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來人與「彌生飛躍」:日本文明是如何形成的?

2020-12-05 國史拾遺

研究日本早期歷史,往往能聽到這麼一個名詞「彌生飛躍」,這指的是彌生時代(前10世紀到3世紀中期)後期,日本的文明程度突然有了極大程度的提升,大概從公元前300年起,一直到3世紀,這段時間日本列島由舊石器時代迅速飛躍到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而生產方式也由以採集和狩獵為主變為以種植農業為主。

五六百年的時間,走完了大陸文明一千多年的進程,這個速度是非常快的,顯然這不是自然發展造成的結果,唯一可能的解釋是:文明程度更先進的移民到達了日本,重塑了日本列島的文明。

這個在考古學上也得到了證實:彌生時代前,日本人多身材矮小、圓臉;而到了彌生時代後,日本人似乎整體身材高大了一些,臉型也更細長。這些人是哪裡來的?其實就是大陸移民!

「彌生時代」想像圖

基本可以確定,現代日本人(大和民族)的基因主要就是由兩個集團構成的,一支是「繩文人」(繩文是指利用繩纏繞棒子在粘土容器及塑像上所加上的記號。),他們生活於舊石器時代後期,約自前145世紀至前10世紀左右,分布於整個日本列島。這些人其實也是由大陸遷移過去的,不過時間很早,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率領的研究團隊解構了一具女性繩文人遺骸的DNA,推定繩文人大約從3.8萬年至1.8萬年前從亞洲大陸去到日本,當時冰河期海面較低,有「陸橋」存在,日本和大陸是相連的。

之後,由於日本列島和大陸分離(末次冰盛期),成為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繩文人」也從大陸人中分離出來,也正是因為相對隔絕,所以日本列島的文明進程發展很慢,大陸已經出現奴隸制王朝了,而日本列島的繩文人還在茹毛飲血,談不上什麼文明。

而另一支,則是「彌生人」,這是指彌生時代(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3世紀)來到日本列島的移民團體,最初發現於日本東京都文京區的彌生町,所以稱為彌生人,這一時期由於生產力水平提高,大陸人已經具備了到達日本列島的能力,他們帶來了大陸的先進文明,所以,雖然「彌生人」數量比繩文人少,但文明程度高,這些新移民到日本很快掌握了列島的主導權。

很多方面都能證實這段時期日本文明發生了質變,中國史書《魏志倭人傳》首次出現了關於日本列島的信史記載,說明此時大陸已經能注意到日本列島,根據記載當時的倭(後來的日本)是由許多小國構成,這些小國大都位於日本西南地區,這很符合地緣邏輯,因為西南地區是日本列島和大陸最近的地方。

而一些傳說也能體現出這段時間日本文明程度的飛躍是大陸移民的功勞,最著名的就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徐福傳說」,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親房所著《神皇正統記》首次提出了徐福到達日本的觀點,不過在此之前成書於8世紀時的日本典籍《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也提到了中國秦漢時期有人移民日本。

在日本徐福的傳說中,日本人認為徐福帶來了童男童女、百工、榖種、農具、藥物及捕鯨技術和醫術,對日本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尊徐福為「司農耕神」和「司藥神」。和歌山有一熊野速玉大社與徐福有關。佐賀也有一座金立神社以他為主神。日本官方為紀念徐福之偉績,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舉行相關祭祀活動,從宇多天皇到龜山天皇由天皇主祭徐福達80多次,直到明治維新才停止。

當然,傳說無法證實,但這種傳說通常能體現出一個民族的「上古記憶」,「徐福傳說」實際體現的就是在日本人的記憶中:從大陸來的移民提升了整個列島的文明程度。

「彌生人」到達日本是陸陸續續地,延續了很漫長的時期(數百年),一般認為彌生人主要是來自江南吳越地方的水稻農民(翰苑中魏略提及倭人自謂太伯之後),而其他的彌生人則來自齊國(今中國山東省)、朝鮮半島。而福岡縣和山口縣地方的彌生人遺傳基因最接近中國西漢時期的江蘇人和山東臨淄。他們因為亡國等原因來到日本列島。後來雖然大陸地區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形成,開始嚴格管制移民,大陸自由前往日本移民的情況已經很少,不過朝鮮半島這個和日本列島聯繫最緊密的地區仍然保持著和日本列島的交流,而「彌生人」之中,又有一部分移民對日本文明程度的提升起到了極大作用,這就是「渡來人」(「渡來系彌生人」,彌生人也可分為純大陸起源的渡來系彌生人和與繩文人有融合的繩文系彌生人,前者是相對較晚,大概秦漢時期移民日本的;後者大概在夏商時期就已經開始移民日本,並和繩文人融合)

「渡來人」,這個詞從字面就可以理解,其廣義而言是古倭國(日本的舊稱)對朝鮮、中國、越南等亞洲大陸海外移民的稱號,不過,就考古學而言,特指約4至7世紀從外地遷移到倭國的人口。這些人通常是因國內戰爭頻繁或隨文化交流傳播而移居日本,他們人數不多,遠不到能改變日本民族基因的程度,但擁有高度文明,他們移居到日本,對日本發展自然能起到極高的作用,農耕技術、土木建築技術,以及燒制陶器、鍛鐵、紡織等農業文明均是由他們在日本傳播開並擴散的(日本彌生時代稻作文化傳入日本,雖然日本繩文時代後期就有稻作,不過真正開始普及,要到公元前3世紀以後才迅速在日本列島傳播開來)。

註:日本城堡,現在日本的城堡似乎成為 一種民族特色建築,事實上這種建築技術是來自於朝鮮半島,在飛鳥時代後期(664年),天智天皇築起水城,這種城多數在九州北部可見。後來百濟滅亡,很多遺民流亡到日本,引入新的築城技術,築起朝鮮式山城,這是日式城堡的雛形。

公元815年,日本朝廷編寫了整個日本統治階層的姓氏,1182個統治階級姓氏宗族裡205個來自中國(包括高句麗姓氏41個),154個來自朝鮮半島(百濟104,新羅9)

註:如果觀察日本人的話,可以發現其臉型有兩種大致的特徵,一種是繩文人特徵,另一種則是彌生人特徵,比如上圖,左圖為日本明星阿部寬,其繩文人特徵比較明顯;而右圖則是日本首先安倍晉三,彌生人特點明顯。日本較高層的政治家,甚至是日本皇室等統治階級基本都是彌生人,這些人的相貌和朝鮮半島居民相貌比較相似。公元663年,唐朝聯合新羅,攻滅了和日本聯繫緊密的百濟,許多百濟遺民逃往日本,並接受大和朝廷的保護,百濟王族子孫在日本傳百濟王統,甚至,日本皇室、貴族和百濟王室都有過通婚,所以,現在日本的上層人物乃至皇室中,均是有朝鮮半島血統的。

即使是到了彌生時代後的古墳時代(公元250年開始,迄於公元710年,因當時統治者大量營建「古墳」而得名),日本列島和朝鮮半島的文明交流仍然很緊密,這個時期,日本已經出現了較大規模的國家雛形(大和王權),和朝鮮半島政權之間的交流有著「國與國之間交流」的特點,比如公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至大和朝廷,帶來了佛像與佛教典籍,佛教文化也隨之傳入日本,佛教傳入日本後,成為日本主要宗教之一,也成為現今日本文化的一環。

註:3世紀後期,在近畿地方(關西地區),倭國逐漸興起,經過長期的擴張,並且逐漸徵服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領最初稱為「大王」,後來改稱「天皇」。而這個部落(政權)的名稱便是「大和」,現代一般認為大和族是由朝鮮民族(百濟)、阿衣奴人(日本北部原住民,古代大和人蔑稱為蝦夷)、繩文人、漢族、南島民族、中南半島人等民族構成。從人類遺傳學角度分析日本、東亞和西伯利亞人口,發現了日本主要人口為繩文人、彌生人和中國漢族為主構成的混合人群,不過,在「大和王權」興起初期,大和部族顯然是由彌生人為主體,因為其文明程度在日本列島最高

「渡來人」實際上多數為漢人,也有一部分朝鮮半島人,但多由朝鮮半島前往日本,渡來人分兩種:一種是秦漢渡來人,他們多數是中原王朝極東之地樂浪郡與帶方郡被高句麗攻陷後,被逼南進移民百濟和日本的,屬於渡來人主體;另一種則是「今來才伎」(是技術高,知識新的新來人之意),這是相對於先前到達日本的大陸移民的稱呼,他們5世紀開始小規模移民日本,一般有著很高的技術(比如金工,建築,文教,醫學等),受到大和朝廷的極高重視。

「秦漢百濟內附之民,各以萬計」——《古語拾遺》(807年)

總體來說,從公元前3世紀到7世紀,由大陸移居到日本的「渡來系彌生人」使得日本列島由愚昧走向開化,他們可以說是日本文明的締造者,所以說,即使日本相對東亞大陸較為封閉,其文明也流淌著大陸文明的血脈。

相關焦點

  • 為何一些日本學者堅信徐福東渡來了日本,還促成了彌生時代?
    很多人都對徐福東渡的去向進行了猜想,有一種說法是徐福去了日本。(徐福東渡)根據考古研究,徐福東渡的時候日本剛好從繩文時代過渡到彌生時代。所謂繩文時代,就是日本的新石器時代,由於在陶器上裝飾有繩文而得名。彌生時代是日本的青銅器時代,當日本社會進入了以農耕、畜牧為主的經濟階段,出現了青銅器、鐵器。
  • 日本在公元前三世紀為何一夜暴富?跟隨考古的腳步,看看彌生時代
    彌生時代讓日本完成了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飛躍。在彌生時代,即公元前三世紀前後,原本發展緩慢的日本原始社會突然一夜暴富,飛躍進全新的農業社會。通過對大量出土文物和遺址的深入研究,日本考古學家認為,彌生時代的跨越根本在於中國秦漢時期的移民入島。他們帶來了大陸先進的農耕文明,給日本列島帶入了全新的經濟生產方式,從而根本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 中國人是日本人的祖先嗎?丨視知百科
    雖然鈴木尚等少數日本學者堅稱彌生人是繩文人獨立演化的結果,但考古研究顯示,此時在日本列島上從事大生產的,是一個來自大陸的新群體——「渡來人」。《古事記》的「渡來」、「參度來」,《日本書紀》的「投化」、「來歸」、「歸化」都指外來移民,日本戰前把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九世紀的大陸移民叫做「歸化人」,戰後多改稱「渡來人」。
  • 你知道現在的日本人基本都是來自哪裡的嗎?
    這也是日本最早的文明,雖然多數存在於日本的神話故事當中,但當今日本人始祖,的確是外來的南島系與內亞系移民交融的產物。代表人物:天照大神,日本最核心的神——太陽女神,她被奉為日本天皇的始祖(皇祖神),也是神道教最高神。
  • 日本學者分析古代繩文人的DNA,發現與中國漢族有共同祖先
    據日本《共同社》5月14日報導,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研究團隊在周一宣布,他們從一副女性遺骸中成功解讀出日本古代繩文人的遺傳信息,並推斷繩文人和我們中國漢族擁有共同祖先。 據考古學家研究,繩文人(Jomon people),即是日本繩文文化時代的人,繩文時代是日本舊石器時代後期,約公元前12000年到公元前300年的時期。這一時期在日本列島生活的人由於製作繩文圖案的陶器,因此被稱為繩文人。
  • 日本人祖先真是徐福嗎?經科學研究後,專家:徐福改良了日本基因
    當年徐福和這帶過去的500名童男童女,就是日本人的祖先。而且,在日本也有關於徐福的記載,他被日本人尊為農耕神、蠶桑神和醫藥神。可見,徐福不但到了日本,還給當年日本島上土著帶去了中華文化裡先進的農耕文明和醫療技術。
  • 了解日本,需要了解日本的繩文時代和彌生時代
    在我高中時期,沒有讀日本歷史之前。很多日本名詞我都聽不懂,不了解,所以覺得很神秘。例如:繩文文化、彌生文化、葛生人、牛川人、大和人、阿伊努人等等,看名字都暈了。這篇文章,我們就從日本的形成開始講起,順便對接對應的中國時期。
  • 日本歷史的開端:彌生時代,這些源自中國嗎?
    日本民族就是以這些遷徙人為主,又融合了蒙古人、中國古代中原人、馬來人等演變而來的。彌生時代始於公元前三世紀,終於公元三世紀。彌生文化和繩文文化顯然不是繼承關係,是什麼讓日本發生這麼巨大的變化呢?這一問題考古界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彌生人是和繩文人完全不同的,很可能是新遷移的外來人。
  •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來自哪裡?是中國的徐福麼?
    從歷史記載和考古的角度來分析,日本人的祖先分為兩大來源,一是日本本土的土著繩文人;二是渡來人,即彌生人,他們主要是渡海的古朝鮮人,也有部分漢人,可以通稱為古漢人或古華夏人後裔。距今大約3萬到2萬年前的冰河時代,也許更早,當時冰川較多,海平面較低。
  • 日本人是不是徐福後代
    經過一百多年的考證,大體而言人們都認為日本人的先祖是從外部遷入日本列島的。但是在遷移路線與遷移方法上,卻有著諸多的說法。甚至連作為日本先祖的繩紋人與彌生人的來歷,又各有不同的說法。 繩紋人的來歷 關於繩紋人的來歷,目前最為流行的是陸橋遷徒說。
  • 日本催淚愛情片《彌生、三月》曝預告
    日本催淚愛情片《彌生、三月》曝預告 時間:2020.01.2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波點、南瓜和自拍:草間彌生如何從「驚世駭俗」變得「可愛可親」
    在陽光下祈禱世界和平,2016草間彌生圖片由東京/新加坡/上海大田秀則畫廊提供圖片版權:草間彌生從日本到紐約:踏入當代藝術洪流,編織無限幻象之網1929年3月22日,草間彌生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一個從事育苗業的傳統家庭,是兄弟姐妹中的老么。
  • 日本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藝術讓我明白了生死與眾生
    藝術天后、精神病患者、圓點女王、日本怪婆婆等諸多標籤加在一起,都不足以概括她複雜多變的一生。1960年代,亞洲女子草間彌生是紐約前衛藝術的先鋒人物,影響力堪與波普藝術領袖安迪•沃霍爾匹敵。40年前,她回到東京,住進精神療養院,銷聲匿跡。1993 年,她獨自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重出江湖,確立了自己在國際藝術界的地位。
  • 日本人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他們真是徐福的後代嗎?
    經過一百多年的考證,大體而言人們都認為日本人的先祖是從外部遷入日本列島的。但是在遷移路線與遷移方法上,卻有著諸多的說法。甚至連作為日本先祖的繩紋人與彌生人的來歷,又各有不同的說法。繩紋人的來歷關於繩紋人的來歷,目前最為流行的是陸橋遷徒說。
  • 神問答|日本人是不是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後代?
    名為「天爺使者envoy」的網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徹:現代日本民族是3000多年前,亞洲別國,《華廈為梭心》在人類發展文明洗禮中,是被踢出國門,族門的劣德邪惡性慾亂蕩痞子們的後代子孫。隨著歷史的變遷和它們民族的政詒導向的延續,東亞列島上的邪民數量日益龐大起來,它們都信奉"神道教",可它們經常違背"神"的旨意做罪孳事,無惡不作。
  • 真正的日本人去哪兒了?現在的日本民族究竟從哪裡來的?
    現在的日本民族(大和民族)到底是哪裡來的呢?大約在1萬年前左右,地殼運動海平面上升導致現在的日本島嶼從亞洲大陸分離出去,孤懸於海外。而這時候日本的第一個文明時期出現,即「繩文文化」,因為這個時期出土的陶罐上有繩紋而得名。所謂的繩文文化其實就是新石器時代原始人狩獵、採集的時期。
  • 太平洋裡的古代方國の不彌國(四國島)彌生時代之謎?
    瀨戶內海相對於內海之外的大風大浪來說顯然有著明顯的生息宜居優勢,這或許是後來「彌生」一詞遍布日本千市百縣的原因所在。簡單查詢便可發現,日本叫「彌生」的城鎮有60個之多。「彌生」一詞可以獨立為早期生民遍布各處之意,這與「伊都國」時代日本彌生時代進入農業社會,開始遍布日本各個角落有著內在的關係。
  • 日本人是中國人的後代嗎?
    對比結果表明,繩文人的DNA與阿伊努人最為接近,其次是琉球人,接下來是生活於東京周邊的日本本土「大和人」。現代日本列島上生活的日本人主要是由彌生人和繩文人混血而來的。而彌生時代的開始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此時中國已經進入了鐵器時代。彌生時代早期還是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這一階段。如果說彌生人是中國人的話,為何具備先進文化的中國人在日本列島上產生了退化呢?
  • 日本人的先祖是什麼人種?日本歷史有多長?
    繩紋就是字面意思「繩子的花紋」,彌生是個日本地名。日本考古發現歷史最久遠的一批陶器上都帶有繩紋,根據碳十四斷代是公元前14500年到公元前300年期間的產物,因此將那一時期的日本歷史取名為繩紋時代;在今天日本東京文京區彌生町發現的大量與繩文時代特徵迥異的器皿,斷代時間是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這一時期被命名為彌生時代。
  • 從草間彌生的眼裡重新認識圖形——圓
    /90多歲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1929-至今)出生於富士山腳下的松本市,母親家境富裕,但家中沒有兒子,父親入贅改姓。本應是富貴之家,然而,卻是她痛苦的深淵。父親的花心,母的敏感易怒,彼此不斷的爭吵,成為她不幸的間接來源;母親不支持她繪畫,加上她在10歲時被診斷為為神經性視聽障礙疾病,成為她痛苦的直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