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規範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與優化

2021-01-08 砼話

引言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 中公式計算和參數選擇不能直觀反應配合比設計過程中的問題,在實際混凝土施工中當砂石料有變化時,因操作人員經驗欠缺或調整不當,易造成混凝土質量不合格。本文結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簡化幾個參數的選擇計算,使配合比設計更加直觀高效。

一、通過試驗獲得以下材料參數及碎石摻配比例

水泥(擬定比例膠凝材料摻配)28d 實測強度,水泥(及粉煤灰等外摻料)的密度,砂石飽和面幹比重,水和減水劑密度,砂石鬆散堆積密度。根據集料篩分數據,算出細度模數,確定粗集料摻配比例,使之符合級配要求。

據膠凝材料種類和限制範圍,確定各種膠凝材料的種類。

二、配置強度的計算(JGJ55-2011)

fcu,o≥ fcu,k+1.645σ(1)

標準差σ取值:按照表1 取值。

三、混凝土配合比計算

1.水膠比計算

遵循水膠比和強度成反比的原則,簡化水膠比計算公式,強度和膠水比近似成線性關係,更加直觀。

此公式可直接計算指定水膠比情況下的強度值,便於日常混凝土的控制與優化。

2.用水量W

採取固定用水量法,普通混凝土的用水量一般在155~200kg/m3。混凝土強度越高,選擇的用水量越低。配比設計之初,暫不考慮減水劑中的水。

3.計算膠凝材料用量B

膠材總量等於用水量W 乘以膠水比B/W:

B=W×B /W (4)

每種膠材的數量應符合不同規範對膠材的限值,比如:膠材最小不得少於280kg/m3;水泥用量不得超過500kg/m3。

4.砂率SP 的計算確定

用配合比全計算法計算確定,再據砂細度模數進行修正。

混凝土是多相聚集體,混凝土的普適體積模型如下圖:

5.假定混凝土含氣量為1.5%~2%,根據用水量、水灰比、各膠材比例、砂率、碎石比例等參數,採用體積法,計算各原材用量(減水劑除外)。

6.對砂率及碎石比例進行修正

(1)採用多種級配碎石或連續級配時,每方混凝土中骨料篩分通過率曲線和標準富勒曲線對比,對砂率和碎石比例進行微調,使實際曲線在標準曲線附近,線型基本平順,無明顯折線。

1907 年富勒及湯姆森提出:固體粒料粒徑分布定義的理論方程式及其分布曲線。方程式為:

式中:h—係數(0.3~0.5);

P—某粒徑顆粒的過篩百分比;

d—某顆粒的粒徑(mm);

D—該級配組的最大顆粒的粒徑(mm)。

1)其中h 值越小表示集料中的細集料越多,水泥混凝土中h 值取0.5。

2)富勒曲線圖中,可以直觀的查看總骨料的通過率。可判別粒料的粗細性。越靠近標準曲線,說明大小顆粒呈連續級配分布,其相互填充愈密實,孔隙率愈小。

3)標準曲線是富勒公式導出的理論級配圖,顆粒為理想中的圓形顆粒。實際上骨料絕大多數為不規則顆粒,但是級配的架構走勢,仍需參照富勒曲線的趨勢組合級配。所以混凝土集料的組合只要類似和貼近富勒曲線即可。

(2)實際生產中,料源緊張,可能存在使用單粒級粗集料和斷級配碎石的情況,其整體篩分曲線是不符合富勒曲線的(有折線),這種集料在實際生產中注意以下兩問題:

1)砂率確定:按照緊密堆積密度試驗操作方法,使砂緊密填充在緊密碎石的空隙中。然後篩分,分別稱量砂石重量並計算砂率。使用這個砂率的混凝土流動性差,應適量增大砂率,乘以係數1.1~1.2 使砂填滿空隙並有富裕。

2)適量增加膠凝材料用量來保證砂漿體的強度。

7.減水劑用量的確定:尋找達到要求塌落度的減水劑的摻量

首先在試拌中使用比推薦摻量稍小的量,查看檢測混凝土坍落度,逐漸調整減水劑的摻量,直至混凝土坍落度符合要求。原則是坍落度滿足施工即可,不可追求過大坍落度,以保證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

我們平時說的減水劑其實是複合型的混合物,包含減水成分、緩凝成分、增稠(保坍)成分和引氣成分四大類。減水成分是種表面活性劑,在攪拌過程中,吸附在水泥顆粒表面,把水泥顆粒吸進去的部分水釋放出來,變成自由水。這樣混凝土才具有流動性。所以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小取決與置換出自由水的量,也就是取決於減水劑的摻量。

液體減水劑中的水,也應該算進混凝土用水量中。調整配合比時,應相應減少混凝土的用水量。

確定減水劑用量後,應進行重新試拌驗證。對比減水劑後摻法和同摻法的差異,觀察混凝土的流動性,觀察混凝土靜置有無泌漿泌水現象,檢測坍落度、含氣量、凝結時間、容重等指標。不符合要求時,求助減水劑廠家技術人員根據摻量要求對減水劑的四大成分進行調整並對配合比參數進行調整。

良好的混凝土應翻拌鬆軟,不抓底,不板結,漿體對石子包裹性好,有良好的粘聚性,凝結時間滿足施工時間要求;大流動性混凝土還應有良好的擴展度和流速。

找減水劑摻量的方法,具有方便快捷,不用考慮含泥量或粉煤灰中含碳量影響,以達到設計坍落度為目的,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需注意,許多試驗人員認為配合比數值確定後,其他就是減水劑廠家的事情了,有的甚至套用其他工地的配合比數值,這是很片面的做法。宏觀上混凝土是膠凝材料、砂、粗骨料、水和減水劑組成;但微觀上是很複雜:膠材的細度、吸水率、燒失量等指標,砂的細度模數和含泥量等指標,碎石的粒徑、吸水率、含泥量、針片狀等指標,減水劑中四種成分的類型及摻量,這些任何一種指標有變化,都對其他指標造成影響。比如:膠材燒失量和骨料含泥量的變化就會影響減水劑摻量,從而影響混凝土的含氣量和凝結時間;砂細度模數的變化會影響到砂率變化,從而影響混凝土的粘聚性和流動性。所以,在配合比設計和調整時,應該綜合考慮,綜合調整。

四、混凝土的試配、調整和確定

按照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第六章執行,不作詳細贅述。

(1)《規程》6.1.5 中,宜採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個是6.1.4 中確定的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膠比宜較試拌配合比分別增加或減小0.05,用水量與試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別增加或減少1%。分別試拌成型試件進行強度試驗。

(2)根據6.1.5 的三個試配強度,繪製強度和膠水比的關係圖或插值法確定略大於配置強度的膠水比,重新計算配合比。根據實測容重與計算容重的校正係數,調整配合比各材料用量。

實測容重與計算容重之差的絕對值要在配比計算容重的2%範圍內,不用調整。

五、配比設計方法優化後優點

(1)簡化了水膠比公式,使配置強度和膠水比成線性關係,更加直觀。可以直接計算指定水膠比情況下的強度值,便於日常混凝土的控制與優化。

(2)採用固定用水量法,簡化規程中查表及計算的繁冗程序。

(3)根據普通混凝土的數學模型,採用全計算方法推導的砂率計算公式,結合用水量能計算出混凝土各組分之間的定量關係和用量。

(4)採用集料篩分曲線和富勒曲線的對比,可以直觀高效的對砂率和碎石摻配比例進行修正,使之摻配後達到最佳密實,使用極可能少的膠材,混凝土即達到良好工作狀態和各方面要求,做到混凝土綠色環保。

(5)找減水劑摻量的方法,在不用考慮砂石含泥量、粉煤灰含碳量等不良因素,快速準確的找到合適的減水劑摻量。同時,根據混凝土的狀態,能快速的知道減水劑中其他組分摻量是否合適,以便有針對性的對減水劑組分進行調整。

(6)當砂石原材有變化時,根據篩分和密度等試驗數據,能快速的調整配合比數據,保證混凝土質量。

相關焦點

  •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試算法
    但同時因為混凝土組成材料多樣化,其原材料具有很強的地方性,現代建築工程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越來越多並越來越高,混凝土微結構對環境和時間的依賴性以及不確知性,註定了混凝土材料結構體系的複雜性。因此對其配合比的設計極為關鍵。
  • 防輻射C35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與施工
    考慮到防輻射要求,設計要求採用重晶石混凝土,混凝土表觀密度等級為5級,即容重要求在2800~3000kg/m3之間,同時此重晶石混凝土需要泵送施工的實際情況,因此,文中針對重晶石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開展試驗研究與工程實踐,以保障工程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 C30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及工作性能影響因素研究
    其一是原材料的性能;其二是混凝土強度。計算方法是先計算出初步配合比,再進行調配最終確定出達到要求的配合比。但是自密實混凝土設計配合比的方法與傳統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有著很大不同。2012年8月,我國新頒布實施了JGJ/T283—2012《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作為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行業標準。
  • 混凝土路面技術要求及配合比設計
    拌制時,必須根據使用材料、施工機械、施工氣候等條件,在保證混凝土強度、耐久性和經濟性的前提下,選擇合理的配合比和適宜的坍落度,或摻加各種外加劑(如減水劑、流化劑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4)表面特性。混凝土路面應具有良好的表面功能(或表面特性),即要求路面具有足夠的抗滑、耐磨及平整性。
  • C30水下防腐蝕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應用
    3防腐蝕混凝土配合比設計3.1防腐蝕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考慮混凝土防腐主要是材料的耐久性,因為耐久性對結構的維修和更新費用,有重大經濟意義。耐久性被定義為材料在給定的環境條件下的使用年限。一般密實的或不透水的混凝土具有長期的耐久性,而取決於它的配合比、搗實的程度和養護及正常環境的溫度和溼度。在以往工程中採用抗硫酸鹽水泥配製防腐混凝土。但由於抗硫酸鹽水泥作為特種水泥,目前國內生產廠家生產規模較小,並受工藝、運距、數量、價格較高等因素影響,制約了防腐混凝土的發展。
  • 如何儘量完善試驗資料-試驗檢測工程師系列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工地上比較重要的就是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了。那麼,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都需要檢測什麼指標呢?有些同志可能說,有關規範上都有啊,要求有什麼檢測什麼唄,檢測什麼就附什麼唄!其實這麼說還是有點籠統,不便於參照執行。個人體會認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要附什麼資料,應依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JGJ55-2011》以及本工程設計文件中對有關標號混凝土的規定來執行。
  •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10個常規問題
    框架結構——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成承重體系的房屋建築結構(《高層建築結構分析與設計》P44) 框架結構——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而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  2.《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為什麼對多高層建築結構的相對層間位移(層間水平位移與層高之比)做出限制?答:任何構件或結構為保證其正常工作,都必須滿足強度、剛度和穩定的要求。
  • 混凝土配合比不是簡單的數字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其在生產中的控制,是混凝土質量保證的重要內容,也是混凝土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混凝土配合比確定並不是簡單的幾種數據比例確定,不但要滿足必要的強度,還要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離析、不泌水等,以及配合比的經濟性。
  • 普通混凝土砂石級配的研究
    長期以來,人們對優化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多著重在集料的密實堆積與有利於拌合物流變性能方面。電子計算機廣泛應用後,人們便可以採取虛擬堆積思路,利用數學模擬計算和若干試驗數據得出各種密實堆積模型。然而,不論哪種類型構思形成的數學模型與實際生產所用的砂石堆積狀況仍然有某些程度的差距。
  • 混凝土配合比公式
    混凝土的強度分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個等級。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間 的比例關係。
  • 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設計方法的中、歐、美、日規範對比分析
    鋼-混凝土組合梁負彎矩區設計方法的中、歐、美、日規範對比分析 1.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23000 摘要:鋼-混組合梁負彎矩區的計算方法對於連續組合梁設計是重難點,國內外關於該區域的計算方法有較大差異。通過對比中歐組合梁相關技術規範,發現國內規範均未考慮混凝土拉伸剛化引起的鋼筋應力增加。
  • 怎樣做混凝土試塊才規範?這5個要點告訴你
    本文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15。《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混凝土耐久性檢驗評定標準》JGJ/T19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範》GB50666-2011等相關規定條文來編寫。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及設計強度,商混站及現場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一般要比理論配合比高出10%-15%,主要是考慮現場製作方法、養護條件等等的不同差異。
  • 2015年造價員基礎知識:普通混凝土用骨料
    普通混凝土用骨料:  混凝土中的砂、石起骨架作用,故稱骨料,它既降低了混凝土的成本,又可傳遞荷載,並顯著減少混凝土的收縮。  1.砂子。砂子的顆粒直徑在0.15~5.0mm之間。由於產地不同,可分為河砂、海砂和山砂。
  • 普通混凝土現場拌制
    普通混凝土現場拌制1 範圍本工藝標準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的普通混凝土的現場拌制。2 施工準備2.1 材料及主要機具:2.1.1 水泥:水泥的品種、標號、廠別及牌號應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的要求。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及進場試驗報告。
  • 透水混凝土做法配合比 透水混凝土功能
    裝修中最基本的材料就是水泥沙子了,包括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需要所以你也來鋪瓷磚的話,那麼就會勾兌一些,然後這樣的話才能起到一個加固的作用,那麼,我們大家需要先看一下透水混凝土做法的配合比是多少,只有知道了它的比例才能知道怎麼做出來混凝土,此外,透水混凝土的功能有哪些。
  • 「混凝土氯離子電通量測試儀」校準規範通過審定
    鋼筋混凝土是指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網、鋼板或纖維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與之共同工作來改善混凝土力學性質的一種組合材料。氯化物,氯離子引起的腐蝕嚴重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為了使混凝土結構達到預期的壽命,必須採取有效的檢測手段。
  • 普通模壓製品使用乙丙再生膠如何設計配合體系
    以三元乙丙橡膠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普通模壓製品應有盡有,涉及汽車配件、工業製品等多個領域,其中不乏使用三元乙丙再生膠降低成本的。那麼在實際生產中,使用三元乙丙再生膠生產低成本普通模壓製品時,橡膠製品廠家該如何通過調整配合體系來優化產品性能呢?
  • 配合比參數對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響
    從混凝土碳化的物理化學過程可以知道,影響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可分為材料因素、環境因素和施工因素三大類。材料因素包括水膠比、水泥品種和用量、摻合料用量、骨料、外加劑等,主要是混凝土鹼度的降低從而影響混凝土碳化。通過混凝土試驗研究配合比參數對抗碳化的影響,主要分析水膠比、膠凝材料用量、粉煤灰和礦粉單摻摻量及雙摻摻量對混凝土抗碳化的影響。
  • 結構精細化設計,成本優化百萬級!
    其中,結構成本的優化不僅優化量巨大(以百萬計甚至千萬計),且往往是客戶不關注的成本,結構優化節省的工程造價就是項目的新增利潤。京津冀事業部技術部總結了過往住宅項目影響結構成本的關鍵因素,為住宅項目結構設計優化提供借鑑與參考。
  • 這樣設計造價省一半!超高層基礎優化案例解析
    在豎向構件跨度較大、荷載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下,強行採用整體平板,筏板厚度由最不利位置的計算厚度決定,造成整個基礎的鋼筋、混凝土用量大大增加。Part 3.3 / 施工圖配筋不精細 根據規範,筏板基礎最小配筋率為0.15%,原方案3.5m厚筏板通長筋配筋率0.176%,仍無法避免配置附加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