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觀察宇宙時,我們有兩種方法來觀測一個位置是否存在物質:第一種方法是利用天文觀測,直接觀測某個位置是否發射或者吸收了輻射(包括光);第二種方法是利用萬有引力定律(以及相對論),來嘗試重建在一個物理系統中需要存在多少質量。
現在天體物理學面臨一個很大的難題,就是這兩種方法測試得到物質量不匹配(它們都觀測同一個宇宙,我們存在的這個宇宙)。
我們看到的恆星、行星甚至黑洞,再到氣體塵土等離子體等所有發射或者吸收輻射的物質,僅佔引力告訴我們必須存在的總物質的15%。其餘的部分,我們稱其為「暗物質」,它們具有普通物質的引力作用,但我們卻看不到它。
通過間接的觀測,我們總結了許多有關暗物質的信息。暗物質表現出普通物質一樣的引力作用,卻不發射輻射也不吸收輻射。它實際上不暗,因為它很透明,根本沒有顏色。據目前所知,暗物質無法聚合起來變成一個緊湊的物體,它在所有尺度上都保持蓬鬆。
「暗物質」背後的本質對我們來說還是完全模糊的。
就是說,儘管我們已經了解了宇宙中暗物質的許多性質,但我們對為什麼存在這種物質幾乎是毫無所知的。
對暗物質來說,還存在著以下這些謎團。
暗物質粒子的密度到底是多少,是一種密度很小的物質,然後數量很多,還是密度比較大,數量比較少。
當我們知道存在暗物質,我們只知道在這個位置的總暗物質質量和平均密度,我們對暗物質的量毫無所知。甚至暗物質可能是一種流體。
只存在一種暗物質嗎?只有一種暗物質,這是最簡單的假設。但宇宙中的情況非常複雜,有可能存在不同種類的暗物質。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微子可能佔了暗物質質量的1%,也許存在各種各樣的暗物質。
我們所知道的基本粒子有兩種類型:費米子和玻色子。如果暗物質是由玻色子組成的,那麼他們就沒有反物質,如果暗物質是由費米子組成的,那麼它們就應該有對應的反粒子,那麼就應該存在暗物質的反物質。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