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屆福州海洋高峰論壇——海洋生態研討會:聚焦海洋生態,共謀...
論壇開幕式。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東南網11月28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11月27-29日,由閩江學院和中國生態學會海洋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閩江學院海洋研究院、海洋學院承辦的第一屆福州海洋高峰論壇——海洋生態研討會在福州召開。
-
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暨海洋環境腐蝕與防護論壇在東北大學召開
8月20—22日,中國科協第376期青年科學家論壇暨海洋環境腐蝕與防護論壇在瀋陽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東北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149 廠、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聯合承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主任鞠鵬飛、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張達威、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戚鵬、東北大學副教授盧小鵬擔任本次論壇執行主席。
-
極端力學高端論壇暨西北工業大學極端力學研究院成立大會開幕
西工大新聞網5月28日(記者 高瑩 通訊員 張超 攝影記者 郭友軍)5月25日,由西北工業大學主辦的極端力學高端論壇暨西北工業大學極端力學研究院成立大會開幕。汪勁松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極端力學」問題逐漸成為國際力學研究領域的新興熱點,也是國家重大戰略工程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西工大多年來堅持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一些極端力學問題的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進展。
-
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在南沙舉行
當前,南沙科學城已初步形成「1+2+3」海洋科技創新體系,依託一個省實驗室(即廣州海洋實驗室)、兩個大科學裝置(即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極端海洋動態過程多尺度自主觀測科考設施)、三個重大科創平臺(即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深海科創中心、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著力打造國家級海洋科學研究基地和「科技興海基地」,勇擔海洋強國建設使命,重點聚焦海洋科技原始創新,全力打造國家海洋實驗室
-
海洋工程地質災害防控科技創新高層論壇暨山東省海洋環境地質工程...
海洋工程地質災害防控科技創新高層論壇暨山東省海洋環境地質工程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2月24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2020
-
世界海洋科技論壇青島舉行 發布十大海洋前沿問題
新華網青島8月16日電(郭亞麗)13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系列活動之一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青島舉行。中國科協在會上發布了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本次論壇以「加快海洋科技創新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守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戴民漢等六位院士做了現場主題報告,就當下海洋科技領域熱點問題交流了觀點。
-
走進深藍|2020年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年科技論壇在山東東營開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12月3日上午,2020年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年科技論壇在山東東營開幕,本次論壇為期兩天,以「全球變化下的海洋與湖泊——健康海洋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興偉等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20餘名專家學者,分別就海洋衛星組網觀測,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黃河三角洲溼地和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等研究領域做了專題報告。本次論壇的召開將對促進海洋湖沼領域研究技術提高,促進海洋湖沼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都具有重要意義。《走進深藍》是一檔全力聚焦海洋強省戰略、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型融媒海洋欄目。
-
【溫州女人·范】 聚焦女科學家論壇丨韓喜球:走向深藍,探尋海底的...
【溫州女人·范】 聚焦女科學家論壇丨韓喜球:走向深藍,探尋海底的奧秘 2020-10-21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業界專家聚焦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 探討海洋領域深度合作
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22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啟幕。 胡耀傑 攝中新網青島9月22日電 (記者 楊兵 胡耀傑)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22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啟幕。作為重要板塊,2020東亞海洋博覽會同期舉行。 胡耀傑 攝在線上視頻環節,柬埔寨環境部副部長英·索帕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正面臨諸多挑戰和變革,本次論壇的主題對加強各國間的務實合作及推動整個東亞地區海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柬埔寨願同中國、東協及其他國家一道,共同把握新的發展機遇,應對挑戰,共建創新、開放、互通、包容型世界經濟。
-
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專家觀點一覽 海洋領域的「三個聚焦」
記者在海洋周期間觀察到,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各個論壇,清晰傳達出海洋領域當前需要關注的熱點問題:藍色經濟發展、海洋物種保護、海洋可持續發展與區域合作。與會專家學者圍繞3個聚焦提出方案。
-
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論壇以「共商海洋漁業科技新動能,謀劃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主題,聚焦山東海洋漁業,定位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期為山東海洋漁業的發展尋求更多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本次論壇共商發展大計、探討發展之路,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崔鳳友在論壇上表示,海洋漁業發展要更加注重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同共治,推動海洋漁業生產方式、結構、布局綠色化,建設綠色漁業示範園區,打造綠色高質量漁業技術體系,充分把握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漁業經濟高速發展之間的協調性。
-
暴雨東湖論壇在武漢召開 聚焦暴雨預報技術研究
中國氣象報記者唐悅 通訊員林春澤報導 3月28日至29日,2019年暴雨東湖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會議由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主辦。來自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武漢大學等業務、科研單位和高校的暴雨研究領域專家齊聚一堂,通過31場學術報告,分享交流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啟發暴雨預報技術發展思路。
-
中英科學家聚焦智慧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創新研究
2017首屆中英智慧機器人論壇舉行 芊燁 攝 中英科學家申城聚焦智慧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創新研究 達成「上海共識」 中新網上海7月4日電 (記者 陳靜)來自中英兩國智慧機器人與類腦人工智慧領域的科學家、工程師及產業界代表4日齊聚復旦大學,共同展望智慧機器人領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研討感知記憶
-
「兩山論」的藍色實踐——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側記
9月19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單位承辦的「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山東長島舉辦。論壇發布了《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共識》,提出了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海島模式、建立海島生態文明戰略體系、探索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海洋保護地體系等重要共識。
-
極端複合事件加劇海洋熱浪
美國多芬島海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支持下,提出了他們的見解。「令人驚訝的是,Laura和Sally似乎與颶風Michael相似,在颶風之前都有較小風暴的『鋪墊』(即颶風Hanna和颶風Marco),」 美國多芬島海洋實驗室的物理海洋學家、南阿拉巴馬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Brian Dzwonkowski博士解釋說。「這種風暴前的海洋環境很可能影響了風暴登陸前的強度。
-
聚焦海洋裝備國產化,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強有力的工具性支撐—新聞...
其次是缺少對國際公共海域的實際控制能力。佔海洋面積70%以上的國際公共海底,「藍色圈地」達到「白熱化」程度。「外大陸架」問題,北冰洋航道問題、北極海區油氣資源問題、國際海底礦區劃分問題等。佔世界人口1/5以上的中華民族豈能坐視西方國家肆意瓜分全人類的公共財產?但我們又能做什麼?我國缺少話語權,缺少海洋實力。一句話,缺少控制海洋的能力,說到底是受制於海洋軍工裝備的「瓶頸」短板。
-
大咖共話海洋 浙江自貿試驗區「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
12月19日,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在舟山舉行。論壇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圍繞船舶智能製造、無人艇、水下機器人技術、智能航海技術、海洋電子信息技術、船聯網技術等多個前沿領域,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享其研究成果和觀點。
-
第二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召開 聚焦遙感前沿技術在氣象等領域的應用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通訊員白維報導8月22日至23日,第二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北京舉辦。聚焦跨界融合、賦能百業和遙感強國戰略,專家學者以及行業應用者交流了遙感在氣象、海洋、農業、國防、應急、導航等領域應用的前沿技術。
-
第二屆中國海洋教育論壇暨全國海洋教育研究聯盟成立會議召開
2020年12月12日,以「海洋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為主題的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教育分會2020年會、第二屆中國海洋教育論壇暨全國海洋教育研究聯盟成立會議在寧波大學召開。會議圍繞海洋教育理論與政策、學校海洋教育實踐和社會海洋教育開展等進行探討交流,提出相關建議,為加快構建海洋教育學科體系,推進海洋教育實踐,建設海洋強國貢獻教育智慧,並成立「全國海洋教育研究聯盟」。
-
多國學者聚焦海洋塑料汙染話題
符哲琦 攝 中新網上海4月24日電(記者 陳靜)每年全球有大量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為此,多國海洋塑料汙染研究領域的70名專家學者和環保人士24日匯聚上海,共同聚焦微塑料對海洋生物的生態效應等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