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清十二時辰?這些詩詞告訴你!

2020-12-04 瀟湘名醫

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並且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十二時辰一一對應的名字吧!

子時

23:00-1:00

宜|睡眠 忌|熬夜

夜半,是今明兩天的臨界點,又名子時、子夜、中夜,意為孕育。夜半為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新唐書·歷表》中明確指出:「古歷分日,起於子半」,以子時的中點,即現今零時(24時),為一日之始。

「夜半」一詞常被文人用於詩詞之中。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不勝枚舉。

丑時1:00-3:00

宜|熟睡 忌|熬夜

丑時,又稱雞鳴、荒雞。醜是「扭」的本字,此時天地間似有一雙大手,正把夜幕與白天互相扭轉。

從字面上來看,「雞鳴」確有「雞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時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即深夜過後的1~3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丑時。

雞被古代中國人民褒稱作「知時畜也」。《韓詩外傳》中讚頌雞云:「守夜不失時,信也。」曙光初現,雄雞啼鳴,拂曉來臨,人們起身。

此時,守時的公雞發出清啼,棚戶裡的牛正在咀嚼著青草,而人應該處於熟睡狀態。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寅時

3:00-5:00

宜|熟睡 忌|熬夜

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平旦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孟子,告子上》中說「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這是我們所見到的「平旦」一詞的最早用例。

此時,太陽雖還未出地平線,但遙遠的天際處早已顯現一線生機,老虎也蠢蠢欲動,是為寅時。

著名球星科比曾說過句雞湯,「你有沒有見過凌晨四點鐘的洛杉磯?」或許這個天蒙蒙亮的時刻,屬於所有堅持著、飽含希望的人。因為熬過了最黑暗,終於要迎來晨光。

正如陸遊詩裡那樣:

晨起

宋·陸遊

老尚貪書課,黎明即下床。

不驚天乍冷,更覺意差強。

蟾滴初添水,螭爐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開卷就窗光。

卯時

5:00-7:00

宜|清醒 、排毒 忌|賴床

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日出這個詞最初見於《詩經·檜風·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

先民們告訴我們,要日出而作。在古代,這會兒,官員們要上早朝、清點人數,稱為「點卯」,也就是上班報到了。這是清腸胃、排毒素的最佳時間。

不過,我覺得這時候最好是學學大詩人李白,站在海邊望早霞,感受一下「日出紅光散,分輝照雪崖」這等氣勢磅礴的場景。告訴自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日出東南隅行

唐·李白

秦樓出佳麗,正值朝日光。

陌頭能駐馬,花處復添香。

辰時

7:00-9:00

宜|吃早飯 忌|不吃早餐

食時,又名早食等,這是吃早餐的時候。秦漢時期,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早上這一頓是主餐。辰時,也是神話中的群龍行雨時。

現在生活節奏快,很多人都是在上班途中匆匆解決早餐,或者乾脆不吃。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身體是隨著「胃經當班」開始這一天的運轉。

美食,從來都是叫醒自己的一劑良藥。

三修詩三首

唐·皮日休

一寫落第文,一家歡復嬉。

朝食有麥饘,晨起有布衣。

巳時

9:00-11:00

宜|精神飽滿 忌|久坐不動

隅中,又名日禺等, 《淮南子·天文訓》中有雲「日出於暘谷,……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于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

臨近中午,豔陽當空,蛇正潛伏在草叢中,是為巳時。這會兒,是我們一天中的第一個黃金時刻,學習工作效率最高。所以,請保持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做最重要的事。

午時11:00-13:00

宜|午飯、午睡 忌|疲勞作戰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時,太陽正運行到天宇之中,光線最強烈。陽氣達到頂點,陰氣將慢慢增加。相傳這時候,動物們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是站著的,所以午時是屬於馬的。

上古時候,午時是人們去集市交易的時間,還有「午三刻開斬」的說法。這時候和身邊人聊聊天,睡個午覺無疑是釋放壓力的最好方式。有張有弛,才是生活之道。

日中吟

宋·邵雍

日中為噬嗑,交易是尋常。

彼各不相識,何復更思量。

未時

13:00-15:00

宜|工作 忌|頹廢

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過了正午,太陽開始偏西了。這時的太陽位置,與隅中是相對的。

日中時人們會有些困沌,但日仄時,人們要從困沌中醒來,慢慢調整,這是一天中的第二個黃金時刻,要抓住時機,高效地工作,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申時

15:00-17:00

宜|工作、鍛鍊 忌|懶散

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淮南子·天文訓》裡曾說,「(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

今人一日三餐,但秦漢時期,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對於古人來說,這是第二次吃飯的時候。據說這時猴子的叫聲最為清亮,是為申時。人的工作效率也漸漸到達午後的高峰值,也是做運動的最好時機。

古人常常以一個「晡」字,代替晡時。杜甫會在這時散步,「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白居易也說,「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別愁日光西斜,而是要享受這大好時光。

徐步

唐·白居易

覓得花千樹,攜來酒一壺。懶歸兼擬宿,未醉豈勞扶。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籃輿為臥舍,漆盝是行廚。斑竹盛茶櫃,紅泥罨飯爐。眼前無所闕,身外更何須。小面琵琶婢,蒼頭觱篥奴。

從君飽富貴,曾作此遊無。

酉時

17:00-19:00

宜|放鬆 忌|爭吵、情緒不穩定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等,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這是白天進入黑夜的標誌。日入,人們開始收工返家,飛鳥也回到了叢林裡的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先民留傳給我們的智慧。

這時,忙了一天的人們,情緒最不穩定,很容易發生爭吵。所以要適當放鬆,不要做重要或複雜的事。日入時,「宜晚餐勿遲,量饑飽勿過」,晚餐不宜遲。

送別

唐·李白

水色南天遠,舟行若在虛。

遷人發佳興,吾子訪閒居。

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

聖朝思賈誼,應降紫泥書。

戌時

19:00-21:00

宜|閱讀、約會 忌|生氣、無聊

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最早使用「黃昏」的是屈原。

他在《離騷》中寫道:「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羌中道而改路。」黃昏是安靜的時段,此時自己可安靜的讀書或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享受一天中最後的愜意。

說起黃昏,人們最先想起的就是歐陽修的那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種欲說還休的景致,像極了戀愛中害羞的心情。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亥時

21:00-23:00

宜|安撫心情 忌|浮躁、做決定

人定,又名定昏等,這是一晝夜的最後一個時辰。人定,也是人靜,這時候應該安撫心情,切勿心浮氣躁,好好休息,也別在晚上做任何重要的決定。

夜深行

唐·白居易

百牢關外夜行客,三殿角頭宵直人。

莫道近臣勝遠使,其如同是不閒身。

天地的輪轉

像一部完美的詩歌

十二時辰你搞清楚了嗎?

素材來源:中國教師報、班主任研究會

編:由婉秋、李文靜

審:王麗梅

【來源:昌平教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十二時辰之辰時詩詞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一年分四季,一日別日月,時辰,區別於小時、時刻,是中國古人對於時間的完美刻畫,而翩翩詩意對應分時別辰,異常有味兒?借著《長安十二時辰》的大熱,讀著先賢望著時辰而來的興嘆,你或許也應該詩一把了!辰時:又叫食時、早食。
  • 你真的了解十二時辰嗎?漢字告訴你,如何優雅地過好每一天
    時間:10:00 地點:象形部落編輯部 記錄員:二水《長安十二時辰》圓滿落幕了亦穿越時空,盡展眼前現代計時都用「小時」其實是為了區分「大時」也就是中國古代的十二時辰1時辰=2小時從西周起,這種計時方法就已經非常成熟了
  • 職場人十二時辰,你在哪個時辰裡最扎心?
    就在眾人就《長安十二時辰》最終BOSS是誰而眾說風雲之時,似乎沒有人意識到「時辰」才是這個故事最大的「幕後推手」。無論是月薪數萬的企業高管還是勤勤懇懇的業務人員,都難逃「職場十二時辰」的統治。這些職場趣聞,或許能為你提供一些精妙的「合作夥伴」,讓你的「十二時辰」變得不那麼繁雜枯燥。  巳時(9時-11時):辦公桌精靈上線,開工不急!
  • 「全國十二時辰」出爐 你是哪個時辰的呢?
    周末,「全國十二時辰」這個話題突然衝上熱搜榜!【連喝都喝不起】 小宇的阿宙QAQ:太真實了吧,看看我的十二時辰——玩手機玩手機玩手機赫明陽2017: 看我們東北人多和諧,燒烤沒毛病 轅下一駒:福建十二時辰 躲避廣東人限於篇幅好多地方沒有收進來,有網友已經補充了:江蘇的十二時辰是做試卷,四川是吃火鍋,還有呢...?
  • 十二時辰之申時詩詞節選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一年分四季,一日別日月,時辰,區別於小時、時刻,是中國古人對於時間的完美刻畫,而翩翩詩意對應分時別辰,異常有味兒?
  • 十二時辰之酉時詩詞節選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一年分四季,一日別日月,時辰,區別於小時、時刻,是中國古人對於時間的完美刻畫,而翩翩詩意對應分時別辰,異常有味兒?借著《長安十二時辰》的大熱,讀著先賢望著時辰而來的興嘆,你或許也應該詩一把了!酉時:又叫日入、日落、日沉、傍晚。
  • 寺院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 辰 子、醜、寅、卯 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一天·十二時辰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最近熱播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軍訓十二時辰
    軍訓十二時辰 軍訓十二時辰 「鳥道一千裡,猿啼十二時。」
  • 真實版中國十二時辰,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原創:中國人的一天        說起火爆這個夏天的國產劇,《長安十二時辰》必須擁有姓名!在劇中,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個時辰內,拯救陷入死局的長安。隨著這部劇的熱播,#全國十二時辰#也登上熱搜話題,腦洞清奇的網友開始了刷屏。好玩的是段子,但真實的是生活。真正十二時辰下的中國,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 中國人的十二時辰,原來時間這麼美
    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 十二時辰,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以此類推一天二十四小時分為十二個時辰。 十二時辰有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這是漢民族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
  • 十二時辰的一生,一生中的十二時辰
    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裡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解讀,指導著子孫後代過好每一刻當下。 夜半,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此時夜已深,千家萬戶早已經入眠。 但在一千多年前,落榜的張繼怎麼也睡不著,寒山寺的鐘聲響起,重重地撞入他心坎裡,撞出超越時空的永恆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如果你沒有張繼的詩情,還是早點入睡吧。
  • 為何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
    比如,為何古人會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我們的先祖們是如何在沒有精確測量儀器的情況下,給生活加上了這些有效又奇妙的"標尺"的呢?早在殷商時代,我們的先祖就有了明確的時間意識和時間觀念。此時的時間觀念,正反映著當時的人們對存在或世界統一性的理解。因為對世界的認識有限,殷商時期的人們在生活中大事小事都要佔卜,非常依賴神明。
  • 《長安十二時辰》導演曹盾:我給易烊千璽打100分
    《長安十二時辰》爆了。 作為國產劇,豆瓣8.6的分數不低。演技爆棚的主演雷佳音和易烊千璽又是如何被選出來的?《長安十二時辰》還有什麼臺前幕後的故事? 《中國電影報導》採訪到了導演曹盾,讓我們聽聽他怎麼說!
  • 多彩貴州網 - 貴州十二時辰
    貴州十二時辰最近突然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已經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引得身邊的迷妹迷弟們紛紛為之打call,劇中宏大華美的畫面,還原了長安這座歷史古都應有的熱鬧繁華,還有易烊千璽弟弟那盛世容顏圖片來源:優酷視頻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飽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每個時辰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夜半、
  • 雞東戰「疫」「十二」時辰,這座城,這些人……
    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連日來雞東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守護每一寸土地護佑每一位居民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今天,跟小編一起去感受雞東縣基層黨員幹部是如何守護
  • 中國把十二時辰劃分「錯」了!
    其次,十二生肖也用來記時,十二個時辰就是十二個生肖 。雖然現在用24時制了,但是傳統的十二時辰,仍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養生保健等方面密切相關,如在中國傳統醫學上,認為子時與肝臟對應入肝經,這個時候人們必須要睡眠,才能保護肝臟。午時與心臟對應入心經,所以午睡對保護心臟很有好處。所以準確劃分十二時辰十分重要,如果連子午時時都分不清,或者劃分錯了,怎麼能保護「心肝」?
  • 對話《長安十二時辰》導演:如何避免拍成「美劇24小時」|鈦度專訪
    這方面沒有太多特殊的想法,就是覺得馬老師小說本身有自己的節奏和閱讀的快感,這個東西我不想損失,所以在做劇本就考慮這些東西,拍的時候也儘量以運動鏡頭為主,讓大家覺得流暢。Q:《長安十二時辰》以及您的上一部作品《海上牧雲記》都是根據大IP改編而成,大家也會拿《長安十二時辰》跟《海上牧雲記》比較,比如說美術風格或者演員表演等。
  • 凌晨3點還不回家,這些泉州人去哪了?「十二時辰」驚人真相曝光!
    這個夏天國產劇《長安十二時辰》火了並且即將迎來尾聲點擊播放 GIF 0.7M「長安的十二時辰」即將完結但現實生活的「十二時辰」還在日復一日的發生著接下來讓我們藉助劇中神乎其技的「大案牘術」(說人話:大數據分析)看看泉州人的十二時辰是如何行走的丨註:文中展示統計數據
  • 一場持續十二個時辰的人性實驗
    ……不過,今天凹叔不是來劇透劇情的,而是想推薦我們磨鐵圖書一位重要的作家——李松蔚老師寫的一篇文章《一場持續十二個時辰的人性實驗》(本文首發自他的公號:李松蔚)。李松蔚老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作者,在我們磨鐵出版了《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等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