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副總編姚海軍:強化「科幻之都」名片,持續為成都科幻...

2020-12-08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甘昕禕

7月28日上午,成都申幻動員大會在成都世紀城舉行,並宣布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成立。在動員大會上,舉辦了主題為「成都申幻與中國科幻未來之路」的主題沙龍,著名科幻作家何夕、王晉康,《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中國首位科幻文學博士姜振宇、成都八光分文化創始人楊楓等與會嘉賓們暢所欲言,為成都未來的申幻工作建言獻策,勾勒未來圖景。

姚海軍

申幻能給成都這所城市帶來什麼樣的助益?《科幻世界》副總編姚海軍提到,首先,有助於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理念。「科幻是一種高度密集的創意形式,科幻小說和科學技術有非常緊密的關聯。這樣的一種文學樣式,如果在成都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弘揚。那麼對於我們的創新經濟、對於我們的創意文化,顯然是大有助益,對成都的經濟建設有積極的作用。」

成都有「科幻之都」之美譽。姚海軍梳理了成都悠久的科幻基因,「往早了說,金沙這樣的古文明遺址,非常有幻想色彩。但科幻的打造,現在面臨許多新的變化。如今全國許多城市都日益重視科幻產業,形成競爭態勢,成都更應該不斷為』科幻之都『賦能,強化我們的文化名片,提高競爭力。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無疑是一次良好的機遇。」

相關焦點

  • 科幻成都①|《科幻世界》姚海軍:成都是「中國科幻的延安」
    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就處在這片科技氛圍濃厚之地,面向人民南路四段的大門不太起眼,《科幻世界》雜誌社和《四川科技報》的銘牌懸掛一側,在機關大院裡共同辦公。《科幻世界》雜誌社銘牌(圖片來自網絡)穿過公共辦公區,我們在辦公室見到了《科幻世界》現任主編姚海軍。不大的辦公室四面書牆,《科幻世界》出版的圖書和輯刊塞得滿滿當當。
  • 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成立 全力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圖為大會現場。主辦方供圖中新網成都7月28日電 (王鵬)「成都申幻動員大會」28日上午在成都舉行,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正式成立。據了解,成都正全力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此次大會在2020年世界科幻大會開幕前一天舉辦,意在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直播的方式,向全球幻迷展現成都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的意願和決心。2018年8月,在美國聖何塞舉行的第76屆世界科幻大會上,成都正式提出申辦2023年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與成都一同申辦的還有法國的尼斯和美國的孟菲斯。如果成都申辦成功,就將成為第一個舉辦世界科幻大會的中國城市。
  • 全球科幻大咖共助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落地成都
    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何夕與《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等悉數到場,加油助威。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著名科幻學者吳巖、著名科幻評論家嚴鋒、宋明煒以及科幻世界首任社長楊瀟等多位科幻大咖也通過視頻,表達了自己對成都申幻的美好祝福和強烈期待與支持。
  • 劉慈欣等國內外科幻大咖打Call,助力成都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甘昕禕中國科幻圈內有一句話:「成都是中國地理上的凹地,卻是中國科幻的高地。」成都一向有著「中國科幻之都」的美譽。這座城市也正全力推動本土科幻與世界科幻的交流互鑑。目前,成都也作為中國第一個提出申辦世界科幻大會的城市,引發科幻迷的高度關注。
  • 《流浪地球》:成都科幻之崛起 | Wanderi...
    《流浪地球》劇照19年前,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首次刊登在成都出版的《科幻世界》月刊上。如今,隨著成都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科幻文學優勢在轉化成文化創造和文化產業優勢,助力成都高水平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同時,也讓「科幻之都」成都閃耀世界舞臺。
  • 每經專訪《科幻世界》副總編拉茲:中國科幻影視產業仍處起步階段...
    ●十八歲青蔥,成發行量最大科幻雜誌「科幻是沒有地域性的,這是全世界人民都能理解的一個題材,像劉慈欣的《三體》,已經翻譯成十六七種語言的版本在世界流傳了。」一談到科幻,《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拉茲的眼睛就亮了起來。
  • 專訪《科幻世界》副總編輯姚海軍:19年前看到《流浪地球》小說的第...
    《流浪地球》小說,最初是2000年首發於成都科幻雜誌《科幻世界》第七期。如今《科幻世界》副總編輯姚海軍,也正是這篇小說當時的責任編輯。2月6日,記者專訪姚海軍,他說:「當時,看到《流浪地球》稿件第一眼,就覺得十分耳目一新,大膽的想像令人震撼。」記者:您還記得當時收到《流浪地球》投稿的第一印象麼?
  • 《科幻世界》姚海軍:一百年前的科幻小說竟然寫了這些
    姚海軍原本是黑龍江的林場工人,1987年創辦《星雲》,1998年加入《科幻世界》。
  • 我與《科幻世界》
    副總編譚楷帶作者來到青城山下,住進一個招待所,舉行筆會,也就是關起門來寫作,為《科學文藝》或《奇談》提供內容。很奇怪的是,許多人並不是寫科幻的。比如我跟一個叫金平的人住一個房間,他是寫報告文學的。另外,還有劉繼安,也是寫報告文學的。我努力寫科幻,寫了一個外星人與人類關係的故事。但編輯認為寫得不行。編輯們對科幻作家非常失望。
  • 深度| 流浪地球來自「科幻世界」中國科幻四天王都從這裡起步
    據姚海軍回憶,那時《科幻雜誌》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業餘科幻文學愛好者,大家都有正式職業,利用業餘時間創作,科幻迷們對雜誌也相當追捧,每期出刊後,書迷們寄來雪花般的書信,表達自己的見解。王亞南告訴紅星新聞,那時中國科幻不具備經濟規模,單憑寫作不足以支撐生活,很少有作者毅然選擇單純以寫作為生,「這也是大劉(劉慈欣)可貴之處,他選擇了在這條路上一走到底。」在姚海軍記憶裡,中國科幻文學的黃金時代始於1997年。
  • 《科幻世界》旗下雜誌停刊 自認奇幻期刊已落幕
    《科幻世界》旗下雜誌停刊 自認奇幻期刊已落幕 2013年05月22日07: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科幻世界》副總編輯姚海軍:19年前看到小說第一眼 大膽的想像...
    □本報記者 吳夢琳  《流浪地球》小說,首發於《科幻世界》雜誌2000年第7期。2月6日,這篇小說當時的責任編輯、如今《科幻世界》雜誌副總編輯姚海軍接受記者專訪時回憶:「當時,看到《流浪地球》稿件第一眼,就覺得耳目一新,大膽的想像令人震撼。」  記者:您還記得當時閱讀《流浪地球》投稿的第一印象嗎?  姚海軍:當然記得,小說的內容堪稱「狂想型」的大膽想像,讓人印象十分深刻,可以說是很震撼。其實這也是劉慈欣作品的獨特風格。
  • 專訪科幻世界|到底是什麼讓你們充滿活力?
    9月16、17日,四川電視臺、成都電視臺相繼來到科幻世界雜誌社,對雜誌社副總編拉茲進行了採訪。小編整理了一手的採訪資料,迫不及待跟各位分享一下獲獎的喜悅。  ① 科普欄目設置  《科幻世界》設有專門的科普欄目,比如「科學」、「驚奇檔案」等,會結合科幻作品對當今科技熱點進行剖析和評論。並且從2020年開始,從8個彩頁增加到了16個彩頁。  ② 強化熱點追蹤  我們從2020年開始,強化了對科學事件、科普熱點的追蹤。
  • 2017科幻嘉年華助力中國科幻走向世界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和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大陸科幻作家vs臺灣科幻作家——海峽兩岸的科幻之路沙龍」以及「大手拉小手——華語少兒科幻老作家與新銳作家對話沙龍」四部分組成。
  • 專訪科幻世界 | 到底是什麼讓你們充滿活力?
    明天(9月19日)是全國科普日,最近四川省科協主管的三種雜誌入選「2020年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的事兒,大家都聽說了咩?還沒聽說的、2G上網的你趕快戳這裡補課→喜大普奔!《科幻世界》《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入選2020年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
  • 四十歲的《科幻世界》,期待一個怎樣的未來?
    「很多人重新想起了《科幻世界》。」《流浪地球》上映兩個多月後,《科幻世界》副總編拉茲向極客公園談起了這部「中國科幻裡程碑之作」給雜誌社帶來的影響,心情依然欣喜。乘著「小破球」的東風,首發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世界》雜誌,在創刊四十周年的當口,意外收穫一波打破了小眾科幻文化「次元壁」的流量。
  • 《科幻世界》四十歲
    十八歲:青蔥少年,成為全球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科幻是沒有地域性的,這是全世界人民都能理解的一個題材,像劉慈欣的《三體》,已經翻譯成十六、七種語言的版本在世界流傳了。」一談到科幻,《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拉茲的眼睛就亮了起來。
  • 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舉行
    央廣網北京11月2日消息(記者覃勇)「以好奇為指引,探科幻之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在京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科技報社和《科學故事會》雜誌共同協辦,邀請到了包括中國科學院林群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院士在內的眾多知名專家學習和作家齊聚一堂。
  • 成都,科幻之都的自我修養·AI 衛星「科幻世界號」:我們的徵途是...
    現年 77 歲的譚楷從 1979 年《科學文藝》(《科幻世界》前身)創刊開始就在編輯部工作,到 2003 年退休,歷任《科幻世界》雜誌的副主編和總編輯。 國星宇航工作人員表示,成都市在公司創業初期都給予場地租金減免、「蓉漂計劃」等鼓勵支持,讓公司迅速成長。成都開放自由、樂觀包容的城市魅力也為國星宇航吸引到了來自五湖四海的精英,整個團隊的年齡在 30-35 歲之間,是一群年輕的航天人。
  • 科幻迷的福音到!中國首篇原創科幻小說、劉慈欣手稿 都藏在這家...
    科幻作家董仁威代表科普博物館接受捐贈科幻鋼鐵雕塑《紅蟻》《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輯姚海軍捐贈刊載這篇科幻小說的雜誌,泛黃的線裝本看上去十分珍貴。姚海軍介紹,《繡像小說》據傳是李伯元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五月創辦的半月刊期刊,刊載的小說內容通俗易懂,同時又啟發民智。其中這篇《月球殖民地小說》,描寫了一個叫龍孟華的湖南人,因殺人被官府追捕,逃亡路上妻子落水失蹤,於是與日本友人玉太朗乘坐機械氣球,在世界各地尋找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