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斜拉索安全性評估對比研究斜拉橋和矮塔斜拉橋的結構冗餘丨Engineering

2021-02-25 Engineering

Khawaja Ali, Hiroshi Katsuchi, Hitoshi Yamada.Comparative Study on Structural Redundancy of Cable-Stayed and Extradosed Bridges Through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ir Stay Cables [J]. Engineering,2021,7(1):111-123.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土木工程系的Khawaja Ali與其研究團隊發布的最新研究基於斜拉橋和矮塔斜拉橋的斜拉索安全性評估,為比較斜拉橋和矮塔斜拉橋提供了新的見解。

由於斜拉索的使用,人們通常認為這兩種類型的橋梁擁有相同的結構。但是,國際橋梁設計標準規定了兩種類型橋梁各自的斜拉索的安全係數。為了解決這一錯誤概念,研究者通過考慮各種不利因素和破壞因素(如過載、鋼索損耗和腐蝕)的影響,對在疲勞和極限狀態下的斜拉索的安全係數進行了比較。

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兩種類型橋梁之間的結構差異,並通過採用確定性和非確定性方法評估其結構冗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根據日本現行的斜拉索設計指南,開發了兩座橋梁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在達到橋梁模型的平衡狀態之後,以參數方式對斜拉索的不同安全係數進行靜態分析。最後,採用一階可靠性方法和蒙特卡洛方法確定斜拉索的可靠性指標。

分析結果表明,在相同的荷載條件下,斜拉橋和矮塔斜拉橋在不同安全係數下具有不同的結構冗餘度。此外,隨著斜拉索的安全係數的增加,結構上的冗餘大大增加。

相關焦點

  • 考慮橋面初始變形的大跨度斜拉橋車橋耦合振動分析
    由於大跨斜拉橋結構複雜,在列車、溫度、風等荷載作用下主梁變形顯著,當橋面存在初始變形時容易引起橋梁產生與高速列車相近的自振頻率,進而引起共振,威脅橋梁結構以及行車安全。因此,有必要開展考慮橋面初始變形的大跨斜拉橋車橋耦合振動分析。
  • 齊齊哈爾這座斜拉橋,將於15日通車!
    橋 是一個城市的交通設施造型獨特的橋也是城市的地標景觀「南京眼」作為一座斜拉橋成為南京市地標建築↓最近鶴城一座斜拉橋即將通車造型與「南京眼」相似「鶴城眼」長啥樣讓我們先賭為快文化北大橋項目建設接近尾聲預計本月15日即可通車
  • 橫跨「中國百慕達」 全國內陸湖跨徑最大斜拉橋通車
    塔高137.9米斜拉索呈空間雙索扇形布置,共72對鄱陽湖二橋穿越「東方百慕達」之稱的鄱陽湖水域全長5589米是目前國內高速公路跨內陸湖泊最長的斜拉橋是全國內陸湖跨徑最大的斜拉橋建設難度國內罕見航拍建成後的鄱陽湖二橋。
  • 福廈鐵路泉州灣跨海大橋進入斜拉索施工階段
    近日,在新建福廈鐵路泉州灣跨海大橋施工現場,兩個主墩各8根斜拉索順利掛設完成,大橋全面進入斜拉索施工階段。  斜拉索是斜拉橋的主梁與主塔之間的連接紐帶,是斜拉橋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視為斜拉橋的「生命線」。
  • 國內首座高鐵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主塔順利封頂
    國內首座高鐵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主塔順利封頂 2020-10-22 14:53:52 國內首座高鐵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主塔順利封頂 于振洪 攝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該橋是國內首座高速鐵路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此次安海灣西岸主塔封頂,為今後我國無砟軌道跨海大橋的建設,提供了可借鑑的施工經驗。
  • 保定今天凌晨發生大事件:我國首座魚腹式箱梁斜拉橋成功轉體
    長城網10月30日訊(記者 高琳哲 通訊員 周力圖 周青)10月30日凌晨1時20分,由中鐵六局石家莊鐵建公司承建的保定徐水區南外環上跨京廣鐵路轉體橋成功跨越京廣鐵路和107國道,結束了徐水區沒有高架橋的歷史。該橋是我國首座採用魚腹式箱梁的斜拉橋,也是保定地區首座斜拉索轉體橋。徐水區南外環上跨京廣鐵路轉體橋夜間鳥瞰圖。
  • 高強材料、預應力技術……未來橋梁結構體系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工程建造技術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文藝復興之前可稱之為工匠時代,其特點是徒弟模仿師傅,仿造已建橋梁建新橋,倒塌的可能性小;文藝復興之後逐漸建立了工程結構理論,建立了從數學到力學,再到構件設計,最後到整體結構設計方法,按照科學化的理論體系設計橋梁就能保證其結構的安全性。
  • 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橋開建!
    為了落實長江大保護要求,減少橋梁建設對防洪、生態環境和長江航道的影響,大橋設計採用三塔兩主跨設計,兩大主跨超千米,分別跨越牛屯河邊灘和主航道。大橋上層公路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時速80公裡。下層為兩線巢馬城際鐵路,設計時速250公裡,以及兩線城際鐵路標準預留鐵路,設計時速200公裡。單跨1120米,雙跨連續跨度2240米,為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橋。
  • 滬通長江大橋 432根斜拉索開始「調弦」
    調纜是全橋施工之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階段,也是中國纜索結構橋梁技術進步最為顯著的階段。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中鐵鄭州索纜公司密切合作,對全橋432根斜拉索的拉力進行精確調整,最終使主橋的線型達到設計要求。記者驅車從錫通高速公路(S19)南通西樞紐預留的施工通道駛上南通與蘇州之間的滬通長江大橋主橋。
  • 全國首座時速350公裡無砟軌道高鐵斜拉橋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央廣網南昌8月1日消息(記者 李竟成 通訊員 劉燕 徐雲龍)7月30日,京九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昌贛客專贛州贛江特大橋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這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第一座大跨度無砟軌道高鐵斜拉橋。  據悉,被譽為「千裡贛江第一橋」的贛州贛江特大橋全長2155.64米,主橋設計為雙塔式斜拉橋,主跨300米,最大鑽孔樁徑2.2米,樁長56米。
  • CFRP丨比鋼筋水泥還要堅固?看土木工程領域新趨勢
    斜拉橋斜拉橋具有外形美觀、結構剛度大、跨越能力較強、相比於自錨式懸索橋和拱橋施工簡單等優點。CFRP材料用於大跨徑斜拉橋的拉索,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強性能,還可減輕斜拉橋上部結構自重,提高斜拉橋跨越能力和承載效率。
  • 南沙港鐵路200米高主塔封頂
    日前,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畢,目前世界雙線貨運鐵路建設史上同類型結構跨度最大的斜拉橋主塔——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斜拉橋東岸157號主塔成功封頂,標誌著由「鐵建力量」中鐵十一局承建的南沙港鐵路繼15日西岸156號主塔首根斜拉索掛設施工後又一重大關鍵進展。
  • VSL威勝利丨橋梁聚焦 英國昆斯費裡大橋(Queensferry Crossing)
    在福斯海灣上,有三座跨越了三個世紀的橋梁——福斯鐵路橋(Forth Bridge)和福斯公路橋(Forth Road Bridge)以及昆斯費裡大橋(Queensferry Crossing)。身披鮮紅外衣的福斯鐵路橋是英國19世紀80年代建造的著名鐵路橋,而福斯公路橋是英國第一座大跨度懸索橋,這座橋自1964年通車便成為當地的交通要塞,每天的交通量約為70000輛,並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加上天氣和氣候的變化,大橋的纜索腐蝕問題愈加嚴重,為緩解福斯公路大橋日益老化、通行能力減退,保護這座橋不受未來的破壞,蘇格蘭政府決定在現有橋梁的西側修建一座新的斜拉橋,這座橋就是——昆斯費裡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