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的藍海裡跌跌撞撞的吃螃蟹者

2020-11-30 人民網四川站

原標題:在短視頻的藍海裡跌跌撞撞的吃螃蟹者

  3月22日,短視頻博主李子柒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更兩個月之後,終於「上新」。她的一條「藍印花布」視頻,在今日頭條平臺短短幾天之內就達到94萬次的播放量。不少網友留言:「終於更新了!」「等到頭髮都白了兩根!」

  李子柒,短視頻創作領域的知名博主,來自四川綿陽。僅在今日頭條,她的粉絲就已達到4135萬。在她之外,近年來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和短視頻網站的興起,一大批知名短視頻博主也在四川脫穎而出。他們是「美食作家」王剛、「農村四哥」王榮祺、「山藥哥」李浚菱……他們的身份是辦公室白領、是大學生,也是工人、廚師甚至農民。

  短視頻的藍海,讓博主們平凡的人生擁有了另一種可能。

  1

  搭上短視頻的「頭班車」

  2016年,當「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Papi醬一個3分鐘的短視頻估值1億、一條廣告價值2200萬時,李子柒從未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同樣能如此備受追捧。多數博主拍攝短視頻是偶然,懵懵懂懂之間,他們搭上了短視頻的「頭班車」。

  「2017年拍第一條視頻的時候,我還只覺得拍視頻的唯一作用就是好耍。」在頭條坐擁1211萬粉絲的「美食作家」王剛回憶。這位來自自貢富順的小夥子,初中輟學後開始幫廚,10多年裡混跡60多家餐館,從雜工做起一路成為一家飯店的廚師長。他可以到東北蹲半個月,「從城裡的飯店吃到鄉下,只為學到自己認可的地道東北菜地三鮮的做法。」因此,當2017年各個短視頻網站開始推送各種美食視頻時,王剛和同事們開起玩笑,「我做得不見得比他們差!」

  說幹就幹,他趁中午午休的時間用手機拍起做菜視頻。第一條視頻「盤龍茄子」,明顯可以看到他刀工不錯,「嚓嚓」數刀下去,一條茄子就拉長成了一條「長龍」。但是視頻裡的王剛只顧著秀刀功,很少開口說話,一鏡到底的拍攝也毫無節奏可言。「拍完我就在今日頭條發送了。」

  王剛下午忙得沒顧上看手機,沒想到深夜回到家,他驚呆了。那條「盤龍茄子」的小視頻,居然有1萬點擊,還有兩三百條網友評論。他興奮得一晚上沒睡著,「只要有評論就回復。」這樣斷斷續續拍了兩三個月,偶爾收到視頻網站的兩三百元錢補貼就喜出望外。然而5個月之後,王剛突然收到一筆巨款:來自西瓜視頻的3900元流量分成。半年以後,他在今日頭條上的粉絲已有60萬,收入已經開始超過做廚師長,直到此時,他才開始思考:是不是轉行專門做短視頻創作?

  相比王剛的「一不小心」走紅,在淘寶開店維持生計的李子柒,最早拍攝短視頻的主要目的,則是為了提高淘寶店的生意。這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前期小視頻主要是美食,但她和一般美食博主不同的是把農村生活搬上網絡。為了把視頻拍得好看,她輾轉聯繫相關的製作達人教自己拍攝和剪輯;為了拍出俯拍效果,她乾脆爬上樹拍。2016年4月,李子柒的《櫻花酒》被一家短視頻平臺CEO看中,推到首頁熱門。此後李子柒漸漸走紅。

  那幾年,各大短視頻平臺對內容生產者的補貼堪稱豪爽。火山小視頻2017年補貼小視頻內容的資金為10億元,只要是優質的原創視頻,用戶就可以獲得現金補貼;阿里同一年推動旗下土豆全面轉型為短視頻平臺拿出的補貼總額則高達20億元。來自瀘州納溪區「農村四哥」王榮祺正是聽說拍短視頻也能賺錢,選擇了嘗試。

  在此之前,這位農村小夥子做過洗車工,到福建、廣東的服裝廠打過工,後來回家開小貨車又差點翻車。王榮祺想換一個稍微安全點的工作,聽說拍短視頻居然也可以賺錢,他猶猶豫豫拿起手機。但是家裡人嫌他不務正業,尤其是老母親抱怨他一天到晚拍拍拍,打擾大家幹農活,逼得他向大家保證:一年之後如果賺不到錢,就繼續出去打工。

  2

  跌跌撞撞的新出路

  要從人人皆可創作的短視頻領域脫穎而出極不容易。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創作者,在摸著石頭過河時有驚喜,也有看不到出路的絕望。

  拍什麼才能有人看?困擾著很多短視頻創作者。

  王榮祺給自己的定位是「三農」領域,並因此取了一個名字「農村四哥」。但是農村裡什麼是網友關心的?他並不知道。一開始,他拿著手機拍父母種地、做飯,播放量並不盡如人意。直到有一天下雨,閒在家裡的母親做了好吃的菜,讓父親把奶奶接過來。他拍下父親背奶奶的過程,然後剪輯一條視頻:《農村媽媽做了一道家鄉特色菜,爸爸冒雨背90歲奶奶過來品嘗!》——第一條爆款就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時候來了。

  僅在今日頭條,這條視頻播放量很快接近50萬次,點讚量很高的一條評論說:「人生最美好的事,莫過於盡孝……」這讓王榮祺一下找到創作方向:就拍身在農村的一家人的生活狀態。從那以後,他拍下父親的勤勞和顧家,拍下母親的嘮叨和對祖母的孝順,也拍下鄉村閒適恬淡的景致。不斷有網友在視頻下留言評論:「很羨慕四哥一家的氛圍」「小時候生活在農村,這些視頻正好一解鄉愁」……

  如今全網粉絲突破1000萬的「山藥哥」李浚菱,在起步時更面臨過山窮水盡的無奈。這位大學學習機械的工科男,畢業後在成都上班的月薪只有4000多。農村的父母為了他能在城裡安家,把一輩子的積蓄全部貢獻出來,還到處借錢,才給他拼湊了買房首付。然而他要還房貸、老婆要生娃,每個月的日子都過得緊緊巴巴。看到有朋友拍「三農」視頻還做得不錯,他一咬牙在2017年8月也辭職回到綿陽北川的家鄉。

  沒想到李家辛辛苦苦供了一個大學生,最後還是回去了。周圍人大都把他辭職回鄉當作笑話。閒言碎語不可怕,真正打擊李浚菱的是一連好幾個月完全沒流量。他嘗試著拍吃播、做美食、拍搞笑段子,都不行。「每個月差不多隻掙一兩百元,還房貸和養孩子,還是靠辦滿月酒朋友送的禮金才撐了兩三個月。」

  不斷試錯。2017年10月,李浚菱遠望北川蒼莽的大山突發奇想:要不再試一下藉助北川的原始風光,來一個武俠版的戶外美食風。他和朋友在菜市場買了雞,爬到深山中人跡罕至之處,用豁口的彎刀砍柴、鐵鍋炸雞。「世外」的風光有了,俠客風就靠李浚菱戴鬥笠、披黑色雨衣完成。沒想到這個視頻一經發出,幾個小時內就有600多萬次的點擊。那一個月,李浚菱和一起創業的小夥伴每人分到1萬多元,讓他終於鬆了一口氣。

  3

  平凡人生多了不同選擇

  有關注就意味著有流量,也就擁有了更多流量變現的方式。曾經為生活發愁的博主們,未來的人生因為短視頻製作而擁有了更多選擇。

  「短視頻這個風口,改變了我的人生。」95後妹子「三貓」感嘆。

  「三貓」喜歡貓,也養貓,因為大學學的影視動畫,她常常拍一些愛貓的視頻發到網上。2017年初,短視頻暴發,原本就是做短視頻的男友鼓勵她開號拍攝。「一開始想先試著玩」,沒想到播放量還不錯。3年來,「花花與三貓」的號拍攝了100多個視頻,全網粉絲2000多萬人,點擊量達到10億以上。僅是流量收入,就已有上百萬元。

  最讓「三貓」欣慰的是,關注她的都是愛寵人士。因為她家的貓活潑可愛,粉絲們主動要求她推出愛寵的文創產品。「我打算開創一個品牌,推出貓咪主題的手機殼、抱枕、寵物服等周邊。」

  專業拍攝美食視頻的王剛隨著粉絲數量的暴漲,也在縣城開起工廠,專賣來自原產地的食材。他的淘寶店裡,一款手工火鍋底料,可以月銷 2000多件,就連不鏽鋼鍋鏟,因為鏟柄上刻了王剛名字,也能月銷 500多件。從2018年至今,營業額已超千萬元。廣告代言和各種線下活動也接踵而來。

  財務狀況的巨大變化,讓王剛也終於敢去實現他的夢想:開一家中大型酒樓,專賣自貢鹽幫菜。在3年前,這個念頭王剛想都不敢想,而去年年底,他已經在深圳、珠海那邊尋找合適的門面,「現在有上千萬的粉絲支持我,我也想把家鄉的美食推薦出去。」

  曾經以為自己一輩子只有打工或者挖泥巴的王榮祺,是西瓜視頻2018年人氣主播第二名,去年則在今日頭條的年度生機大會上,被粉絲推上「三農」領域打榜第一名。不僅去北京參加大會做了演講,還拿了幾萬元獎金。他沒想到自己一條視頻有超過500萬人觀看,「比我們整個瀘州的人口還多。」

  「短視頻拍攝也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王榮祺說,這除了經濟的巨大改觀,更在於讓他發現自己也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他的粉絲僅在去年,就從他那裡買走了家鄉的幾十噸冬筍和幾千斤筍乾。而為了回饋社會,來不及裝修農村新房的他把去年獲得的一筆獎金用來給養老院和貧困戶買了一頭豬、棉被、米油等生活物資。

  「三貓」也欣慰於萌寵視頻的治癒效果。好幾個有抑鬱症的粉絲告訴她,看了視頻後難過、消極的情緒會緩解很多,「所有優質的短視頻,自有它的價值。」也因此,「三貓」很欣賞李子柒的堅持,「她堅持用短視頻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僅僅這一點就非常了不起。」

  如今,年輕人李浚菱也開始準備自己做MCN(一種網紅經濟的運作模式)機構,孵化更多的短視頻博主。在他看來,短視頻為更多普通人提供了平等創作的機會,「說不定就能誕生下一個山藥哥甚至李子柒呢!」(四川日報記者吳曉鈴)

(責編:高紅霞、羅昱)

相關焦點

  • 短視頻裡有「鬼」
    就像當年的網劇、網大一樣,短視頻正成為恐怖內容生存的新夾縫,一大批創作者依仗題材紅利迅速崛起。接過日本著名恐怖系列劇《世界奇妙物語》的槍,短視頻博主「奇妙博物館」以膠水、娃娃、行李箱為引,在奇幻設定下探討人性和欲望。短短數月,抖音粉絲量便突破千萬,躋身頭部網紅行列。其成功並非個例。異界萬花筒、都市奇妙物語、妖怪物語等一批短視頻帳號也是憑藉恐怖元素迅速突圍。
  • 「知識+短視頻」助推 「硬核」科普走向全民時代
    在亞馬遜叢林,陳睿拍攝到了渦蛺蝶,這種蝴蝶翅膀上天然地帶有數字「88」的圖案,視頻一出來就獲得500多萬的閱讀量和10多萬的點讚。此外,住在南美洲叢林樹洞裡以小鳥為食的世界上最大的蜘蛛、馬來西亞最美蝴蝶紅頸鳥翼鳳蝶、世界上最大且毒性最強的螞蟻子彈蟻……這些世界上罕見又神奇的動物為網友打開了新世界,許多網友留言感慨:「原來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這樣神奇的動物存在。」
  • 短視頻裡「這一股」東北風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短視頻興起並迅速佔領市場。從前些時候的劉一手到近期走紅的老四、張踩玲,短視頻領域的頭部創作者中,始終有大量東北人的身影。根據「騰訊科技」2016年的調研,當時直播平臺粉絲量排名前20位的主播中,東北籍約佔半數甚至更多。2018年,伴隨「抖音」異軍突起,豎屏短視頻時代就此開啟,東北短視頻博主隊伍日益壯大、增速驚人。
  • 抖音快手「脫鉤」短視頻
    結果是,快手、抖音均轉向風險更可控的自建直播,而熊貓直播消失在江湖裡。不僅直播賽道,短視頻自身也走到變革前夜,數十秒的娛樂圍城打開了內容破圈的缺口。原本以自拍為主的短視頻嘗試囊括更多分類——混剪、配音、時評、影評、短劇、Vlog……代表短視頻在和長度中等的西瓜視頻、Bilibili等平臺接壤。2019年6月,抖音放開15分鐘視頻權限;到8月,快手放開視頻時長至10分鐘。
  • 如何製作抖音短視頻?抖音短視頻拍攝製作方法
    現如今參與抖音短視頻製作的小夥伴有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應該如何拍攝和製作短視頻,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聊聊,手機如何拍攝和製作短視頻。  1、視頻特效  短視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技巧就是特效,若是簡簡單單的視頻,看起來畫面沒有那麼震懾。但是若是花很多時間在特效上又做不到。那我們可以藉助【清爽視頻編輯器】APP來對視頻進行剪輯。
  • 短視頻系統開發 妙音短視頻系統開發
    在這個信息傳播這麼快的時代,報紙早已經不是我們知道訊息的第一介質,在這個短視頻這麼發達的時代,一個視頻、一段語音、一段文字就可以把想表達的內容完全表達出來,相對於文字,為什麼短視頻會發展的如此迅速呢?到底短視頻是一個什麼東西呢?
  • 抖音微微就是秋天裡每片落葉是什麼歌 微微歌詞
    18183首頁 抖音短視頻 抖音微微就是秋天裡每片落葉是什麼歌 微微歌詞 抖音微微就是秋天裡每片落葉是什麼歌 微微歌詞
  • 動畫短視頻《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
    聯接了不同人群的生活追求「復興路上工作室」與「中國好故事」資料庫聯合出品短視頻新作《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現磨現煮新鮮出爐敬請品鑑來源
  • 短視頻平臺源碼:「短視頻+商城」帶貨成為新趨勢
    短視頻進行電商營銷,可以將短視頻發到各大直播平臺,增加曝光度,隨著點讚轉發的增多,會增加傳播度,同時短視頻更具有視覺衝擊性,能夠吸引用戶注意,以提高商品轉化率,同時宣傳效果會更好。短視頻通過幾秒到幾十秒的視頻展示,用戶在觀看視頻時,對應的商品連結會顯示在短視頻下方,粉絲可以點擊了解商品信息並支付購買,滿足用戶邊看邊買的需求。
  • 寫了10篇短視頻產品分析後,我似乎知道怎麼做一款短視頻產品了……
    相信有的朋友已經知道是哪個產品了,沒錯就是快手,這似乎是筆者下載的第一款短視頻產品,也勾起了筆者對短視頻產品的興趣。而後筆者一直留意各種主流的、非主流的短視頻產品,半年內體驗過幾十款短視頻產品,寫下10篇短視頻產品分析/體驗文,現在筆者就聊聊自己對短視頻產品一番研究後,到底怎麼做一款短視頻產品的想法,各位看官,請上座。
  • 短視頻大戰!抖音快手誰更出眾?|精品研究院短視頻APP熱度榜
    當下最火得短視頻APP成為用戶首選的娛樂放鬆方式,短視頻的影響力如病毒般蔓延,到底成績如何?精品研究院根據短視頻APP網絡熱度進行了排行,網友從用戶角度劃分了地域的「南抖音,北快手」居短視頻熱度前兩位,點視click-v排名第三。
  • 短視頻就像一顆石榴樹!
    短視頻就像一顆石榴樹B站、快手、抖音當下屬於裂開的成熟石榴,圍觀的、採摘的自然也就多對於個矮的人想要去採摘,就像一群大漢圍著這顆石榴,你在最外圍,想往裡擠倘若你在石榴還沒成熟、還沒有大漢圍觀的時候,就盯著這顆石榴場景又是如何?
  • 弗洛伊德動機之上的短視頻行業
    然而這些欲望既無法消除,也無法百分之百的被控制,他們會出現在夢裡,無意的話語中或意念活動中,或最終反映在心理中,也就無意識的存在於潛意識的需求之中。 這一理論被後人解讀運用為三層產品營銷思路,而這三層與短視頻產品的走俏因素極為吻合。
  • 愛情片的短視頻營銷魔力
    而能夠形成如此現象,除了前面提到的情感共鳴之外,精準受眾、短視頻營銷等都有著極大的加持。短視頻,給愛情電影加加速最初依然還是來自《前任3》,在短視頻賦予的影片宣傳中,對於愛情片的加持是最大的。前段時間,毒奶電影曾專門就《喜寶》的短視頻營銷進行分析,真的是一條短視頻就到來了日增1萬想看。如此高的轉化率,真的也只有極度匹配受眾的物料才能做到了。如今各大影片都會在短視頻做官方帳號,甚至很多影片視短視頻為頭號宣發陣地,至少就轉化結果來看這是不無道理的。
  • 知識短視頻 科普更走心
    相較於傳統的圖文形式,短視頻傳播知識具備四大特性:知識傳播的即時化、知識呈現的人格化、隱形知識的顯性化、複雜知識的通俗化。  中國科學報社社長、總編輯趙彥表示,一條15秒至1分鐘的短視頻,濃縮了平日裡的嚴肅知識,以更加顯像化的形式傳遞給受眾,一改知識艱深枯燥的外貌,拉近了大眾與文化知識之間的距離。
  • 艾媒諮詢:短視頻/直播音效卡市場成行業新賽道 森然品牌用戶份額排第一
    2020年10月15日,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數據分析機構艾媒諮詢於北京發布《2020-2025年中國短視頻/直播音效卡設備領域應用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全面解析了在短視頻直播行業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短視頻/直播音效卡行業一躍成為新賽道並進入快速增長期。
  • 微視達人「生菜火山闖世界」:夫妻檔環遊世界 在短視頻裡找到理想...
    從宅女到旅行達人,「短視頻裡的我是理想中的我」沒開始做旅行視頻之前,生菜是一個典型的內向女孩,不太愛說話,喜歡安靜,愛好動漫和化妝。她至今記得第一次拍短視頻時的狀態,那是在2019年從非洲回來以後,開始嘗試短視頻創作,但面對鏡頭,很快就被拘束、扭捏、渾身不自在的感覺包圍,和現在的遊刃有餘簡直判若兩人。
  • 兩周漲粉百萬,「山支花」抖音爆紅,老年人做短視頻有多野?
    2018年5月份,「北海爺爺」首次出現在兒子「末那大叔」的視頻裡,西裝筆挺、儒雅精緻的紳士形象一出現就吸粉無數,從此朝著頭部老年網紅的道路越走越遠。 兩個帳號的視頻內容均是爺爺的日常生活以及與兒子的互動,視頻裡的爺爺精神矍鑠、打扮得體,活脫脫一個老年版的「高富帥」。「注重儀式感」、「生活精緻」成為網友認識他的標籤。 2、羅姑婆 抖音裡有個很火的老年網紅,名叫「羅姑婆」,粉絲量達到687.4W。
  • 短視頻市場調研報告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快手、秒拍等移動端短視頻應用大量湧現,吸引資本關注。目前短視頻正處於高速發展期的初級階段,市場仍有巨大發展空間。相對於全網9億多用戶而言,短視頻行業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 短視頻平臺發展優勢,短視頻系統開發需要考慮的細節問題
    隨著直播的發展進入行業的成熟期,很多產業不能及時地參與進來,此時更多商家便會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因此短視頻APP的誕生,豐富了直播內容,增強了平臺的趣味性,加強了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從而帶動了短視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