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瘡百孔、水手逃走、航線跑偏,麥哲倫手下最慘的一艘船

2020-12-04 七追風

特立尼達號,航海家麥哲倫的旗艦,1519年8月10日從西班牙出發,一路披荊斬棘傷痕累累,它最終的結局,卻讓人感嘆。

上一篇文章中寫道,麥哲倫死後,剩餘的船員終於來到了香料群島,把特立尼達號和維多利亞號裝滿了香料。但是萬萬沒想到,起航回家的當天,特立尼達號居然漏水了!

因為疏於清理,這艘船已經被船蛆蛀得千瘡百孔,到處都在漏水。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留在蒂多雷島,修好船再出發。因為耽誤了不少時間,只能往東跨越太平洋,到達美洲大陸之後,再進行中轉。

1522年4月6日,在蒂多雷島維修了三個多月之後,特立尼達號終於煥然一新,可以出發了。但是,船員們依然擔心,因為遼闊的太平洋多麼可怕,他們已經領教過了。現在,新任船長埃斯皮諾薩不僅需要規劃航行路線,還要安撫驚恐的水手們。

埃斯皮諾薩是一位職業軍人,出發的時候就是整個艦隊的糾察長,他絕不會容忍有船員叛亂或者退縮。但是,他是個軍人,不是航海家,帶領一艘裝滿香料的船隻橫跨太平洋,對他來說簡直難於登天——但是沒有辦法了,作為倖存下來的長官,他必須擔起這個責任來。

埃斯皮諾薩帶領「特立尼達號」上的近60名船員,充滿忐忑的出發了。開始的一段路程,他們是沿著來時的航線,非常謹慎的航行。當他們在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島補充給養之後,特立尼達號終於開始了「噩運之旅」。

因為東風越來越強勁,特立尼達號沿原路回去有些困難。埃斯皮薩諾船長的航海水平顯然不行,船員們當然也沒有把握面對狂風暴雨。所以大家決定改變航線,先向北航行,等待西風來了之後再往東……

然而,航行了沒多久,他們就遇到了無休止的狂風暴雨,特立尼達號跌跌撞撞的在太平洋航行,好不容易來到了馬裡亞納群島,暫時休息。水手們顯然被暴風雨嚇到了,再加上對新船長水平的不信任,很多人決定下船:寧願死在遙遠的太平洋小島上,也要離開特立尼達號。

最終,有3個人下船逃走了,他們躲進了島上的叢林,開始了冒險之旅。據說,他們中有一人安穩度過餘生,另外兩人沒多久就被當地土著殺死了。

不管怎樣,特立尼達號不能停下了,它繼續朝東北方向航行。埃斯皮諾薩並不知道他將要駛向哪裡,以當時的地理知識,這位船長的腦海中一片空白。他現在賭的是:天氣好轉,風向改變。

很可惜,天不遂人願,風向沒有改變,天氣更沒有好轉。

海上的暴風雨越來越強,而特立尼達號則義無反顧地向著更加寒冷的日本海域前進,隨時可能沉入大海。

很快,船員們開始被壞血病折磨,他們太熟悉這種疾病了。如果依然這樣在大海中盲目前行,大家很快會死光的——果然,沒過多久就有30名水手病死了。

特立尼達號還剩下20人,而且還是即將生病、飢餓疲勞、士氣低落的一群人。暴風雨讓特立尼達號飽受摧殘,船長埃斯皮諾薩寫道:「我不得不拆掉船樓和後甲板,因為風暴實在太猛烈,天氣太冷,我們在船上無法生火做飯……風暴持續了12天,過去之後,大家終於又可以做飯了……」

再往前走,就真的完蛋了。就算不再遇到暴風雨,他們已經在海上漫無目的的行進了5個月時間——水手越來越少,再減員恐怕連操縱風帆都有困難了。

埃斯皮諾薩只好承認失敗,並決定帶著剩餘的船員返回香料群島。雖然大家的目標是回到家鄉,但是看現在的情況,沒有其他選擇了。

可是,倒黴的事情還有呢。

當特立尼達號好不容易接近香料群島的時候,水手們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一支強大的葡萄牙艦隊已經來到了附近,就是衝著他們來的。

葡萄牙人認為香料群島的貿易屬於他們,麥哲倫帶領的這支西班牙艦隊是來搶生意的,必須弄死。對於特立尼達號上的船員來說,繼續漂在大海上必死無疑,被葡萄牙人抓走估計也是九死一生,怎麼選?

最終,埃斯皮諾薩決定向葡萄牙人投降,看能不能暫時保住性命。於是,他給葡萄牙艦隊指揮官布裡託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很可憐,求幫忙。

埃斯皮諾薩顯然高估了葡萄牙人的同情心,香料貿易這樣的好生意,怎麼可能允許你們參與?布裡託通過信件知道了特立尼達號暫時避難的港口,於是派出了一艘快船,滿載士兵衝了過來,將這些奄奄一息的船員全部抓住了。

特立尼達號被帶到了葡萄牙人控制的港口,等待最後的命運。沒過多久,一場暴風雨襲來,本來就脆弱不堪的特立尼達號,粉身碎骨,沉入大海。連同它一起沉沒的,還有船上那珍貴的香料。

葡萄牙指揮官布裡託提前從船上搜走了航海日記,看到麥哲倫「偷偷摸摸」來到香料群島的過程,他十分憤怒。他早就聽說了麥哲倫的事情,並且奉命追捕,為此損失了不少士兵。現在,終於抓到了。

埃斯皮諾薩和倖存的十多名水手,到底是什麼結局呢?

葡萄牙人處死了一人,把水手長和木匠帶到自己船上工作,其他人則直接送到一處正在修建的葡萄牙堡壘,讓他們做苦力。諷刺的是,這座堡壘的很多材料,比如大炮和木材,都來自被毀掉的特立尼達號。

據說,這些苦力只有四個人回到了歐洲。其中一人幸運地逃跑,躲在了一艘葡萄牙帆船中,最終回到了西班牙。埃斯皮諾薩等三人,在辛苦工作四年之後,被帶回葡萄牙關進了監獄。其中一人死在了裡斯本的監獄中,埃斯皮諾薩和領航員德·馬弗拉熬了一年之後,被放回了西班牙。

德·馬弗拉的妻子以為丈夫早就死了,已經改嫁給了別人,而且還把德·馬弗拉之前存的錢全部花完了。傷心欲絕的水手只能再次回到船上,當一名領航員養活自己。

埃斯皮諾薩一開始得到了國王給的一筆撫恤金,但是下面的官員想辦法將這筆錢剋扣了。他毫無辦法,也不願意再回到船上工作,只能認栽。幸好,兩年後國王又想起了他,又給了一筆撫恤金和一個職位,這位可憐的船長才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出發時風風光光的旗艦特立尼達號,最終的遭遇就是這樣的,確實很慘。

相關焦點

  • 麥哲倫艦隊只倖存了一艘船?其實,還有一艘早就回到了歐洲
    船上只剩下18名水手,他們骨瘦如柴,甚至沒有力氣走路和說話。沒有人相信,這就是三年前出發的「維多利亞號」——麥哲倫艦隊中的一艘船。在很多人的認識中,麥哲倫艦隊環球航行,最終只回來了這一艘船。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麥哲倫從西班牙塞維亞出發的時候,一共有五艘船。
  • 麥哲倫艦隊的水手:淡水、野味、土著美女,靠岸必須享受
    各船火炮齊鳴,升起三角帆,正式起航。」——安東尼奧·皮加費塔 這其中有熱情勇敢的貴族、經驗豐富的領航員,但大多數都是對財富充滿嚮往的普通水手。 他們不會想到,3年後回到西班牙時,艦隊只剩下一艘船18名水手。 今天咱們聊聊,在這趟艱難的航行中,水手們難得的「享受時刻」。 大家絲毫不用懷疑,那時候海上生活的痛苦。
  • 麥哲倫航海傳奇,四次重傷不變初衷
    費爾南多.麥哲倫生於葡萄牙一個魄羅的騎士家庭,約10歲左右,被父親送進王宮服役,1492年成為王后的侍童。約在1496年,麥哲倫即參加了葡萄牙國家航海事務廳的工作。1499年,達.伽馬從印度返航,帶回了龐大的東方財富,葡萄牙便進一步著手組織更大規模的海外遠徵隊。1505年,麥哲倫以水手的身份獲得了參加遠徵隊的機會。
  • 是什麼樣的船,幫助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的夢想?
    在495年前的今天,即1522年9月6日,對於世界而言是個十分重大的日子:麥哲倫成功完成了環球航行!今天要說的就是這位航海家的環球航行以及他的船。也就是說麥哲倫擁有世界上最適合環球航行的船。每條船都配備了火槍大炮,每個人都帶著尖刀短劍,船上滿載著各種商品。期間麥哲倫的船隊發現了「麥哲倫海峽」。也曾有3個船長藉由饑寒交迫、人心浮動的時機發動叛亂,甚至想殺死麥哲倫。
  • 麥哲倫死後,他的船員都遭遇了什麼?為什麼只剩18人回去了?
    1521年4月27日,探險家麥哲倫一時大意,被麥克坦島土著人活活砍死了……我們不知道麥哲倫在臨死前,有沒有機會後悔。但他一定想不到,自己帶出來的這幫子船員,沒了船長之後,啥都玩不轉了。麥哲倫死後,剩餘的船員又遭遇了菲律賓土著人的「鴻門宴」,損失慘重。
  • 大航海的水手:流落荒島,真是一個好選擇嗎?
    之後,羅傑斯因為不願意劫掠中立的瑞典船隻,引起心懷不滿的水手的叛變——你看,海盜船長一個不小心,就有掉腦袋的危險。幸好,羅傑斯帶人鎮壓了這次叛亂,才得以繼續前進。12月,當兩艘船準備繞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時,忽然遇到了暴風雨。其中較小的一艘「公爵夫人號」在和狂風搏鬥時,船帆忽然滑落,迅速拖曳著整艘船栽進大海。水手們奮力穩住主帆,操控船隻轉向,「公爵夫人號」才沒有沉沒。
  • 講座︱麥哲倫環球航線五百年:大航海中的生與死
    麥哲倫的船隊橫穿大西洋,繞過美洲南端海峽,經過了太平洋上的菲律賓群島,後經印度洋,又繞過非洲好望角,最終在1522年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然而,這次波瀾狀況的旅程也伴隨著艱險和死亡,在暴風雨、疾病、戰爭的陰影下,僅有十三名船員和一艘船得以到達旅程的終點。
  • 揭秘航海家麥哲倫,為何命喪部落酋長之手
    麥哲倫船隊的一艘船隻維多利亞號,在埃爾卡諾的指揮下,於1521年5月1日升帆駛離宿霧港,並於一五二二年九月六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環球航就這樣完成了。」在16世紀早期,人們甚至還不知道地球是方的還是圓的情況下,遠洋航行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沒有冒險精神,那是無法航行的,大部分有去無回。
  • 鞭打、吊墜、撕成碎片,麥哲倫對付叛變者的殘忍手段
    1520年3月底,麥哲倫艦隊因為一直找不到進入太平洋的海峽,只能暫時來到聖胡利安港修整。天氣寒冷,海面上風高浪急,短時間內可能無法繼續航行了。 此時的麥哲倫,已經危機四伏。他雖然是艦隊總指揮,但其他四位船長並非完全忠心。當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麥哲倫腦海中的目標「香料群島」,太過於遙遠。
  • 航海家麥哲倫是怎麼死的?
    麥哲倫是歐洲偉大的航海家他曾多次向葡萄牙國王申請做一次環球航行,但沒有獲得批准。為了實現自已的願望,後來他移居到西班牙並得到了西班牙國王的允許和資助。公元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的船隊向西面進發,他們從聖羅卡啟航後,穿越了大西洋,又沿南美洲大陸的海岸南下,穿過後來被命名的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至1521年4月7日抵達菲律賓的宿霧島時只剩下3條船了。
  • 麥哲倫帶領270人遠航,最後只剩18人倖存都經歷了什麼
    和他的許多同時代人一樣,麥哲倫開始探索一條通往印尼香料群島的西海航線。麥哲倫最終證明,地球確實是圓的,而且比任何人之前想像的都要大。麥哲倫早期生活斐迪南·麥哲倫約於1480年出生於葡萄牙的一個貴族家庭。 在他20多歲時,麥哲倫加入了葡萄牙艦隊ーー這份工作使他前往東非,在迪烏戰役中與埃及艦隊作戰。
  • 探秘1872年幽靈船事件:「詛咒之船」完好無損,船員卻銷聲匿跡!
    故事一:飛翔的荷蘭人18世紀有一則傳說:一艘荷蘭軍艦在好旺角失事船上無人生還,後來每當暴風雨來襲,大海上的船隻都會看到一艘船滿帆向他們駛來,仿佛要用身軀將他們撞沉。於是故事便在水手之間傳開。這艘伴隨著暴風雨的船也被稱為「飛翔的荷蘭人」。飛翔的荷蘭人可謂是最著名的幽靈船傳說。
  • 大航海的水手:上了海盜船,才感覺距離「一夜暴富」不遠了
    拿騷沒有碼頭,來來往往地商船停在外海,水手把貨物放在大艇上,划船來到海灘,再到市場進行交易。幹完活之後,他們習慣到酒館喝兩杯,吹吹牛聽聽「新聞」。 這一天的下午,一艘小帆船帶著幾個陌生人來到了拿騷的海灘。他們身上散發著水手特有的髒臭味,明顯就是在海上航行了很長時間。
  • 一條葡萄牙香料船,催生了現代國際法
    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的競爭,葡萄牙一直把繞過非洲好望角到達香料群島的航線信息視為最高國家機密。其他歐洲國家雖然垂涎於葡萄牙帝國的暴利,但他們缺乏先進的航海技術,更不知道航線信息,只能從葡萄牙進口香料。1581年,荷蘭北方七省通過「斷絕與西班牙關係法」,宣布不承認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成立聯省共和國,擺脫西班牙統治。
  • ...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新華社哈瓦那3月13日電 通訊:為世界帶來和平與愛——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新華社記者林朝暉「當全世界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我帶來了和平與愛的信息2019年8月19日,他駕駛一艘3米長的摩託艇從西班牙塞維亞港出發,展開預計歷時一年半的環球航行,以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麥哲倫環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這次航行不僅開闢了新航線,還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德馬裡查拉爾充滿激情地介紹。1519年,麥哲倫率領一支由5艘帆船組成的艦隊,從西班牙起航,開始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 麥哲倫環球途中同土著人進行的交換,用一張撲克牌換五隻火雞
    在加那利期間,麥哲倫收到嶽父的一封信,提醒他注意西班牙船長們可能的搗亂,因為已有風聲透露出來。10月3日,船隊離開加那利駛向西南方的維德角群島,這時船隊中的反麥分子開始活動起來。因為當時從歐洲到美洲既可走哥倫布開闢的西班牙航線,也可走卡伯拉爾開闢的葡萄牙航線。走後一條航線似乎要在海上多漂泊些日子,但卻可利用赤道洋流和東北信風的順風順流。
  • 麥哲倫環球航海過程中的淡水是怎麼解決的?
    麥哲倫就是地圓說的信奉者,一直想要求證。於是,向葡萄牙國王提出航海計劃,被國王拒絕。西班牙國王當時想得到更多的財富,想要對外擴張,於是支持麥哲倫,給他配齊船隻跟水手。麥哲倫的船隊由5艘遠洋海船和200多名船員組成。其中主戰艦「特立尼達」號排水量可達110噸,其他的排水量不足百噸。
  • 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探險家—麥哲倫
    但是有一個人就一直堅信地圓說,於是他便開始了自己漫長的環球航行計劃,他就是麥哲倫。麥哲倫向葡萄牙國王申請組織船隊去探險,但是被一再的拒絕,於是麥哲倫又向西班牙國王提出了環球航行的請求,當時的國王查理批准了他組織一支船隊出航。於是在1519年的9月20日,一支由五條海船,二百多人組成的遠航隊從西班牙的塞維亞城外港出發了。
  • 麥哲倫環球中倒黴的四名船員,被葡萄牙人當犯人運回歐洲完成旅途
    因為教皇子午線的緣故,葡萄牙和西班牙各自劃分了勢力範圍,西班牙向西,葡萄牙向東,麥哲倫作為西班牙的船隊,在麥哲倫死後,從菲律賓到歐洲的途中,西班牙船隊為了避開葡萄牙人,新任船長埃爾·卡諾先向南航行。於12月29日到達安汶,然後穿過班達海。
  • 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12個海盜會讓你想遠離七大洋
    弗朗西斯·德雷克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約1540-1596年)是伊莉莎白時代最著名和最負盛名的海員,他是一名英國私掠船船長和海軍上將,在冒險的航海生涯中,他成為了這一時期最偉大的海盜,掠奪西班牙的航運和沿海定居點,他是麥哲倫探險後第二個環球航行的人,在探險與機會主義掠奪相結合的過程中,他在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中發揮了領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