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成中科院博導!因突出貢獻被稱為「北鬥女神」!請悉知!

2020-11-09 小城生活新媒體

提及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大多數國人都會無比自豪地表示:這是我們國家自己研究的「產物」!而我們輕而易舉的一句讚嘆的話語,卻不知要讓多少科學研究者不分日夜的堅守和努力,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她年僅32歲就成為了中科院的博士生導師,並因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上有著突出貢獻,而因此被稱之為「北鬥女神」,這個人就是徐穎!


1983年出生於四川眉山的徐穎,從一出生就註定了她以後將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小時候的徐穎在學習上就顯得非常有天賦,16歲的年紀,對於一般孩子也僅僅是在讀初中,她卻進入了北京信息工程學院讀本科了,那一年她才16歲!


2003年本科畢業後的徐穎並沒有著急步入社會工作,而是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北京理工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並獲得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博士,那一年她才26歲!也正是深造於此專業,為她以後能成為「北鬥女神」奠定了基礎!


畢業後的徐穎來到了中科院光電研究所工作,並通過她的努力先後擔任了副研究員、博導等職位!在2006年徐穎通過自己的導師首次接觸到北鬥衛星的研究工作時,她就被它深深地吸引,她心中也暗自下定決心,要努力研究,為自己祖國的科研事業貢獻一份力量!要將北鬥衛星導航事業屹立於世界之巔!而在後來她也付出了行動,並做到了這點!


在中科院期間她所研究的就是衛星導航定位技術,並長期從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和主任設計師一職!為北鬥導航領域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聽了徐穎的故事,我們不經對她豎起大拇指,正是有了像徐穎這樣愛國、為國無私奉獻的科學研究者,才讓我們祖國逐漸地強大!願今後的徐穎在我國北鬥導航領域能夠有更大的突破,為祖國做貢獻!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北鬥女神徐穎: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靠科普成為新進網紅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百科世界如此之大】」,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2020年6月23日,北鬥3號第55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這次發射任務標誌著我國北鬥導航系統終於全面建成,從此再也不用怕被美國GPS「卡脖子」了,它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底氣。
  • 「北鬥女神」徐穎:16歲上大學,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
    被稱為「北鬥女神」的徐穎雖是普通本科畢業,現在卻成為了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導,成為很多人的偶像。01從小就天賦異稟的徐穎大多數孩子6~7歲才會上小學,而徐穎4歲時就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徐穎從小便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 四川「北鬥女神」:16歲高考,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士生導師
    如今的她,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士生導師,並被稱之為「北鬥女神」。歲成為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徐穎從2006年師從導師接觸北鬥衛星的研究工作,由於成績突出,博士畢業之後,她便獲得了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的工作。
  • 老梁推薦:北理工畢業的「北鬥女神」,是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導
    —— 李安《少年派》被譽為「北鬥女神」的徐穎研究員在32歲就成為了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真是羨煞旁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要向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學習。徐穎、顏值、氣質、才華、幽默集於一身,被廣大網友譽為「北鬥女神」。我們先來看一下徐穎研究員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一段科普演講,感受一下徐研究員的獨特魅力。
  • 他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還是公司董事長,創數億元經濟效益,獲國家表彰
    從天津大學畢業後,齊俊桐進入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深造,因成績突出他在32歲時成為當時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導。立志飛行,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我從小就有一個藍天夢想,希望有一天能翱翔天際。"從兒時起,這顆種子就在齊俊桐心中萌發。本科就讀於天津大學,他毫不猶豫地選擇將自動化、飛行控制的研究,作為圓夢的起點。
  • 清華女神級教授,落選中科院赴美擔任教授,如今成美國院士
    01:顏寧,清華大學最傑出的「天才」之一,清華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博導,女神級教授,她37歲就解決了世界生物學上的一大難題,在國際生物學界打響了自己的名氣。顏寧正值30歲,既有很高的顏值,又有很高的學術實力,因此深受學生們羨慕,被評為清華大學女神級教授。在清華大學教書期間,顏寧不忘科研,除了教學之外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實驗室裡,不分晝夜,最終她在生物學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也獲得了國際上很多獎項。
  • 中科院3位女神院士:集美貌智慧於一身,她們才是我輩之楷模
    就如中科院的三位女神院士:于吉紅、李蓬、徐穎,她們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這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偶像。無機化學築夢者,最美院士于吉紅「百年教育,立德樹人。」于吉紅經過刻苦專研,在無機化學上取得了諸多成就,為無機化學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即使她現在已經五十多歲,但她在科學研究上卻從未止步,她擁有一身不服輸的精神,所以不管年歲幾何她依舊是風華正茂。
  • 北大傳聞中的黃芊芊成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獎者,女神博導是如何煉成...
    去年,北大一位美女科學家博導就登上了熱搜。讓大家認識到了,開了掛的學霸也有生活,學霸的生活還過得很精緻。閒暇時,劉穎喜歡烘焙,喜歡玩旅行青蛙,還參與大眾馬拉松比賽,當然,身為一個母親,她也喜歡「曬娃」。讓大家看到了科學家「接地氣」的一面。今年,北大又有一位美女博導或將登上熱搜了。
  • 巾幗不讓鬚眉:中科院3位美女院士,都貌美如花1位還是北鬥女神
    北理之光,中科院研究員——徐穎 今年7月,北鬥導航的正式開通,無疑是今年的高光時刻。這第一位要說的,正是一位研究北鬥導航美女科學家,徐穎博士。,她從事研究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標誌著我們終於擁有了可以和美國GPS定位系統相抗衡的系統。
  • 國科大16位博導15位校友成為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
    國科大16位博導15位校友成為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 2019-11-22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2歲博導,42歲國家傑青,滕州老鄉陳海生的快捷人生!
    他5歲上小學,10歲上中學,16歲就上了大學,25歲博士畢業,27歲副研,32歲成為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最年輕的博導,42歲入選國家「傑青」……在外人看來,如此順利的人生似乎被按下了加速鍵。但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工程熱物理所)研究員陳海生卻認為自己一直「按部就班,講求按規矩辦事。」
  • 浙大致歉澄清陸盈盈成博導:是特聘研究員(圖)
    近日,27歲女生陸盈盈成浙大教授、博導一事備受媒體關注,而26日上午9點49分,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發布《致歉》,聲明陸盈盈的職務是特聘研究員,並非教授、博導,全文如下:「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陸盈盈博士被浙江大學聘為特聘研究員,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之前的網頁內容有誤,致歉。」
  • 中科院副教授方璐:22歲讀博,26歲成博導,因太優秀至今仍是單身
    中科院一位副教授,才年僅26歲,可以說是年少有為,按理說這樣優秀的女性,應該有很多追求者,然而事實恰恰相反,方璐稱其實並沒有人追自己,這讓人十分意外,但得知原因後又覺得其實是在情理之中。本科畢業之後,方璐選擇了繼續進修,2011年在香港科技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更是前去美國的西北大學進行了訪學,更是在多媒體信號處理方向發表了多篇文章,做出了重大貢獻。
  • 北鬥代碼被破譯交給美方?北鬥女神自信回應:想破軍碼,建議穿越
    在今年6月23日,北鬥系統最後一顆衛組網星發射成功。耗時26年、共59顆人造衛星全部升空,北鬥完成全面部署後,其作用還會愈發顯現。北鬥女神徐穎眼中的北鬥,是如水、電以及公路一樣的國家基礎,其應用只受到想像力的限制。
  • 她30歲成為最年輕博導,進美國科學院研發AR科技,如今身價百億
    她30歲成為最年輕博導,進美國科學院研發AR科技,如今身價百億從學習模仿到自主創新,從追隨者到領跑者,中國科技完成了令人矚目的「華麗轉身」。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精英人才,就是之前因高顏值走紅全網的清華女教授顏寧,一位即將被載入中國科學史冊女科學家。
  • 我國化學領域的頂尖專家,38歲當選院士,網友:這才是真正的女神
    如今越來越女性也為人類科學事業做出貢獻,她們心思細膩,而且十分專注,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今天要說的這位優秀的中國女科學家38歲就當選院士,在化學領域被稱作頂尖專家,她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任詠華。當時她的老師是支志明院士,也是一位年少有人的科研專家,35歲就成了港大最年輕的講座教授,並且在三年之後評為中科院院士。老師身上的優秀品質再加上自己投身化學的毅力,都讓她更加堅定了在這條路走下去的夢想。任詠華25歲港大博士畢業後,她先是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兩年,27歲回到港大母校,成為一名講師。
  • 中科院的「掃地僧」:31歲考研遭嘲笑,54歲成院士
    一如這位中科院裡的「掃地僧」——李小文院士。提起中科院,想必都不會陌生,這是我國專注於科學研究的一所高等院所,為國家培育了大批人才,也創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中科院的院士頭銜更是非同凡響。中科院院士全國不過800人左右(不包括中科院外籍院士),這是我國科學技術研究方面的最高榮譽稱號。
  • 年僅27歲的浙大年輕美女博導劉婉璐,三重身份令人驚嘆
    而今天要說的這位年僅27歲,就成為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的女孩,則是將美麗皮囊和學識才華兩者完美結合,成就了一個令人折服、無法企及的「學霸女神」形象。她就是被稱為「浙大最美女神博導」的劉婉璐,也是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 27歲,很多人或許還在自己的學業上掙扎,很多人或許剛剛進入社會奔波打拼,劉婉璐卻似乎已經登頂了巔峰。年紀輕輕的她,身上已經有了三重令人嘆服的標籤: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助理教授。她的很多學生都和自己同齡,有的學生甚至年紀比自己都要大。
  • 為什麼要拼命研發北鬥?中國被逼急了!北鬥,關乎國家興亡
    結果顯示,客機闖入領空是因地磁導航故障。同年,美國總統裡根決定將建設中的GPS系統,開放全球民用。 普通民眾第一次可清晰知道,自己身在星球何處。 兩年後,中方負責人卜慶君參加美國GPS研討會,歸國後卻另有憂慮。 研討會上,美方明言,特殊情況下將採取三重措施:降低精度、關閉區域甚至更換通信編碼。 因不可受制於人,卜慶君拜訪中科院院士陳芳允,商討中國的衛星定位系統。
  • 因汶川大地震立志學醫,27歲成浙大美女博導,學生只比她小3歲
    劉婉璐從小就是出色的孩子,在同齡人中她是那麼的優秀,5歲的時候上小學,10歲成為了初中生,16歲的時候,劉婉璐就參加了高考。而在她高考前的一段時間,汶川大地震改變了她的人生志向。她目睹慘狀後,立志學醫。後來終於在27歲時,成為了浙大美女博導,而她的學生只比她小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