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inAR通過「針孔效應」光學器件為AR帶來更大的FOV和景深

2021-01-13 新浪VR

LetinAR是一家為AR頭顯和智能眼鏡開發光學解決方案的韓國創業公司,本周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展示了他們的「針鏡」光學技術,帶來了清晰的圖像質量,大範圍的焦點深度和視場(FOV),可以與許多使用波導光學的大公司競爭。

該公司將他們的光學設備命名為「PinMR」,並開發了許多透鏡配置,這些配置具有針孔大小的鏡面,可以將顯示器(微格式和大格式)的圖像反射到用戶的眼睛。

該公司最新的產品演示品被他們稱為PinMR「8K」,其圖像來自於固定觀看框架內的兩個5英寸4K液晶顯示器。撇開品牌問題不談(你只能看到4K的立體圖像),LetinAR告訴我,「8K」演示是專門為展示他們的光學技術所能達到的極限而設計的。

這張照片非常明亮,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它讓我能夠在不同距離的3D圖像上聚焦,從50cm(~20英寸)到無限遠,這是在不使用光場的情況下完成的。這裡使用的概念類似於針孔相機攝影,它創建的圖像具有接近無限的景深,通過將光的數量限制在一個更小的、更集中的光束,使所有的東西都出現在焦點中。與HoloLens 2或Magic Leap One不同,PinMR不使用波導,該公司表示,波導降低了製造複雜性和成本。

備註:AR公司RAVN的首席科學官兼所有AR專家Karl Guttag在之前的CES 2018演示中指出,LetinAR似乎跟隨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成果,產生了類似的『 用於寬視場增強現實的pinlight』光學器件。

在固定框架的另一邊嵌入了一個Leap Motion手控跟蹤器,我能夠接觸到3D物體並將它們帶到可以產生視覺輻軸調節衝突的位置,而我有點對眼似的嘗試看清圖像。雖然該公司能夠生產類似於焦深25釐米的配置,但似乎還有一段距離。

我必須非常接近光學設備本身,這意味著戴眼鏡的人需要一種特殊的醫學鏡片,不過配置的80度FOV似乎只能與Leap Motion的Project North Star等更大的bird bath式光學設備相媲美。我被告知,這是50個小針孔鏡的結果,每個針孔鏡都使用了「E99g」光學元件。

不過,這次演示也有其不足之處。雖然該公司聲稱,這種針鏡本身是肉眼無法探測到的,因為從技術上講,它們比人類的瞳孔還小,但我可以在極端近場中看到明顯的模糊。

據我所知,這是製造略大的針鏡的結果,以確保目鏡(或「最佳位置」)足夠大以容納廣泛的用戶。我戴著一副智能眼鏡的時間似乎減少了這個問題,這副眼鏡是根據我獨特的瞳孔間距設計的,儘管我仍然可以在沒有照明鏡的情況下看到模糊的陰影。

智慧型手機連接智能眼鏡,用來展示他們的技術所能達到的外形尺寸有多小。在50年代風格的鏡框中,單OLED微顯示器的解析度看起來很正常,但它的解析度僅為640×400像素(儘管仍然可以閱讀小尺寸的文本)。更重要的是,智能眼鏡沒有像Google Glass那樣的厚實突出,也沒有像Vuzix Blade等獨立智能眼鏡那樣的超寬眼鏡腿。

這個SmartGlass演示相當標準:一個用於導航指示的小地圖,一個從英語到西班牙語的實時翻譯工具。這類概念性的東西讓製造商們興奮不已,因為他們可以利用LetinAR的光學技術來製造自己的智能眼鏡。

作為一款智能眼鏡解決方案,LetinAR顯示出了一些真正的希望,因為pin鏡像只位於一隻眼睛的外圍。作為一個全增強現實頭顯,我們將拭目以待。目前,LetinAR正與製造商就提供工程樣品進行談判,這些樣品包括來自外部合作夥伴的PinMR鏡頭和微顯示器。

LetinAR將在今年夏天參加「增強世界博覽會」(AWE),所以我們一定會再來看看該公司是如何開發一些有趣的、新穎的光學解決方案的。

https://www.roadtovr.com/letinar-pinhole-effect-optics-larger-fov-mwc-2019/

相關焦點

  • 韓國的AR光學公司LetinAR
    LetinAR是家非常有意思的AR光學公司,公司位於韓國首爾。Letin 光學鏡片我們都知道目前主流的AR光學方案是衍射光柵(比如hololens、MagicLeap、Sony、WaveOptical、Digilens等),其他方案比如陣列偏振波導、自由曲面、birdBath、稜鏡等方案曾經也廣泛流行過。但是LetinAR使用的方案是非常獨特的,是一種非主流方案,主要基於小孔成像和離焦模糊的原理。
  • NanoOpto 的納米光學器件是什麼?
    1/30/2007, 基於納米技術製作光器件的NanoOpto公司與隔離器等光器件製造商日本住友金屬礦山公司SMM今天宣布雙方合作的首批產品已經發往用戶。雙方表示他們將合作開發更小巧,集成度更高,性價比更高的隔離器和WDM器件。
  • 用於光纖通信的集成光學器件概覽
    集成光學器件伴隨著光纖通信的興起和發展已經走過了幾十年。集成光學器件不僅成為光纖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促使光纖通信容量爆炸性增長、光纖通信技術和產業的迅猛發展,加上集成光學器件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還將掀起光纖通信技術及其相關產業發展的新高潮。  發展歷程  集成光學基於薄膜能夠傳輸光頻波段的電磁能的原理。
  • 晶片級封裝大功率LED器件的二次光學設計及應用
    因此,相比較於傳統的折射式透鏡,其光線經過的光程增大,出光角度更大,在混光距離比較小的背光模組中可以形成更大的均勻光斑,從而採用較少數量的LED器件實現均勻混光的目的。採用型號為GMS-3000分布式光度計系統對透鏡的出光角度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  本文設計的新型二次光學透鏡利用了光學擴散效應及反射效應,使發光角度提高到198.6°,相較於傳統透鏡(發光角度為140°),新型二次光學的發光角度提升了41.9%。
  • 從AR光學開始,了解AR眼鏡
    AR(增強現實,Argumented Reality)本質上是將設備生成的影像和現實世界重疊,大部分的技術都是通過光學組件進行反射、折射、衍射,最終到你的視網膜上成像。現在 AR 的光學,依然處於發展階段。早期的AR產品,大概類似於諾基亞年代手機的屏,亮度低,可視角小,笨重,耗電。
  • AR眼鏡的未來?WaveOptics利用光波導技術實現更大的FOV
    另外,WaveOptics還宣布與全球領先的鏡片玻璃供應商康寧達成合作,後者將為其長期供應光波導元件。康寧為WaveOptics波導提供超平、高折射率的玻璃晶圓,這也是AR設備中的關鍵光學元件。而WaveOptics將其專用的納米結構印在玻璃晶圓上,並以精確的製造工藝製作成波導元件。
  • 韓國光學廠商LetinAR獲新融資,助力輕量化AR光學模組量產
    近期,韓國AR光學模組廠商LetinAR宣布獲得一輪新融資,具體規模未公開。據悉,本輪融資來自EP-GB Investment和KDDI Open Innovation Fund,資金將用於在今年量產AR光學模組。
  • 韓國LetinAR將展示新一代小孔成像AR光學系統
    來源:映維網 作者 吳羽樺為增強現實智能眼鏡開發光學解決方案的LetinAR宣布將參展於當地時間1月7日-10日舉行的CES 2020大會,並展示他們的「PinMR 2020」透鏡。作為AR智能眼鏡光學系統的開發商,LetinAR曾於2018年和2019年的CES和MWC大會亮相了他們的「 PinMR(Pin Morrio)」技術。據介紹,即將在CES 2020發布的「PinMR 2020」透鏡解決了關鍵的技術障礙,並將光學系統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PinMR 2020」最大的亮點是,它克服了一直困擾AR光學系統的垂直視角問題。
  • 中科院光電所在多焦點仿生複眼光學元件設計和製備方面取得進展...
  • 山西省領導調研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1月4日,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到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並就如何整合資源,支持山西大學爭創「雙一流」,提升科技創新競爭力在光電研究所進行了座談交流。王一新指出,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堅持把創新放在轉型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我們要以一流創新生態集聚創新資源,催生創新成果,提升山西整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山西大學作為文理工並重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歷史底蘊深厚,學科門類齊全,科研特色鮮明,要在全省打造科研高峰、搭建一流平臺、引育一流人才上有更大擔當。
  • 顯微鏡的景深計算方法
    照相機的景深可以根據照片需要展現的效果做適當調整。顯微鏡一般都是垂直向下取景的,通過視場直徑內觀察到的物體表面凸起的位置與凹下的位置都能夠看的很清楚時,那麼凸點與凹點之間的高度差就是景深了,對於顯微鏡來說景深越大越好,景深越大在觀察高低不平整的物體表面時,能夠得到更好更立體的清晰度畫面。
  • 光學薄膜應用及實例
    光學薄膜的種類有很多,這些薄膜賦予光學元件各種使用性能,在實現光學儀器的功能和影響光學儀器的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或者決定性的作用。傳統的光學薄膜是現代光學儀器和各種光學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在各種光學材料的表面鍍制一層或多層薄膜,利用光的幹涉效應來改變透射光或反射光的光強、偏振狀態和相位變化。薄膜可以被鍍制在光學玻璃、塑料、光纖、晶體等各種材料表面上。
  • 智能太赫茲器件:可光控的超材料透明效應
    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當光足夠強且同時滿足其他條件時,介質的折射率有可能為零,即實現介質的完全透明,該現象被稱為電磁感應透明(EIT)。太赫茲超材料中的類電磁感應透明(EIT)效應也是一種對太赫茲電磁場調製實現的特殊電磁現象。
  • 智能太赫茲器件:可光控的超材料透明效應
    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當光足夠強且同時滿足其他條件時,介質的折射率有可能為零,即實現介質的完全透明,該現象被稱為電磁感應透明(EIT)。太赫茲超材料中的類電磁感應透明(EIT)效應也是一種對太赫茲電磁場調製實現的特殊電磁現象。
  • 中飛股份定增獲批,擬建設紅外光學與雷射器件產業化基地
    據悉,中飛股份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3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投資紅外光學與雷射器件產業化項目。 該募投項目旨在建設紅外光學與雷射器件產業化基地,主要產品為紅外光學材料、紅外探測器、紅外光學系統、雷射晶體及晶體元器件
  • 太赫茲全光器件開關過程的光學主動調控
    「2020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候選推薦太赫茲技術在公共安全、寬帶通訊、生物醫學、材料科學等領域展現出廣闊的前景,被美國列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難以獲得主動高效的太赫茲調控元器件,是影響太赫茲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關鍵因素之一。
  • 谷東科技AR眼鏡的光學顯示解決方案
    由於自由曲面不僅能為光學系統的設計提供更多的自由度,使系統的光學性能指標得到顯著提高,而且為系統設計帶來更加靈活的結構形式,因此成為近年來光學設計領域的研究熱點,其中最具代表性公司有日本愛普生公司(如圖3所示)以及美國夢境視覺公司的Meta系列(如圖4所示)。日本愛普生公司的AR眼鏡雖然在色彩、飽和度和成像質量方面博 彩,但是它僅有23度的視場角,而且有13mm的厚度。
  • 鈮酸鋰微諧振器中的拉曼雷射和孤子鎖模
    ar等人共同發表了題為「Raman lasing and soliton mode-locking in lithiumniobate microresonators」的文章,在鈮酸鋰微諧振器中實現了拉曼雷射和孤子鎖模。研究人員通過選擇性激發拉曼活性聲子模式來表徵單片鈮酸鋰(LN)微諧振器中的拉曼輻射光譜。他們實現在連續波泵浦閾值功率為20mW,微分量子效率高達46%時,拉曼振蕩的主導模態為後向。
  • 微軟HoloLens光學架構師詳述AR/VR/MR數字光學元件和技術
    對於消費者而言,光學器件可能會提供不同的SKU。但對於企業而言,由於頭顯支持實現員工共享,所以產品需要適配廣泛的IPD範圍。角解析度接近20/20視敏度(注視點區域至少為每度45像素),而外圍視場區域則可適當降低每度像素數。零紗窗效應(高像素填充係數和高PPD),沒有Mira偽影。
  • 綜述 | 新型等離激元光學和過渡金屬二硫化物複合體系
    表面等離激元近場增強效應已被廣泛地運用於表面增強拉曼光譜、表面增強螢光、增強光學力與俘獲、光電子器件、生物傳感等眾多領域。過渡金屬二硫化物的光學特性2004年,Novoselov和Geim等人首次通過機械剝離得到單層石墨烯,此後研究者們對二維範德瓦爾斯單原子層材料展開了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