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平面緣何上升至近四十年來第三高?官方解讀來了

2020-12-06 澎湃新聞

《中國海洋災害公報》和《中國海平面公報》已於近日發布。澎湃新聞記者從公報中注意到,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72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三高,過去八年(2012-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均處於近四十年來高位。

1980-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通過對比中國與全球不同時段的海平面上升速率計算結果,以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世界氣象組織(WMO)等國際權威機構最新發布結果,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均高於全球。

我國海平面緣何升高至近四十年來高位?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在對此進行解讀時介紹,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水增溫膨脹、陸源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等因素造成的。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進一步增加;全球平均表面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1±0.1℃,為有現代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第二高;全球700米以上和2000米以上的海洋熱含量均達到或接近歷史最高;2006-2015年,格陵蘭和南極冰蓋每年損失約2780億噸冰體,相當於為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約0.77毫米/年;南極冰蓋每年損失約1550億噸冰體,相當於為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約0.43毫米/年。這些都是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

同時,全球海平面上升具有區域差異,西太平洋屬於海平面上升速率相對較大的區域,我國沿海位於該區域中,海平面上升速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中國沿海海平面還與局地的地面沉降、區域水文氣象要素變化等密切相關。海溫和氣溫升高、氣壓降低等因素都會造成局地海平面上升,1980-2019年,中國沿海海溫和氣溫持續上升,2019年均達到近四十年來最高。另外,風場異常變化導致海水長時間向岸堆積,也是造成局地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之一,例如,2019年3月臺灣海峽以南、4月長江口以南沿海以向岸風為主,對應的月平均增水約60~80毫米,對當月海平面異常變化有一定貢獻。

地面沉降也會造成海平面相對上升。在我國,天津、上海和廣州等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位於河口淤積平原,地質結構較鬆軟,由於地下水超採和大型建築物壓實等作用,存在地面沉降,相對海平面上升幅度較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72毫米,上升速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一、海平面上升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據統計,過去100年中世界海平面平均升高了12釐米左右,目前,世界大洋水平面平均每年上升1.9毫米。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地區社會經濟、自然環境及生態系統等有著重大影響。世界氣象組織專家指出,在氣溫持續升高的情況下,南極冰蓋每年流失的冰量在1979年至2017年期間至少增加了六倍,如果南極洲的冰原全部融化,足以將世界的海平面升高60米左右。2001年,太平洋島國吐瓦魯決定舉國遷往紐西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因海平面上升而計劃放棄自己家園的國家。
  • 中國海平面上升速度超全球平均水平 35年來已上升11釐米
    3月22日,國家海洋局公布2015年《中國海平面公報》與《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5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9釐米,較2014年低2.1釐米,為1980年以來的第4高位。近30年,中國沿海的十年際海平面呈明顯上升趨勢。
  • 我國海平面總體波動上升,速率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繼去年首發海洋環境質量簡況後,5月7日,生態環境部再次發布我國海洋環境質量情況。2019年,我國一類水質海域面積佔97.0%,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為28340平方千米,同比減少4930平方千米。
  • 新研究:海平面上升7米或更近了,60米後的中國城市會怎麼樣?
    而在全球變暖之下,海平面上升在我們身邊也是體現得越來越明顯,根據《自然通訊》雜誌新研究表明,列日大學和奧斯陸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新的氣候模擬顯示,地球的冰融化還在加速之中,其中格陵蘭冰蓋的融化比以前預測的高60%,這意味著全球的海平面上升速度也會更加的快,所以不是一個好消息。
  • 中國沿海氣溫和海溫近30年來均呈上升趨勢(圖)
    中國沿海氣溫和海溫近30年來均呈上升趨勢(圖)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國家海洋局日前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2011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公報指出,中國沿海氣溫和海溫近30年來均呈上升趨勢,升速分別為0.04℃/年和0.02℃/年。
  • 海平面上升對我國沿海產生嚴重影響
    海平面上升加重了遼寧沿海地區的海水入侵災害,錦州、葫蘆島、大連等地區的鹽漬災害尤其嚴重。 河北土地發生鹽鹼化    河北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0.7毫米。儘管該海域海平面上升速率不高,但仍然加劇了海水入侵災害。
  • 我國海平面上升呈加速趨勢
    日前,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在廈門組織召開了「2018年度全國沿海海平面變化影響調查及評估工作會議」。會議總結、梳理和科學評價了近十年海平面變化影響調查成果,給出了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對海岸帶災害、濱海生態系統以及海岸工程等的影響狀況。自然資源部相關部門、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各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海洋廳(局)的有關人士參加了會議。
  • 海平面上升超預期?專家:2100年海平面上升或超過1米
    很簡單的說,如果未達到排放目標,那麼海平面肯定會上升的。而根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科學家發出警告稱,如果溫室氣體持續排放,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可能會超過1米,到2300年,將超過5米。
  • 1980至2015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3毫米/年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餘曉潔 田穎)國家海洋局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5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至2015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毫米/年,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 我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2016年為1980年以來最高位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劉詩平)國家海洋局22日發布的《2016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2016年為1980年以來的最高位。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為易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脆弱區。其中,濱海城市和濱海低地尤其應制定海平面上升應對策略。
  • 沿海海平面升至32年來最高 加劇海洋災害、海岸侵蝕
    公報表明,2012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加劇了海洋災害;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5.25億元;全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5萬億元,同比增7.9%。   氣候變化,沿海海平面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   據《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至2012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2.9毫米/年,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 2018年超過2017年水平!海水溫度逐步上升,海平面危機來了?
    根據科學數據顯示,海洋溫度升高已經出現超越的「臨界線」,近十年來,海水溫度在不斷的提升之中,而科學家們也知道了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大氣中有害排放物不斷增加而導致的。根據中國科學院進行的研究表面,2018年已經超過2017年水平,海水溫度變得更高,這個結果其實比較符合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因為2018年也確定出了又創下新高溫時期。
  • 自然資源部: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
    《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和赤潮等災害為主,海冰、綠潮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03億元,死亡(含失蹤)22人。與近十年(2010—2019年)平均狀況相比,2019年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高於平均值,死亡(含失蹤)人數低於平均值。
  • 我國海平面升高意味著什麼
    國家海洋局3月22日發布的《2015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至2015年,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0毫米/年,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氣候變暖是主因   氣候變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已是不爭的事實。「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水增溫膨脹、陸源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等因素造成的。
  • 全球變暖 海平面上升速度打破2800年來紀錄
    (電腦模擬圖片)中國網2月24日訊 據英國媒體2月23日報導,最新研究表明,人為原因導致的全球變暖加劇了海平面上升,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過去2800年中的好幾倍。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對全球範圍內的24個地點進行了監測,並記錄了幾個世紀乃至幾千年來一些地區海水的漲落變化。直到19世紀80年代及工業革命時期,海平面上升的最快速度僅為每世紀3至4釐米。
  • 中國沿海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3.3毫米,快於全球平均水平
    最新發布的《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1980-2018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3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我國海域共發現赤潮36次。2019年5月1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自然資源部獲悉,該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18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和《中國海平面公報》。《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岸侵蝕等災害為主,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7.77億元,死亡(含失蹤)73人。
  • ()NASA詳細解讀海平面上升原因(組圖)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於當地時間8月26日舉行了關於海平面上升的媒體電話會議,詳細解釋了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並強調沿海地勢較低地區可能面臨被淹沒的威脅。
  • 自然資源部:198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3.3毫米,沿海氣溫...
    《藍皮書》顯示,1960年~2018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近4年均處於高位,2018年比常年(1981年~2010年)高0.18℃;1993年~2018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15±0.3毫米/年,2018年處於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位。
  • 海平面上升的三個原因
    而我國地處西太平洋區域,受季風、洋流、海溫、氣壓、颱風場等因素影響,海平面上升較快。今年2月26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公報稱,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近三年處於歷史高位。2012年中國海平面較常年(1975年~1993年)高122毫米,較2011年高53毫米。其中,東海海平面上升最為明顯,為66毫米,南海、黃海、渤海依次次之。
  • 福建海平面未來30年將上升65~125毫米
    去年我省海平面比常年高111毫米;未來30年,我省將有24個鄉鎮受影響  海平面在上升,海水在入侵陸地。日前,國家海洋局發布了《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公報顯示:去年福建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11毫米,預計未來30年,我省沿海海平面將上升65~125毫米。  為什麼海平面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