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普通物質」被發現,但它並不普通,沒有它宇宙不復存在

2020-11-22 三體使者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宇宙中構成恆星、行星和星系的普通物質中,潛藏著40%的特殊物質,這些物質藏身於複雜的宇宙網之中,在宇宙中具有重要地位,這項研究也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什麼是普通物質?

如果大家平時對宇宙學感興趣,一定會聽說過這四種物質:分別是普通物質、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它們都是物理學研究中的重要詞彙,它們一起構成了浩瀚的宇宙,不過,事實上只有普通物質是最容易被觀測到的,但是,普通物質在宇宙中的佔比非常低。

研究者表示,在宇宙中,普通物質只佔據4.9%,不過,人類對於普通物質的了解,僅有60%,這意味著,普通物質也並不「普通」,它們雖然佔比很低,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在研究宇宙的過程中,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究竟什麼才是普通物質?普通物質就是宇宙中一切可以看到的事物,包括我們人類本身,都是普通物質組成的。

拿宇宙來說,我們可以觀測到的天體,都是普通物質組成的,由於可以觀測到,所以普通物質看起來更加的直觀,也更容易去研究。

但是,在研究普通物質的過程中,仍有40%左右的普通物質是很難被發現的,一直到前段時間,通過多年的研究,才終於有了答案。



潛藏在宇宙中的40%普通物質

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一直在對宇宙普通物質中的40%潛藏部分進行尋找和研究。

最終發現這些普通物質是以熱氣體的形式存在於宇宙之中。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宇宙中充滿了一個又一個的星系,星系和星系之間事實上是存在細絲連結的,更加直白一點來說,每一個星系,其實都是一個複雜的節點網絡,而所有的星系組成在一起,就構成了複雜的宇宙網絡,說白了,宇宙就是一張擁有無數節點的網。



不過,組成這張網的細絲是很難發現的,不過,它們卻的確存在,以熱氣體的形式充滿了這個宇宙,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講,科學家們將這40%的普通物質,稱作「重子」,雖然它們也會釋放信號,但是卻非常微弱,導致科學家們很難探測到。

那麼,這次又是如何這些「重子」的呢?這就與最新的探測儀器有關了。研究者表示,通過斯隆數字巡天星系調查系統,科學家們一共獲得了1.5萬條宇宙X射線信號,這些X射線信號的來源,則都與宇宙中的大型絲線有關,也就是我們上文中提到的「重子」。

最終,通過大數據分析,確認了「重子」的存在,以及它們構成了宇宙網,並且以熱氣體形式存在的證據。最終,潛藏在宇宙之中的40%普通物質,終於被發現了,人類距離揭開宇宙的謎團,終於又近了一步。



宇宙中最多的物質是什麼?

既然普通物質在宇宙中的佔比僅有4.9%,那麼,宇宙中最多的物質又是什麼呢?研究表明,宇宙中最多的物質是看不見的暗物質,雖然人類無法直接觀測到它,但是它們卻普遍存在於宇宙之中,佔比約為85%。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暗物質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存在,雖然它們不可見,但是,通過宇宙結構、天體運動等現象,仍然可以證明暗物質的存在。

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呢?研究認為,暗物質是由「弱相互作用的有質量粒子」組成的,與宇宙的膨脹過程有關,不過,這個觀點還需要進一步去核實。



其實,從證明宇宙膨脹以來,科學家們就發現,宇宙中存在著很多無法解釋的物質,這些物質構成了浩瀚的宇宙,但是人類想要揭開其中的謎團卻是非常困難的。

畢竟如今的人類連4.9%的普通物質都沒有徹底搞清楚,更別提去研究暗物質、反物質、暗能量等這些更加高難度的物質元素了。

當然,人類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也一直在進步、在突破。拿這次發現宇宙普通物質中,潛藏的40%「重子」來說,就是一項重大突破,科學家認為,這些「重子」或許可以幫助人類揭開宇宙網的演化之謎,揭開宇宙絲線結構的形成謎團,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宇宙普通物質中40%的潛藏部分或首次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劉霞)現代宇宙學研究告訴我們,宇宙中構成恆星、行星和星系的普通物質只佔4.9%,而其中約40%迄今尚未「現身」,這些普通物質以熱氣體的形式隱藏在複雜的宇宙網中。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法國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通過對20年來科學家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很可能首次發現了這些潛藏的普通物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科學家開展了這項研究,相關論文發表於11月6日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
  • 宇宙中一半的普通物質消失了——現在可能已經被找到了
    圖中是澳大利亞平方公裡陣列探路者(Australian Square Kilometre Array Pathfinder),近期這一天文臺對其他星系發出的射電波閃光進行了觀測,發現宇宙中所有的「失蹤物質」都潛伏在星系際空間中。
  • 宇宙中一半的普通物質消失了——現在可能已經被找到了
    Credit: CSIRO/Alex Cherney終於,宇宙中所有的普通物質似乎都被我們發現並解釋了。天文學家們對宇宙中的物質進行了一次新的普查,他們研究了來自其他星系的射電波閃光——也就是快速射電暴(fast radio bursts, FRB)——是如何在到達地球的途中被粒子扭曲的。
  • 宇宙中一半的普通物質去哪了?消失的重子或潛藏於星際空間
    對年輕宇宙發出的光進行觀察,得到的數據表明,普通物質約佔宇宙總質能的5%,但現在能看到的普通物質加起來僅佔預期物質總量的一半左右,「消失」的一半普通物質去哪了?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指出,他們對來自其他星系的快速射電暴進行研究,發現宇宙中「消失」的一半普通物質其實潛伏於星際空間。這些「消失」的普通物質由質子和中子等重子組成,困擾了宇宙學家近20年。
  • 宇宙中一半的普通物質去哪了?消失的重子或潛藏於星際空間
    對年輕宇宙發出的光進行觀察,得到的數據表明,普通物質約佔宇宙總質能的5%,但現在能看到的普通物質加起來僅佔預期物質總量的一半左右,「消失」的一半普通物質去哪了?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指出,他們對來自其他星系的快速射電暴進行研究,發現宇宙中「消失」的一半普通物質其實潛伏於星際空間。這些「消失」的普通物質由質子和中子等重子組成,困擾了宇宙學家近20年。雖然他們一直懷疑,這些物質隱藏在星系之間,「但我們無法確切地探測到它們,因為它們非常分散,也沒有發出明亮的光。」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天體物理學家賈森·赫塞爾說。
  • 什麼是普通物質、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
    經常關注宇宙學得朋友,肯定都看到過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這三個物理學中的詞彙,除了這三個還有一個普通物質,它們一起構成了宇宙中以前存在、現在存在的所有物質/能量形式,其中的反物質在目前的宇宙中,據我們觀察並不存在,而暗物質、暗能量、普通物質依然充斥著宇宙空間,組成了我們當今的宇宙。
  • 為什麼反物質遇到普通物質就會湮滅?它的原理是什麼?
    就目前來看,離我們最近的強大能源就是核聚變了,需要說明的是,這種能源並不完美,即使以後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也只能將核燃料的大約0.7%的質量轉換成能量。那還有沒有更強大的能源呢?答案是肯定的,科學家早已發現,宇宙中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物質——反物質,這種物質能夠與普通物質發生湮滅,並且將自身的質量全部轉化為能量。
  • 它被稱作「上帝粒子」,無比渺小卻掌控宇宙命運,宇宙發展全靠它
    其實都不是,最小的它於1964年被發現,比質子、中子、夸克等小得多,科研人員為它起名「上帝粒子」,它一直努力維持宇宙秩序,努力維持著宇宙內多種物質的數量平衡。它雖不起眼,但手握宇宙命脈。我們常將肉眼可見事物稱為宏觀物質,例如一件衣服、一輛車、一個杯子或者一粒沙子。而寄存於宏觀物質之內的各種微小粒子,我們習慣於稱它們為微觀物質。
  • 什麼是暗物質?它對我們的宇宙有什麼影響?
    在人類通過望遠鏡觀測到的所有景象中,很少有比螺旋星系更可愛的了。這是一個壯麗的星空漩渦,一個壯觀和可預見的舞蹈。我們可以通過望遠鏡看到數十億顆恆星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既普通又穩定。這或許令人驚訝,但了解這些"宇宙風車"的內部運作並不困難。
  • 暗物質和暗能量,會對宇宙造成什麼影響?
    1980年,美國天文學家魯賓遇到了奧爾特一樣的問題,她發現星系外側恆星的公轉速度,遠超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的預測,而且在運動速度異常的情況下,這些外側恆星竟然還沒有脫離星系,成為「流浪恆星」魯賓把她的這一發現,和遠超奧爾特的觀測數據,整理成論文發表後,暗物質開始在宇宙學中普及開來。
  • 它是宇宙中最小的粒子,但它從大湮滅中拯救了宇宙
    研究人員找到了展示我們宇宙中最小的粒子是如何把我們從徹底殲滅中拯救的演示方法科研人員想方設法證明宇宙中最小微粒是如何使人類免於徹底毀滅的的圖:宇宙大爆炸後的極速膨脹使得最初的微觀宇宙延伸為宏觀,並將宇宙能量轉化為物質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暗物質正在減少,是什麼在「淘汰」它?
    1922年,天文學家卡普坦通過觀測宇宙,發現星體周圍很可能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而在那之前,科學家們曾經認為,宇宙中普遍都是明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看到的。那麼,這種看不見的物質會是什麼呢?很快10年過去了,另一名天文學家奧爾特在觀察太陽系周圍的之後,正式提出了宇宙中存在暗物質的理論,科學家們對於暗物質的研究,也由此正式展開。
  • 宇宙萬物除了普通物質和暗物質組成,還有一種最重要的,你知道嗎
    暗物質的發現將顛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揭開宇宙奧秘的鑰匙就在暗物質中隱藏著。如果把我們生存的世界稍微改變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如果你出生在幾千年前不是現在,你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假如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維度上,歷史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又或者說太陽的體積比現在大了百分之10,那麼太陽系會怎樣演變?
  • 為何今天的宇宙由物質組成?宇宙中的反物質為何離奇消失?
    剛剛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物理學家們甚至都不知道這是數學上出現了計算問題,還是真的存在這樣詭異的粒子。為了解釋這個問題,他提出了狄拉克海的概念,認為宇宙中本來就有各種帶有負能量的粒子,只不過它們的能級都被填滿了,所以我們只能看見普通的粒子。
  • 它把宇宙隔開了!科學家發現最大「宇宙牆」,裡面堆滿了暗物質
    ,一直都存在著許多的未解之謎,同時,伴隨著觀測研究,也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發現傳來,日前,科學家們就在宇宙中又發現了「一堵牆」。這座宇宙牆它藏身於銀河系的正後方,銀河系的光線將它遮擋住,讓它完全藏身於黑暗之中,所以,即使它距離我們如今近,一直也都不曾發現,一直到科學家們通過觀測,發現了其中星系的紅移現象,才最終鎖定了它的存在。這也是科學家們發現的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結構,它甚至要比2003年發現的長度為13.7億光年的史隆長城還要大很多。
  • 暗物質,充滿整個宇宙,但卻有無數謎團圍繞著它
    我們看到的恆星、行星甚至黑洞,再到氣體塵土等離子體等所有發射或者吸收輻射的物質,僅佔引力告訴我們必須存在的總物質的15%。其餘的部分,我們稱其為「暗物質」,它們具有普通物質的引力作用,但我們卻看不到它。
  • 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是否產生了宇宙的所有物質
    可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存在:宇宙大爆炸產生的物質是宇宙的全部還是部分?可以發現當年宇宙學家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但現有的證據無法證明:宇宙大爆炸一定產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質,這僅僅只是個假設。擺在面前的有兩個可能的選擇:(1)宇宙大爆炸產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質;(2)宇宙大爆炸產生了宇宙的部分物質。只可能有一個是正確的,那麼有沒有證據可以說明哪個正確?除了我們有「思維慣性」外,我們沒有任何證據可以幫助我們作出選擇。
  • 趣探索:暗物質是物質宇宙的骨架,沒有暗物質就沒有人類文明
    暗物質間接發現源於1970年左右魯賓和福特對銀河系鄰近星系仙女座星系中星體旋轉速度的研究。這意味著星系中可能有大量的不可見物質並不僅僅分布在星系核心區,且其質量遠大於發光星體的質量總和。、星團及宇宙中,其質量遠大於宇宙中全部可見天體的質量總和。
  • 宇宙中生命的象徵——「白洞」,它和黑洞相反,給宇宙帶來物質
    宇宙,是人類已知空間的總稱,也是所有物質和時空的總和,人類的全部文化和全部記憶,都在這片時空中,在宇宙之外存在什麼,或許是人類永遠無法解釋的難題。在無窮的宇宙中,存在無法計數的天體。當這些行星在宇宙中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規律。
  • 宇宙中的暗物質到底是什麼?大發現顛覆人類的認知
    暗物質幾乎佔宇宙重量的85%,這意味著它是我們所熟悉的組成恆星、行星、人類和其他一切的「普通物質」的6倍。但是沒有人確切知道暗物質是什麼。這種神秘的存在是不發光的,它是極其困難的研究。學者們只能通過暗物質對天體的引力作用來揭示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