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十二時辰子時丨深夜高鐵「探路先鋒」 只為動車安全運行

2020-12-05 上遊新聞

子時:23時至01時

地點:重慶西動車所

春運期間,全國多趟高鐵動車來來往往,穿梭在祖國大地上。

每天深夜,每一條動車線路上,有一列最先開行、不載旅客、也不為旅客所知的高鐵動車——動檢確認車。目的是聯合工務、車輛等部門對運行線路及設備狀態進行檢查,確保高鐵線路的絕對安全,值乘動檢確認車的司機,被大家稱為「高鐵探路先鋒」。

1月23日23時,除夕前夜,這時候很多人已經進入夢鄉。

此時,重慶機務段的吳歡和隨乘司機唐令已經早早來到了待班室,他們在這裡完成酒精測試,辦理出勤手續,隨即對值乘的動車性能進行試驗檢測。

做好一切準備工作,確認動車組具備出庫條件後,他們將開車出庫。

今天,吳歡和唐令執行動檢車檢測的是成渝高鐵部分路段的上下行線路,這趟車要先從重慶西動車所開往重慶西站,然後從重慶西站開往重慶北站,最後由重慶北站開往成都東站,整個檢測要持續到次日7時才能結束。

「探路」過程中,儘管車上沒有旅客,但是值乘動檢確認車非常耗費精力,不僅要時刻監控車上各種儀表顯示,而且要在瞭望條件不佳的夜間,敏銳的觀察線路情況,因為不管是線路上大的障礙物,還是接觸網上的一個氣球、軌道上的白色垃圾等,都是影響動車的安全,所以每個環節都必須細緻入微。

吳歡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像他這樣的「探路先鋒」,每天都有13名,共要開出8對共16列動檢確認車,對渝貴、渝萬、成渝等多條線路進行全覆蓋的檢測確認。

「我們的任務,就是保證旅客安全,準點到達想到達的地方。春運期間,看到旅客合家團圓,我們感覺很欣慰,這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吳歡說。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黎靜 實習生 柳硯秋

相關焦點

  • 西安公安十二時辰 · 子時|夜以繼日 永寧安順
    熱播一個多月的《長安十二時辰》終於迎來了大結局這個夏天張小敬和他守護長安的故事暫且落幕屬於西安公安十二時辰的故事危害的不僅是自己的生命,更是他人的安全。喝酒不開車的道理,就連幾歲的孩童都知曉,卻仍有司機心存僥倖,鋌而走險……子時正值夜半轉點時萬家燈火漸息此時的南門依舊車流不息夜查交警一如往常的在南門外工作對過往機動車輛及駕駛員進行安全檢查
  • 華山十二時辰 · 子時
    相遇相識便是緣的華山夜爬人亥時出發,子時大概到達毛女洞,毛女洞其實是一個道觀。相傳秦時宮女玉姜為躲宮人陪葬之難逃來到華山,食松柏葉,飲山泉水,日子久了體生綠毛,於是被稱為毛女仙姑。毛女所棲石穴,稱為毛女洞,後面的小山峰叫毛女峰。毛女洞往前是響水石,一路上都會是充滿驚嘆的。因為山對面直線距離五百米處,天邊橫臥著的,就是響噹噹的千尺幢、百尺峽。
  • 泰頤春十二時辰,關愛時刻在線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引發了人們對古代計時法「十二時辰」的關注。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名,或描繪了天地間一景,或是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晝夜輪值,黑白往復,當十二時辰遇上泰頤春,又會講述怎樣的故事呢?
  • 中國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
    2018年2月25日,本微信號上推出《新加坡把子午時用錯了》一文(參考:新加坡把子午時用錯了,但不背這個鍋~),作者說在寫該文時,同時發現中國把子午時也劃分「錯」了,子時的時段劃分為23--1時,竟然一個時辰跨兩天。 新加坡萬事通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於是特地專訪了該文作者田柏強先生,請他談談,中國的十二時辰劃分「錯」在什麼地方?
  • WFC環金 十二時辰
    環金 十二時辰日月更替,鬥轉星移。中國古代紀時法「十二時辰制」。了解後,或許你突然才驚覺:時間之外還有「時間」。十二時辰,時序分明,映刻古人對天地萬物的洞察與感知,睿智而長情。夜半時分,於正在你面前流逝的24小時,打撈古老而詩意的十二時辰,給生命以時光,給時光以美好。
  • 「搶」之十二時辰
    之十二時辰 ——國網保定供電公司24小時完成市政府防疫總指揮部雙電源建設紀實 2月7日深夜,明月高懸,距離元宵佳節還有不到一個小時。 重大任務考驗著電力人的使命擔當,公司營銷部和配電運檢室緊密協同,拉響了太美酒店保電工程的「十二時辰」。
  • 再談時辰劃分,子時從「0」開始早有人提過~
    所以把「子初」23時, 理解為「子時」開始沒有「錯」。 二是從標準時間的角度來說,日晷記時的原理是太陽與地球的位置,人所在點不同的位置對應出不同的時間。日晷上的十二時辰,完全符合自然規律,從標準時間上來說,日晷上標註的「子時」起點「23時」的數字也沒有錯。
  • 從子時到亥時,長沙十二時辰,了解一下!
    So,網友也總結出了咱大湖南的十二時辰智慧的祖先把每一個日子劃分為時序分明的十二時辰從子醜寅卯到辰巳午未再到申酉戌亥十二時辰演繹了生生不息的希望>轉化出欣欣向榮的詩意我們來看看長沙的十二時辰深夜的長沙解放西路,依舊是燈火闌珊,這裡,有大把大把的年輕人在狂歡,仗著自己年輕,仗著自己身體經得起折騰。
  • 十二時辰的一生,一生中的十二時辰
    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裡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解讀,指導著子孫後代過好每一刻當下。 夜半,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此時夜已深,千家萬戶早已經入眠。 但在一千多年前,落榜的張繼怎麼也睡不著,寒山寺的鐘聲響起,重重地撞入他心坎裡,撞出超越時空的永恆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如果你沒有張繼的詩情,還是早點入睡吧。
  • 「十二時辰」驚人真相曝光!
    點擊播放 GIF 0.7M「長安的十二時辰」即將完結但現實生活的「十二時辰」還在日復一日的發生著接下來讓我們藉助劇中神乎其技的「大案牘術」(說人話:大數據分析)看看泉州人的十二時辰是如何行走的丨註:文中展示統計數據
  • 記一群公交駕駛員在「五一」的十二時辰
    在五一節期間,在公交467線又聽到這樣的對話,這條公交線路的全體隊員為保障乘客出行安全與便捷,堅守各自的崗位,每天共同演繹著「工人先鋒戰士的十二時辰」。 5月1日,記者來到重慶交通開投公交集團西部公交467線,體驗467線全體駕駛員的工作十二時辰。
  • 十二時辰養生法,子時到辰時,了解你的一天,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
    導語:我們一天有二十四小時,而一天的二十四小時對應著中醫的十二個時辰,這十二個時辰與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以及與疾病的治療和預防都有著重要的聯繫。十二時辰,就是我們所知的,分別是子時(23~1時)、丑時(1~3時)、寅時(3~5時)、卯時(5~7時)、辰時(7~9時)、巳時(9~1l時)、午時(11~13時)、未時(13~15時)、申時(15~17時)、酉時(17~19時)、戌時(19~21時)、亥時(21~23)時),與之對應的就是我們的晝夜時間變化,以及我們的十二經脈氣血流注的順序。
  • 軍訓十二時辰
    軍訓十二時辰 軍訓十二時辰 「鳥道一千裡,猿啼十二時。」
  • 《長安十二時辰》已過子時,剩下十幾集該怎麼拖?
    ,相互安利,《長安十二時辰》便是如此。《長安十二時辰》的細節對歷史文化有多麼考究這些點我都不用再贅述了,能吹的大家都吹過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長安十二時辰》這十二個時辰「該」是怎麼度過的。很多觀眾甚至看到後面就把前面的劇情忘了,對於故事本身來說,時間只過去了幾個時辰,在過去的幾個時辰裡發生的事情都會有很多細節和線索需要觀眾記住。
  • 給動車做超聲波檢測,神州高鐵用水!
    神州高鐵參與了國內全部7個高鐵檢修基地和7個大功率機車檢修基地建設,為全國全部18個鐵路局的300餘個高鐵、普鐵檢修基地和段所提供運維裝備,為2500餘個車站提供信號系統,為42座城市的軌道交通和長沙、北京、清遠的中低速磁浮提供運維裝備及系統集成,為14座焊軌基地提供全套核心裝備。
  • 十二時辰大揭秘:為何子時不是從晚上12點開始?子鼠醜牛大有講究
    雖然我們現在都採用 24 小時計時法,但是中國古代一直都用十二時辰來確定時間。雖然我們知道一個時辰代表 2 小時,但關於這十二時辰還有很多不了解的事情,比如為什么子時是從晚上 11 點開始而不是從 12 點開始。
  • 中國古典文化│子時是幾點?:十二地支與「時辰」的對應
  • 子時是幾點 子時是什麼時候
    在我國古時候的計時方式與現在的計時完全不同,古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那麼我們經常在電影電視劇中看到的子時是什麼時候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十二時辰中子時是幾點到幾點之間吧!
  • 如何分清十二時辰?這些詩詞告訴你!
    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 中國十二時辰的優雅味道
    十二時辰制,我國西周時就已開始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