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我的中國夢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

編者按:本文是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2009年3月31日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他以他個人的成長奮鬥為線索,從「家運」折射「國運」,濃縮了40年來中美關係發生的深刻變化,用真情講述了中國人的中國夢。整篇演講樸實無華,以小見大。特以此文,作為我們新欄目「名人演講選粹」的開篇。

過去的二十年,中國一直在跟美國的三任總統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魯我才知道,其實它只跟一所學校打交道。透過這三位總統我也明白了,耶魯大學的畢業生的水準也並不很平均。

接下來就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

就在我看不到希望的1978年,中國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

我要講五個年份,第一要講的年份是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了。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亂,在法國有巨大的街頭騷亂,在美國也有,然後美國的總統甘迺迪遇刺了,但是,的確這一切的原因都與我無關。那一年,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雖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卻真正地站了起來,不僅在美國站起來,在全世界站起來。但是當時很遺憾,不僅僅是我,幾乎很多的中國人並不知道這個夢想,因為當時中國人,每一個個人很難說擁有自己的夢想。中國與美國的距離非常遙遠,不亞於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但是我並不關心這一切,我只關心我是否可以吃飽。

1978年,10年之後。我10歲,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地方,那個只有20萬人的非常非常小的城市。它離北京的距離有2000公裡,它要想了解北京出的報紙的話,要在3天之後才能看見。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存在新聞這個說法。那一年我的爺爺去世了,而在兩年前的時候我的父親去世了,所以只剩下我母親一個人要撫養我們哥倆,她一個月的工資不到10美元。因此即使10歲了,夢想這個詞對我來說,依然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詞彙,我從來不會去想它。我看不到這個家庭的希望。就在我看不到希望的1978年,不管是中國這個國家,還有中國與美國這兩個國家之間,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那是一個我們在座的所有人,今天都該記住的年份:1978年的12月16日,中國與美國正式建交,那是一個大事件。兩天之後,12月18日,中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那是中國改革開放31年的開始。歷史將兩個偉大的國家、一個非常可憐的家庭,就如此戲劇性地交織在一起,不管是小的家庭,還是大的國家,其實當時誰都沒有把握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

相關焦點

  • 兩個中國學生的美國夢
    很多中國家庭對競爭慘烈的教育體制深感失望,認為學校的一切都是圍繞著高考指揮棒。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有能力負擔別樣教育選擇的成本。美國大學提供一種截然不同、更為靈活的教育方式,雖然費用昂貴,美國學位依然被視為一項很好的投資,也是一種地位象徵。 2014年冬天,海拉決定提前實現自己的美國夢。
  • 馬裡蘭大學首位華裔校長:我本可以成為上海川普,卻成了美國夢本人
    2013年,馬裡蘭大學學生報《響尾蛇報》發表陸道逵專訪:讀完才恍然大悟,陸校長,這就是「美國夢」本人啊下面,故事開始。幸運的是,陸道逵沒多久就理解並適應了美國文化。今天,當陸道逵公開演講或談及大學目標的時候,總是不可避免地會提到創新和企業家精神,這是所有美國主流社會人文大學的基石。這也是為何馬裡蘭大學在2012年與全球33所其他學校一起參與線上教育巨頭Coursera組織的免費線上課程的原因。
  • 河南高考狀元成為耶魯大學首位中國校董
    昨日,有條消息引爆了網絡,河南人張磊,成為耶魯大學315年來首位中國校董!而就在7月1日,張磊還帶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長來到河南,商量在家鄉合作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事。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根據美國司法部10月8日向康乃狄克州聯邦地區法院提交的起訴書,耶魯大學在招生的各個環節都把申請人的種族列為決定性因素。這樣做的結果是,2017年和2018年,非裔申請者的錄取率最高,其次是西班牙裔申請者,而亞裔和白人申請者的錄取率最低。事實上,包括耶魯大學在內的許多常春藤盟校都有在招生時兼顧多種族的考量。
  • 開學第一課 | 耶魯大學校長2019開學演講:好奇心,通向未來之門的鑰匙
    開學第一課大家早上好,所有Eli Whitney項目的學生們、轉校生們、來訪的國際學生們以及大一新生們:歡迎來到耶魯!在此,我謹代表各位同事,向在座的各位耶魯家屬表示熱烈歡迎,感謝你們的到來。請與你們深愛著的新晉耶魯學生一起盡情享受他們大學生活的最初的美好時光吧。
  • 耶魯大學校長2018年畢業典禮演講精選(中英文版)
    )的演講,以優秀畢業生為榜樣,勉勵學生積極傾聽和交流,無限拓展自己的圈子,兼容並濟,海納百川。我在耶魯大學的這些年,我很榮幸能夠認識世界上一些最聰明的頭腦。我也了解到最偉大的學者們都會畫出很大的圈。他們博覽群書,也對自己研究範圍之外的想法頗感興趣。Robert Dahl, who was a Sterling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taught at Yale for forty years.
  • 許田放棄美國耶魯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加盟西湖大學
    中青在線杭州4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今天,據西湖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曾擔任過15年美國耶魯大學遺傳系副系主任以及11年耶魯大學校長特別顧問的許田教授已全職加入西湖大學。近日,他放棄耶魯大學終身C.N.H. Long講席教授、霍華德·休斯研究員以及羅斯伯格兒童疾病研究所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等職,來到杭州工作。    許田說:「西湖大學作為一所新型大學,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回國加入西湖大學主要是想實現心中的兩個目標:教育和創新。西湖大學必然會從當下的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
  • 白巖松: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往往是「無用」的
    活著不是非輸即贏白巖松在1989年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去報到時,被告知不要人了,關係已退回廣播學院去了。 對於一個21歲的熱血青年,在大學畢業包分配的年代被拒,要比現在這個時代更絕望,沒有多項選擇權。
  • 白巖松:體育憑什麼排在「四育之首」?
    點擊播放視頻,看白巖松如何評價體育老師 面對這位同學的提問,白巖松表示——「我一直認為,『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是中國對體育老師最大的褒獎。」
  • 美國著名華裔建築師林瓔入選耶魯大學校董
    中新網紐約6月2日消息:美國耶魯大學30日表示,該校校友以壓倒性多數推選著名華裔建築師林瓔,出任耶魯大學新任校董。  據美國華文媒體報導,林瓔贏得近5萬名校友超過80%的選票,躋身耶魯大學19名校董之列。耶魯表示,世界各地10萬名校友有超過40%在這次校董選舉投票,投票率比平常的選舉高出二倍半。
  • 耶魯大學校長:如何成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
    2016年8月27日,耶魯大學迎來了新一屆本科生,校長彼得.沙洛維對新生作了題為《對失實表述說「不」》的演講。演講中,沙洛維詳細闡述了在耶魯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習如何辨別和應對「失實表述」。在他看來,成為一個更加審慎的批判性思考者,才能提高而不是削弱洞察力。
  • 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理事會會議暨第三屆...
    2020年12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理事會會議暨第三屆全球公共衛生政策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聯合承辦。
  • 對話白巖松:我很討厭那些喊打喊殺的人
    《中國慈善家》:你對眼下的中美局勢有什麼看法? 白巖松:我在節目中剛剛談過,大致的原話是美國似乎要單方面發起新的冷戰,但是它越瘋狂越說明它病得不輕,我們沒有義務為別人治病,但是要防止被它傳染。
  • 耶魯大學公開課程哲學
    最近一直在分享耶魯大學的公開課程。今天我們詳細地了解一下這所世界頂級學府。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簡稱「耶魯」(Yale),坐落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
  • 白巖松:我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中這句話讓我放棄了
    白巖松在訪談裡告訴了大家應該如何破這一個局。為什麼稱這一種想法是一種「局」呢!白巖松在一個訪談中說,自己也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但當時的自己的確是心動了,心想著我也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了。用不了多久我就是一個真正的富人了,但事後白巖松笑著表示他拒絕了。
  • 【演講】耶魯大學校長2020級新生開學演講:慈憫之心與合作之道,才是改變世界的「正解」
    當地時間2020年8月29日,耶魯校長蘇必德(Peter Salovey)為2024屆耶魯新生發表了開學日演講。蘇必德在演講中提到,新學年始於一個非常動蕩的時期,社會衝突和疫情讓一切發生了改變。在這些嚴峻的社會問題面前,大學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這是蘇必德在演講中提到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 耶魯公開課丨《基礎物理》:耶魯「高分」教授帶你感受物理之美
    Ramamurti Shankar耶魯大學物理學兼應用物理學教授Ramamurti Shankar教授是名副其實的耶魯老教授,1977年開始在耶魯任教,至今已有40餘年。於是開始自學物理,並在大學畢業後考GRE申請美國大學,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來到伯克利,他跟老師說,自己厭倦了學工程,希望改學物理,而且要學「最最沒有用」的那種物理。於是老師就推薦他學了與現實社會毫無關係的基礎物理學,從此踏上了物理研究這條畢生熱愛的道路。
  • 耶魯大學校長表示不喜歡中國留學生,更喜歡印度人,原因太牽強
    耶魯大學校長表示不喜歡中國留學生,更喜歡印度人,原因太牽強19世紀末,清朝經歷過鴉片戰爭後,逐漸認識到中國與世界的發展徹底脫節了。清朝政府為了擺脫落後的局面,於1872年組織了一批幼童赴美留學,企圖讓這些幼童去西方學習,將西方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帶回中國,以扭轉封建落後的局面。
  • 美國耶魯大學:皮膚彈性程度與骨質密度關係密切
    (原標題:美國耶魯大學:皮膚彈性程度與骨質密度關係密切)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免疫代謝研究院」正式啟動建設
    耶魯大學副校長Pericles Lewis,耶魯大學免疫生物學系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David Schatz,耶魯大學免疫生物學系創始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Richard Flavell,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施建蓉,醫學院副院長吳正一,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蘇冰,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程金科等兩校領導和免疫學專家們出席論壇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