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985"女神"教授:在腫瘤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獲中央表彰!

2020-10-24 大連理工大學招生辦

近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樊江莉教授獲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旨在表彰那些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本屆全國共有一百人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

樊江莉,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長期從事螢光識別染料及其生物應用研究,在靶向性染料分子結構與性能關係等化學產品工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了增強激發態電子轉移的染料識別分子設計方法;創製了性能優異的白血病細胞中COX-2酶、核酸等腫瘤標誌物系列螢光識別染料;破解了五分類血液細胞分析系統技術難題,有力推動了我國血細胞分析系統從國內空白到國際一流的跨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獲授權發明專利70餘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大連市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

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設立,每兩年評選一屆,每屆名額不超過100名,至今已走過了30多年曆程,在歷屆近1600名獲獎者中,很多獲獎者在科技創新、攻堅克難中成長為活躍的中堅和骨幹力量,在科技、教育、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大連理工大學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完善師德教育體系,在建設一流師資隊伍上實現新突破。學校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職教師中的兩院院士36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4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0人,"973計劃"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16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37人,"興遼英才計劃"教學名師2人,湧現出"全國模範教師""遼寧最美教師"等先進典型。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大連理工大學招生辦

相關焦點

  • 西南大學崔紅娟教授在腫瘤生物學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幹細胞與轉化研究方向在西南大學崔紅娟教授的帶領下,以幹細胞生物學為依託,近期在腫瘤生物學及其家蠶疾病模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最新研究進展。近日,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神經腫瘤學領域頂級期刊Neuro-Oncology (IF=7.79) (DOI: 10.1093/neuonc/noy037)。碩士研究生何江作為論文第一作者。該研究原創性發現了睪丸特異性基因OIP5可以促進腦膠質瘤的增殖和轉移,對腦癌患者病情及預後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 四川省政府表彰!這位985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品已被華為應用!
    12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表彰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鄧龍江教授榮獲"四川省先進工作者"稱號。現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多頻譜吸波材料與結構重點實驗室主任。鄧龍江教授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電磁功能材料與技術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帶領團隊在電磁功能材料機理、製備技術、工程應用及產業化等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研究,為我國該領域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提升行業競爭力做出了突出貢獻。
  • 近日一國家級名單公布,吉林大學2位教授因重大成就榮獲表彰!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浙江溫州2020世界青年科學峰會開幕式現場舉行,吉林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張然、建設工程學院教授郭威獲獎。校長張希作為頒獎嘉賓參加了頒獎典禮。主要從事隨機微分、積分方程數值解、多尺度分析及應用、金融衍生產品的數值計算等課題研究,長期從事科學與工程計算方面的研究,在非標準有限元方法及應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五年主持中科院和基金委項目6項,含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1項、中科院先導專項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62篇。
  • 最新進展!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腫瘤治療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生物診斷治療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雷波教授團隊提出了利用彈性(物理)/矽釋放(化學)/miRNA控釋(生物)協同促進骨組織再生的新策略,該研究成果以&34;為題發表在材料領域著名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 清華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合作在腦腫瘤精準診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合作在腦腫瘤精準診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廖洪恩教授課題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王貴懷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診療》(Theranostics)上發表題為《雙模態光學診斷實現神經外科腫瘤精準在體識別》(Dual-modality optical diagnosis
  • 遼寧科研人員在病毒檢測、新冠肺炎預防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瞄準藥物遞送張樹彪課題組的支德福老師總結了靶向分子與基於SPIONs的藥物遞送系統結合的最新進展,分析不同靶向分子對遞送納米系統性能的影響,為其在腫瘤靶向治療方面提供了作用依據。瞄準食品保鮮胡文忠團隊的姜愛麗教授總結了西蘭花受到機械損傷後的生理變化過程及茉莉酸甲酯(MeJA)調節和修復西蘭花機械損傷後產生不良影響的潛在機理,為修復和調控採後果蔬受機械傷害後的生理生化反應提供了理論參考。研究論文&34;發表於&34;子行業的頂級期刊Food Chemistry雜誌。
  • 科技人物|張冬梅教授:實幹創新,抗腫瘤新藥研究獲突破
    實幹創新,抗腫瘤新藥研究獲突破 記暨南大學藥學院張冬梅教授 本報記者莫文藝 張冬梅一直圍繞中藥和天然藥物來源抗腫瘤藥物先導物的藥理作用機制研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新藥研發開展工作,先後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課題
  • 楊道科教授:腫瘤熱療領域重要進展
    現在,廣義的腫瘤熱療泛指一切通過物理學方法改變腫瘤局部溫度以治療腫瘤的方法,涵蓋:全身熱療、射頻、超聲聚焦刀、微波、紅外線、電容、電磁、體腔熱灌注等局部治療引領的各個治療領域,已成為繼手術、放療、化療和免疫療法之後的第五大療法,在腫瘤的綜合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低度惡性腫瘤中單獨應用可起治癒作用,如甲狀腺癌;在實體瘤綜合治療中,與其它治療手段均能發揮很好的協同作用,較大幅度提高治療的有效率,
  • 朱俊傑課題組在可編程聚合物庫及生物邏輯運算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朱俊傑課題組在可編程聚合物庫及生物邏輯運算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03-21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劉智青教授獲此殊榮。劉智青教授長期活躍在實驗強子物理前沿研究領域,曾取得系列國際前沿的成果。2013年,他在BESIII實驗完成博士論文期間,代表合作組發現了新的帶電類粲偶素Zc(3900),被認為是首個具有確切實驗證據的四夸克粒子,並被美國物理學會《物理》雜誌評選為年度"十一項重要成果"首位。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劉智青教授長期活躍在實驗強子物理前沿研究領域,曾取得系列國際前沿的成果。2013年,他在BESIII實驗完成博士論文期間,代表合作組發現了新的帶電類粲偶素Zc(3900),被認為是首個具有確切實驗證據的四夸克粒子,並被美國物理學會《物理》雜誌評選為年度"十一項重要成果"首位。
  • 美國召開又一重要大會!北京這位教授獲國際表彰!
    10月5日—9日,世界水處理技術展覽會在美國召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陳家瑋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獲得國際水環境聯盟(Water Environment Federation,WEF)和美國環境保護署(U.S.
  • 中國科大在B肝病毒導致肝癌的免疫逃逸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B肝病毒導致肝癌的免疫逃逸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新浪新聞   發布者:ailsa   日期:2018-03-30   今日/總瀏覽:1/5839
  • ...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
    大工生命科學與藥學學院張嘉寧教授團隊在O-GlcNAc糖基化生物學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1-25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81歲農村教授:放棄國外高薪,研發救命藥物,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表彰!
    這位老人已投身於藥物研究近六十年,從小小的實驗室一步步走向真正的臨床應用,為新世紀放射性藥物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這六十年的奮鬥之路,無不體現著一名化學者的艱苦奮鬥精神,為年輕一輩做出了榜樣。本期推送,就讓我們走近原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王學斌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生。
  • 楊建明教授團隊木質纖維素預處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楊建明教授團隊木質纖維素預處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建明教授團隊在利用木質纖維素降解液合成生物基產品領域再次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生物工程技術領域Top期刊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5年影響因子為
  • 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生物學院陳三鳳教授課題組在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一種獨特而新穎的固氮調控機制。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GlnR作為一種轉錄因子,同時正負調控固氮類芽孢桿菌中固氮基因的表達。有2個GlnR-binding sites分布於固氮基因簇(nifBHDKENXhesAnifV)啟動子上下遊。
  •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表彰!河南科研人員在新冠病毒研究中再獲重大進展!
    近日,河南大學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馬遠方教授團隊發表研究成果:基於納米硒法聯合檢測人體抗新冠病毒IgM和IgG抗體。河南大學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作為河南省唯一接受表彰的高校單位,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於2016年9月經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准建設。沈倍奮院士、閻錫蘊院士分別擔任實驗室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委員,馬遠方、胡延忠任名譽主任,李霞任實驗室主任,張軍、王耀輝、崔秀坤任實驗室副主任。
  • 中科大量子測量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11月2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日前在量子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德國、義大利、瑞士理論物理學者合作,在光子系統中首次實驗使用糾纏集體測量,將量子比特熱力學系統中投影測量反作用降至最小。相關成果於11月16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他留學世界名校,毅然回國當上大學教授,如今獲國家級表彰!
    ,鼓勵與表彰在礦物學、巖石學與地球化學研究中作出卓越的、創造性貢獻的、年齡不超過40周歲的青年地球科學工作者,推動我國地球化學事業的發展。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訊作者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ology、Economic Geology、Earth-Science Reviews、American Mineralogist等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SCI文章16篇,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