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每當驚蟄過後,便進入釣鰻魚、鱔魚的好時節。釣鰻魚比釣鱔魚的時間要長的多。那時釣魚可沒有現在那麼講究的魚竿,到河邊採上一根根青蘆頭,蘆頭上繫上鞋底線,線上結上魚鉤,魚鉤上穿上蚯蚓,那便是釣子了。
太陽一落山,小夥伴們都捧著一捆捆的魚釣子來到河邊,一條條小河的水面上,三五步橫著一根釣子,有的把釣子插在水邊的泥裡,那叫插釣;有的把釣子放在水面上,那叫躺釣。
天黑以後,提著提燈,去查看魚兒上釣沒有。提燈是鉛皮製框,四角方方,四邊鑲上玻璃,其中一面的玻璃可以上下移動,便於添油點燈。燈內底座焊上一圈鉛皮用以嵌置一盞用瓶子製作的煤油燈,小瓶內灌滿火油,用棉紗做的燈蕊伸在鉛皮管子裡,燈蕊管插入火油即可點燃。提燈蓋用鉛皮製成穹窿形,上面開有口,讓煙從口裡排放,提燈上面裝有拎環,可拎著走。
趁著夜色去巡看,這邊那邊,一根根釣子在浮動,那是魚上鉤了,忙得你起釣也來不及。一條又一條鰻魚、鱔魚釣上了你的釣竿,長長的圓溜溜滑膩膩的身子蛇似地扭著擺著,死命地掙扎,但無濟於事,還是被你提上了岸,抓進了魚簍或籃子。
遇上小一點的魚,往往放生,讓它們重回「水晶宮」,有的缺德一點的乾脆把小魚扔在路邊,把魚曬乾了身子也無人去拾取。
釣魚的樂趣說不完,等待魚上鉤,如同等待羊羔從母胎中降生,等待小蠶從蠶繭中破殼,等待桃樹枝頭綻開第一朵骨朵,充滿著熱切的期盼,充滿著捕獲的欲望,充滿著收穫的喜悅;發現釣子頭一下一下沉入水裡,你的心裡頓時泛起欣喜的浪花;當你把魚兒提上岸時,你的心中灌滿了成功的歡欣,猶如打了勝仗似的得意,釣得高興時,整夜沒有睡意。
作者:蔡炯
來源:海門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