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闊的華夏大地上,生長著數不盡的植物,這些寶貴的植物的資源不僅造福於生態環境,還對我們的健康有著深遠的益處,也是中醫文化發展的基石。
在諸多植物中有一種比較常見,此物可以用於養生,它的特點是善於「昇陽而發散風寒溼,上通巔頂,下達腸胃」,它的這個特點讓它利於關節、頭面、脾胃,還能闢霧瘴、清口氣。
此物就是藁本,是傘形科植物藁本的根,在《本草綱目》中進一步解釋為「古人香料用之,呼為藁本香」,在《山海經》中稱它為「藁茇」,在不同地方還有藁板、山蓮、蔚香、微莖、山園荽等叫法。
早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上就有用藁本養生的記載,書中記載它「主陰中寒,腹中急,長肌膚,悅顏色」;《別錄》一書中補充「闢霧露,潤澤,主風邪」。其中的「悅顏色」與「潤澤」都是點明了藁本有益於皮膚的益處。
唐代的甄權提出藁本「主一百六十種惡風」;《本草正》中說它「主風與溼,霧露瘴疫」;《本草匯言》中說藁本「昇陽而發散風寒溼,上通癲頂,下達腸胃也。其氣辛香雄烈,又能利下焦之溼,消陰障之氣」。
藁本還可以清除關節間的風寒溼,正如《本草蒙筌》中提到「上行主風,下行主溼,能除肌肉、經絡、筋骨間之風寒溼邪」,還說藁本對關節的益處是「氣力狀雄,風寒溼通用」。由此可見,藁本的養生益處主要可以分為五個方面。
一、藁本可以發散在「表」的風寒溼。
藁本除了能發散關節間在「裡」的風寒溼之外,還能發散在「表」的風寒溼,只是其這類發散之力較弱,單用不能擔當重任,都需要其它的「搭檔」配合。
比如風寒在表可用藁本與川芎、羌活搭檔;風寒在表且鼻子不通氣、流鼻涕而不止,可用藁本與辛夷、防風、升麻搭檔。
二、藁本可以發散在筋骨間的風寒溼。
風寒溼三種「邪氣」阻礙筋骨、關節之間的經絡可以表現出關節的亞健康,而藁本善於發散這些「邪氣」,雖然發散之力緩和,但「上手」比較容易「控制」,所以常被用於養生。
如果是風寒溼邪積聚於關節,而且多處或者一身關節皆如此,可用藁本與羌活、防風、蒼朮搭檔養生;也可以減去蒼朮而換成獨活、川芎、蔓荊子;如果關節有風寒溼等「外邪」,還有氣血不足的「內虛」,可用藁本與黃芪、當歸、川芎搭檔養生。
三、藁本可以去脾胃之溼氣、寒氣。
脾胃中溼寒之氣較盛,則阻礙脾胃的運化,從而「清陽」不能上升,有大便過度通暢甚至是「洩」的亞健康,而藁本既可以去除脾胃的溼寒之氣,又可以升脾胃之陽,因此適合此類人養生。
《活法機要》中提到這一類人可用藁本與蒼朮搭檔;《成方切要》中記載「清陽不升,肝鬱克脾,風兼溼也,蒼、藁、辛、芎、羌、芷,而能升清者也」;《蘭室秘藏》中記載藁本與蒼朮、神曲、澤瀉搭檔可以用於脾虛溼盛且陽氣不升的大便過於通暢。
四、藁本可以「上達巔頂」。
「巔頂」本是用來形容山峰的詞語,用在此處是人最高之處也就是頭部。藁本善於「上達顛頂」而疏散巔頂的風寒,在諸多典籍中都有類似「巔頂之痛,非此不除」的言論。
屬風寒者,可用藁本、川芎、細辛、白芷、石膏,但細辛有一定的毒性;屬於風熱者可用藁本與羌活、天麻、天南星,天南星也是有毒的。因此藁本的這一類養生益處需要再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運用。
五、藁本的其它養生益處。
在諸如《景嶽全書》、《本草經疏》以及《本草綱目》等古代書籍中多次提到藁本可以「闢霧瘴之氣」,如今常用的方法是《本草綱目》中提到的「藁本與木香同用主霧露之清邪」。
此外,《本草綱目》還記載「藁本與白芷同作面脂,既除風,又除溼」,可見兩者搭檔可以除皮膚的風與溼,有美膚的益處。《得配本草》提出「藁本配白芷為末,夜擦旦梳,去頭垢白屑」。
值得一提的是,藁本雖是植物,但也不能多用,以6至12克為度,再就是藁本有「辛散溫燥」的特點,所以陰虛且血不足、肝陽上亢、火熱內盛的人不要用它養生。
藁本只是植物界不起眼的一種,類似藁本的養生好東西不僅千萬種,豐富的植物寶庫還有很多寶貴的用途等待我們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