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智力上有差距,那普通人努力的意義是什麼?

2021-01-13 三兩醉江湖

記得大發明家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賦」,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記得在小時候,老師們也經常用這句話來激勵我們,似乎,小時候每一次的考試成績不好,都來自於你不努力,你沒有用心去讀書。

其實這個說法,在多年以後的我們看來,對也不對!多年以後,我們不再是哪個稚嫩的少年,歲月在我們的身體上留下了痕跡,摸爬滾打在這個社會生存。

當你發現,你努力了好久才能學會的東西,別人三分鐘就已經理解透徹。你辛辛苦苦加班加點才出來的方案,或許只是別人的靈感一現。你每天像一頭牛一樣的工作一個月,才換來這微薄的薪酬,別人可能吹了吹空調,喝了幾瓶酒,再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覺,就已經到手了。

於是,不少人開始懷疑這一些,我既然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別人,我幹嘛還努力,與其如此,我不如混吃混喝好了,每天渾渾噩噩,醒來看日上三竿,醉時水中撈月。有食物時,飽餐一頓。有酒時,對酒當歌。這樣不挺好嗎?

但其實,看過動物世界的想必都知道,那些捕食者為了捕捉到獵物有多努力,在草叢裡麼一動不動,蓄勢待發。而那些被捕食的獵物又是怎樣為了活下去而掙扎,這些或許都只是作為一個動物的平能而已,我們人類或許與他們不同,我們有了思想,有了學習認識這個世界的能力,我們算是勉強掙脫了這個世界的生物鏈,站在了生物鏈的頂端,不過這些的代價就是我們如果放棄現代文明的一切,重返動物世界,怕是分分鐘被秒殺。

所以,既然我們已經脫離了動物世界的適者生存,那麼我們就應該去努力,當然,在現代的社會,有些人可能盡了平生最大的努力,也只是勉強生存的樣子。但是如果不努力呢?像豬一樣的活著嗎?

這個社會也是公平的,努力了,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我們大多人都是普通人,或許有那麼一個兩個的天才,可以過目不忘,可以一學就會,那麼這類人,可以去搞科研,可以探索未知的世界,可以發明一些工具,為人類文明添磚加瓦。

而我們普通人,只需要找對適合自己的事情,每個人總後有一項天賦,異於常人,只是大多時候並沒有發掘出來而已,找對了方向,努力,也會有結果的。

但是如果你是假努力,那麼結果總會告訴你的。虛假的努力總會讓人有一種自我滿足感,通宵的加班,如果只是在辦公室打遊戲,又有什麼有意義呢?

所以,有沒有意義,做了才知道。若這一生,走到了盡頭,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讓自己過得更好也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也好,探索未知的世界也好,都可以是努力的理由,哪怕只是一個智力平平的普通人。

相關焦點

  • 差距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你不能為了自己提升工資和提升職位或是說找一個性格溫柔容貌美麗的妻子,還是為了其他什麼的來比別人加倍的努力,你問為什麼?對不起,別人不想努力,你不能為了自己來和別人拉開工資差距,職位差距,家庭差距等各種差距。換句話說要想要絕對的平等,那就要變為一個相同的人,但是如果這樣的話,那你和批量生產的機器人有什麼區別呢?
  • 普通人能夠提升智力的三個途徑
    穿越到一年後、三年後,甚至是五年後,問問那時候的自己,「如果我一直信守這個信念,我將付出什麼代價?」如果你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在事業上得到提升,你可以通過不斷地成長讓自己擔負責任來提高自己的技能。聰明的人往往都追求新奇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經說過:「一個人不應該追求容易實現的目標。」一個人必須培養一種本能意識,即通過付出自身最大努力也只能勉強達到心中樹立的目標的能力。」
  • 霍金超級人類是什麼意思?超級人類與普通人有什麼區別?
    史蒂芬·霍金生前曾預言將誕生「超級人類」,這是什麼意思,「超人」有什麼特殊的能力麼?難道電影《X戰警》中的變種人將出現在現實世界中麼?超級人類應該與基因編輯技術有關,霍金認為,由於富人們尋求通過技術手段改善後代基因,新的、更為先進的「超人」將因此誕生。這一預言日前引起爭議。霍金超級人類是什麼意思?
  • 智商140和100的差距:一道智力題,後者用了60秒,前者讓人咋舌
    智商是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在我們學習、生活的圈子裡,絕大多數人的智商都是比較平庸的,他和我們並沒有多大的區別,正常情況下,幾乎感覺不到差異之處。但是,卻有一部分人智商極高,而這部分人我們卻能清晰地感覺到差距,這種差距被眾多網友戲稱為「智商碾壓」。
  • 愛因斯坦《自述》:大部分人都在做「無意義」的努力和追求
    然而,愛因斯坦並不是科班出身,從一個「小職員」,到一個影響人類歷史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經歷值得我們很多人學習。愛因斯坦在晚年的時候,寫了一篇《自述》,主要是回顧他的一生,以及一些重要的思想轉變,從這篇《自述》中,可以看出,愛因斯坦並非「天才」,他有著我們普通人的「影子」,對我們的成長有「借鑑」意義。
  • 如果「認知升級」意義不大,那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大多數人理解的認知升級不對,那麼認知升級到底是什麼?這裡面兩個詞,升級很好理解,關鍵是認知。根據百科的定義:認知,是指人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認知能力,是人的認識過程的一種產物。簡單來說,認知,就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即便是同樣的東西,不同的人認知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提到《最後的晚餐》這幅畫。
  • 日本腦力研究:8個開發大腦的辦法,有效開發兒童智力
    ,那麼「智力腦」是什麼呢? 其實在《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當中就有提到過「智力腦」一詞。 智力是一種可塑性強的神經,只要提供豐富適宜刺激,就可以促進寶寶認知能力的發育,並且對孩子的智力提升有很大好處。 所以想要開發孩子的智力,就開發孩子的智力腦,下面這8個方法值得大家一試哦!
  • 《那人那山那狗》:普通人堅守的意義
    《那人,那山,那狗》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湖南的西南山區,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這個時代和這個地區都十分遙遠。影片中大片的綠色展現了山中風景的優美,悠遠的音樂喚起人內心的寧靜。父親很看重郵包和郵件,看重自己的那一份職責。最初,我也和兒子一樣憤憤不平,父親走那條艱險的山路許多年卻無人知曉他的辛苦,沒有評上勞模,沒有評上優秀幹部,最後還提前退休。但慢慢地認識到山裡的人,山裡的閉塞,我也就想開了。
  • 普通人和NBA球星身材差距有多大?看完這5張照片,你就有答案了
    普通人和NBA球星身材差距有多大?看完這5張照片,你就有答案了 NBA賽場上球員看著都是比較普通的,其實感覺和普通人也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很多打野球很出色的人
  • 人工智慧與意識的差距(深度)
    與此同時,真相只能在普通人接觸不到的密集的技術文獻中找到。我們所說的智力是什麼意思?智力是純粹的人類特徵嗎?大多數人會認為有些狗比其他的狗更聰明。或者狗比豚鼠更聰明,所以很明顯,智力是動物可以擁有的。如果狗能有智力,鳥也能嗎?蚯蚓或植物呢?我們的底線在哪裡?
  • 勵志名言:不要努力成為一個成功者,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居裡夫人(法國)2、不要努力成為一個成功者,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愛因斯坦(美國)3、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決定於他在什麼程度上和在什麼意義上從自我解放出來。---愛因斯坦(美國)4、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 普通人跟NBA球星差距有多誇張?這5張照片能給你答案
    籃球不像足球,可以有所謂的技術流,在NBA沒有身體就沒有一切。在這裡都是萬裡挑一的天才,他們就是一個飲水機球員,那天賦在籃壇都是很出眾。普通人喜歡籃球的很多,有些憧憬打職業聯賽也不少,甚至還有過美麗的NBA夢想。但是當你看了普通人和NBA球星的差距,你就知道NBA是多麼遙不可及。
  • 努力一輩子也比不上富家子弟,那努力的意義又何在?
    那些小魚小蝦因為沒有大魚大,所以就不努力活著,洄遊產卵了嗎?……努力是做最好的自己,跟其他任何人都沒有任何關係。一顆種子落在就峭壁上而不是沃土裡,它就不努力發芽了?可是如果它不發芽,誰能替它?而它也沒有再次落土的可能性,如果自己都不努力,這世界就少了一個它能長成的植物。除了自己,沒有人能替自己負責,能替自己活,能替自己完成應該完成的事。
  • 「天才」與普通人的差距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思維
    5歲的葛韻霖參加《最強大腦》,現場觀眾隨機給出20組三位數字,打亂出現在屏幕上,拿著計算器計算的觀眾連數字都沒看完,葛韻霖已經給出了正確答案。孫弈東還掌握中、英、德三種語言,連續包攬陳省身杯、走美杯、華羅庚杯、迎春杯、希望杯等競賽一等獎,目前取得19個一等獎,5個全國冠軍金牌,證書掛起來比人還高。
  • 生命的歸宿是死亡,那活著有什麼意義?看醒了無數人
    我們在早晚高峰時湧入人潮,然後行色匆匆地奔向工作崗位和家庭......人的一生總是不停地在追逐,在奔走,甚至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在追逐什麼。直到有了點生活閱歷後,我才明白:我們生命中所有的努力和自律,都是為了追求自由。
  • 什麼決定了我們的智力?
    但科學家沒有任何發現,雖然其他幾個研究人員自那時起做了許多嘗試,他們也找不到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的大腦之間有什麼關鍵差異。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愛因斯坦的大腦跟普通人的沒什麼兩樣?
  • 研究發現:「天才」兒童的智力並不高,為何他們能夠如此優秀?
    相信家長們都很羨慕那些頭腦靈活、聰明優秀的天才兒童,不少人認為,這些孩子天生就具備一顆聰明的大腦,在成長中不斷發揮出腦部的優勢,能獲得一番成就實屬必然。殊不知,有研究指出,這些天才兒童並不全是高智商人群,他們當中更多的人,做到的只是比普通人更努力罷了。
  • 普通人想要躍遷,你的認知應該升級了!
    人和人一旦產生認知差距,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決定,最終造成不同的結局。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的時代,一個毫無背景和資源的普通人,如何爭得自己的生存選擇權(時間與空間的自由),改變當前的現狀,最終獲得階層的躍遷?
  • 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及教育意義
    關於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在我們教師招聘考試中更多是考察智力分類。但是有些時候也可能會遇見一些考察其相應教育意義的試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擁有相對獨立的至少九種智力,即言語——語言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聽覺——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存在智力等,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程度進行組合,從而使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各不一樣。基於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我們可以得出一些對我們教育由幫助的知識。
  • 日本腦力研究:8個開發兒童大腦潛能的方法,有效開發「智力腦」
    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經過多年研究,總結出了8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方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寶寶大腦潛能,這能有效地提升寶寶的各項能力,幫助寶寶開發聰明的「智力腦」!大家應該很好奇吧,左右腦倒是聽過,「智力腦」是什麼?在《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當中就有提到過智力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