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已至、其勢已成,為推進鄉村振興凝心聚力匯智

2021-01-10 騰訊網

導語

洗馬鄉易氏宗祠位於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洗馬鄉,易氏宗祠在古代號稱是「湘西宗祠一枝花」,易氏祠堂之雕刻則被稱為「黔陽祠堂一朵花」。除此之外,洗馬鄉還擁有全國傳統古村落古樓坪村、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雪峰斷頸龍舞、易圖境畫苑、易孔昭舊居等一大批文化旅遊資源,是湖南群眾文化之鄉。

近年來,洗馬鄉圍繞特色文化旅遊資源優勢,重塑鄉村文化,推動旅遊與特色文化、優勢產業的融合發展,實施「旅遊+」模式,推動鄉村振興。

洪江市委黨校陳佳鈺以《重塑鄉村文化 助推鄉村振興——以洪江市洗馬鄉為例》為題,分享了她對於「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理解與感悟,並提出了相關意見和建議。

動新聞—湖南省「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學術交流會召開

1月7日上午,由省生產力學會、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省社科聯主辦,湖南農業大學承辦的湖南省「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學術交流會」在湖南農業大學召開,省政協副主席戴道晉出席並講話。

省農業廳、省扶貧辦、省社科聯相關領導,以及來自全省的「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專家學者和農大師生共計10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省政協原副主席、省生產力學會會長武吉海主持。

▲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致歡迎詞,省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吳金明宣讀「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學術獲獎名單,大會為論文獲獎的30位專家學者頒獎。

2021年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年,我們將迎來建黨百年華誕,開局「十四五」規劃,起步邁向全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在這個關鍵時刻,鄉村振興究竟如何發展?怎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建成小康後,如何開啟現代化新徵程?

2019年,湖南省生產力學會、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舉辦「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學術徵文活動。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徵集,共收到論文和調研報告200多篇。

2020年11月至12月,活動邀請了湖南農業大學經濟領域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家學者參加實行盲審,同時發至其他高校的專家學者進行盲審複評,最終經過初審和覆審,共評選出一等獎8篇、二等獎13篇、三等獎24篇。

《關於加快我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思考與建議》《湖南農村公路建設助推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推進鄉村成功人士還鄉振興鄉村產業》……在農大話農桑,與農業人談農事,會上8位獲獎代表從不同角度和不同領域,結合個人的工作和科研情況就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進行了交流和發言,並對推進湖南省開展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戴道晉充分肯定了省生產力學會近年來取得的工作成績。他表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要站在民族復興的高度來認識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來推動鄉村振興;解決了溫飽、更要促進富有,推動「三農」工作重心向鄉村振興轉移;「安全碗」要端穩端牢、「糧袋子」要黨政問責,切實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本線,夯實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實施鄉村振興,要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要穩住「基本盤」,解決「兜得住」的問題;要做好「加法」,解決「鞏固得好」的問題。要立足於「防」,解決返貧苗頭「發現得早」的問題。

他強調,農村是廣闊天地,要以更有力的措施、更強大的力量來推動鄉村振興。要堅持「線」「限」並重,強化規劃引領,優化鄉村空間布局;要堅持「產」「銷」融合,強化主責主業,推動鄉村產業興旺;要堅持「建」「管」一體,強化責任主體,夯實鄉村振興基礎;要堅持「融」「分」結合,強化融合協同,推動鄉村協調發展;要堅持「治」「制」同步,強化建章立制,提升鄉村治理能力;要堅持「破」「立」聯動,強化改革創新,增添鄉村振興動能。鄉村振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要深入鄉村振興主戰場凝心聚力匯智。

文丨《文史博覽·人物》記者 彭叮嚀

視頻丨賀彥 湯威

轉載註明:「力量湖南」(lilianghunan)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其時已至 其勢已成 其興可待
    其時已至 其勢已成 其興可待——學習貫徹《關於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旅遊產業化建設多彩貴州旅遊強省的意見》赤水大瀑布。喻德江 攝中共貴州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提出,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化。旅遊產業化,究竟怎麼幹?
  • 成就展示|山東菏澤鄆城縣南趙樓鎮:推進鄉村振興 助力全面小康
    、從特惠向普惠轉化,確保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平滑過渡、有序推進,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2020年1至10月份,南趙樓鎮實現稅收6639.34萬元,一般預算收入4901.22萬元,1至9月份,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9萬元;在2019年度全縣23個鄉鎮街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榮獲第三名,在2020年上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現場觀摩評議中獲得第二名。2020年9月,南趙樓鎮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菏澤市擔當作為先進集體」。
  • 湘南學院:打造高端特色智庫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學校成立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院,是落實中央重大戰略的迫切需要,也是推進特色科研、服務地方發展的具體措施。會議要求,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院要緊密對接國家戰略和地方需求,以南嶺民族走廊為場域,因勢而動、應時而謀,強化戰略思維、特色思維、問題思維和系統思維,瞄準鄉村振興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謀篇布局,搞好頂層設計,把研究院打造成開展高水平特色科研的學術高地,培育高水平特色學科、學術團隊和高端人才的孵化高地,服務區域鄉村振興的智庫高地和引擎高地。
  • 加強基層黨的建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以實幹實績慶祝建黨100周年。區領導孫代勇參加。曲水鎮聚寶村是市級貧困村,經過幾年的脫貧攻堅,已實現整村脫貧。
  • 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發言摘登
    11月14日,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在蘭州召開。省委書記、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組長林鐸出席會議並講話。林鐸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真抓實幹、久久為功,奮力開創隴原鄉村全面振興新局面。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 涇陽:凝聚鄉賢力量 唱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凝聚鄉賢力量,推動鄉村發展,是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近日,涇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賢議事會」工作推進會暨口鎮吊莊村鄉賢議事會的揭牌儀式在吊莊村廣場舉行,近60位鄉賢代表和村級兩委會成員歡聚一堂,同敘桑梓情誼,共謀振興新路。
  • 梯度推進與優化升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
    脫貧攻堅改善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條件, 以產業扶貧為抓手, 提升了貧困人口的發展能力, 為貧困地區創造了益貧式的發展環境, 同時也促進了鄉村治理體系的完善和創新, 為貧困地區的發展打下堅實了基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既鞏固了產業扶貧的成果, 又化解貧困地區和非貧困地區的非均衡矛盾, 有利於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 從而鞏固提升了貧困地區的脫貧質量, 為進一步穩定脫貧攻堅的成果提供了新的保障。
  • 翔安區召開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 向「農業強」「農村美」「百姓富...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王元暉 通訊員 林瑞聲 餘慶東) 冬日暖暖的和風中,翔安區新圩鎮面前埔村七彩田園裡的新芽散發著春天的氣息,這裡,成為昨天下午翔安區召開的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會場。新年伊始,翔安區第一時間傳達中央、省市有關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精神,對2019年度鄉村振興工作情況進行總結,並對2020年的工作作總體部署。
  • 袁永鵬一行到河口區調研鄉村振興和油地幫扶共建工作
    ,河口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陳桂林,河口區委常委、市直下派駐河口區工作隊隊長田治宏,河口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王峰,河口區油地融合發展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薛傳剛等同志陪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首先到河口街道西五村進行了現場調研,實地查看了村莊規劃、產業發展、土地流轉等村情村況,到老黨員和困難群眾家中進行走訪,詢問了其身體狀況、家庭生產生活情況及存在困難和實際需求等,並為他們送去了中秋慰問品
  • 中國科學報對話華農鄉村振興學院副院長胡銀根:鄉村振興從今躍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脫貧攻堅解決了溫飽問題,鄉村振興將解決富有問題。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關鍵節點上,如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評論員文章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陝考察,強調要「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 下沉渠道、創新產品、構建生態圈—— 建行江蘇省分行為鄉村振興...
    依託金融科技賦能,村裡的小賣鋪、診所等便民場所,成了村裡可以代繳社保、農保、水電費、小額存取的便民服務點和獲取金融、農業知識的共享服務點,而這只是建行江蘇省分行發力解決城鄉差距中的「堵點」,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
  • 300歲羅漢松拍出680萬:以花為業助力鄉村振興
    相關負責人表示,花都區正積極做好「花」文章,打造廣州空港花世界現代農業產業園與花都區現代漁業產業園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加快建設嶺南盆景小鎮帶動赤坭鄉村振興發展赤坭(瑞嶺)盆景歷史源遠流長,始於清代,興於現代,以九裡香、羅漢松、山松、榔榆、福建茶、榕樹等為主要應用樹種,其「古、靈、精、怪」的藝術造型在嶺南盆景界享有較高聲譽
  • 當好基層「領頭羊」 共築鄉村振興夢
    當好基層「領頭羊」 共築鄉村振興夢——記合山市第九屆人大代表、北泗鎮黨委書記楊普華「我們要以身作則,傾注真情,扎紮實實做好脫貧攻堅每一項工作,絕不讓一名貧困群眾掉隊。」這是合山市人大代表、北泗鎮黨委書記楊普華逢會必講、逢事必講、逢查必講的一句話。
  • 三水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怎麼走?
    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唯一縣區級試點,三水備受各方關注和熱議。三水將如何全力以赴推進試點工作,既解決自身鄉村發展問題,又形成試點經驗為全市、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提供樣本借鑑?
  •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政府放棄了鄉村建設,農民自己也拋棄了鄉村家園,大量農民湧入城市,導致城市人口過度增長,城市建設步伐滯後於人口增長速度,不能為居民提供充分就業機會和必要生活條件,使得農村人口遷移到城市之後,沒有實現相應的實質性轉換,帶來嚴重的「城市病」。除殖民時代建築的城市中心區域為富人所擁有外,大量貧民則居住在城市周邊的「貧民窟」。這些貧民窟成了髒亂差和「犯罪」的代名詞。
  • 在希望的田野上實現鄉村振興
    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話題,3位省人大代表接受媒體提問,暢談履職心聲,回應百姓關切。3位代表一致表示,我省是農業大省,當前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結合自身實際加強履職盡責,紮根農業農村謀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探索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進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小甘薯承擔起大事業
    魯網11月18日訊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半個多月以來,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公告早已傳遍了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的每個村落。全會確定和指出的發展方向,激勵著冬季裡仍在忙碌的每一位農民。1000多貧困人口轉變思想、凝心聚力,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將小小的甘薯做出了大文章,整村脫貧走上鄉村振興之路,這就是互利村正在做、也將一直做下去的大事業。互利共贏,甘薯作紐帶「互利」的村名源自20世紀50年代,意為互利共贏。如今,這個村子依然秉承著這個宗旨。
  • 「理通三迤」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作者:陳雨欣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最後的決戰決勝階段。如何鞏固脫貧成果,扎紮實實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為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以思想引領為「燈」,為鄉村振興夯實基礎。經過不懈努力,脫貧攻堅工作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然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要完成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發展的轉變,必須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 吳川覃巴鎮:走特色農業品牌路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該鎮致力於發展農業、畜牧業,以種養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在全面建設現代農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穩步發展,農民經濟增收上走出了一條農業品牌路。    抓住濱海旅遊集聚區發展機遇    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休閒農業    基於覃巴鎮的獨特優勢,該鎮深入推進「一村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