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編制依據GBT 50080-2016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一、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於施工操作(攪拌、運輸、澆築、振搗),並能獲得均勻、密實的混凝土的性能。
和易性指標包括: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二、混凝土坍落度的適用範圍
混凝土坍落度試驗方法宜用於骨料最大公稱粒徑不大於40mm、坍落度不小於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測定。
三、坍落度試驗的試驗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坍落度儀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坍落度儀》JG/T 248的規定;
2、應配備2把鋼尺,鋼尺的量程不應小於300mm,分度值不應大於1mm;
3、底板應採用平面尺寸不小於1500mm×1500mm、厚度不小於3mm的鋼板,其最大撓度不應大於3mm。
四、坍落度試驗(5步)
1、坍落度筒內壁和底板應潤溼無明水;底板應放置在堅實水平面上,並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後用腳踩住兩邊的腳踏板,坍落度筒在裝料時應保持在固定的位置;
2、混凝土拌合物試樣應分三層均勻地裝入坍落度筒內,每裝一層混凝土拌合物,應用搗棒由邊緣到中心按螺旋形均勻插搗25次,搗實後每層混凝土拌合物試樣高度約為筒高的三分之一;
3、插搗底層時,搗棒應貫穿整個深度,插搗第二層和頂層時,搗棒應插透本層至下一層的表面;頂層混凝土拌合物裝料應高出筒口,插搗過程中,混凝土拌合物低於筒口時,應隨時添加;
4、頂層插搗完後,取下裝料漏鬥,應將多餘混凝土拌合物刮去,並沿筒口抹平;
5、清除筒邊底板上的混凝土後,應垂直平穩地提起坍落度筒,並輕放於試樣旁邊;當試樣不再繼續坍落或坍落時間達30s時,用鋼尺測量出筒高與坍落後混凝土試體最高點之間的高度差,作為該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注意事項:
1、坍落度筒的提離過程宜控制在3s~7s;從開始裝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個過程應連續進行,並應在150s內完成。
2、將坍落度筒提起後混凝土發生一邊崩坍或剪壞現象時,應重新取樣另行測定;第二次試驗仍出現一邊崩坍或剪壞現象,應予記錄說明。
3、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測量應精確至1mm,結果應修約至5mm。
五、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的評定方法
用搗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錐體側面輕輕敲打,若錐體逐漸下沉,則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錐體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現離析現象,則表示粘聚性不好。
六、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的評定方法
坍落度筒提起後,如有較多稀漿從底部析出(淌漿),錐體部分混凝土拌合物也因失漿而骨料外露,則表明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能不好;無稀漿或僅有少量稀漿自底部析出,則表示保水性良好。
七、坍落度 (流動性)的選擇
1、根據坍落度的不同,可將混凝土拌合物分為:
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值為10~40 mm)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值為40—90mm)
流動性混凝土(坍落度值為90~150mm)
大流動性混凝土(坍落度值≥150mm)。
2、當構件截面較小或鋼筋較密,或採用人工插搗時,坍落度可選大些;反之,如構件截面尺寸較大,或鋼筋較疏,或採用機械振搗時,坍落度可選擇小些。
混凝土澆築入模時的坍落度參考用表
註:
1.本表建議的坍落度是未考慮摻用外加劑而產生的作用。
2.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180-220mm、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100-140mm;
3.用人工搗實時,坍落度宜增加20~30mm。
4.澆築較高結構物混凝土時,坍落度宜隨混凝土澆築高度上升而分段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