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推薦:北理工畢業的「北鬥女神」,是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導

2021-01-13 騰訊網

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來戰勝,而是用來相處的。—— 李安《少年派》

被譽為「北鬥女神」的徐穎研究員在32歲就成為了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真是羨煞旁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要向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學習。

徐穎、顏值、氣質、才華、幽默集於一身,被廣大網友譽為「北鬥女神」。我們先來看一下徐穎研究員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一段科普演講,感受一下徐研究員的獨特魅力。

她2009年博士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同年到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工作至今。在職期間個人承擔的項目總經費超過5000萬元,結合中國科學院導航總體部在國家二代導航專項中承擔的任務,以完成工程任務為主線,研究了複雜環境下輔助北鬥系統實現連續高精度定位的多源融合導航增強技術,在多源信息/信號輔助衛星導航增強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的算法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工作。

徐穎在《北京青年周刊》的封面圖

就像愛因斯坦認為上帝不擲骰子一樣,任何一件事情都蘊含其必然性。而科學家就會把一件事情想到透,尋求一個問題的最優解。這也許是她在另一層面對於「偏執」的刻畫與解讀。

這位在網絡走紅的「北鬥女神」自我認定的身份是:研究北鬥導航系統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她耐心地向大眾講述著「北鬥」作為「大國重器」的重大意義,與此同時,她也堅定認為,相對於遏制謠言,科普工作的推進似乎更有利於大眾對於科學知識的認知。尤其是國家大工程,更加應該廣泛科普。

2016 年,一段「中科院女科學家科普北鬥導航系統」的視頻走紅網絡,而後,女科學家徐穎被媒體冠以「軍工女學霸」、「北鬥女神」等稱號,成為科普紅人,連《人民日報》都發文表示:科普需要更多的「徐穎」。

徐穎,一個地地道道的80後,1983年出生於四川,今年37歲。徐穎的母親是數學老師,父親在農技站工作,父母思想非常開放,給徐穎充分的自由空間,對於徐穎的選擇很少幹涉。徐穎和大多數人一樣,從小就渴望成為一名科學家。在高中階段,她理科成績特別好,當一名物理學家或是科學家成為了她最初的目標。終於在1999年,年僅16歲的徐穎考入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就讀通信工程專業。從四川到北京,巨大的跨越,非但沒有增加思鄉的愁緒,反而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2003年,本科畢業後,她選擇了繼續深造,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學6年的碩博連讀,攻讀方向為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在碩博連讀期間,徐穎就以基層研究者的身份,製作接收機,並接觸北鬥相關的項目。2009年,博士畢業的徐穎,正式加入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工作,並成為了助理研究員。

在光電研究院工作6年後,年僅32歲的徐穎就擔任了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研究員,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截至目前,徐穎已經在中科院工作了11個年頭,在此期間,她經歷了北鬥2代應用、北鬥3代組網衛星首發和北鬥PNT體系論證等一系列北鬥導航領域的裡程碑事件。徐穎也從一名科研新手,成長為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導航技術室副主任。

北鬥導航系統作為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了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對於北鬥導航這種「高精尖」的產品來說,酒香也怕巷子深。北鬥同樣需要走下神壇,走進大眾,讓更多的人了解北鬥,用北鬥。所以,徐穎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導航科普。2016年,徐穎的一段北鬥科普,在網上走紅,被網友冠以「北鬥女神」的稱號,成為科普紅人。連《人民日報》都發文稱:科普需要更多的「徐穎」。2019年,徐穎同楊利偉等科學家一起,被聘任為「科普中國」形象大使。

在完成科研、科普的同時,需要還需要擔任一名碩士和一名博士研究生的導師。在她帶過的學生裡面,年齡最小的只比她小三四歲,學生評價她是「嚴格但不嚴肅的老師」,「如同實驗室裡的大師姐」。徐穎沒有導師的架子,非常平易近人,而且經常會拿一些水果零食分給實驗室的學生。

徐穎和劉慈欣合影

對於「北鬥女神」這個稱呼,徐穎曾回應,「作為一個求實講真的科研工作者,我非常清楚我的顏值離大家的稱呼還有極大差距。」雖然徐穎研究員回絕了這一稱呼,但很多業內人士認為,當之無愧,她為北鬥的確是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就像徐穎說的那樣,雖然網際網路行業是「996」,但科研工作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想把科學說給你聽

美國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的曾經盛讚北鬥的導航通信一體化功能:「既能夠知道你在哪裡,也能夠知道我在哪裡,這是多麼美妙的體驗。」而徐穎則致力於將這一個美妙的體驗向更多的人傳達。她擁有除了科學家、老師之外的第三個身份——科普踐行人。

徐穎對於科普的態度一向十分支持,並且是身體力行的。在2016年的self格致論道講壇,身穿黑色小禮服的徐穎澄清了「北鬥系統被清華女生破解送給美國」的謠言。她用戲謔的語氣調侃:「如果想破解軍碼系統,我們可能建議一些更簡單的方式,那就是造時空穿越機穿越回到北鬥軍碼設計的時候,在旁邊偷聽好了。」

2017年,在少年微星創客特訓營上,來自全國31所學校的幾十名中小學生接受為期一周的衛星專業培訓、衛星套件拼裝等活動,徐穎在活動中給孩子們普及了關於北鬥當導航系統方面的有趣常識。同年,在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國科學院共同主辦的《機智過人》節目中,徐穎又與現場的嘉賓、參與者一起討論人工智慧的相關知識……

2017年12月20日,在首屆國際交通運輸安全博覽會上,工作人員展示迷你版北鬥衛星定位系統模型。

「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科學家似乎都不太願意露面,出面的行為被解讀為『不務正業』。」徐穎說道,「相對於遏制謠言,科普工作的推進似乎更有利於大眾對於科學知識的認知。尤其是國家大工程,更加應該廣泛科普。」

正是徐穎參加過這些以科技普及為目的的活動,讓徐穎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也讓這位頂著「北鬥女神」光環的科學家的聲音受到了大眾的關注。

起初,徐穎總會聽到身邊人抱怨類似於「北鬥信號多差啊,一進屋就全沒了」,此時的徐穎略顯無奈,她會聳聳肩告訴朋友:「目前所有的導航系統到室內都是沒有信號的,不只是北鬥導航系統。」徐穎進一步解釋,由於衛星導航系統的信號無法進入室內,導致在大型商場或是飛機場等室內場所,無法使用導航幫助我們找到某一具體位置,室內定位正是目前導航系統需要攻破的領域之一。

面對類似這樣的科技常識性問題,有時候需要不斷地去重複宣傳,這不禁讓她深刻感受到:「科研創新需要有很好的科學土壤,而只有科學普及了才會有思想的沃土,科學普及和科研創新真的是同等重要。」

2016年2月1日,中國「遠望6號」遠洋航天測量船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圓滿完成中國第21顆北鬥衛星、也是第5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的大洋測控任務。圖為「遠望6號」船上林立的航天測控設備。

於是,徐穎願意主動站在公眾場合,為大家做相關的科普工作。在踐行科普的時候,徐穎一貫保持的態度是「不吹也不黑」。

「我覺得,我們不能無限的擴大大家對北鬥導航的期望。我們也一直在呼籲讓更多的科學家站出來,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去為大眾進行科普。與其去糾正謠言,不如在謠言出現之前就去做知識普及。一方面有助於大眾了解科學真相,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提高全民科學素養。」調查數據顯示,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們對於未來的職業規劃,「明星和偶像」佔到很大概率,而「成為科學家」的榮譽感似乎已經消失無蹤。

目前,北鬥系統領域的研究型人才仍然比較匱乏,徐穎更為未來憂心忡忡,「在我小時候,理想還是成為一名科學家,雖然長大之後不一定夢想成真,至少會覺得科學家是一個光榮的職業。在科技人員的未來發展中,我們常常會擔心出現科研人才的斷代,所以,科技普及的工作是任重道遠的。」

轉自:機械教授

相關焦點

  • 北鬥女神徐穎: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靠科普成為新進網紅
    她是一位80後軍工女學霸,也是中科院的研究員,還是不少人眼中的網紅。早前,她因為向網友科普北鬥導航系統而走紅網絡,因為姣好的面容,她被稱為北鬥女神。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碩博連讀期間,在導師的指引下,徐穎偶然間接觸到了北鬥導航的項目研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09年,徐穎順利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因為求學期間就已經開始接觸北鬥項目,所以畢業後她索性留在了中科院光電研究院,一直工作至今。2015年,32歲的徐穎被評為博導,並成為了該院自成立以來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 「北鬥女神」徐穎:16歲上大學,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
    普通本科畢業的學子照樣能收穫燦爛的未來!被稱為「北鬥女神」的徐穎雖是普通本科畢業,現在卻成為了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導,成為很多人的偶像。01從小就天賦異稟的徐穎大多數孩子6~7歲才會上小學,而徐穎4歲時就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
  • 32歲成中科院博導!因突出貢獻被稱為「北鬥女神」!請悉知!
    ,並因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上有著突出貢獻,而因此被稱之為「北鬥女神」,這個人就是徐穎!也正是深造於此專業,為她以後能成為「北鬥女神」奠定了基礎!畢業後的徐穎來到了中科院光電研究所工作,並通過她的努力先後擔任了副研究員
  • 四川「北鬥女神」:16歲高考,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士生導師
    如今的她,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士生導師,並被稱之為「北鬥女神」。二、32歲成為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徐穎從2006年師從導師接觸北鬥衛星的研究工作,由於成績突出,博士畢業之後,她便獲得了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的工作。
  • 北大傳聞中的黃芊芊成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獎者,女神博導是如何煉成...
    北大「網紅導師」黃芊芊成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獎人,憑啥?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中國民間科學獎項「科學探索獎」已在9月25日揭曉第二屆獲獎名單,最年輕的獲獎者是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研究員黃芊芊,年僅30歲。2006年,黃芊芊從江西上饒一中畢業後考入了北京大學,就讀於息科學技術學院微電子學系。通過四年的本科學習畢業後,她沒有像很多清華北大學生那樣,選擇出國,而是留在了北京大學繼續攻讀研究生。5年時間,這位來自江西的姑娘不僅順利地拿到了博士學位,還入職母校,擔任博士生導師,而且,還成北大的網紅教授!
  • 中科院3位女神院士:集美貌智慧於一身,她們才是我輩之楷模
    1987年李蓬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後來前往美國深造,她潛心於生命科學的研究與探索,所以不管身處何處,對生命的探索都是她心中最重要的任務。在美國深造期間,她在生命科學領域創造了很多佳績。導航技術研究者,北鬥女神徐穎徐穎出生於1983年,2009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後她在中科院光電研究院從事北鬥研究的相關工作。她是中國科學院中最年輕的一位研究員。
  • 他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還是公司董事長,創數億元經濟效益,獲國家表彰
    從天津大學畢業後,齊俊桐進入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深造,因成績突出他在32歲時成為當時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導。立志飛行,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我從小就有一個藍天夢想,希望有一天能翱翔天際。"從兒時起,這顆種子就在齊俊桐心中萌發。本科就讀於天津大學,他毫不猶豫地選擇將自動化、飛行控制的研究,作為圓夢的起點。
  • 巾幗不讓鬚眉:中科院3位美女院士,都貌美如花1位還是北鬥女神
    北理之光,中科院研究員——徐穎 今年7月,北鬥導航的正式開通,無疑是今年的高光時刻。這第一位要說的,正是一位研究北鬥導航美女科學家,徐穎博士。 比起後面兩位歲月沉澱更多,人生閱歷更多的科學家,徐穎博士就比較年輕了,她是個妥妥的80後。
  • 港媒:浙大最年輕教授「降職」 27歲博導曇花一現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上登出來的「致歉」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導 港媒稱,第11批「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名單近日公布,1988年出生的海歸學者陸盈盈成為今年最年輕的入選者據香港《成報》2月27日報導,一篇名為《浙江大學將現88年教授、博導》的文章近日在微信圈瘋傳,1988年、教授、博士班導師和浙大幾個關鍵字組合,引起內地網友廣泛關注。而這位被網友稱為學霸姐姐的年輕學者叫陸盈盈,2006年畢業自浙江大學本科,隨後僅用四年時間就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今年以27歲之齡成為第11批千人計劃最年輕的青年人才入選者。
  • 還記得清華最年輕博導顏寧嗎?41歲成美國院士,如今卻被謠言圍攻
    2017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成為當時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2017年5月7日,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她的人生堪稱一部現實版「學霸」小說,看客們給這位她的學霸「人設」添了無數標籤「天才女教授」「超級女博士」,「清華女神教授」。知性而美麗的她今年還未過43歲的生日。
  • 中科大最年輕博導,天才科學家,辭職回國成為清華大學全職教授
    段路明教授1990年畢業於桐城中學,彼時家境窘迫的段路明學習成績優異,思維敏捷,在全國化學聯賽中榮獲一等獎,被保送到中科大,拜師當時大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開放實驗室的主任郭光燦教授。讀博期間,段路明教授共計發表論文40 篇。因為表現出色,他提前一年畢業,並獲得「中科院院長特別獎」,博士論文在2000年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 她是清華學霸,考上史丹福大學,卻幫美國破解北鬥衛星,現狀如何
    從那以後,我國就立志自主研發「北鬥系統」,就是為了守住國門,不受人控制。哈爾濱女孩高杏欣,於2001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儀系,又在2003年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然而她的更好成績還在後面,隨著她碩士畢業,又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美國史丹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 年僅27歲的浙大年輕美女博導劉婉璐,三重身份令人驚嘆
    她就是被稱為「浙大最美女神博導」的劉婉璐,也是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 27歲,很多人或許還在自己的學業上掙扎,很多人或許剛剛進入社會奔波打拼,劉婉璐卻似乎已經登頂了巔峰。年紀輕輕的她,身上已經有了三重令人嘆服的標籤: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助理教授。她的很多學生都和自己同齡,有的學生甚至年紀比自己都要大。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全國29歲及以下博導有幾人?
    雖然僅有29歲,但她的學術成就已經極為硬核: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 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榜單最年輕的入選者之一。
  • 清華女神級教授,落選中科院赴美擔任教授,如今成美國院士
    兩院院士,就是科學家裡面最厲害的人物,也是我國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當然,我國對評選兩院院士的要求非常嚴格,除了本身科研實力強大外,還需要獲得兩院院士的認同才行。01:顏寧,清華大學最傑出的「天才」之一,清華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
  • 中科院三大美女院士集美貌智慧一身,最後一位年齡最小成就最大
    在中國,有一個神奇的機構叫中國科學院,這裡集結了中國各個科學領域最頂尖的人才。到目前為止,中科院院士也才800人左右,可想而知進入中科院有多困難。而其中,女院士的數量更是少得可憐。  三:徐穎,她是這三位科學家中年齡最小的,但相對來說她的成就也是最大的一位。徐穎博士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如今在中科院光電研究所工作,現在是導航技術研究室副主任。
  • 她30歲成為最年輕博導,進美國科學院研發AR科技,如今身價百億
    她30歲成為最年輕博導,進美國科學院研發AR科技,如今身價百億從學習模仿到自主創新,從追隨者到領跑者,中國科技完成了令人矚目的「華麗轉身」。這都向世界在證明中國正在走近全球科技舞臺中央,成為「科技感」越來越強的最前排「選手」。這些成果的背後,都是一群在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為科研事業做奉獻的精英人才。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精英人才,就是之前因高顏值走紅全網的清華女教授顏寧,一位即將被載入中國科學史冊女科學家。
  • 才27歲就被一流985學府浙大聘為博導,相貌、成就樣樣不差
    近年來,越來越多高學歷、高顏值的年輕才俊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引起極大的熱度和超高的讚譽。這些年輕人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大放異彩,成為我國發展進步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他們或在科研領域取得傲人成就,或在教育行業為培養出更多優秀年青人而奮鬥。才華顏值並存的他們,對待工作兢兢業業,不斷創造佳績,不能不讓人欽佩。
  • 臺灣省女高材生外表清純身材性感火辣,被稱為最性感的理工女神
    臺灣省女高材生外表清純身材性感火辣,被稱為最性感的理工女神說到理工女孩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女孩子戴著黑框眼鏡,智商非常的高,但是情商非常的一般,看上去像個木頭一樣,一點都不喜歡打扮自己,然而這只是人們的課本印象並不是所有的禮物女孩都是這個樣子的,今天給大家介紹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來自臺灣的女高材生
  • 北鬥代碼被破譯交給美方?北鬥女神自信回應:想破軍碼,建議穿越
    在今年6月23日,北鬥系統最後一顆衛組網星發射成功。耗時26年、共59顆人造衛星全部升空,北鬥完成全面部署後,其作用還會愈發顯現。北鬥女神徐穎眼中的北鬥,是如水、電以及公路一樣的國家基礎,其應用只受到想像力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