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嬋
「中原之行哪裡去?鄭州亞細亞。」「星期天哪裡去?鄭州亞細亞。」在很多河南人乃至國人腦海裡,這幾句曾經火爆大江南北的廣告語依然清晰。因此,亞細亞創始人王遂舟日前去世的消息,像一顆石子投進水裡,蕩漾起一圈圈的漣漪。
畢竟,大概就在去年此時,亞細亞將重裝歸來的消息,剛猶如一塊巨石砸向平靜多時的中原商業湖面。沉寂22年的王遂舟,也頻繁出現在媒體視野中,被視為「復出再戰」的信號。人不在江湖,江湖卻一直流傳著王遂舟的傳說,直至今時今日,一代商業傳奇永遠畫上了句號。
或許仍是一個問號?股權之爭、管理鬆散、擴張過快……短短八年時間,亞細亞忽如大廈傾倒、步入解體,其間緣由的探究和爭論一直未休,至今仍是商貿史上的一個問號。亞細亞是什麼?那是王遂舟個人的高光時刻,亦開啟了一座古老商城的商業新時代。公眾號「亞細亞人」在介紹中情懷依舊:「搭建一個亞細亞人永恆的精神家園,一段火紅青春浸染的亞細亞情誼,它來自五湖四海,它來自野太陽晾曬靈魂的地方。」什麼是「野太陽」?那大概是亞細亞秉承的價值觀,代表一種蓬勃的商業力量,比如永遠積極向上、堅韌不拔,永遠顛覆自己、開拓創新——高樓大廈可以易主,野太陽的光芒卻不會消失。
又或是一個感嘆號!知名財經專欄作家吳曉波這樣評價亞細亞當年的開業盛況:在全國商業暮氣沉沉之際,亞細亞以清新的形象和服務,對沿襲數十年的商場經營模式進行了一次革命性的顛覆。這種「商業文化」前無古人,引發的全國矚目的「鄭州商戰」後無來者。時至今日,依然可見「某企業因一條差評憤而狀告顧客」的離奇新聞,時而豔羨鄰國日本的零售業精細化、人性化服務,再回頭看亞細亞三十年前的景象:升旗小姐的英姿、嚴格的「三聲服務」、統一的海軍藍工作裝、流水叮咚的人工瀑布、「顧客是上帝」的宗旨,更是百感交集——今天我們看來習以為常的,將時間指針倒退30年,其中的每一樣,無疑都放射著天才的光芒。
2002年前後,網絡上曾流傳這樣一首詩:「中原商戰未曾休,月近中秋過鄭州。燈火闌珊回望處,英雄不見王遂舟」。又是一年中秋近,「英雄」業已溘然長逝,但鄭州商業早已蝶變新生,不復從前的模樣。就在亞細亞發家的地方,鄭州市將二七廣場片區的打造列為2020年建設發展重點任務之一,並提出了明確的建設目標:「將二七廣場片區打造成為『鄭州人精神家園、河南省消費中心、全國城市復興典範』。」而在鄭州公布的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中,亞細亞商場赫然在列,未來將提供更具文化藝術氛圍、體現現代生活方式的精品購物、休閒和餐飲業態。
中國這20年來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商業環境、創業氛圍等都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市場的遊戲規則和參與者的訴求點,業已截然不同。就連王遂舟自己,幾年前「王者歸來」時,所投身的領域也讓人意想不到,竟然是以養老產業為主要經營內容。而我們儘管生活在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網絡時代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技術迭代瞬息萬變,但人的精神、商業的靈魂、企業的價值觀,卻恆久地散發著難以遮蔽的光芒。老兵沒有死去,他只是離開。要相信,這依舊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無論何時「敢」字當頭,敢把這一腔熱血奔湧成電光,敢把這漫天風雨揚灑成星光,敢把這所有冷暖觀賞成風光,就一定能不負好時光!
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編輯:杜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