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和尚寫了首禪詩,28字無一生僻,其中的道理很多詩人都悟不出

2020-12-05 歷史國學智慧

古代,詩詞歌賦是文人們表達內心感想的一種形式,其中禪詩是古詩詞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禪詩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文人們所寫,另一種是出家人所寫。

文人中寫禪詩比較出名的當屬王維,像「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等詩句,無一不透露著濃濃的禪意,正因如此,他才被稱作「詩佛」。

而出家人中禪詩寫的較好的有齊己、寒山等人,他們的作品但從文字本身,很難與王維等大詩人相比擬,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大道理,卻是很多詩人都悟不出的。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和尚寫的禪詩,這首詩叫做《頌古五十五首其一》,作者是一個叫釋紹曇的宋代僧人。

雖然作者的名氣不大,但是這首《頌古五十五首其一》卻流傳甚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首詩通篇只有28個字,內容言簡意賅,無一生僻。單從字面意思看很容易理解,但是其中包含的大道理,卻不是一般人能參悟的。

全詩體現的是禪學的思想,這樣的作品,哪怕只讀懂了一點皮毛,對我們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

詩的前兩句是從四季的景色寫起,首句描寫的是春天和秋天,一個是耕耘的季節,一個是收穫的季節。如果把它看作是人生的階段,那麼分別對應的是充滿希望的年少時光和踏實穩重的中年時期。

第二句「夏有涼風冬有雪」描繪的則是夏天和冬天,但是很多人不解,夏天為什麼會有涼風?其實,這就是詩中的大道理所在,正因為夏天炎熱,所以我們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清風的涼爽。

映射到人生上,說的就是很多美好的事物,其實在我們身處逆境時同樣能夠感受到。前兩句中,詩人連用4個有字,充分表達了四個季節各自的美好。

而詩的後兩句,則著重解釋了在詩人眼中為何四季都是美好的,因為他的心中沒有「閒事」,什麼是「閒事」?每個人對這個詞的定義可能都不相同,在佛家的思想中,「無閒事」就是一種「空」的境界。

事事皆是表象,內心如幽谷般空靈、寧靜,萬事都不往心裡去,這便是「無閒事」的境界了。有了這種境界,則面對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能如沐春風。

這首詩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理解,但其實詩人想要告訴我們凡是都要想開,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做到不把任何「閒事」放在心上呢?我認為這才是大部分人無法獲得「大自在」的原因。

通過這首詩我們不難發現,即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古詩詞依舊散發著巨大魅力,其中所包含的一些人生哲理,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借鑑和學習。

古往今來,古詩詞對國人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在古代,文人們從小就飽讀詩書,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知識會讓他們受益一生。

在詩詞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更能夠從中找尋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找到自己人生的標杆。

詩詞更能讓你在生活中大放光彩,飽讀詩詞,你可以寫出比同齡人更錦繡的文章,可以在任何場合的演講中都侃侃而談。

從古至今,但凡那些集大成者,流芳千古之人,無不精通詩詞,即使是今時今日的文學大師們,也對詩詞研究頗深。

學習詩詞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修養,還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的人可能會說:人家都是從小就學詩詞,我現在都一把年紀了,學了還有用嗎?

那麼我告訴你,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我認為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不怕你學的晚,就怕你從來都沒有開始過。相信很多為人父母的朋友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每次在教孩子學詩詞的同時,自己也學會了,而且沒讀懂一首都會覺得非常的開心,其實,這就是詩詞的魅力所在。

喜歡詩詞的人,不分男女。古時候有「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現在,也有北大才女琬如。琬如是一個非常痴迷於詩詞的人,她說,詩詞可以給人一種穿越千年的感覺,在字裡行間,我們總能感受到古人的悲喜和大徹大悟。

為此,她專門編著了這套《飛花令》,說到這套書,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這本書在《詩詞大會》節目中廣受好評,算得上是一本難得的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著作。

飛花令」本是古代人喝酒時用來罰酒助興的酒令,誕生於西周,在盛唐時期非常流行。而這套書正是以「飛花令」的模式為大家解讀古典詩詞。

書中選取了古典詩詞中的常用字,如: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等作為主題,選擇古人的經典詩詞,詳細的進行注釋和解讀。

本書以1年365天為基準,將120餘位詩人的365首作品奉獻給讀者,為大家帶來一種吟誦古詩詞的全新方式。不僅如此,書中還穿插了精美的國風插畫,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讓詩情畫意在閱讀中得到升華。

如果你也喜歡詩詞,那麼不妨在閒暇時讀一讀這本《飛花令》

這裡有柳永痛飲狂歌灑下的寂寞清愁;有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月光劍影;更有陸遊的夢鄉迴蕩著鐵骨錚錚。

全4冊的《飛花令》,原價158元,現在只需要79元,一本才20多,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在唯美的詩詞中體會人生百態。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老和尚摔了一跤悟出首詩,小和尚看見蒼蠅也寫一首,都流傳至今
    老和尚摔了一跤悟出首詩,小和尚看見蒼蠅也寫一首,都流傳至今宋代有一位老和尚,一天,老和尚騎著驢子穿過橋,但是不小心掉下來掉進了水裡。碰巧的是,就是這一跌讓他明白了佛教的真正含義,隨後寫了寫了一首著名的禪詩,全文如下:《啟蒙詩》我有一顆珍珠,被困在塵土中很久了;目前,塵土充滿了光線,穿過山脈和河流。全篇只有24個字,卻流傳了近千年。首句中的「明珠」指的是一個人的佛性,後人也經常將其引申為才華。次句「久被塵勞關鎖」是指這個佛性被世界耗盡,眾生無法擺脫,所以珍珠被覆蓋。
  • 和尚半夜釣不到魚,卻悟出一首千古名作,僅28個字從開篇美到結尾
    德誠曾師從藥山弘道儼禪師,學成後便離開藥山,過上了一人一舟的生活,他擺渡於朱涇和松江之間,世稱船子和尚,他的28字詩作名為《船子和尚偈》。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全詩短短28個字,讀來也是通俗易懂,但卻從開篇美到結尾,成為了千古名作,原因就在於詩中濃濃的禪意。全詩寫靜不著痕跡。
  • 生僻有內涵的古風名字,詩人都用這些字!
    如今的人們起名字總是喜歡跟隨大流,所以起出來的名字往往「爛大街」,為此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古人的名字,古人的名字不僅富有意境,而且非常好聽。其實現代的人們也可以起一個好聽又獨特的名字,且看這些生僻有內涵的古風名字,是否可以幫你解決起名的煩惱。生僻字有很多,但是是不是每一個都可以用來起名呢?
  • 和尚寫了首詠梅詩,大詩人隨手給他改了一個字,和尚叩頭感謝他
    最近英國人拍的《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的注意。筆者一個英國朋友問我:「杜甫的詩,字數也太少了吧?就這樣都能成為你們最偉大的詩人,不可思議」。我明白,他這樣說是因為看了古希臘人的《荷馬史詩》,他認為咱們的古詩也都該是洋洋灑灑寫上數萬行。
  • 和尚看見蒼蠅往窗戶上撞,頓悟後寫下千古名作,28字道出人生哲理
    漢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種文字,就比如「悟」字,左邊一個豎心旁,右邊一個「吾」,「吾」這個字其中一個意思是:一箭射中靶心。所以這個「悟」字,代表的就是一瞬間明白的感覺,心中的想法就好像被一箭射中一般,恍然大悟。
  • 不入流詩人半夜聽雪寫下此詩,無一雪字卻句句是雪,美得令人心醉
    似乎每個人對於下雪都有別樣的情結,這種情結無關於身份、地位、學識,似乎是一種看到雪以後自然而然便會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喜悅,在雪地裡哪怕是已經成年的大人也會有想要撒歡的衝動。所以自古以來描寫雪的詩篇很多,陽春白雪的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樣的傳世名句,下裡巴人的有「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這樣的打油詩句。但是我們在誦讀這些詩篇的時候不難發現,這些關於「雪」的詩篇大多數都是從視覺角度出發,描寫雪的潔白或者是雪中之景。
  • 宋亡後詩人終身不仕,坐臥都朝南,一首古詩更是見其錚錚鐵骨
    他們都看中了菊花所代表的象徵意義,不畏嚴寒的精神,不與其他花朵爭相鬥豔的高潔精神。而且這些詩人寫菊花,不單單是謳歌現實當中的菊花,實際上還是對自己品格的謳歌。今天我們看到的這首唐詩就是如此。南宋詩人寫菊花看似平淡,實際上這28個字卻是他不屈不撓忠於故國的誓言。
  • 最奇怪的寫雨古詩,全文無一「雨」字,前兩句還在極言天氣晴好
    他們筆下對山水有非常精妙的描寫,字裡行間當中充盈著對大自然的謳歌,而且所運用的語言,都有清麗的美感。王維孟浩然之後,山水詩派雖然逐漸沉寂,但偶爾也會有經典之作。即便是在宋詞佔主導地位的宋朝,也有很多詩人自覺寫出山水詩派的詩歌,並在其中展現出獨特的意境之美。一夜滿林星月白,且無雲氣亦無雷。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
  • 詩人下山卻感覺比上山還累,寫了一首詩,其中的比喻讓人耳目一新
    相比其他時代的詩歌,宋代的詩歌當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時常在其中蘊含著人生哲理的韻味。 不管宋詩當中有宋詞當中其實都是如此,這也就是宋代詩詞當中所特有的理趣之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在說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也是在說明道理。
  • 「百家號鼠你紅」宋代詩人每句帶2個山字,全詩8個山是詠山的禪詩
    從古至今,國家改革可是天下第一大事,固有的觀念和舊的的制度,不是說改就能改的,誰也不願意承擔改革帶來的風險。可是王安石卻大膽提出改革方案,一時間贊成的、反對的分成兩派,後來改革失敗,王安石曾兩度被罷相,這從他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能看到詩人心中的感慨。在看破官場沉浮之後,王安石對世間一切都不過分執著,淡然處之。
  • 唐代詩人一首寫雪的古詩,只有20個字,卻描出最寂寥陰冷的境界
    柳宗元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散文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相比《永州八記》,《捕蛇者說》這樣精彩的作品,他的詩詞其實更有特點。比如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隻有20個字的寫雪的唐詩,每一個字都代表了一種寂寥的境界,帶給人絲絲寒意,和當期盛夏季節形成巨大反差。
  • 最美唐人寫雪五絕,第一首就驚豔,文人風骨字字神妙,你肯定讀過
    今天,王和尚選擇唐朝四首著名寫雪的絕句,附以短評,以饗諸君。雪中的思考與詩情,雪中的孤獨與風骨,都在這四首是中,值得細細品讀。首聯鋪排茫茫雪景,「千山」、「萬徑」以其「多」來反襯四周的冷寂荒涼,這種誇張,極具力量感,更顯得周圍無絲毫生機與活力。而「絕」和「滅」用字更加狠辣,暗示無絲毫生命的色彩。首聯的鋪排屬於對仗,表意卻一致,寫出極端的寒冷與孤寂。這也暗示柳宗元的內心是絕望、荒涼而寒冷的。
  • 為什麼有的高中生讀書很多卻寫不出好的作文?
    古人曾經說「開卷有益」,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但必須要在良好的閱讀環境前提下。很顯然,現在不具備這個條件。為什麼古人可以把文字駕馭得那麼好,寫出那麼優美動人或是氣勢磅礴的文章?有些同學很鬱悶:我看的書也不少,可是怎麼就是寫不出好的作文呢?
  • 隋朝詩人問6歲和尚:金剛何為怒目,菩薩何為低眉?答案令人稱讚
    隋朝有一位名叫薛道衡的大臣,是歷史上著名的詩人。薛道衡才華橫溢,名揚天下,與同一時期的盧思道、李德林齊名,被譽為當時的文壇領袖。薛道衡,自幼好學,少年成名,13歲時作因《國僑贊》一文而被當時之人稱為奇才。
  • 身輕一鳥如何續?杜甫1個字難壞宋朝一眾詩人 領悟詩聖練字之妙
    其後得一善本,乃是「身輕一鳥過」。陳公嘆服,以為雖一字,諸君亦不能到也。 《六一詩話》 陳從易(966~1031年)作詩像白居易,楊億、劉筠等西崑體詩人效法晚唐李商隱,於是唐朝其他詩人的作品不受重視。 某日陳從易得到了一本杜甫詩集,其中有句「身輕一鳥」,少了一個字。於是大家各用一個字補上。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第一種和第二種孤獨很心酸無奈,卻也是塵世最常見的孤獨,而第三種是很多人嚮往的境界。可惜,三千繁華,又有誰能真正看透呢?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 夏天就應該讀這首詩,短短28字,每一個字都在說夏天的清爽美妙
    本期安久就和大家一起欣賞這一首短短的小詩,僅有28字,卻展現了夏天最美的樣子。《山亭夏日》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本是一位武將,但是一生熱愛文學,而這首詩更是他的代表作。備受文人的喜愛,水平很高。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到底好在哪裡?詩中寫:綠樹蔥鬱濃陰,夏日如此漫長。亭臺樓閣的影子,都倒映在池塘裡。
  • 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菩提可求
    詩人這首七言詩,表達了對菜庵僧的禮讚,並藉此宣揚了禪宗見性成佛的觀點。首聯,直接闡述主旨緊扣本詩的題目。詩中的花山「最上層」,這裡暗喻指佛菩薩所坐的蓮花寶座,與詩題中的「僧」字相呼應。第二句中的「圖」字,這裡是指遺像。
  • 寫詩如兵法,也要出奇制勝,王和尚論詩,如何奇正相合,寫好詩詞
    所謂「俗字」,可與精妙鍊字對看,用字意枯語拙者,可謂「俗」字。而格律不暢,用韻不穩者,可稱為「俗韻」。旁人常用之俗語俗意,自己就不必再蹈襲了,王和尚不愛寫「節令」詩,應酬詩即是為此。每逢端午,多有拼湊應付勉強寫之者,其意多俗,其句亦多粗,如此俗腔俗韻,又何必效仿跟風?凡遇題目,自忖不能出新出奇者,自不必寫。
  • 大詩人經高僧點悟打開心結,在牆上寫首詩,最後一句常被世人念叨
    唐代的詩人中,不少都與佛結下了不解之緣。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詩佛王維,在其它文人都醉心於功名利祿時,他卻能在朝廷和山水間從容地切換身份。在朝堂他是有名的狀元才子,在詩壇他是頂級山水詩,他的詩充滿禪意空靈絕美。事實上除了王維,白居易、李白、李商隱等人,都因與佛結緣,寫下過不少經典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