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瀕危種-報春苣苔

2021-01-08 中國管科院紅豆杉中心

報春苣苔(學名:Primulina tabacumHance)是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菸草氣味。葉均基生,葉片圓卵形或正三角形,頂端微尖,基部淺心形,邊緣淺波狀或羽狀淺裂,裂片扁正三角形,下面還有腺毛,葉柄扁平,邊緣有波狀翅。聚傘花序傘狀,花序梗與葉等長或比葉短,苞片對生,狹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兩面被短柔毛,花冠紫色,筒細筒狀,簷部平展,花絲著生於距花冠基部,花葯長圓形,子房狹卵形,花柱粗,蒴果長橢圓球形,8-10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廣東北部(連縣、陽山一帶)、湖南、廣西和江西。生長於海拔約300米林下。生長區為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喜涼爽、陰溼的石灰巖地區,對生長環境要求嚴格。

可作藥用植物,也具有中藥的科研價值。株形優美,花色豔麗,可作觀賞花卉。

主要價值

可作藥用植物,也具有中藥的科研價值。株形優美,花色豔麗,可作觀賞花卉。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植物部分)2004年——瀕危。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Ⅰ級。

物種現狀

因分布地較分散,各地種群的大小差異較大,多處石灰巖洞口生境開發旅遊多年,嚴重受到人為幹擾或堆放醫療和生活垃圾而生存狀態堪憂。僅有中國連州上柏場種群納入廣東連州田心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東安舜皇山和寧遠紫霞巖(九嶷山)的分布點屬於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受到一定的保護,連州寨背磊巖洞處於較原始狀態外,其它分布點受幹擾程度極大,種群均處於瀕危狀態。

保護措施

呼籲有關部門加強保護管理和宣傳工作,切實做好保護措施,讓該保護植物得以長久生存和發展。除了對報春苣苔進行就地保護外,還可進行遷地保護,對其遷地保護工作也取得一定進展,並在中國廣東連州田心省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的實踐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相關資料

報春苣苔被國家列入一級瀕危植物,從2003年開始,華南植物園開始嘗試用生物克隆技術培育報春苣苔,捨棄傳統的種子培育方式而選用葉片培育。試驗中,首先要把報春苣苔的葉片進行生物切割,之後進行脫毒處理,運用生物技術誘導其發芽、生根。

實驗過程中的誘導發芽環節技術並不難,最難當屬誘導生根。報春苣苔生長環境中要求溫度、溼度相對恆定,在培育試管中很難生根。專家們只得一次次調整培育劑和溼度、溫度,在歷經5000多次試驗後,一株株報春苣苔在培育箱裡萌發出絲般粗細的根。現在,已經克隆出1萬多株報春苣苔。

當前,溫室效應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報春苣苔生長的環境二氧化碳濃度相當於溫室效應發展到2050年時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因此,研究它的培育、生長和演化過程,對應當前溫室效應及利用生物技術實現瀕危植物解危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報春苣苔快速繁殖及野外回歸的關鍵技術已經遞交了國家發明專利申請並被受理。這一成功範例,還將為我國履行《全球植物保護戰略》提供重要支持。

來源:百度百科 搜狗百科 360百科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野生物種:花色驚豔的報春苣苔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野生物種|花色豔麗的報春苣苔作者:花木君生活在北方的花友可能偶爾見到或聽說過苦苣苔科植物,然而針對生活在西南地區的花友們,尤其是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則應該可以經常見到這些美麗的花卉,因為苦苣苔科植物是我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生境的一個代表性植物類群,因而有眼福得以近距離欣賞
  • 廣東野生珍稀瀕危植物生存鏡像側記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加上物種自身的繁殖缺陷,越來越多的野生植物種群的數量和分布面積急劇減少,在廣東乃至全國範圍內,一批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正瀕臨滅絕。引子:報春苣苔的前世今生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它才被國人揭開神秘的面紗,目前野生植株總數預計已不到1000株粵北,連州。清澈的連江水自北向南緩緩流過,日復一日。每一年,如織的遊人會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寄情山水。一群不起眼的珍稀生命就生活在這裡,包括一種最早在此地被發現的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植物。
  • 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
    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花木君中國是世界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動植物資源豐富,迄今為止,目前發現的植物(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32000種,動物(獸、鳥、爬行類和兩棲類)2100種,各佔世界總數10%。
  •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瀕危種-海南蘇鐵
    產於中國海南島萬寧及海口等地,作園林觀賞植物。海南蘇鐵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為特有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瀕危(EN)物種。3科11屬不足300種、亞種或變種。1997年IUCN世界保育監測中心編制的《世界受威脅植物紅皮書》收錄了約佔世界82%的蘇鐵類植物;在中國,所有國產蘇鐵植物均被列入國家林業局在1999年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2001年國家林業局提出了建設「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其中蘇鐵類植物被確定為兩大重點保護的植物類群之一。
  • 發現極度瀕危植物雲南木蓮?看法律是怎麼保護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
    《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採集、出售、收購、主管部門責任等均作出了明確規定。例如下條款:第十六條 禁止採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因科學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採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的,應當按照管理權限向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申請採集證;或者向採集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申請採集證。第十八條 禁止出售、收購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 短序報春苣苔在上海植物園苦苣苔科保育中心再次綻放
    短序報春苣苔在上海植物園苦苣苔科保育中心再次綻放 2020-06-09 0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和回歸》(英文版)出版 2020-08-31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該書是首部系統總結全球和中國植物回歸研究進展的著作,由國內開展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回歸的主要單位和專家參與編寫。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中國的植被和植物多樣性、中國的珍稀瀕危植物、中國的植物就地和遷地保護、中國的植物野外回歸概況。第二部分通過案例形式介紹了報春苣苔等14種珍稀瀕危植物以及蘭科和蘇鐵類植物的回歸進展。
  • 「神秘」而又美麗的苦苣苔科植物,某些品種以不足一千顆!
    花朵美麗的苦苣苔科植物,全世界有150屬、3700餘種,分布熱帶至溫帶地區,中國有58屬463種,多數分布於華南和雲南東南部溶巖地區。其中27屬375種為中國特有種,半數以上為狹域種,多數種類具有觀賞、藥用和科研保護價值,有一些屬於我國一級瀕危植物。這裡面比較有名的包括報春苣苔、瑤山苣苔、輻花苣苔和彌勒苣苔。
  • 卵圓報春苣苔——我國植物分類學史上有記錄的第一份植物標本採集...
    近日,上海植物園陰生植物展上展出了一株小巧可愛、葉片卵圓形的苦苣苔科植物——卵乍一看圓報春苣苔(Primulina rotundifolia),好像這棵植物沒有特別之處,但是講起它的歷史,可是在植物分類學史上擁有重要的意義!
  • 廣西特有苦苣苔「百壽報春苣苔」在上海植物園展覽溫室(一)綻放
    2019上海植物園年宵花展已經開幕數日,溫室裡有個小精靈也不甘寂寞,想在年宵花展中湊一湊熱鬧,它就是長在鳳梨區石牆上的百壽報春苣苔primulina baishouensis,由於她的花苞孕育期較長(3個月左右),且在野外花期是在3月份開花,能在本次的年宵花展中開花,實屬難得。
  • 更多的珍稀瀕危植物應該受到國家保護
    7月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兩部委共同形成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並在線發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一些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命運,將直接受到《名錄》調整的影響。對此,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我會)研究室高度重視,積極研究相關《名錄》,並廣泛向全社會關注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的專家、學者、一線野保志願者徵求意見,經匯總甄別後,特提出以下建議:一、建議每5年一次,定期更新《名錄》。
  • 碎米薺葉報春苣苔,一種極度瀕危的特有種,今天在野外重新發現了!
    2017年7月11日,碎米薺葉報春苣苔,一個此前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發表該物種的科研團隊*和中國臺灣辜嚴倬雲保種中心評價為野外滅絕的報春苣苔屬珍稀瀕危植物【參考出處: 圖1/Figs. 1. 上海辰山植物園;圖2/Figs. 2.
  • 廣西這種植物資源入選「國家隊」
    廣西的喀斯特地貌不僅造就了聞名天下的地質景觀,還孕育出中國最豐富多樣的苦苣苔科植物。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二批33個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名單,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廣西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桂林植物園申報的「國家苦苣苔科種質資源庫」榜上有名。說起苦苣苔科植物,雖然名字裡有一個「苦」字,但它們大多都擁有美麗的花朵,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長江江豚或成一級保護
    記者統計發現,此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將約400個物種新增或提升保護級別。這也是該名錄自1989年實施以來,第一次進行大規模調整。其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的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 長江江豚等,自然種群已極其瀕危的北方銅魚,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的黃胸鵐等,均考慮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瀕危珍稀野生植物:喜樹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瀕危珍稀野生植物:喜樹文:花木君您若問人見過或聽過植物喜樹嗎?大多數人都會搖頭,即便是喜樹分布地的百姓也大多不太了解,因為,喜樹的名字是植物學名,而在分布地名字繁多,各不相同,再加上野生稀少,因而人們也不會特別留意這種樹木。
  • 郴州2563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了「備份」
    類似銀杉的「待遇」,截至9月9日,郴州共有2563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成功移植或試種於市南嶺植物園,進了「新家」,有了「備份」。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5種,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3種。全市3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國家一級物種有銀杉、水松、伯樂樹3種;國家二級物種有蓖子三尖杉、柔毛油杉、半楓荷等32種。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中文名學名保護級別蕨類植物Pteridophytes觀音座蓮科Angiopteridaceae法鬥觀音座蓮Angiopteris sparsisoraⅡ二回原始觀音座蓮Archangiopteris bipinnata
  • 深圳有12種珍稀野生植物
    深圳商報記者 文燦 通訊員 張豔武 文/圖 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基本摸清了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家底,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維管植物近2100種,其中重點調查了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4種。
  • 國家修訂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受保護範圍大幅增加
    本報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開始就修訂內容陸續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也是對1999年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首次大幅修訂。
  • 新源縣放生一隻國家一級瀕危野生保護動物金雕
    1月7日,伊犁州森林分局新源縣林區森林派出所救助幷放生一隻國家一級瀕危野生保護動物金雕。  據了解,這隻野生禽類是1月2日由鐵新公路警務站民警巡邏時發現的,接到電話後,伊犁州森林分局新源縣林區森林派出所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救治救助幷在第一時間與上級專業技術人員溝通,經辯認這隻野生禽類動物為國家一級瀕危野生保護動物金雕。經現場檢查身體其它部位沒有發現明顯的外傷和禽流感症狀,只是身體極為虛弱,隨後工作人員將其帶回所裡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