生物種群分布帶。太白山秦嶺動植物展覽館開館。
  • 國家植物標本資源庫信息網上線
    5月21日,國家植物標本資源庫(NPSRC)門戶網站——國家植物標本資源庫信息網上線運行。  國家植物標本資源庫信息網是在原國家標本資源共享平臺(NSII)的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CVH)共享網站基礎上升級改造而成的,除原有的植物子平臺外,還新增了教學子平臺、自然保護區子平臺和極地子平臺內容。
  • 創意植物標本
    課程背景學校將該課程設置為六年級的離校課程之一,是考慮到學生熱愛自然的天性,以及草木花葉資源的豐富便利,把身邊的點滴之美製成畢業留念卡來珍藏。六年級學生已在校園經歷了6個春夏秋冬的季節更替,與同學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具備了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積累、繪畫基礎和審美能力,能設計表達自己情感的創意卡片,能將這份美好的回憶與學校的期待延伸到未來的夢想中。課程目標在標本製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探究意識,熱愛自然、珍惜生命,提高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 植物標本後面的歷史故事
    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它離我們卻可以很近不信,您可以進去看看以下網站僅供參考哈http://www.cvh.ac.cn/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http://www.nsii.org.cn/2017/國家標本平臺http://www.nature-museum.net/ 中國自然標本館
  • 【治學大家談】楊永建教授:我與植物的故事
    白天採標本搞調查,晚上整理標本、換臺紙、補記錄,抽空寫個日記,每天都是那麼充實,忘記了疲勞,認識了很多新植物,學習了許多新知識。每天都有新發現,都有新收穫。在下鄉採藥的三個月中,有一天特別難忘記。那是1979年6月6日,我們從武都裕河公社出發去採藥。
  • 當代植物標本館的革新與創新
    關鍵詞:植物標本館, 館藏資源, 數位化, 信息技術, 流程管理, 標準化自世界上第一個植物標本館成立至今已過去4個多世紀,其形式也由最初的貴族階層的個人收藏轉變成專業的植物科研常規機構(葛斌傑, 2016)。
  • 植物相關資源匯總
    www.discoverlife.org世界植物在線www.plantsoftheworldonline.org世界植物標本資料庫www.gbif.org國際植物名稱引索www.ipni.org世界植物模式標本索引plants.jstor.org標本館國際通用代碼索引
  • 【植物名片:地膽草】
    在今天的植物名片欄目,分享的這位好朋友,在廣東一帶也常常被用作煲湯的材料。在海南,無雞不成宴。而地膽草雞湯也是海南本土最具特色的菜品之一。細膩的雞肉,加上地膽草藥材熬治的湯鍋,夏天喝了清熱排毒,冬天喝了暖身健胃。
  • 植物標本的製作:[2]植物標本的壓制
    在採集好標本後,就是對標本進行壓制了。標本壓制的目的是使標本乾燥,便於保存和研究。標本如果壓制的好,就形色皆美,大方美觀,具有相當的審美價值,也會有利於植物鑑定和研究;但若壓制處理不當,就會出現褶皺甚至黴變,前期採集的工作就相當於白做了,因此,壓制標本就得按標準、步驟一步步來,防止出錯。
  • 阿巴嘎供電分局創新工作室:讓小鳥無處「違建」
    面對著新防鳥裝置的試驗效果,阿巴嘎供電分局創新工作室的青年職工們又一次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工作室成員對試驗效果進行分析面對這一情況,阿巴嘎供電分局創新工作室的青年職工們開動腦筋,針對傳統防鳥裝置的缺點樹立課題,經過了幾個月的分析
  • 植物迷40多年收集萬餘份植物標本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無錫植物愛好者鄔文祥先生的兒子鄔秉東,將父親生前用40多年收集的6000餘份植物標本,無償捐贈給南京中山植物園植物標本館,其中有十餘種新公布的植物記錄。這些標本進行消毒處理後,將上傳到「國家標本資源共享平臺」中,供國內外學者使用。
  • 它們是草?它們是藥!
    《東北分類學資料》和《遼寧植物志》未記載植物9個。首次發現的植物長啥樣,有啥特性,一起來看看。唇形科薄荷屬多年生草本。全草有清熱解毒、清利頭目、解表通竅、疏肝利膽、清咽闢穢功效。可用於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鼻塞流涕、牙痛、目赤、食滯氣脹、胸悶肋痛、噁心嘔吐、瘡癤、皮膚瘙癢、蕁麻疹。
  • 三大植物標本詳解
    製作植物標本是解決植物學教具問題的有力手段之一。課堂教學中若有植物的活體,更加利於學生加深認識。使用植物標本,能夠避免部分植物具有區域性、季節性的限制。同時,植物標本保存了植物的形狀與色彩,以便日後的重新觀察與研究。少數植物標本也具有收藏的價值。
  • 江西省植物資源一覽
    江西全省種子植物約有4000餘種,蕨類植物約有470種,苔蘚類植物約有100種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達五百餘種,有標本依據的就有300餘種,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種。植物系統演化中各個階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時發現不少原始性狀的古老植物,還有「活化石」銀杏等。
  • 湖南發現消失近一個世紀的喜雨草野生植株
    發現 自18世紀開始,特別是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初,大批西方傳教士、植物學家、園藝工作者來到中國,進行植物資源的調查、採集,其中就有奧地利植物學家韓馬迪。 1917年秋天,韓馬迪從貴州進入湖南武岡,開湖南近代植物學調查研究之先河。武岡雲山良好的森林植被和特殊的植物種類,給韓馬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華南植物園「凝固的花園」植物標本課招募
    許多人都有過如此經歷,撿一片落葉或摘幾朵小花夾在書本裡,待植物的水分脫幹,雖然原本鮮豔的顏色也大多隨之消褪,但那形、韻尚在的花、葉依然是那麼美麗和透著濃鬱的自然氣息,令人喜愛。原來我們在生活中如此簡單處理植物的方法,竟是千年以來植物學家最常使用的植物標本製作方法,科學就在身邊,只要您去善於發現和探究。
  • 浙江大學校園植物資源系統平臺介紹
  • 植物的傳奇故事
    縱然盧梭的觀點並不全面,但是對於認識自然、認識植物卻有積極意義,盧梭的植物書信會讓人真切生出走出去到自然中認識那些花花草草,縱不知其名,但是可以觀察其顏色、形狀,這就是植物科普樂趣,通過嗅其味、觀其形對其加以初步認知。
  • 昆明研究所在西藏發現4個中國新記錄種子植物—新聞—科學網
    1月12日,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發現須彌四帶芹、巴洛特櫟、尼泊爾姜味草、喜馬拉雅耳稃草4個分布於西藏的中國新記錄種和翼葉稜子芹、線葉球蘭
  • 湖南永興紅旗小學「自製植物標本評選活動」掀起愛科學熱潮
    湖南民生在線訊(融媒體記者 吳健偉 通訊員 郭潤梅 周麗娟)6月18日,湖南省永興縣紅旗實驗小學開展「我們愛科學」自製植物標本評選活動。本次活動共收集植物標本150餘份,分六個年級組進行評選。活動前,該校教研室制定了詳實的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