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太陽照常升起》——我們所不了解的迷惘

2021-01-08 銘信說

老實說,上一次讀海明威的作品還是小學的時候,記得那時偶得了一本《老人與海》,也可能是當時缺乏現在這麼多娛樂設備吧,就像捧著珍寶一般一口氣給讀完了。那時應該是初接觸西方文學,感覺挺新鮮的,稍許震撼,也就這些吧。

時隔多年,從書架上看到了《太陽照常升起》這本書,一直聽說這部被冠以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已久,正好近來書荒,便拿來讀了一下。下面說一下自己對這部書的感想吧

簡介:美國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脊椎受傷,失去性能力,戰後在巴黎任記者時與英國人阿施利夫人(蓓蕾特)相愛,夫人一味追求享樂,而他只能借酒澆愁。兩人和一幫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納參加鬥牛節,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絕了猶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卻迷上了年僅十九歲的鬥牛士羅梅羅。然而,在相處了一段日子以後,由於雙方年齡實在懸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毀掉純潔青年的前程,這段戀情黯然告終。夫人最終回到了巴恩斯身邊,儘管雙方都清楚,彼此永遠也不能真正地結合在一起。

老實講,或許是因為對西方文化不大理解的原因,看這本書的時候看得我都有些迷惘,首先是對於他這種寫作的風格,對話太多且沒有標註,經常搞不清是誰在講話只好返回頭去捋清。再者就是被他們這種過於開放的情感生活所驚愕。我們都知道蓓蕾特首先是以巴恩斯戀人的身份出場的,但是在他們見面的時候,巴恩斯身邊帶著所謂「未婚妻」妓女喬傑特,蓓蕾特在一群青年男子的擁簇下出現在酒吧,然而他們卻表現的很默契,誰也沒有因為對方身邊的異性表現出任何不悅。不過後來想想便也釋然,蓓蕾特了解巴恩斯的情況,知道縱使跟再多的女人在一起他們也不會發生什麼事情,而作為開放之都的巴黎,蓓蕾特此番行為也不是特別的足奇怪。

首先巴恩斯是迷惘的,他深愛著蓓蕾特的,可是因為自己無法給予蓓蕾特來自身體上的愉悅,只得無奈的默許她與別的男人放肆作樂,他目睹著自己的女友變成邁克的未婚妻還和他們一起談笑大方,知道蓓蕾特和科恩同居一周卻一言不發,親自將蓓蕾特介紹給年輕的鬥牛士,面對科恩的質問想必自己的內心更是無比苦澀,終日沉迷於酒,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是容易動感情, 並暗自哭泣。

再說說羅伯特科恩,巴恩斯的朋友,一個猶太人,在學校裡因為自己的種族被歧視,因而學習了拳擊甚至獲得了冠軍。他本身應該算是有著不錯的未來,畢業後結婚,繼承遺產,可是在打算拋妻棄子的時候被妻子感覺到首先拋棄可他,然後與年長於他的中年少婦弗朗西斯廝混在一起,這樣的人是不可能輕易穩定下來的,在發現更好的女人時又打算拋棄弗朗西斯,終於被蓓蕾特無聲地拒絕,被邁克不斷的羞辱,被鬥牛士與蓓蕾特的情景刺激下離開了西班牙,大概是去找弗朗西斯了吧。可是未來終在哪裡,或許他也不知道。

邁克,一個資產階級貴族,依靠鮮花與美酒俘獲了蓓蕾特的芳心,並一起到處旅行,可是在自己破產後又怕留不住她的心而擔心不已,討厭科恩,時常惡語相向,可自己何嘗又不是下一個科恩呢?

當然裡面也有很多令人溫暖和輕鬆的人和事,在坐汽車去西班牙時路上遇到的那群豪爽大方的巴斯克人,在布爾戈特釣鱒魚時相見恨晚又依依不捨的英國人哈裡斯,還有討人喜歡且一直為眾人調和關係與氛圍的可愛的比爾,是在這整體迷茫且抑鬱的氛圍中少有的調色劑了。

故事最後在以鬥牛狂歡節為背景落下帷幕,正所謂狂歡的背後是寂寞,即使是一個城裡一個國家的群體狂歡也掩蓋不了眾人內心的孤寂,最終蓓蕾特迷途知返,離開了年輕的鬥牛士,可是究竟是選擇巴恩斯還是邁克?想必她自己也不清楚吧。

相關焦點

  • 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特別是不開心、不順利的時候,人們常會用「太陽照常升起」來安慰自己或他人。隨之而出的是豐富的潛臺詞——一切煩惱都是暫時的,什麼都擋不住明天的太陽。何必想那麼多?
  • NO.114|海明威:人可以被打敗,但不可以被打倒……
    從《太陽照常升起》,到《永別了,武器》;從《喪鐘為誰而鳴》,到《老人與海》……語言都很明快(輕鬆簡約,明朗直白),立意總是深遠(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海明威並沒有脫離現實,相反他比任何人都「現實」:他讓羅伯特·喬丹為西班牙人獻出生命(《喪鐘為誰而鳴》),讓凱薩琳在難產中死去(《永別了武器》);他讓聖地牙哥拖回一副魚骨頭(《老人與海》),讓巴恩斯獲得一段「不可能真正結合」的愛情(《太陽照常升起》)……他真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 52個情感瞬間·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是英皇、太合、不亦樂乎三家公司聯合出品的文藝片,由姜文自編、自導、自演,周韻、陳衝、黃秋生、  這部電影到現在十幾年了還會被人提起是因為還有很多人想了解姜文導演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不過我們今天的文章還是單純的聊聊電影中的對白就好。  你不需要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更不需要知道這是誰對誰說的。  畢竟四段式的故事本身就有那麼玄妙的聯繫。  那麼簡單來看看這段對白就好。
  • 邊城滿洲裡 太陽照常升起
    王化勇 攝26日一早,凜冽的寒風中,太陽照常在中國邊城滿洲裡升起。頗具「異域風情」的滿洲裡,街頭銀裝素裹,昂首矗立的建築群,似乎在告訴外界,「這座英雄城市,正在加油,正在努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被外界譽為「東亞之窗」的滿洲裡,毗鄰俄蒙。過去6天中,這座城市正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次襲擊。
  • 觀影《太陽照常升起》——飛虎讀書筆記279
    今天觀看2007年9月上映的老電影《太陽照常升起》,這部電影是姜文執導的第三部電影,由他自編、自導、自演。《太陽照常升起》借鑑了昆汀的「章節式環狀敘事結構「,影片展現了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講述了1958年和1976年四段交錯的故事,分別以瘋、戀、槍、夢為主題。轉載有關評論如下:《太陽照常升起》具有革命浪漫主義色彩、粗獷的男人氣,鏡頭指向激情歲月的記掛,是對過往歲月的回憶。
  • 淺讀·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
    因為語文考試知識點的需求,背誦記憶過諸多國內外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作為美國「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冰山理論」的開創者,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自然曾被反覆誦讀過多次。直至如今,我依然能記得他的代表作品有《老人與海》、《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以及《吉力馬札羅的雪》。
  • 海明威:55歲獲諾貝爾獎,62歲娶4個妻子,他是才子還是浪子?
    當時海明威花了大量時間修改《太陽照常升起》,哈德莉需要一個夥伴,而寶琳確實貌似一個不錯的選擇。寶琳的出現成了壓垮哈德莉的最後一根稻草。丈夫、妻子、小三共居一室,一度令人咂舌,但海明威卻非常享受妻子和情人同時勾引他。早上和妻子在床上吃早餐,情人也會溜進來爬上兩人的床上,一同享用。
  • 海明威代表作《吉力馬札羅的雪》新譯本
    作為諾貝爾、普利茲雙料得主,海明威的短篇小說精選集《吉力馬札羅的雪》收錄16篇海明威經典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是他的著名短篇小說代表作。日前,新譯本由天津人民出版推出。
  • 太陽照常升起!陳奕迅線上演唱會陪伴日出與日落
    日出日落便是一天,太陽總會照常升起。7月11日,陳奕迅在香港舉辦《Live is so much better with Music Eason Chan Charity Concert》慈善音樂會,日出、日落兩個時段的演出以線上形式播出。
  • 2020景觀規劃類綜合獎:太陽照常升起——喚醒知青記憶的山村空間...
    2020景觀規劃類綜合獎:太陽照常升起——喚醒知青記憶的山村空間重構設計 | LA先鋒獎
  • 海明威《吉力馬札羅山的雪》:豹子為什麼凍死在雪山頂上?
    這場對於現實意義的否定的狂歡,必將不能成為人們迷惘中的精神支柱,一場喧鬧的無意義行為終究會落定到更為空虛的荒誕中去,隨著一戰的結束,達達派也宣告了落幕。哈裡對待人生的頹然,對於無意義的情愛的追逐,對於所擁有和失去的一切的憤世嫉俗,以及在精神混沌之下隨之產生的揮之不去的幻滅感,無一不是對達達主義的吸納和詮釋。
  • 太陽照常升起,用心感受生命的滾燙與炙熱
    我們這短暫的生命當中,很多事情都已經冥冥中註定了。雖然哪吒憤怒地嘶吼「我命由我不由天」,但終究不還是屈服了。生活中,無論是金錢還是愛情,屬於你的,永遠都在,誰都搶不走;不是你的,即使你現在僥倖所有,但遲早也會失去;這都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生命只有走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人生有兩條路,一條需要用心走,叫做夢想;一條需要用腳走,叫做現實。
  • 豫論場丨王遂舟去世,但「野太陽」照常升起
    人不在江湖,江湖卻一直流傳著王遂舟的傳說,直至今時今日,一代商業傳奇永遠畫上了句號。或許仍是一個問號?股權之爭、管理鬆散、擴張過快……短短八年時間,亞細亞忽如大廈傾倒、步入解體,其間緣由的探究和爭論一直未休,至今仍是商貿史上的一個問號。亞細亞是什麼?那是王遂舟個人的高光時刻,亦開啟了一座古老商城的商業新時代。
  • 《吉力馬札羅的雪》:海明威就是哈裡,冰山上那隻豹子也是他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複雜,是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他最鍾愛的作品是《吉力馬札羅的雪》,稱它是自己最優秀的短篇小說。如果讀懂他的冰山寫作法,就不奇怪了。海明威就是哈裡。極簡主義的冰山之下,它是海明威對愛情和理想的追述,尋找自我之路的小說。不妨先講講1952年拍的同名電影:立志成名的作家哈裡,與前妻辛西亞結婚以後定居巴黎。
  • 賽季前瞻之菲尼克斯——太陽照常升起
    :2013年第5順位的阿萊克斯-萊恩、2016年第4順位的德拉甘-本德爾、2017年第4順位的約什-傑克遜……太陽球迷肯定會有累覺不愛、人艱不拆的煩惱和痛苦。所幸太陽的選秀「撞大運」策略在2015年第13順位選到了一名叫做德文-布克的得分後衛,在2018年第1順位不用動太多腦筋選擇了中鋒德安德烈-艾頓,這才讓這支年輕的球隊終於確定了建隊核心。2020年的奧蘭多複賽中,太陽隊打出了複賽八戰全勝的驚人戰績,也正是從那時起,太陽真正看到了球隊重回季後賽的希望。
  • 為捍衛漁獲,海明威端起槍掃射鯊魚
    ▲ 點擊上方藍字,願者1956年4月16號,伴隨著太陽升起的,是地平線上的一架飛機
  • 今天中國的年輕人,讀讀蓋茨比和海明威,都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在美國和歐洲,1890-1900年出生的那一代人就面臨這個困境,因此他們在歷史上得到一個專門的稱謂——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讀一讀「迷惘的一代」的作品,不光是文學欣賞意義,也有現實意義。
  • 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和他的妻子們
    假如必須在文學史上選出一個作家的妻子在恐懼中汗如雨下的場面,那一定是海明威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查遜丟失手稿的那一天。那一天,她所乘坐的火車駛離巴黎後,她狂亂地在車廂中翻找,意識到她已經把放置丈夫所有手稿的皮包落在了站臺上。她後來一定琢磨過,那件事是不是他們原本完美的婚姻的第一道裂痕,從此兩人的關係再也無法彌合。
  • 《太陽照常升起》是姜文技法最為圓熟的片,沒有之一
    或許導演覺得不重要。但這對於周韻來說是重要的,支撐她的愛情死了,連男人都死了。她只有回鄉,去自己男人所在的家鄉去定居下來。在途中,火車上,她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房祖名。她肚子絞痛的時候,也就是房祖名要出世的時候,火車正好經過姜文與孔維的婚禮,那裡,有快樂而激情的姜文、黃秋生、孔維。孩子生了下來,孔維卻瘋了。她對著太陽喊叫,「他一笑,太陽就出來了」,但是,太陽是出來了,可悲劇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