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洗馬鄉易氏宗祠位於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洗馬鄉,易氏宗祠在古代號稱是「湘西宗祠一枝花」,易氏祠堂之雕刻則被稱為「黔陽祠堂一朵花」。除此之外,洗馬鄉還擁有全國傳統古村落古樓坪村、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雪峰斷頸龍舞、易圖境畫苑、易孔昭舊居等一大批文化旅遊資源,是湖南群眾文化之鄉。
近年來,洗馬鄉圍繞特色文化旅遊資源優勢,重塑鄉村文化,推動旅遊與特色文化、優勢產業的融合發展,實施「旅遊+」模式,推動鄉村振興。
洪江市委黨校陳佳鈺以《重塑鄉村文化 助推鄉村振興——以洪江市洗馬鄉為例》為題,分享了她對於「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理解與感悟,並提出了相關意見和建議。
動新聞—湖南省「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學術交流會召開
1月7日上午,由省生產力學會、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省社科聯主辦,湖南農業大學承辦的湖南省「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學術交流會」在湖南農業大學召開,省政協副主席戴道晉出席並講話。
省農業廳、省扶貧辦、省社科聯相關領導,以及來自全省的「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專家學者和農大師生共計10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省政協原副主席、省生產力學會會長武吉海主持。
▲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致歡迎詞,省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吳金明宣讀「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學術獲獎名單,大會為論文獲獎的30位專家學者頒獎。
2021年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年,我們將迎來建黨百年華誕,開局「十四五」規劃,起步邁向全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在這個關鍵時刻,鄉村振興究竟如何發展?怎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建成小康後,如何開啟現代化新徵程?
2019年,湖南省生產力學會、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舉辦「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學術徵文活動。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徵集,共收到論文和調研報告200多篇。
2020年11月至12月,活動邀請了湖南農業大學經濟領域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家學者參加實行盲審,同時發至其他高校的專家學者進行盲審複評,最終經過初審和覆審,共評選出一等獎8篇、二等獎13篇、三等獎24篇。
《關於加快我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思考與建議》《湖南農村公路建設助推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推進鄉村成功人士還鄉振興鄉村產業》……在農大話農桑,與農業人談農事,會上8位獲獎代表從不同角度和不同領域,結合個人的工作和科研情況就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進行了交流和發言,並對推進湖南省開展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戴道晉充分肯定了省生產力學會近年來取得的工作成績。他表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要站在民族復興的高度來認識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來推動鄉村振興;解決了溫飽、更要促進富有,推動「三農」工作重心向鄉村振興轉移;「安全碗」要端穩端牢、「糧袋子」要黨政問責,切實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本線,夯實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實施鄉村振興,要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要穩住「基本盤」,解決「兜得住」的問題;要做好「加法」,解決「鞏固得好」的問題。要立足於「防」,解決返貧苗頭「發現得早」的問題。
他強調,農村是廣闊天地,要以更有力的措施、更強大的力量來推動鄉村振興。要堅持「線」「限」並重,強化規劃引領,優化鄉村空間布局;要堅持「產」「銷」融合,強化主責主業,推動鄉村產業興旺;要堅持「建」「管」一體,強化責任主體,夯實鄉村振興基礎;要堅持「融」「分」結合,強化融合協同,推動鄉村協調發展;要堅持「治」「制」同步,強化建章立制,提升鄉村治理能力;要堅持「破」「立」聯動,強化改革創新,增添鄉村振興動能。鄉村振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要深入鄉村振興主戰場凝心聚力匯智。
文丨《文史博覽·人物》記者 彭叮嚀
視頻丨賀彥 湯威
轉載註明:「力量湖南」(lilianghunan)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