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之王歐拉有多強?發現最美數學公式,給圓周率取名為π

2020-12-03 傲夢青少兒編程

在數學幾百年的歷史中,有一位「數學之王」。論起對數學的貢獻,如果他要稱第二,可能沒人敢稱第一。

自然常數e,用的是他名字的首字母;圓周率π,是他取的名字;他發現了「世界上最美、最簡單也最複雜的公式」;而他傳奇的一生,更是從剛學會走路就會算數開始,直到死亡前一秒還在討論公式中結束;也許他的全名大家不熟悉,但一定知道以他名字命名的「歐拉公式」。他就是18世紀瑞士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家——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

他的一生和對學術的貢獻,配得上「偉大」二字,被後輩稱為「神」一般的存在。!

13歲上大學、16歲碩士畢業,還哲學、數學都精通!

歐拉出生於瑞士巴塞爾的一個牧師家庭。

家裡面有六個孩子,其中歐拉就是長子,所以他在家裡特別聽話懂事。

在歐拉出生不久後,他們全家就搬到了郊外的裡恩。在裡恩,歐拉度過了他童年時期大部分的時光。

郊外的童年時光愜意也自由,小歐拉會幫父母放羊,順便大量閱讀書籍。其中大部分書都是與數學和科學有關的。

真正讓家人發現歐拉對數學的天賦,是一個放羊的故事。

有一次歐拉的父親需要修建新的羊圈,因為家裡的羊越養越多,羊圈的空間不夠需要擴大。可是都沒有很多的籬笆...

正當全家人都在傷腦筋時,小歐拉用他過人的數學頭腦,重新設計了父親的羊圈:

把羊圈改成了25米邊長的正方形,用簡單的100米長的籬笆就成功擴大了羊圈的範圍,成功幫爸爸省了一大筆錢。

大人們都驚呆了,這麼聰明的方法,小歐拉又沒人教,是怎麼想出來的?

而當時的歐拉還不滿7歲,還是在上幼兒園的年紀!有一種「別人家的孩子」的既視感...

之後不久,歐拉正式開始了學業。為了讓歐拉有一個更好的教育,歐拉的父母決定讓歐拉搬回巴塞爾與他的外祖母一起居住。

但很可惜,當時歐拉所讀的學校,並沒有開設數學科目。

他的父親只能請當時的一些大學生,當歐拉的家教老師,這就是歐拉人生中的第一個「數學老師」。如果當時那位大學生知道這位小同學未來的數學成就,應該要樂開了花吧。

很快歐拉的數學認知水平就超過了他的家教老師。

由於他太過喜歡數學,自學《代數學》。

這本書連當時他的幾位老師也未曾看過,連他的「大學生老師」也看的不是很懂,但是歐拉卻看的津津有味。

遇到不懂得地方,還會做筆記,畫記號,有不懂得地方還會向別人請教。

當時,歐拉還不滿10歲。果然一個有數學天賦的人,表現就是與眾不同。

13歲,歐拉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巴塞爾大學。跟隨父親的職業,選擇了主修哲學與法律。

當時的他不僅是這所大學年齡最小的學生,也是當時整個瑞士年輕最小的學生。

因此這消息一出,在當時轟動了整個數學界,因為當時小歐拉已經展現出了過人的數學天賦。

在巴塞爾大學裡,他認識了當時歐洲最出名的數學家——伯努利。

伯努利家族是當時非常有麼的數學物理世家,他們家的事也很值得看,但這次主角是歐拉,伯努利下次咱們再細說。

歐拉與伯努利畫像

16歲,歐拉取得了哲學的碩士學位。其中他的學位論文,主題內容就是笛卡爾哲學與牛頓哲學的比較研究。

碩士畢業以後,歐拉為了遵從了父親的意願進入了神學系,學習神學,希臘語和希伯來語。

但當時歐拉的數學老師伯努利,覺得這樣子太過可惜了,簡直就是浪費一個數學人才。最後成功說服歐拉的父親允許歐拉學習數學,並使他相信歐拉日後肯定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歐拉發現世界上最美麗的公式

歐拉名副其實「數學之王」,他從19歲開始發表論文,直到76歲。

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並發現了一些新理論,其中又震驚整個數學圈的「歐拉幾何證明」,還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公式」——歐拉公式。

早在1639年,法國著名數學家笛卡爾就發現了一個規律:「不管由多邊形圍成的凸多面體的外形如何變化,都滿足一個簡單的公式——V-E+F=2。

但在當時這個規律並未廣泛流傳。

由於歐拉之前所寫的碩士畢業論文就有涉及到了笛卡爾的理論,於是他又重新獨立地發現了這個規律,並把他延展開來。

為了把這個理論推廣到空間中若干個多邊形圍成的凸多面體中,歐拉首先選擇了幾個形狀簡單的多面體進行推理。

通過觀察法,把所得的數據進行了歸納總結,他驚奇發現這些多面體的面角和是由多面體的頂點數決定的。

於是從聰明的歐拉又把這個猜想進一步推廣,就得到了V-E+F=2的最終結論。

因此這個公式就被命名為歐拉幾何證明公式。

後來他又發現了最美的數學公式:歐拉恆等式

這個公式被評選為「史上最美的公式」,因為這個公式用加法,乘法,乘方最基礎的運算,把數學中三個最神奇的常數聯繫了在一起,沒有任何雜質,漂亮到令人敬畏的地步。

歐拉將三角函數與復指數函數巧妙地關聯了起來。

其中,e 為自然常數,i 為虛數,x則是以弧度為單位的參數(變量)。

尤其是當參數x等於π的時候,歐拉公式可簡化成為:

上式將5個微妙且看似無關的數學符號e、i、π、0、1緊密地聯繫了起來,其美妙之處讓人稱絕。

高斯也曾經對這個公式嘆為觀止,並說:「一個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而不感到它的魅力,他不可能成為數學家。」

之後歐拉一直從事著學術,包括幾何、代數、物理和天文學的研究,所涉獵的領域範圍是當時科學家圈子裡最廣的之一。

人們之後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顆小行星,紀念他的貢獻。

天公不作美,被命運安排的人生轉折

歐拉年輕時期的工作一直都是順利。

然而,生活卻不會讓他如此順利,命中的厄運卻接二連三向他襲來。讓他完全無法招架。

在他完成彗星軌道計算任務後,由於操勞過度眼睛患上了神經炎症。

而右眼因為發炎而最終失明,他不能再看書了,只能勉強看清大字體的提綱。這對於他而言絕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但是命運的噩耗還是不肯定對他放手,更可怕的事情接踵而來了。

在他59歲時,他的左眼視力也開始惡化,1771年,歐拉雙目完全失明。

可是他仍不想放棄自己的數學研究,因此沒有聽從親友的勸說進行精心調養,而是抓緊完全失明前的最後時刻,在黑板上疾書最新發現的公式和定理。

然後口述內容,由家人和學生做筆錄。

生活實在是太殘忍了。

同年,聖彼得堡的一場特大火災殃及到歐拉的住宅,幸好人們來得及搶救出歐拉本人及其部分手稿,但是很可惜的是,他的全部財產和大量研究成果化為灰燼。

兩年後,與歐拉朝夕相處、相濡以沫40年的妻子又不幸去世。

歐拉連遭生活的沉重打擊,但他仍不屈不撓地奮鬥,絲毫沒有減少過他的科學研究活動。

憑藉他頑強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與他的兒子和助手們一起討論著作出版計劃。還口述了好幾本著作,如《月球運動理論和計算機方法》(1772)。

有時還會簡要地口述研究成果,由別人記錄整理。

據歐拉的一位助手統計,七年內他為歐拉整理的論文高達250篇。

另一位歐拉的助手,也表示自己也整理過70篇的論文。

而且在,歐拉充沛的精力保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不浪費自己生命中的每一秒。

1783年9月18日,歐拉為了慶祝他關於氣球升空的公式得到了證明,因此決定請朋友們吃飯。

飯後,有位天文學家提出剛發現不久的天王星的運行軌跡問題,歐拉馬上就說出了計算的要領。

當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

在歐拉還與孫子逗笑的時候,突然他疾病發作,菸斗從手中落下。最後他說了一句「我要死了」,就「停止了生命和計算」。

歐拉之墓

但是他留下的計算,生命直到永遠。

相關焦點

  • 為何許多物理、數學公式都帶有圓周率「π」
    圓周率 圓周率最早出現於古巴比倫的一塊石匾之上,記為25/8=3.125,而同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埃及,則記為16/9這個數的平方,大約為3.16,這一點在古埃及金字塔上得到了體現,如金字塔的周長和高度之比為圓周率π的兩倍,正好是圓周長和半徑之比。
  • 數學中有哪些美麗公式?最美公式帶你玩轉數學
    以拉丁字母π標記的圓周率,其定義就是一個圓的周長相對於其直徑的比。儘管圓是如此地簡單和完美,在生活中更是有舉足輕重的應用,但是眾多先賢對計算π的精確值卻一籌莫展。早在古希臘時期,主流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認為世界上所有的數都是有理數。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無理數正是畢達哥拉斯的弟子所發現,因為和主流思想相悖,最終被其學派迫害身亡。
  • 學了這麼多年數學,什麼是π?不是圓周率!
    π是希臘字母,用於表示最廣為人知的數學常數——圓周率根據定義,圓周率是圓周長與其直徑之比換句話說,π=周長除以直徑(π= c / d)這個數字大約等於3.14,但實際上要複雜得多π的表示π是無理數,這意味著它是一個不能用分數表示的實數圓周率是數學家們所稱的「無限小數」當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
  • 圓周率π的計算公式
    圓周率π是圓的周長和其直徑的比值,這是一個常數,在數學中是非常重要的。
  • 和π有關的計算公式(小學數學)圓周率學習筆記分享
    一.π在數學計算中常用於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量的計算。1.圓周長計算公式:C=2πr (r表示圓的半徑)C=πd (d表示圓的直徑)2.圓面積的計算公式:S=πr (r表示圓的半徑)3.球體積的計算公式:
  • 物理學家在量子力學中發現圓周率π的計算公式
    圓周率π圓周率π是圓的周長和其直徑的比值這個數是一個無理數,也就說是一個無盡不循環的小數,大約為3.14159……,後面有無數個小數位,永遠也寫不盡。經過數千年的努力,人類已經能夠計算出相當精確的圓周率數值。
  • 最美麗的數學公式eiπ+1=0
    最美麗的數學公式eiπ+1=0 孫珷(復旦大學數學學院2007級)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9-04    [列印] [關閉]     今天,我們全文刊登這兩篇文章,以饗讀者,同時也希望能看到越來越多才華橫溢的原創作品。    玄兮妙兮,歐拉公式,她是數學美的金科玉律。    宮商角徵羽,聲韻合於五音;金木水火土,萬物化於五行;10πei,等式成於五數。五個最重要的常數,用加乘冪等繫於一線,熔於一爐。
  • 為什麼很多數學和物理學公式中都有圓周率?
    在歐幾裡德空間中,圓的周長和直徑之比是一個常數,該常數就是我們所說的圓周率π。在很多數學、物理學公式中,都包含了圓周率,例如,正態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梅欽類公式:圓周率的萊布尼茨公式(無窮級數):圓周率的拉馬努金公式: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庫倫定律:
  • 圓周率π:究竟牛B在哪裡?
    世界各地的數學家和數學愛好者們歡聚一堂,歌頌讚美這個數學世界中的奇蹟。而2015年的今天更是「世紀π日」:3(月).14(日)15(年)大家或許會好奇,π 究竟哪點吸引人了,能夠讓數學家們對它痴迷到如此地步?其實,π 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蹟:不管一個圓有多大,它的周長和直徑之比總是一個固定的數,它就是 3.141592653589793 … ,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 淺析最美數學公式——歐拉公式之推導歸納
    本文是基於作者在高等數學和複變函數這兩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整理並總結了有關於大家熟知的歐拉公式在不同數學分支裡的詳細推導方法和推導過程, 以便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鑑。學習過高等數學的的人都學過歐拉公式, 還知道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之一。
  • 90周年校慶接力 | e^(iπ)+1= 0 ——為母校送上最美麗的數學公式
    親愛的學子,請點擊閱讀原文打開H5,開啟溫暖的回家之旅,為廣西大學90周年校慶送上祝福。在這盛大的90周年來臨之際,小編也母校送上了數學中最美的公式——e^(iπ)+1= 0。那麼,為什麼稱之為最美呢?看,它將數學中最重要的那幾個常數都聯繫到了一起。
  • 3·14世界圓周率日,為π過一個生日
    除了歐拉公式,這8個數學公式也足夠美麗且神奇今天是3·14世界圓周率日,原來π這麼有趣!兩臺計算機的性能到底哪一個更強可以通過計算圓周率得出結論另外,計算機經常會存在一些BUG而計算機在運算圓周率的時候就有可能檢測到計算機的BUG當年,英特爾在發布奔騰系列處理器時也利用運算圓周率找到了設計上的BUG密碼學中加密的數字從何而來?
  • 小學數學 | 【數學文化】π 圓周率的歷史
    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是一個常數,人們稱之為圓周率,通常用希臘字母π表示。1706年,英國人瓊斯首次用π代表圓周率,他的符號並未立刻被採用。
  • 美媒:「圓周率日」了解π 揭開數學的秘密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3月14日刊發一篇文章,題為:不要指望數學有意義——在π日,慶祝數學之謎。每年的3月14日被定為圓周率(π)日,為的是向這個數學常數致敬。2015年3月14日是百年一遇的機會,「15」年使得這一天恰好與圓周率十進位展開式中的前五個數字3.1415相吻合。一般的慶祝活動包括吃派(因與π諧音)。不過,紀念這一天的更好方式也許是,試著去了解π到底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它一直如此重要。π是無理數,也就是說它不能表示成兩個整數之比。它是無法確切寫出來的:它是十進位下的無限不循環小數。
  • 【3.14】圓周率日:π究竟牛B在哪裡?
    而圓周率 π 就約等於 3.14,因此這一天被設為了圓周率日。世界各地的數學家和數學愛好者們歡聚一堂,歌頌讚美這個數學世界中的奇蹟。其實,π 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蹟:不管一個圓有多大,它的周長和直徑之比總是一個固定的數,它就是 3.141592653589793 … ,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把這個數就叫做圓周率,用希臘字母 π 來表示。在幾何問題中,圓周率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更神奇的是,它也馳騁於幾何以外的其它數學領域。布豐投針實驗
  • 為什麼說使用圓周率π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這可能會讓那些記住了7萬位圓周率小數位的人(目前只有兩人能夠做到)感到詫異,他們或許會最早站出來反對這樣的事情。當然,這並不是說圓周率的具體數值算錯了,也不是說圓周率不是無理數和超越數。根據猶他谷大學數學系系主任Bob Palais教授,應該用2π(記作τ)來作為圓周率更合適。
  • 圓周率π的計算曆程
    π 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這個地區或時代的數學水平。德國數學史家康託說:「歷史上一個國家所算得的圓周率的準確程度,可以作為衡量這個國家當時數學發展水平的指標。」直到19世紀初,求圓周率的值應該說是數學中的頭號難題。為求得圓周率的值,人類走過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它的歷史是饒有趣味的。我們可以將這一計算曆程分為幾個階段。  通過實驗對 π 值進行估算,這是計算 π 的的第一階段。
  • 最美最神奇的數學常數:π——包含在宇宙的每一個角落
    這是因為無理數不能寫成兩個數之比,沒有規律可循。1882年,費迪南德·林德曼證明了圓周率是一個超越數。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圓周率是先驗的,因為數學家Yasumasa Kanada發現圓周率的前1萬億個數字在統計上是隨機的。如果你查看下表,你會發現每個數字發生的事件是獨立的,並且它的概率是時間的十分之一。
  • 黃金比φ與圓周率π有關係嗎?
    每周推送兩到三篇內容上有分量的數學文章,但在行文上力爭做到深入淺出。幾分鐘便可讀完,輕鬆學數學。最近有幾位長期關注我文章的朋友提到讓我寫一寫有關黃金數φ與圓周率π之間的關係。我個人的觀點是兩者沒有本質的關係。這點我深信不疑。那今天為什麼還要在這裡寫這個題目呢?
  • 歐拉公式的偉大之處在於整合了圓周率π和自然常數e
    如果讓我選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公式,我一定會遠歐拉公式e^(πi)+1=0,無論物理還是數學,歐拉公式都如影隨形。歐拉把數學裡面最基本的五個常數用最簡單的方式整個在了一起。我們首先思考一個問題,古時候的人類,無論西方還是東方很早就開始計算圓周率的值,而更容易計算的自然常數e卻發現的很晚?我們先看圓周率,它等於圓的周長除以直徑。即π=c/d,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除法公式,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必定會經歷建築房屋、製作糧倉、製造工具等。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接觸了圓。西周時期數學家商高曾與周公討論過圓與方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