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到了這種地步?臺灣有人竟想改時區「去中」

2021-01-10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島內一些人搞所謂「去中國化」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現在又把腦筋動到時區上了。有網民發起聯署,提議臺灣時區應由目前的東八區改到東九區,與日韓相同,「以脫離中國大陸標準時區」。此舉一出,遭到不少民眾的抵制。

臺灣的時區與中國大陸相同,都是東八區。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9日報導,有網民在「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提議稱,臺灣過去曾經屬於東九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韓國就在這一時區,「而由東八區改為東九區可象徵性地脫離中國的從屬,讓到臺灣的陸客或是外國旅客潛意識裡體會到臺灣與中國大陸的互不從屬關係」。提議者還稱,如果時間提前一小時,臺灣所處地區「在冬季下班時間不會這麼暗,夏季也可充分利用陽光」。東森新聞網稱,19日傍晚5時多,聯署跨過5000人的門檻,因此成案,相關部門得在12月19日前做出回應。

此事在島內引發熱烈討論。一些民眾表達支持之意,認為「讓冬天晚一點天黑,夏天也可以多一些時間運動」,同時去日本不用改時差很方便。不過不少人表示強烈反對,紛紛留言說「臺灣就是在東八區,多管閒事換什麼時區?」還有人認為,這純屬「精神勝利法,完全看不出改了時區對人民有什麼幫助,根本是從政治因素考慮嘛」。

有關臺灣時區該不該改,其實很早就有人討論。中時電子報19日回顧稱,從割讓給日本到二次大戰後,臺灣時區確實曾有過變更。1912年之前,中國各地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時間。在割讓當年的1895年年底,日本明治天皇頒布了「敕令167 號」,從1896年起將「大日本帝國」分成兩個時區:一個叫做「中央標準時」,以東經135度為基準,即現在的東九區;另一個叫「西部標準時」,以東經120度為基準,即現在的東八區 。日本本土使用的時區為前者,臺灣則使用「西部標準時」一直到二戰爆發。1937年,日本昭和天皇頒布敕令,廢止「西部標準時」,都改用「中央標準時」,包括臺灣、澎湖以及之後佔領的香港。1945年9月,「臺灣總督府官報」公告廢止之前的規定,臺灣改回到「西部標準時」。也就是說,從1896年到1937年之間,臺灣用的是日本「西部標準時間」,跟現在一樣是東八區,1937年以後才改成「中央標準時間」,「日本統治大多數時間裡,臺灣都是東八區,跟現在沒有不同」。國民黨接收臺灣後,臺灣改用「中原標準時間」,1945年至1979年間還曾實施「日光節約時間」,因民間反應不佳,1980年取消。2000年陳水扁當局就任之後,因為覺得「中原標準時間」名稱隱含「中國中心主義」,因此越來越少地使用,而大多以「臺灣時間」或不帶政治、地域色彩的「現在時間」取代。但臺「中國廣播公司」直至2007年1月才開始以「現在時間」取代「中原標準時間」做整點報時。

有島內媒體直言,有人搞改時區聯署是想藉機「去中國化」,根本不是從臺灣人的生活考慮,而是有政治圖謀。有人嘲諷說,「臺灣有自卑到這種程度喔?乾脆跟美國爸爸同一個時區好了!」還有人說,提案人知不知道時區是以倫敦為基準,臺灣所在經度就是東八區,而且東八區不是中國大陸專用,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部分地區、馬來西亞、菲律賓、蒙古國,都是東八區。臺民航局空運組長韓振華稱,如果臺灣時區改變,雖然飛行時間不變,但對航空公司及機場最大影響就是所有班表、訂位系統及銷售系統都要更改,成本不小。臺「中央氣象局」天文站主任鄭俊嶽表示,就現實來說,臺灣改為東九區的意義不大,因為臺灣是發達地區,務農族群不多,現代人也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調整時間意義有限。鄭俊嶽稱,所謂時區是以子午線為中心,每15經度劃分一個時區,每差一個時區,就相差一個小時。大國如美國橫跨多個時區,因此一些州的時間不一樣;大陸則是統一時間,「臺灣本來就在東八區裡,國際也早就認定,若要調整,恐怕會影響各行各業」。

相關焦點

  • 為"脫中"入日本時區? "臺獨"為"去中"又群起自嗨
    臺民眾在「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提案。(臺媒截圖)據報導,這位丁姓網友在「利益與影響」欄位上寫著,臺灣其實在過去也曾經屬於GMT+9時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韓國、朝鮮也屬於GMT+9時區,由GMT+8改為GMT+9也可象徵性的脫離大陸(GMT+8)的從屬,讓到臺灣的大陸遊客或是境外旅客淺意識體會到「臺灣與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此外,他還宣稱,如果臺灣時區提前一小時,在冬季下班時間不會這麼暗,夏季也可充分利用陽光。
  • 臺灣5000人聯署要求把中國時區改為日本時區,結果被臺灣網友罵翻了
    在「利益與影響」欄位上,該網民寫道:「臺灣其實在過去也曾經屬於GMT+9時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朝韓也屬於GMT+9時區,由 GMT+8改為 GMT+9也可象徵性的脫離中國(GMT+8)的從屬,讓到臺灣的陸客或是外國旅客潛意識體會到臺灣與中國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
  • 臺一網民欲提議將「臺灣時區」改為日本時區 被民眾痛罵
    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報導稱,一位臺灣網民在臺「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作出上述提議,他宣稱,「臺灣在過去曾屬於GMT+9時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朝鮮、韓國也屬於GMT+9時區,認為臺灣若由GMT+8改為GMT+9,可象徵性地脫離中國(GMT+8)的從屬,讓到臺灣的陸客或是外國旅客意識到臺灣與中國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
  • 為了「脫中」加入日本時區?「臺獨」為「去中國化」又群起自嗨
    有人指出,這就是在搞「臺獨」,也有人批評:乾脆換去跟美國爸爸同一個時區好了,有自卑到這種程度!臺民眾在「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提案。(臺媒截圖)據報導,這位丁姓網友在「利益與影響」欄位上寫著,臺灣其實在過去也曾經屬於GMT+9時區,與臺灣類似經度的韓國、朝鮮也屬於GMT+9時區,由GMT+8改為GMT+9也可象徵性的脫離大陸(GMT+8)的從屬,讓到臺灣的大陸遊客或是境外旅客淺意識體會到「臺灣與大陸的互不相從屬關係」。此外,他還宣稱,如果臺灣時區提前一小時,在冬季下班時間不會這麼暗,夏季也可充分利用陽光。
  • 48小時火速通過「臺灣改日韓時差」聯署,你們就這麼想當日本人?
    誰不知道,臺灣和大陸一衣帶水?從福州坐飛機到臺北,不到1個小時,但從東京到臺北,至少要飛4小時。所以臺灣一直採用北京時間。這有錯嗎?有錯嗎?有錯嗎?不過很多臺灣人覺得,錯了!他們想要改成東京時間!最近,有民眾在臺「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提案,提議將臺灣時區由目前的GMT+8提前至GMT+9,與日本、韓國相同。如今短短2天不到就突破5000人聯署門坎,國發會19日說,7天內將協調出主責機關,並要求其在成案後60天內響應。48小時之內就通過了這麼一個匪夷所思的提案聯署,難道臺灣人真的這麼想當日本人?我們來看看,提出這種提案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 臺灣欲改成與日韓相同時區 臺學者:隱性卻實質的宣布「臺獨」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近日臺灣有網友日前於「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發起聯署,希望臺灣地區時區從與大陸相同的「GMT+8」,調整為跟日韓一樣的「GMT+9」,短短2天就成案,蔡當局主管機關最晚則必須於12月19日響應。對此,師大教授範世平表示,這是一種「隱性卻實質的宣布『臺獨』」。
  • 蔡英文「去中」「反中」,恐讓「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失去存在依據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針對當下日益緊張的兩岸關係,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近日在公開場合表態稱,蔡當局四處宣揚「反中」「去中」思想,導致「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在臺灣島內變得越發薄弱。這不禁讓人擔心,「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論調,可能會失去其存在的價值。
  • 民國的時區劃分:不用出國就有時差,全國標準時間不在北京
    中國幅員遼闊,東西領土的兩端相距5000多千米,經度跨度也有60多度,按照標準時區劃分我國領土共橫跨五個時區。不過如今我國國內的時間,都以統一的東八區時間「北京時間」為標準。統一時間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了工作和學習上的便利,即便最東西兩極的國土時差近5個小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時間的統一,一般不到出國的時候,很少有人會感受到有「時差」這個概念的存在。不過在民國的時候,我國的人們在國內就會有很大的時差,這是因為在民國時,中國曾被劃分為五個時區,自東向西分別為:長白時區、中原時區、隴蜀時區、回藏時區、崑崙時區。
  • 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圖)
    當時正是香港、大陸關係惡化、互相猜忌仇視之際,龍應臺以「傾聽」為主題,告訴臺下聽眾「21世紀的臺灣、香港與中國大陸,應該開啟一個大傾聽的時代。」 她說,現在應該是溫柔傾聽的時刻。「傾聽自己身邊的人,傾聽大海對岸的人,傾聽我們不喜歡、不贊成的人,傾聽前面一個時代殘酷湮滅的記憶。」 ●自卑是臺灣另一堵牆 各地的「牆」都不一樣。
  • 美軍售臺灣很容易轉化為統一時間表!
    第二是戰略目的,臺灣位於太平洋第一島鏈核心位置,中國大陸門口,與大陸最近距離只有130多公裡。美國在日本、韓國都有軍事基地,最近不斷拉攏日本、印度和澳洲等印太國家傳出要組成「亞洲小北約」對抗中國,也想把臺灣納入。美國把大量武器賣給臺灣,並緊密加強美臺軍事合作,有如日、韓駐軍之外的另種形態軍事合作,讓臺灣幫著美國在第一島鏈上看守大門,保護美國安全。
  • 一周侃:"去蔣""去孔"又"去中" 蔡英文要做歷史好裁縫!
    島內學者分析指出,蔡英文當局所有的「去蔣化」舉措都是在臺灣「正名」運動的脈絡裡,這跟所謂的文字獄、贏者寫歷史是一樣,是要重新改寫臺灣人的歷史,也去改寫臺灣的歷史記憶。蔡英文不但要做現階段臺灣地區的領導人,還要做臺灣歷史記憶的裁縫。借民進黨執政之機,用所有公權力去做臺灣「正名」的最後一裡路,這棒打完後,臺灣的年輕人歷史記憶中,就沒有中國這一段了。
  • 中國橫跨5個時區,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想必各位讀者都有這個疑問,全世界橫跨時區最大的幾個國家中,比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前三者都實行了時區制,唯有中國沒有區分時區,全國一個時區,即東八區!我們來看看這些實行了時區的國家是怎麼區隔時區的?中國又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 幅員遼闊的中國為何只用一個時區?
    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01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2009年,經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提議,將原先的11個時區改為9個時區。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
    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 《自卑與超越》① | 自卑,是讓你變優秀的原動力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優秀的時候,但你可能還沒發現,這些自卑,正是讓你變得優秀的原動力。通過《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你將學會如何利用自卑,超越自我,改善人生的處境。但是,阿德勒不認同這種觀點,他認為,一個人遭遇了什麼並不重要,他怎麼看待那些經歷才重要,所以阿德勒說,只要保持積極的態度,人人都可以得到幸福。《自卑與超越》一書,集結了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核心思想,接下來的10天,我們將共讀這本心理學的經典之作,10天後,我們將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正確地對待人生,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徑。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 自卑的女孩,從小在什麼樣的家庭?自卑不是性格,而是思維方式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自卑的心理,小編也是如此,可是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的這種自卑心理呢?可是在沐陽看來,家庭是她最想逃離的地方,她想躲到一個沒人的角落,不被別人注意,就這樣獨自一個人生活就可以。她靈魂裡住著一個自卑的灰姑娘,整日打掃著心房的塵,她渴望從外面的世界照進來一束光,哪怕只有遠方的燈塔那麼微弱,只要能把自己拯救出去,她寧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狠狠地抓住。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虎嗅網
    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對此,臺「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說,目前沒有任何討論,至於「降級」說法,他稱博物館是文化機構,很難用行政層級論定。
  • 最早迎新年:太平洋一島國改時區"丟掉"一天
    新華網專電 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獨立國決定,當地時間12月29日午夜過後,從國際日期變更線東部「跨」到西部,直接進入31日。  這一舉措旨在與重要鄰國保持一致,以便做貿易。這種情況將不再出現。薩摩亞周五時,我們會給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人打電話,而人家正在度周末。」  「來薩摩亞的遊客腦子裡是紐西蘭和澳大利亞時間,(改變時區)將消除時間混亂」。  薩摩亞決定取消今年12月30日。政府宣布,僱主不得因30日「消失」而停發當天薪水,銀行不得收取當天利息。
  • 張北海:時區和時差
    是二十世紀中噴氣飛行的出現,才讓我們嘗到了時差滋味。可是,我們的祖先,雖然沒有親身感受,卻隱隱知道東西各地的日出日落有些時間上的差異,各地古老文明,單靠以太陽辨別時間的「日規」(sundial),就已經知道或猜到東部某地的正午,和五百裡或三千裡外西部某地的正午的時間,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