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新知速遞 第233期|劉嘉琳主任醫師發現血清苯丙氨酸含量的升高可能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死亡率增加

2021-02-12 瑞金醫院圖書館

【Abstract】

Background: There is a dearth of drug therapies avail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Certain metabolites play a key role in ARDS and could serve as potential targets for developing therapies against this respiratory disorder.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such 「functional metabolites」 in ARDS using metabolomics and in vivo experiments in a mouse model.

Methods: Metabolomic profiles of blood plasma from 42 ARDS patients and 28 healthy controls were captured using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HPLC-MS/MS) assa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on metabolomic profiles from blood plasma of ARDS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to screen for 「functional metabolites」, which were determined by 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IP) scores and P value. Pathway analysis of all the metabolites was performed. The mouse model of ARDS 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functional metabolites」 in the lung injury and mortality caused by the respiratory disorder.

Results: The metabolomic profiles of patients with ARD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healthy controls, difference was also observed between metabolomic profiles of the non-survivors and the survivors among the ARDS patient pool. Levels of Phenylalanine, D-Phenylalanine and Phenylacetylglutamin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non-survivors compared to the survivors of ARDS. Phenylalanine metabolism was the most notably altered pathway between the non-survivors and survivors of ARDS patients. In vivo animal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high levels of Phenylalanin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er lung injury and increased mortality of ARDS. 

Conclusion: Increased mortality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 levels of plasma Phenylalanine.

【中文摘要】

目的:目前針對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特異性的靶向治療藥物缺乏。某些代謝產物在ARDS中發揮關鍵性作用,並有可能成為藥物幹預的靶點。因此本文旨在通過代謝組學和小鼠體內實驗確定這類「功能性代謝產物」在ARDS中的作用。

方法:採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UHPLC-MS/MS)分析42個ARDS患者和28個健康志願者血清的代謝組學。運用單因素和多因素綜合分析獲得不同代謝產物的變量差異貢獻度評分(VIP)以及P值,確定「功能性的代謝產物」。同時對所有代謝產物進行通路分析。最後,在ARDS小鼠模型中探究「功能性代謝物」的作用。

結果:ARDS患者的代謝組學特徵與健康對照組有顯著差異,ARDS患者中死亡組和存活組的代謝組學特徵也存在差異。與ARDS存活組相比,死亡組的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D-苯丙氨酸(D-Phenylalanine)和苯乙醯穀氨醯胺( Phenylacetylglutamine)水平顯著升高。苯丙氨酸代謝是ARDS患者死亡組和存活組之間改變最顯著的差異代謝通路。此外,體內動物實驗表明,苯丙氨酸可加重ARDS的肺損傷程度並且增加小鼠死亡率。

結論:血清苯丙氨酸含量的升高可能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死亡率增加 。   

相關焦點

  • 瑞金新技術(七)| 胸部電阻抗層析成像技術指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瑞金新技術(七)| 胸部電阻抗層析成像技術指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呼吸支持策略 2020-11-17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新冠患者SARS-CoV-2特異性T細胞表型及...
    公衛·速遞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新冠患者SARS-CoV-2特異性T細胞表型及動力學研究 2020-07-03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病理|新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細胞|sars-cov-2
    點擊播放 GIF 0.0M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COVID-19的病理學改變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相關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表型異質性與臨床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徵(ARDS)的異質性在過去二十年裡備受關注該文同時提出,表型異質性是一個重要概念,但過度解讀或不當應用都可能對呼吸治療產生不利影響。在缺乏強有力的證據支持患者呼吸管理模式轉變的情況下,強烈建議堅持以臨床生理學為依據、基於當前數據支持的循證管理模式。 該文原文為免費閱讀,麻海新知對其予以編譯,以期融匯新冠肺炎患者機械通氣的多種觀點,並為臨床診療帶來一定的思路啟發。
  • 首份新冠肺炎病理報告證實,患者的死亡原因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
    右肺有明顯的肺細胞脫落和肺透明膜形成,表明患者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左肺組織顯示肺水腫和肺透明膜的形成,表明患有早期ARDS。兩個肺中均可見到間質單核炎性細胞浸潤,以淋巴細胞為主。病理檢查結果表明1、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研究團隊認為,患者患有ARDS,其病理特徵與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患者出現的病理特徵非常類似。2、嚴重的免疫損傷:以Th17的增加和CD8 T細胞的高細胞毒性為表現的T細胞過度激活,能夠部分解釋該患者為什麼產生了嚴重的免疫損傷。
  • ...減少中度至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總死亡率
    2020年2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對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目前尚無經過臨床驗證的特異性藥物治療方法。皮質類固醇在ARDS中的療效仍存在爭議。
  • 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發病率低,致亡性高,診治手段需了解
    (一)什麼是呼吸窘迫症候群呼吸窘迫症候群,主要會在新生兒當中出現,屬於一種滲出性病變,主要會有呼吸困難、青紫和呼吸衰竭的情況發生,一般是肺臟發育不成熟和肺表面大量缺乏活性物質而導致,一旦發生可以說是十分嚴重,甚至會留下後遺症。
  • 地塞米松用於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
    背景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是肺應對肺部或全身損傷刺激時引起的強烈的炎症反應過程。臨床上,這種異質症候群的特徵是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胸部x線影像學表現為雙側肺浸潤。
  • 四種人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進展_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_醫脈通
    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的暴發流行徹底顛覆了人類對於冠狀病毒的已有認識,意識到其高致病潛能,並發現蝙蝠可以作為致命性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SARS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進行性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症,嚴重者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實驗室檢査典型表現為淋巴細胞計數減少和肝功能異常,患者可因肺泡損傷所致快速進展的呼吸衰竭而死亡。兒童感染SARS-CoV的臨床病情較成人患者輕,發生SARS的概率較成人低。
  • ...臨床研究|新冠肺炎|細胞|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clinicaltrials.gov
    好消息是,對於 COVID-19 的致死因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我們有一個研究多年的武器:幹細胞。來源:dailyexcelsior.com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是臨床急危重症,病死率高達 35 - 46%,目前仍主要依靠機械通氣呼吸支持治療,亟需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LPS致呼吸窘迫症候群模式動物品系:SPF級C57bl/6小鼠,雄性,周齡為8w-10w,體重為30g-35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1 week建模方法:模型建立:經腹腔麻醉小鼠,採用暴露式氣管切開滴注的方法,經氣管向肺內滴注LPS(給藥劑量6mg/kg)而後將小鼠直立,垂直旋轉小鼠,使藥物在肺內均勻分布,從而建立內毒素性急性肺損傷小鼠模型。
  • 希為納注射用西維來司他鈉正式上市 可緩解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希為納注射用西維來司他鈉是公司歷時17年的科研成果,適用於改善全身性炎症反應症候群的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該藥品得到國家藥監局支持,除了通過應急審批程序批准其上市許可外,更批准其以新冠肺炎作為適應症開展臨床試驗。「鑑於疫情期間的良好反響,產品現正式量產上市。」
  • 瑞金新知速遞 第六十六期|費健主任醫師發現胰腺腺泡細胞通過上皮-樹突狀細胞轉分化參與急性胰腺炎炎症損傷病理過程
    作者簡介費健  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上海市瑞金康復醫院院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研究方向:急慢性胰腺炎的免疫機制研究及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診治。
  • 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與急性胰腺炎預後有何關聯?
    高甘油三酯血症與急性胰腺炎(AP)的發病率呈正相關,但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與AP的嚴重程度是否有關尚無定論。為此,研究者採用meta分析評價血清TG升高對AP預後的影響。研究者檢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圖書館,找出所有符合條件的研究(截止到2016年9月)。
  • 專家:新冠病毒會在人體全身引起血液凝塊,造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紐約市Mount Sinai Beth Israel醫院肺部和重症監護醫生胡曼·普爾(Hooman Poor)說,醫生懷疑這些小血塊是導致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困難的原因之一。普爾說:「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肺部出現血栓的可能性。」在那些因為腎衰竭而需要進行透析的新冠病毒患者中,「他們的導尿管每一秒都在凝結。」
  • 《科學》:新冠重症患者中廣泛存在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藥物抑制IL...
    除了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之外,新冠病毒(SARS-CoV-2)是第三種引起人類嚴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病。
  • 解讀| 一文看懂中東呼吸症候群
    10月22日,海關總署發布2019年第163號公告——關於防止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傳入我國的公告。中東呼吸症候群是什麼?讓海關帶您了解一下。 中東呼吸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是一種由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死亡率約為35%。潛伏期為2天至14天,典型症狀表現為急性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早期主要表現為發熱、畏寒、乏力、頭痛、肌痛等,隨後出現咳嗽、胸痛、呼吸困難,部分病例還可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 幹細胞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嗎?學術期刊的大數據分析出來了
    值得注意的是,Mesoblast的同種異體間充質幹細胞療法Ryoncil(remestemcel-L)目前正在通過「擴大可及」「同情用藥」項目和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根據該機構發布的首批治療數據[2],12例伴有中度/重度呼吸窘迫症候群並且依賴呼吸機的新冠肺炎患者接受這種療法後,存活率達到了83%。
  • 武漢新冠患者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的危險因素再解讀:使用激素...
    醫師報訊(融媒體記者 黃玲玲)日前,《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一篇《中國武漢新冠肺炎患者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及死亡的危險因素》研究。研究認為,可能由於免疫反應較弱,高齡伴隨發生ARDS和死亡風險增加。儘管高熱與發生ARDS相關,但在ARDS患者,發熱伴隨更好的臨床預後。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機械通氣相關肺纖維化機制及治療新進展
    作者:蘇北人民醫院麻醉科(陳夢媛、高巨) 機械通氣生命支持在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救治過程中發揮著主要作用,然而機械通氣可能引發肺炎及產生纖維化反應,進而導致機械通氣相關肺纖維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