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土著文化世界地圖無奇不有

2020-12-04 異世視角

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大約在5萬年前的冰河時期來到澳大利亞,作為澳洲最早的一批居民,他們奠定了澳大利亞的文化底蘊。澳大利亞的土著之所以被世人關注就在於他們不同於別的民族,而是完整的保留了石器時代的所有文化,幾萬年來都沒有任何進化,原汁原味。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文化學家紛紛來到澳大利亞研究澳大利亞的土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語言,生活習俗等等,對於揭開早期人類文明有重大現實意義。

典型的澳洲土著正在佔卜預測吉兇

從長相上看,澳洲土著鼻子大,嘴唇厚,像是黑人和黃種人的結合,但又更多的保留了古人類的特徵。屬於典型的尼格利坨人。澳洲土著居住在荒無人煙的澳洲沙漠裡,這裡幹寒少雨,水資源十分匱乏。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很難想像他們是怎麼在如此惡劣的環境裡生存下來。澳洲土著的生活方式十分原始,基本上處於刀耕火種的狀態,他們會在全身塗滿油彩,作為一種獨特的審美。澳洲土著以狩獵為生,袋鼠,可愛的考拉,食火雞都在他們的菜單中。整體來看他們依舊保存了很多冰河時代的文明特色。如果要喝水就直接從植物當中提取,比如說龍蛇蘭,葉子肥大,儲存了大量的水,可以直接飲用。從宗教信仰來看相信萬物有靈,崇拜大自然,強調與大自然和諧共存。前面提到狩獵是澳洲土著生活的一部分,但他們只狩獵與生活相關的一部分,絕不貪婪。幼小的動物都會被放過,夫妻動物也不打殺,認為那是一種罪過。隨著白人移民逐漸來到澳洲,開發澳洲,原有的生態平衡被打破,土著人也就面臨了滅頂之災,在殖民者到了之前澳洲土著還有幾百萬,殖民者來到以後澳洲土著急劇減少,無他都是疾病和戰爭的結果。澳洲土著的繪畫十分有趣,看起來很幼稚,就像是小朋友的水彩畫,但確實都是成年人的作品,從繪畫風格來看依舊保持了石器時代的一些特點。

正在狩獵的澳洲土著

艾爾斯巖是澳洲土著的聖地,這裡不允許外人進入,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漸漸變得開放起來。今天的澳洲土著早就加入了旅遊業大軍,從事旅遊業的佔大多數,畢竟獨特的文化總能吸引世人的目光,去澳洲觀光,住在土著人家裡別有一番風味。隨著現代文明的大規模普及,沒有一種文明能夠孤立的存在,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短,資訊時代把世界連接到了一起,澳洲土著也在與時俱進。這就是全球化一體化,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意,任何文明認為高人一等都最終會被時代無情淘汰。

保持傳統文化的澳洲土著

相關焦點

  • 被世界地圖遺忘的國家——紐西蘭,論一個小透明的自我修養
    一家德國報社在報導White Island火山事故時,在世界地圖上標註錯了紐西蘭的位置。把紐西蘭放在了日本東南沿海方向。一位網友說道:「很高興看到,至少我們還在地圖上。」紐西蘭作為一個全世界看到第一縷陽光、第一個跨年的國家,卻在各地各國各處各種各樣的世界地圖上都找不到。有一名網友說,「自從我嫁給了我的紐西蘭丈夫後,我就注意到了這一點。
  • 鱷魚、袋鼠、鴯鶓都成菜餚,澳洲土著至今保存哪些奇葩餐食習慣?
    澳大利亞中部地區有相當廣袤的沙漠,這裡是屬於動物的天下,而其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種類繁多的蜥蜴,其中包括澳洲傘蜥和巨蜥這些稱得上沙漠頂級獵食者的種類。▲土著人捕殺蜥蜴雕像但對於澳洲土著居民來說,再神秘難得的物種都可以成為他們平日裡的口糧。
  • 澳大利亞黑暗移民史:囚犯建立起來的國家,曾把土著當成動物群體
    澳大利亞歧視性的民族政策:壓迫土著以及華人等少數族裔前面說了,澳大利亞和美國一樣是移民國家。在19世紀以來,先後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亞生存。所以澳洲被社會學家喻為「民族的拼盤」。這個字面意思和美國這個移民國家實際上差不多。
  • 媽媽,澳洲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樣!| 14張地圖揭秘真實澳洲!
    今天一起通過這14張地圖了解下~首先要知道澳洲很大,有多大呢?和其他地區比一比就知道啦!雖然澳洲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但是這並不妨礙這裡成為世界上最happy的國度,因為澳洲也有一些很舒服的地方~下面這些深藍色的區域居住著澳洲50%的人口,能猜到它們是哪些城市嗎?
  • 亞洲、歐洲、美洲、澳洲、聯合國繪製的世界地圖是不一樣的
    ,每個國家世界繪製的世界地圖也是不一樣,但是都有一個特徵,就是每一個國家都把自己國家放在世界地圖的中間,這樣能使突出自己國家在世界的位置,有一種國家民族自豪感。  如日本是一個島國,由於國土面積就如中國雲南省這麼大,為了突出自己在世界位置,就以日本瀕臨的太平洋為中心繪製世界地圖。
  • 以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及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地圖
    一,以澳大利亞為中心的世界地圖。以澳洲為中心的世界地圖,一目了然,澳洲被大洋環抱。二,中國世界地圖。(何尊)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文化昌盛,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三,斯皮克曼式以美洲為中心的米勒投影世界地圖,在這幅地圖中,亞歐大陸被一分為二。
  • 他們就是塔斯馬尼亞土著,已經在這塊土地上行走了數萬年
    大約4萬年前,當它還和澳洲大陸相連時,一群冒險先驅踏上了這塊土地,他們就是塔斯馬尼亞土著——the palawa。現在,他們已經在這塊土地上行走了數萬年。 想知道the palawa文化是什麼樣的嗎?想知道塔州最古老的故事和傳說嗎?今天,給大家介紹塔州最新的徒步選擇:Wukalina Walk。它由the palawa土著組織並全程嚮導,每次最多10人,讓你深度了解塔州土著的文化和家園。
  • 從地名看澳大利亞社會的多元文化
    自從英國移民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以來,已先後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亞謀生和發展。  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地名的主要功能是指稱某個地方,然而人們在給地方命名時卻賦予了它們很多文化色彩。很多澳大利亞地名就是澳洲歷史的見證,也是這個國家多元文化的反應。
  • 神奇植物「種在」澳土著文化中
    【環球時報記者 朱曉琳】澳大利亞不僅有袋鼠、考拉等奇特的動物,還有數千種獨特的植物,這些植物對原住民來說,曾經是食物、狩獵捕魚的工具、藥材……筆者曾參加雪梨皇家植物園和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的原住民歷史文化周活動,深入了解了澳大利亞本土植物對原住民,乃至當代澳大利亞人生活的深遠影響。
  • 異域風情:盤點婆羅洲的這些精彩的土著文化,有機會您可以去看看
    婆羅洲,又稱加裡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植被繁茂,該島屬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沙撈越,簡稱砂州,首府古晉市,被稱為犀鳥之鄉。砂拉越州位於婆羅洲北部,一起來看看當地土著豐富多彩的節日吧。
  • 在澳洲,哪些英文詞來自原住民語言?袋鼠是"可以吃的動物「?
    在澳洲大陸上的原住民也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他們大大小小分布於整個澳洲,民族和部落眾多。這些部落有完全不同的文化、習俗、語言和居住環境,當然這些族群和部落也有很多共同的特徵,我們能夠直接感受到的就是他們的外貌,比如可愛的捲髮和健康的皮膚,因此,這些族群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認同,那就是澳大利亞原住民。
  • 澳洲原本與世隔絕,人類如何抵達?黑、黃、白三色人都到過
    史前4.5萬年前左右,非洲棕色人第一次踏上澳洲,用2000年時間,滅絕了對人類最具威脅的古巨蜥和袋獅,成為當地土著。,在澳洲大地上他們與本土巨獸古巨蜥以及袋獅發生了衝突,在隨後的兩千多年裡,他們依靠火燒灌木叢和草原的方式,逐漸滅絕了這兩種頂級猛獸,從此定居澳洲,成為了當地的土著,然而,由於環境安逸,狩獵難度不高,他們之間的部落都處於自己的安逸的環境圈中,相互之間沒有交流,在幾萬年的時間裡,形成了大約500多個部落,總人口數才31.4萬,擁有多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字,並沒有有效的控制澳洲和形成國家。
  • 「世界移民地圖」揭曉:日本成為移民次選目標,澳洲榜上有名
    最近,一張引人入勝的重新繪製的世界地圖,揭示了世界上每個人最想移民到哪個國家或地區去重新開始生活——加拿大是最受歡迎的國家。在這張使用谷歌搜索數據生成在地圖上,國家的名稱已被其居民最渴望的移民地點所替代。加拿大在30個最受歡迎的移民國家或地區中排行第一。
  • 連載歐洲探索時代的世界地圖——世界地圖的完善
    麥哲倫因介入土著內訌而喪命,其船隊則繼續西行,並於1521年11月6日登上香料群島進行貿易。此後,麥哲倫的船隊橫穿印度洋到達好望角,最終於1522年回到西班牙的塞維亞港,實現了首次環球航行。 麥哲倫環球航行的實現,證實了「地圓說」,發現了太平洋,開闢了新航線,也推動了世界地圖的進一步完善和美洲地圖的繪製。
  • 澳洲野犬祖先是中國南方家犬
    澳洲野犬英文名dingo,分類學上屬於犬屬,灰狼種,澳洲野犬亞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野生動物。它生活在與外界孤立的澳大利亞,卻不是澳洲的原生物種。由於澳洲的特殊地理位置,澳洲野犬只會是人類遷移澳洲攜帶過去的。 那麼,是誰,什麼時候,把澳洲野犬帶到了澳洲?這不僅有關一種動物的遷移史,更是有關古代人群的遷移史,因此一直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
  • 澳大利亞土著的悲慘命運:種族被趕盡殺絕,最後一位族人仍被解剖
    十九世紀末期的澳洲曾經是一片沒有被破壞過的土地,這裡四面都靠海,與大陸相距甚遠,島上還有著豐富的資源。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自給自足,遠離戰爭紛擾,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 但這樣的生活也讓澳大利亞的發展十分落後,1606年的時候一個荷蘭人發現了這片大陸,並為其取名為新荷蘭。在別的國家已經利用先進的航海技術發現新大陸的時候,澳洲土著們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年代。
  • 去凱恩斯,享受澳洲的陽光、沙灘
    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周刊 2010.12.16 星期四 去凱恩斯,享受澳洲的陽光、沙灘   旅遊記者為你出遊答疑解惑,指點如畫江山,幫你定製最舒適的遊玩線路。
  • 澳洲大火、極地消融...看見世界的另一面丨文藝地圖
    災難澳洲叢林大火 2019年夏至2020年初,澳大利亞叢林大火成為全世界的焦點,超數十億動物喪身火海。早在大火被撲滅之前,它就被稱為「黑色夏天」,這也成為澳大利亞攝影師馬修·阿伯特(Matthew Abbott)系列攝影作品的命題。
  • 高德與蜻蜓FM攜手上線《城市文化地圖》旅遊導覽陣容再升級
    4月2日,高德地圖與蜻蜓FM宣布達成戰略合作,蜻蜓FM成為高德地圖首個音頻平臺合作方。同日,雙方聯合推出的《城市文化地圖》也在雙平臺首發上線。據介紹,《城市文化地圖》裡的博學導覽天團成員由各大城市的「土著」文化名人擔當,來自北京的王剛、來自上海的錢文忠、來自杭州的華少、來自南京的葉兆言、來自長沙的譚伯牛、來自蘇州的朱文穎等將坐鎮講解。他們將用自己特有的風格與角度來講解城市著名景點和熱門地標,用人文知識和奇聞趣事,帶您重新發現城市內涵。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文旅融合的最終目的是在旅遊中體驗文化。
  • 澳洲概況:歷史文化、語言禮儀、氣候時差消費
    二、文化公平競爭、戶外活動和適度的嘲諷精神是澳大利亞的文化核心。今天,澳大利亞文化還包括原住民傳統、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創新的理念和繁榮的藝術景象。Ø  原住民文化:豐富而永恆的傳統原住民文化在澳大利亞文化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根據原住民的信仰,具有圖騰意義的神靈祖先有的從大地湧現,有的從天而降,前來喚醒黑暗寧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