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時辰劃分,子時從「0」開始早有人提過~

2021-01-13 騰訊網

前段時間,萬事通推出《中國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一文後(參考:中國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立即在網上引起強烈反響,新浪、搜狐、網易、鳳凰等網站紛紛進行轉發!

一些網友也對此各抒己見議論紛紛,大部分網友認同田柏強先生的觀點,也有一些人提出不同看法。

有網友指出,子時從「0」開始並非田柏強「首創」,原來也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但是文章中的一些「觀點」是田柏強首次提出的,如在子時「起點23時」上加一個小時;把」「子初」解釋為「亥末」等等。

並且發來「子時從24時開始」的一些圖片。也有人認為,「子時」一個時辰跨兩天,類似公曆(陽曆)與農曆(陰曆),公曆與農曆年可以「跨年」,「時辰」也可以「跨天」等不同看法。

兩個「時間」概念

一是指一天的時間,分為24個小時,從0時開始,到24時結束。

二是指時區時間,時區時間分為兩種,一是根據地理位置確定的時間,也就是地球上劃分的24個時區,稱之為「標準時間」,用時區表示;二是人們實際使用的時間,用「法定時間」來表示。

標準時間以地理位置為基礎劃分的,一般不可以改變。法定時間是以標準時間為基礎,是人為決定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兩者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標準時間必須服從法定時間

法定時間「來源」於標準時間,標準時間必須「服從」法定時間。到底「子時」從(昨天)23時開始「錯」了沒有?說不錯和錯都有道理,看你從什麼角度來理解。

先說「不錯」

一是從文字含義上說,「初」字的含義就是「開始」,如月初、年初等等,都是把它看作當年當月的一部分。「子初」也就是子時的「開始」,自然也是「子時」的一部分。所以把「子初」23時, 理解為「子時」開始沒有「錯」。

二是從標準時間的角度來說,日晷記時的原理是太陽與地球的位置,人所在點不同的位置對應出不同的時間。日晷上的十二時辰,完全符合自然規律,從標準時間上來說,日晷上標註的「子時」起點「23時」的數字也沒有錯。

再說「錯了」

十二時辰與24時制是兩種不同的記時標準,在十二時辰轉換成24時制時,必須遵循24時制的標準。就像標準時間轉換為法定時間時,必須遵循法定時間的標準。這方面的例子很多。

如現在新加坡地理位置上的標準時間是東7區,採用的法定時間是東8區,每個小時要增加一個小時,新的一天開始時,,新加坡的標準時間是「23時」,但是沒有人會說新加坡的一天是從「23時」開始的,必須說從0時(24時)開始。

再如中國的重慶市,從標準時間上說也是東7區,北京時間是東8區,在「24時」時,重慶地區的標準時間是「23時」 ,使用時也要改成「24時」。

從地球上來說,國際日期變更線也不是一條直線,為了方便管理,根據實際情況,部分線段向東西作適當調整。如在俄羅斯的最東部分,變更線向東改變,把地理位置「1時時區」人為劃分為「0時時區」,把地理位置時間「1時」作為新的一天開始。

太平洋上的個別島嶼國家,變更線向西改變,新的一天開始時是地理位置時間「23時」,由於國際日期變更線的位置改變了,所以也說新的一天是從「0時」開始的。

對應時間必須符合對應標準

標準時間必須符合規律,法定時間必須遵循規定。十二時辰是生肖記時,沒有數字,轉換成24時制時,全部換成數字了。但是數字必須符合24時制時的標準。24時制的規定也可以理解為「法定時間」。

公曆與農曆年可以「跨年」,因為這兩種紀年方法都在使用。「時辰」不可以「跨天」,一是因為時辰記時可以理解為「標準時間」,24時制屬於「法定時間」,「標準時間要服從法定時間」;

二是因為十二生肖記時現在基本上不使用了,個別時間用生肖時辰還在使用,主要只是反映傳統文化,並不是依靠它來記時,轉換成24時時,一天的「起點」必須一致。

如果把十二時辰換算成24時制的時間, 各個時段與24時制對應的時間是:

子時0〜2點,丑時2〜4點,寅時4〜6點,卯時6〜8點,辰時8〜10點,巳時10〜12點,午時12〜14點,未時14〜16點,申時16〜18點,酉時18〜20點,戌時20〜22點,亥時22〜24點。

平常說的生肖時,應該特指時辰的起點時,如子時是0時、丑時2時、寅時4時、卯時6等等。準確地說,中國不是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而是在兩者轉換時,把十二時辰的「起點」與「24時」制時的起點對應「錯」了。

怎麼「修正」

十二時辰換算成24時制存在兩個問題,時間起點和時間長短, 長短問題好解決,一個時辰乘以2就可以了。起點對應比較複雜,因為裡面有對有錯是非難分。

對十二時辰的起點與24時制起點對應錯了問題,有兩種「修正」方法:一是在子時起點「23時」上加一個小時,變成24時,使其符合現代時的規

定;二是重新解釋「子初」的含義,以「子正」為「子時」起點。

加一小時

在子時起點「23時」上加一個小時成為24時,這類似於把十二時辰對應為「夏時制」時間,「夏時制」時間也是在法定時間上再加一個小時。

重釋「子初」

第二種方法是重新解釋「子初」的含義,古人是把「子初」解釋為「子時」的開始,現在也可以重新解釋,把一天從「子初」開始改為從「子正」開始,使十二時辰與24時制起點吻合一致。

這兩種方法各有優劣,「加時」,就是把現在的「23」改為「24」,的優點是和古人的「子時」的時段劃分一致;缺點是如在日晷顯示上,把「23」改為「24」,這不僅違反規律,也容易使人混淆,如果不用日晷記時,不存在這個問題。

重新解釋「初」字的含義,的優點是和「日晷」顯示上一致,缺點是不符合古人對「子時」時段的劃分。

兩者相比,還是重新解釋「子初」字的含義更好一些。

修改日晷數字

過去中國日晷上只有生肖,沒有數字,現在日晷上的數字,都是後人加上去的,對十二時辰的數字標註,不是以時辰的中心點24、2、4、6、8等等,而是以中心點的兩邊1、3、5、7等等來標註。

這首先不符合現代人的「讀時」習慣,古人對時段劃分,可能由於「中庸之道」的影響,是從中心點向前後延伸,如「子時」的中心點為「子正」24時,時段劃分,起點為前一個小時「23時」,結束點為後一個小時「1時」。

但是說時辰還是以「中心點」為準的,如只說「子時」,就是特指中心點子正24時,說具體時間必須加上刻。

現代人「讀時」,從標註點開始,不向前延伸,如說10時時段,直接從10時開始,到11時結束。

而現代人說「子時、午時」,也是特指它的把「中心點」,直接就說12時、24時,並不說起點時23時、11時。這一點今人和古人是一致的。

二是不符合數字規律。十二時辰是一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只要在現在的鐘表上的12個小時數字乘以2,就是十二時辰的對應數字。

從數字的規律上來說,任何奇數數字乘以2都是偶數了,現代人在一些仿製日晷上,只加注奇數沒有偶數,這明顯不符合數字規律,還會引起對人們對十二時辰的「誤讀」。

如果重新解釋「初」字的含義,對現在仿製的日晷,就要對標註數字應該作相應的修改,把奇數全部換成偶數。

在日晷上,生肖時辰兩邊的現在的奇數數字:1、3、5、7等等,都應該換成對應的:24、2、4、6、8等偶數數字。

如在「子」字兩邊,取消23和1,只在「子」字上邊,標註「24」、「醜」字上加注「2」, 其他時辰如此類推,按照現代人的讀時習慣,「十二時辰」與「24時制」的對應時間就完全一致了。

推廣使用日晷記時

日晷是人類對自然科學認識的產物,早在6000多年前,古代巴比倫人就發明了日晷,(由於其他國家沒有生肖記時,不會產生與現代時間起點不對應這個矛盾)。

中國在2000多年前也採用了日晷記時。日晷可以說是「太陽鍾」,它最符合自然規律。它的原理就是太陽光的影子,午時太陽光與地面形成90度直角,兩邊各15度內為午時時段。

子時正相反,雖然太陽光照不到,可以聯想到穿過地球直徑,與地球的反面形成90度直角。從距離上來說,午時時段離太陽最近;子時時段與太陽最遠。

日晷記時的好處是絕對準確、節能、不存在時區時差等等。現代任何記時工具,都不能做到絕對準確,所以每隔一段時間,要進行適當調整,用加減「秒」來校正。只有日晷記時,能夠做到絕對準確,而且沒有一點能源消耗。

現代人仿製日晷的企業很多,採用日晷的地方也很多,但是目前日晷只是安放在旅遊景點、科研部門、學校等等地方,主要作用只是「花瓶」點綴作用,並沒有用來記時,古人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寶貝」,今人竟然不用,豈不太可惜了。應該在公共場所採用的記時鐘,儘量改為日晷記時。

日晷記時的缺點是晚上不能記時,二來陰天也不能記時。但是,在公共場所人們活動時間一般都在白天,陰天的時間也比較少,推廣使用日晷記時,不但在經濟上有市場,而且可以弘揚傳統文化,密切人類與自然的聯繫。

作者:田柏強,原中國安徽工人日報高級記者,現旅居新加坡。

1 新元 =4.80460人民幣

1 人民幣 =0.208134新元

(*截稿前更新)

猛戳下圖,獲得更多最新打折訊息!

相關焦點

  • 中國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
    通:你憑什麼說這樣劃分「錯」了? 田:現代24時制新的一天的起點是0時,中國現在對十二時辰劃分,一天的起點卻不是「0時」了。子時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也是一天中的第一個時辰,現在子時時段劃分為(昨天)23時至1時。也就是說,子時一個時段跨兩天。這在理論上說不通,實踐上也是行不通的。
  • 八字應該這樣劃分子時
    自古至今,我們的老祖先一直遵從的子時劃分方法都是晚上23點以後為子時,但是在明末清初,因為鐘錶的傳入,以及西洋曆法的傳入,有一些命理界學人認為應該以凌晨零點為兩日的區分點,所以就有了晚上23點到0點之間的時間到底要劃分到哪一天的問題。晚上23點到0點之間這段時間到底要如何劃分的問題,困惑了很多人。
  • 西安公安十二時辰 · 子時|夜以繼日 永寧安順
    熱播一個多月的《長安十二時辰》終於迎來了大結局這個夏天張小敬和他守護長安的故事暫且落幕屬於西安公安十二時辰的故事……子 時23:00-01:00——混沌萬物之初萌,藏黃泉之下 宜|睡眠 忌|熬夜【子時·西安公安交警篇】Watch interesting movies夜半護行此時,有人已酣然入夢,也有人仍在路上奔波。
  • 子時是幾點 子時是什麼時候
    在我國古時候的計時方式與現在的計時完全不同,古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那麼我們經常在電影電視劇中看到的子時是什麼時候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十二時辰中子時是幾點到幾點之間吧!
  • 早子時和晚子時命運:早子時好還是晚子時好?
    ,分有早子時和晚子時,兩者是有所區別的,雖然都屬於子時命,但是命運往往是截然不同的狀態,大家都會好奇,這樣的兩種子時命究竟哪一種會是好的呢。今天就來看看出生時辰,早子時和晚子時命運各自如何,早子時好還是晚子時好呢? 早子時生活坎坷 早子時命的人生活沒有很順利,經常會遇見磕磕碰碰的事情,這類人是很努力的,但是命運給他們的考驗有很多。
  • 論真太陽時與早晚子時
    什麼是:「晚子時」和「早子時」?   下面我們再探討一下夜子時的問題:   古人以子醜寅卯等12時辰計時,今人則以24小時計時,這便使今明兩天的界定點有了分歧。
  • 十二時辰大揭秘:為何子時不是從晚上12點開始?子鼠醜牛大有講究
    雖然我們現在都採用 24 小時計時法,但是中國古代一直都用十二時辰來確定時間。雖然我們知道一個時辰代表 2 小時,但關於這十二時辰還有很多不了解的事情,比如為什么子時是從晚上 11 點開始而不是從 12 點開始。
  • 子時究竟怎麼看?楊師認為還是應該分早晚子時,這樣更準確!
    子時是一天的開始,可是,關於子時現在卻有幾種不同的劃分。因為在命理學中,大家對於子時的劃分非常重視,子時關乎日柱的組合問題,只有子時確定,一天的時辰劃分才會固定下來。那麼,子時應該如何界定才準確呢?一:從當日從當日23時至次日凌晨1時的2個小時為子時,中間的24時(也稱0時)為二天之間的分界,子時便被分成了前子時和後子時,前後子時各為一小時,前子時在上一天,後子時在下一天,但前後子時的天幹相同。若沒有區分前後子時,導致子時出生的人生日發生錯誤,而日幹支一錯,八字必然出現顛覆性的錯誤。
  • 神仙難斷子時命,為什麼說子時的命很難算?
    所以古人得出了一個結論,神仙難斷子時命。就是你只要是子時出生的,就算是神仙,他都不一定能夠算得準。那麼問題是出在什麼地方?它是出在一個時辰界定的問題上面。就是說你是子時出生,可能是亥時,也可能是丑時。因為這個時辰界定很難去做到,而且子時正好是從頭一天到第二天的一個交界,而這個交界的地方也代表陰陽之氣,它沒有完全的脫離。
  • 神仙師姐命理:真太陽,夜子時,早子時到底怎麼定盤?
    按世界時區的劃分推算出地方時就可以了。世界時區是以本初子午線為基點,東西經度各7.5°的範圍作為零時區,然後從零時區的邊界分別向東西每隔15°為1個時區。地球一周共劃分為24個時區,在每一個時區內都以它的中央子午線上的地方時作為該地區的標準時,這個地方時也就是真太陽時了。我國東西相距經度有61°21',橫跨東5至東9這5個時區,每1經度差距4分鐘,每15經度差距1 小時,60經度則相差了4個小時。
  • 《長安十二時辰》已過子時,剩下十幾集該怎麼拖?
    《長安十二時辰》的細節對歷史文化有多麼考究這些點我都不用再贅述了,能吹的大家都吹過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長安十二時辰》這十二個時辰「該」是怎麼度過的。一部電視劇,一部長達48集的電視劇,它的整體故事的時間線被限制在十二個時辰內,用48集的大篇幅去講述一個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從一開始,這部劇就冒了一個很大的風險,這個風險是與現實時間掛鈎的,現實時間拖得越長,觀眾對這部劇的印象約會打折扣,為何呢?
  • 華山十二時辰 · 子時
    相遇相識便是緣的華山夜爬人亥時出發,子時大概到達毛女洞,毛女洞其實是一個道觀。這裡有一個小賣部,可以在這裡進行一次能量補充,然後準備開始後面的「爬行運動」。不知道小夥伴們登山有沒有遇到華山喵星人,貓是夜行動物果然不假。一路上遇到好多隻,感覺它們好像專挑有陰影的地方走,感覺有點神秘的靈異。
  • 為什麼說神仙難斷子時命?
    風水命理劉老師/書命理中有神仙難斷子時命之說,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數千年來的一個話題,就是從八字產生,到現在一直都爭論不休,也就是在命理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所以古人得出了一個結論,神仙難斷子時命。就是你只要是子時出生的,就算是神仙,他都不一定能夠算得準。那麼問題是出在什麼地方?1:子時之劃分標準不一。
  • 子時是幾點到幾點 凌晨子時出生的人命運
    子時是幾點到幾點?子時又稱子夜、中夜,指的是夜晚23:00—01:00,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那么子時出生的人運勢如何呢?
  • 子時:恍惚冥杳,就該就寢
    在中國古代的養生學範疇中,子時(23:00~1:00)這一個概念非常重要! 要說子時,先說十二時辰。古人將一天平分為十二個時辰。其中子時和午時正好是一天之中兩個陰陽相交的時刻!
  • 生肖牛出生的大吉時辰,幾點出生的屬牛人,一生好運有人助?
    生肖牛出生的大吉時辰,幾點出生的屬牛人,一生好運有人助?如果這個時辰的肖牛人能趕上一個比較好的出生月份,一生更是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受人愛戴。不過由於巳時肖牛太過順利和輝煌了,經常惹人嫉妒,被小人中傷。
  • 下午5點是什麼時辰 下午5點是什麼時辰啊
    在古代,人類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的是如今的兩個小時,那麼你知道下午5點對應的是什麼時辰嗎?下午5點是酉時。酉時:17:00-19:00。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下句是啥?關於「時辰」有啥講究
    中國人對於「時辰」的各種講究儼然已成為一種習慣。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下句是啥?關於「時辰」有啥講究?「戌時不貪食」:基本上沒有什麼夜生活的古人,晚上很早便就寢了,更別提吃啥夜宵了。「子時莫戀色」:「子時」是指晚上 11 時至凌晨 1 時這個時間段。而此時段人們皆處於深度睡眠之中,人體各器官也進入了休眠狀態。人們都說不宜熬夜,其實指的就是「子時」這個時間段。
  • 紫微鬥數第13課:如何定盤(地方時、發旋口訣、閏月、早晚子時)
    (點擊文章結尾「閱讀原文」也可以直接進入)當然不用擔心計算不出來準準確確的地方時出生時間,因為不同的紫微鬥數命盤需要相差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所以大多數人只要用換算確定一下小時是正確的就可以了。至於少數還不能確定出生在哪個小時的同學,將可能的兩個命盤都保存下來,結合之前講過的命宮星座的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徵,基本就能確定了。
  • 老話說:三個時辰出生的人,命中藏金,男女皆福澤深厚,有道理嗎
    導讀在古代,人們計算一天的時間,與現代有所不同,我們現在是一天24小時,古代採用的是一天12個時辰,也就是說2小時為一時辰。古人在創造這一制度時,源於對太陽運動的觀察以及認識,將太陽在天空運行的軌跡均勻地劃分為12個等份,每一份對應一個方位。再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不同的時間段。從晚上11點開始,11-1為子時,民間採用12個時辰計時法,早在《周禮》中就有記載,上面是這麼說的:「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指的便是一日中包含著十二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