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郵輪業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神戶夜光郵輪公司破產

2020-11-24 中國經濟網

  雖然「鑽石公主」號上所有人員均已下船,但近日在郵輪上的疫情暴發卻令人心有餘悸。疫情當前,日本郵輪公司業績受到明顯影響,日本神戶夜光郵輪公司成為日本首個因新冠肺炎破產的郵輪運營公司。

  據日本《每日新聞》2日報導,根據信貸調研機構帝國徵信的評估,日本神戶夜光郵輪公司的債務約12.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013萬元)。這家公司運營的「夜光神戶2號」是日本最大的餐廳郵輪之一,可搭乘1000名遊客,提供神戶港白天和夜間巡遊服務。2日,神戶地區法院受理該公司的破產保護申請。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稱,近兩年郵輪公司受到地震、颱風等影響曾頻繁停航,加之燃油價格上漲,新冠疫情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候濤)

(責任編輯:孫丹)

相關焦點

  • ...日本一郵輪公司因疫情破產】當地時間3月2日,日本神戶夜光郵輪...
    2020-03-03 13:04:06來源:FX168 【受疫情影響,日本一郵輪公司因疫情破產】當地時間3月2日,日本神戶夜光郵輪公司宣告破產,成為日本首個因新冠疫情破產的郵輪公司。
  • 疫情影響持續 多家郵輪公司取消明年上半年航次
    不久前才現曙光的郵輪業,如今因為疫情的不確定性恐將再次蒙上陰影。8月27日,嘉年華郵輪集團旗下的公主郵輪公司回復北京商報記者,公司已宣布取消公主郵輪旗下兩艘郵輪於2021年初的環球航線及環南美航線。而更早之前,總部位於邁阿密的水晶郵輪公司也曾宣布,取消2021年1月前的所有郵輪預訂。郵輪公司一系列的舉措,似乎讓剛剛有復甦之勢的郵輪業再一次陰雲籠罩。據了解,從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全球有超過200多艘郵輪停航,其中包括嘉年華集團、皇家加勒比等眾多國際郵輪公司船隻。
  • 疫情中 100多艘豪華郵輪依然駛向大海|嘉年華郵輪集團|新冠病毒|...
    而挪威郵輪控股有限公司沒有對《華爾街日報》的採訪進行回應。感染不斷增加,國際郵輪成為「高危地帶」今年1月,當新冠病毒疫情已經呈現威猛勢頭之際,多家國際郵輪公司開始取消在亞洲地區的郵輪業務。2月5日,嘉年華郵輪集團旗下的「鑽石公主」號上約3700名船員和乘客在進入日本橫濱港之後,開始了長達2周的船上隔離生活。
  • 有些「膽兒大」的郵輪公司已經復航了,但挑戰仍接二連三
    這將給郵輪業,至少是一些在北美水域運營的小型郵輪,帶來復甦的曙光。目前在國際郵輪市場上,有的地區在逐漸復航,以及放開客源的區域限制,有的卻是政策收緊、幾乎沒有運營,疫情對郵輪行業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國際郵輪業在拐點上「左右張望」,艱難前行。
  • 疫情之下,誰為公海上的郵輪負責?
    從個人權利保護角度,郵輪上所有乘客的國籍國都有義務讓船靠岸、救治。新京報記者 李雲蝶 編輯 王婧禕 校對 吳興發近期,多艘捲入新冠肺炎疫情風波的國際郵輪備受關注。2月上旬,「荷美郵輪-威士特丹號」因被懷疑載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接連被菲律賓、日本、韓國、關島、泰國等多地港口拒絕停靠,在海上漂泊一周多,成了公海上的「燙手山芋」,最終於2月13日被柬埔寨接收;「公主郵輪-鑽石公主號」則因一例已離船的確診病例,2月3日在日本橫濱靠港後全員接受檢疫,並在船上隔離14天,隔離期間,確診病例數字不斷攀升,被稱為「海上病毒庫」。
  • 日媒攬要11月27日:東京國際郵輪碼頭將迎來首艘郵輪靠港
    1.日本經濟新聞:日本銀行總資產規模再創新高  在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日本銀行實施了追加的貨幣寬鬆政策,增持國債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受此影響,截至今年9月底,日本銀行的總資產規模達690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
  • 三艘郵輪,三種命運
    筆者的同事黃鵬與家人正好搭乘了該艘郵輪。據他回憶,當船隻靠岸,手機恢復信號,蜂擁而至的消息讓他頓時傻眼:沒想到漂在海上的這幾天,世界竟然改變了模樣!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武漢封城,廣東省啟動一級響應。而最令黃鵬感到害怕的是,他所乘坐的這艘郵輪載有幾百名湖北籍旅客,目前船上還有人發燒。
  • 載新冠感染者郵輪獲準停靠烏拉圭「下客」
    載新冠感染者郵輪獲準停靠烏拉圭「下客」吳寶澍一艘載有10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澳大利亞郵輪10日獲準停靠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來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100多名乘客下船,次日將搭乘包機赴澳大利亞墨爾本市,
  • 郵輪有「海上巡航」,航司也要搞「空中巡航」:飛行後返回原地
    這一天郵輪不會停靠任何港口,只在公海上慢慢航行。曾經有乘坐日韓線的乘客在海上巡航這一天在甲板上拍照,意外發現郵輪只是圍繞著一個小島不斷轉圈。儘管很多人認為這一天就是郵輪公司拿來「騙錢」的,但是郵輪公司更願意把這種行為解釋成「讓乘客更加深入的體驗和了解郵輪服務」。
  • 「海洋量子」號郵輪一乘客確診新冠,已返航新加坡
    (觀察者網訊)12月9日,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旗下「海洋量子」號郵輪上的一名乘客確診新冠。目前,該艘郵輪已經返航新加坡。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12月9日,出海進行為期四天「無目的地」航行的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下「海洋量子」號(Quantum of the Seas)上的一名乘客確診新冠,郵輪已提前一天返航。報導稱,「海洋量子」號的船長於今天凌晨2時45分向乘客廣播,指示乘客呆在自己的房間裡,並表示郵輪會在今早8時許抵達新加坡。
  • 疫情引發郵輪報廢潮,印度港口喜迎狂歡盛宴
    今年4月,美國邁阿密港停泊的郵輪疫情重創了郵輪行業,原本遊弋在全球大洋上的數百艘郵輪,現在只能孤零零地停靠在港口,許多郵輪公司為了緩解財務困境,不得不提前報廢了一些豪華郵輪。可是今年受疫情打擊,郵輪公司不但沒錢造新郵輪,還被迫提前退役了一批較新的郵輪以節省成本。
  • 嘉年華郵輪要把世邦和冠達賣了?闢謠
    近日,有業內人士透露嘉年華郵輪即將出售旗下子品牌世邦郵輪Seabourn和冠達郵輪Cunard。考慮到疫情的原因,郵輪復航遙遙無期,嘉年華郵輪也曾宣布將陸續消減13艘船隻,似乎出售世邦和冠達也合乎邏輯。出售的理由是這兩個品牌都偏向於傳統郵輪體驗,吸引的往往是老年的客戶。而新冠引起的健康危機對老年人的影響更大,通過拋棄世邦和冠達這兩個子品牌,嘉年華郵輪能夠專注於建設更能夠吸引年輕一代遊客的郵輪體驗。
  • 為了中國遊客,這家郵輪公司拼了
    玩郵輪也能刷支付寶13日,在上海出發去日本的歌詩達威尼斯號上,1200名乘客已率先體驗「智慧郵輪」,體驗人數佔威尼斯號整船乘客的20%。以往,排隊通關走傳統人工窗口核驗,登船時間一般需要1.5-2個小時。
  • 海上兜一圈就回來,新加坡提振郵輪業推公海遊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從下個月6日起,新加坡將試行讓公眾安全乘坐郵輪在海上漫遊,郵輪須在航行前獲得新制定的衛生與安全認證。不過這趟旅程沒有目的地,全程得戴口罩,而且乘客上船前須接受冠病檢測。
  • 認真的,皇家加勒比等郵輪公司計劃12月底或明年初在美國復航
    ·法恩(Richard Fain),在被問到今年底郵輪公司是否會在今年底恢復運營時回答道:「我們對此很有信心!」各國航空往來逐漸頻繁,一度恢復到疫情爆發之前的3成左右。而郵輪公司也以歐洲為核心開始了復航計劃,他們借鑑了航空業的做法,對船員和乘客進行了強制性的新冠病毒檢測,限制登船遊客的數量、並從港口就開始儘量限制遊客的社交距離。
  • 挪威豪華郵輪停泊特羅姆瑟港 至少有40人確診感染
    歐聯網8月3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當地時間8月2日,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表示,挪威 「羅爾德·阿蒙森號」(Roald Amundsen) 豪華郵輪靠港後,迄今至少有40名旅客和船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疾病。目前有關當局仍在追蹤最近2趟乘坐郵輪前往北極行的遊客。
  • 又一艘載近2000人郵輪無處靠岸 滯留海上宛如「幽靈」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多個國家已禁止郵輪停靠或限制航空旅行、港口運輸,這不僅對物流運輸造成了打擊,也讓滯留海上的乘客「回家」過程愈加曲折。目前在巴拿馬海域滯留的荷美郵輪公司(Holland America)「贊丹」號郵輪,28日被允許通過巴拿馬運河。
  • 第三艘中國造極地探險郵輪「海洋探險號」下水
    2020年8月12日, 極地探險郵輪4號船「海洋探險號」下水儀式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舉行。極地探險郵輪4號船作為公司 極地探險郵輪系列項目在建的第三艘郵輪。該項目克服了諸如 新冠疫情、 梅雨季節、 高溫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一如既往地保證了項目的進程, 最終保障下水節點如期完成。
  • 【看世界】「紅寶石公主」號郵輪離澳 超600人染新冠
    「紅寶石公主」號郵輪離開澳大利亞  超600人染新冠載有2647名乘客和1148名船員的「紅寶石公主」號郵輪3月19日抵達澳大利亞雪梨,目前共檢測出超過600例與之相關聯的確診病例,死亡21例。經過一系列防疫隔離流程和刑事調查後,「紅寶石公主」號4月23日駛離雪梨附近的肯布拉港。
  • 緊抓雙循環契機布局郵輪產業 海南瑞澤大旅遊或將搭上噴發快車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全球疫情依然肆虐,短時間內國際郵輪難以復航的局面無法改觀,全球郵輪產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國際郵輪公司「統治」中國郵輪旅遊市場的格局悄然生變,海南瑞澤(002596.SZ)等國內企業正在積蓄力量,探索郵輪產業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