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滿漢全席」大家肯定耳熟,裡面有108道菜,總有幾道你吃過。滿漢全席,清朝時期宮廷盛宴。既有宮廷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族與漢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焰、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
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至少一百零八種(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滿漢全席菜式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以上就是滿漢全席的一些全解,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些日常菜。
第一介紹一個酒友都喜歡的,分類在四喜乾果裡的一道小吃,「虎皮花生」,虎皮花生是以花生仁為主要食材製成的一味光滑適宜、酥脆可口的精美傳統小吃。這個大家應該都吃過,如果要做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收到會第一時間回復!
第二個來個爆炒田雞,爆炒田雞是一道以田雞作為主要食材,以蔥、蒜、花雕酒、雞精作為輔料製作而成的美食。田雞中含有鋅、硒等微量元素,並含有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能延緩機體衰老,潤澤肌膚,並有防癌的功效。這個菜是在滿漢全席的親藩宴裡出現。日常我們也可以隨時吃上。
第三個身為廣東人的我,肯定要推薦一下這道,在滿漢全席的延官宴中出現的「片皮乳豬」。廣東餐館必備特色菜餚。西周時已名列八珍之一。清代隨滿漢全席流傳大江南北,久盛不衰。採用木炭烤爐烹製,其色澤大紅,皮脆酥香,肉嫩鮮美。烤好的乳豬連叉斜放在案板旁,去掉前、後蹄的綑紮物,片皮後上桌。
第個還來一個廣東菜,」菊花裡脊「因其成品形似菊花而得名。是廣東省傳統的地方名菜,屬於粵菜系。將豬裡脊肉切成8分厚的大片,剞成十字花刀(深約5分多),再改成5分見方的塊,上漿。將蔥、姜、幹辣椒切絲。炒鍋加油上火,將豬肉塊滑熟,瀝油。然後下蔥姜、幹辣椒煸炒出香味後再下入肉塊,烹酒,下精鹽、糖,炒勻,淋紅油,出鍋即可。這菜這出現在滿漢全席的延官宴中。
第五個來個出現在滿漢全席的節令宴中的「原殼鮮鮑魚」,新鮮鮑魚即為活鮑魚,這種鮮鮑魚,在用刷子刷洗其殼後,將鮑魚肉整粒挖出,切去中間與周圍的堅硬組織,以粗鹽將附著的黏液清洗乾淨。活鮑魚在清潔處理後,一般不需刻意烹調,就可品嘗到絕佳的風味。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保持原形別具一格。
第六個出現在滿漢全席節令宴中的「臘八粥」,這個大家都是吃過的。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喝臘八粥」是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粥的傳統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和各種豆類(如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芸豆等)。
滿漢全席最後是以茶來散兵席的,最後我也用這道茶來完結這篇文章。她就是洞庭碧螺春,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高級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衝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中國的名茶。主要工序為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炒青。
大家好!我是肥家食尚味,一個愛生活愛美食的小廚師。我每天會更新一些菜譜或美食文化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給小主篇一個關注!謝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本文文字為原創,圖片來源於百家號,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