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TM:癌症的放射性療法放射量多少合適?

2021-01-08 生物谷

 輻射可殺滅癌症,然而,過多接觸輻射會損傷健康組織。

專題:Science系列

如今,一個新的數學公式可比舊的方法更為精確地計算給癌症病人的輻射劑量,並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提高放療的品質。 在所有的癌症病患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會接受放射治療,即應用高能X射線使腫瘤縮小,並中止癌細胞的生長。 如今的放射療法是一種精確而且強有力的工具,它能夠照射到小範圍之上,同時又可將周邊細胞的附帶損傷降至最低。 像其它藥物一樣,側度一個病人所需要的放射劑量以及一個病人需要接受多少次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由於放射線是高度聚焦的,因此如今的病人所接受的是較大的放射劑量,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的長系列低劑量治療。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醫生們所依賴的是同一個線形二次方程來計算放射劑量,但新的技術已經使得這一標準公式變得不適用了。

一般而言,科學家們相信,人類細胞的DNA是放射療法的標靶,而放射線會引起2種類型的DNA損傷:致死性損傷及亞致死性損傷。 致死性的損傷會造成細胞的即刻死亡,它與亞致死性損傷不同,因為亞致死性損傷只引起細胞的損傷,它會有兩種後果:如果沒有發生進一步損傷的話,亞致死性損傷可被修復;但如果遭到更多的輻射時,它會變成致死性損傷。 Jian Wang及其同僚發現,舊的公式沒有考慮到這樣的事實,即在高劑量輻射的時候,DNA所遭受的亞致死性損傷較少,而致死性損傷則較多。 如此所導致的計算錯誤會隨著輻射劑量的增大而增加,造成某一特定的輻射劑量的功效被高估,並可能造成對患者的治療不足。 現在,研究人員計算出一個新的公式,它在低劑量和高劑量時都適用,並能精確地計算細胞亞致死性損傷的劑量。 取自過去研究的實驗(這些試驗測試了在不同的放射劑量時,在實驗室和動物體內的細胞生長)證實,新的公式在整個的劑量範圍內皆能精確地預測放射療法的殺滅效應。(生物谷Bioon.net)

腫瘤治療新突破
治療性癌症疫苗開創癌症治療新領域
Transplantation:癌症藥物有效治療移植排斥
癌症治療可以實現個案化?
Science Signaling:阻斷mTOR信號治療癌症
BJC:激酶抑制劑藥物治療癌症可減少副作用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

Sci Transl Med  DOI: 10.1126/scitranslmed.3000864

A Generalized Linear-Quadratic Model for Radiosurgery,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and High–Dose Rate Brachytherapy
Jian Z. Wang1,*, Zhibin Huang1, Simon S. Lo1, William T. C. Yuh2 and Nina A. Mayr1,?

 推薦會議:

第一屆國際醫學影像和放射學新進展暨學術論著發表策略研討會
2011 Medical Imaging and Radiological Innovations Conference

會議時間:2011年3月25日--3月27日

會議地點:上海醫學院路復旦醫學院明道樓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for cancer usually consists of multiple treatments (called fractions) with low doses of radiation. These dose schemes are planned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linear-quadratic (LQ) model, which has been the most prevalent model for designing dose schemes in radiation therapy. The high-dose fractions used in newer advanced radiosurgery, 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 and high–dose rate brachytherapy techniques, however, cannot be accurately calcul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Q model.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e developed a generalized LQ (gLQ) model that encompasses the entire range of possible dose delivery patterns and derived formulas for special radiotherapy schemes. We show that the gLQ model can naturally derive the traditional LQ model for low-dose and low–dose rate irradiation and the target model for high-dose irradiation as two special cases of gLQ. LQ and gLQ models were compared with published data obtained in vitro from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 across a wide dose range [0 to ~11.5 gray (Gy)] and from animals with dose fractions up to 13.5 Gy. The gLQ model provided consistent interpretation across the full dose range, whereas the LQ model generated parameters that depended on dose range, fitted only data with doses of 3.25 Gy or less, and failed to predict high-dose responses. Therefore, the gLQ model is useful for analyzing experimental radiation response data across wide dose ranges and translating common low-dose clinical experience into high-dose radiotherapy schemes for advanced radiation treatments.

相關焦點

  • 消費者無需擔心瓷磚放射性超標
    所謂瓷磚「放射性」是否真的那麼可怕?「放射性」無處不在。天然放射性核素廣泛分布於地球各圈之中。另一類是人工輻射,環境中存在的各種人工輻射,「還不足以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據悉,《建築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規定了建築材料中天然放射核素鐳-226、釷-232、鉀-40放射性比活度的限量,袁紅霞認為:「該規定只是用內照射、外照射指數將裝修材料產品劃分為A、B、C三類以用於不同用途,而不存在簡單的放射性超標一說。
  • 科學家開發出有望治療多種類型癌症的靶向性療法:α射線飛彈療法
    一種癌症特異性的L型胺基酸轉運蛋白(LAT1)在癌症組織中往往會高度表達,抑制LAT1的功能或會產生抗腫瘤的效應,但目前研究人員在開發靶向作用LAT1的放射性核素療法(radionuclide therapy)上進展非常有限。
  • 癌症治療新星CAR-T療法迎來最佳輔助 科學家發明「改變規則」的...
    癌症治療新星CAR-T療法迎來最佳輔助 科學家發明「改變規則」的靶向工具  黃琨 • 2020-08-25 09:45:38
  • 放射核種藥物:一種可能更安全的癌症療法
    傳統放射線治療的缺點 放射線用於治療癌症已超過百年(注1),時至今日仍有約半數癌症病患在治療某階段會接受放射線治療。雖已歷經一世紀多,但放射線療法進展仍相當緩慢──放射線必須由病患「體外」照射入「體內」腫瘤區域,破壞癌細胞的DNA藉此消滅腫瘤。
  • Theranostics:納米熱療法或可軟化腫瘤 提高癌症靶向療法的治療效率
    圖片來源:www.sciencedaily.com2017年1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腫瘤的機械阻力和標準療法的附帶損傷往往會阻礙抵禦癌症的效果,然而近日,來自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對腫瘤加熱成功軟化了惡性腫瘤
  • 科學家發現新殺傷性免疫細胞 有望帶來「通用」癌症療法
    科學家發現新殺傷性免疫細胞 有望帶來「通用」癌症療法  olivia chan • 2020-01-21 14:32:54
  • Science和Cell子刊:藉助大數據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智能」細胞療法
    在兩篇新的論文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用「智能(smart)」細胞療法破解這一難題的互補策略:除非被僅在癌細胞中同時出現的一組蛋白所激活,否則這些活的細胞藥物會保持惰性。這種通用方法的生物學方面已經在Wendell Lim博士及其同事們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細胞設計計劃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贊助的合成免疫學中心的實驗室中探索了好幾年。
  • 全球癌症細胞免疫療法發展迅速,中國研究緊追美國
    總體而言,我國癌症的現狀是:年輕人發病率提高了患者總數變多了全球癌症細胞免疫療法發展迅速從手術、放療、化療到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癌症的治療技術近二十年來日新月異,使癌症不再是「絕症」。日前,有關癌症細胞免疫療法趨勢臨床發展的最新報告——《自然療法藥物發現》(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發表了「 癌細胞療法:臨床試驗前景 」 2020年報告 。截止今年3月,全球癌症細胞療法管線包括1483種活躍療法,同比2019年增加了472種,其中CAR-T療法增幅最大,增加了290種活性療法。
  • 「Science/Cell Sys」背靠多組學大數據 科學家設計更加「智能」的細胞療法
    這項新工作通過將前沿的工程化細胞療法與先進的計算方法相結合,為抗癌療法的設計增加了一個強大的新維度。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細胞和分子藥理學教授Wendell A. Lim說:「目前,大多數癌症治療方法,包括細胞療法,都只能單一地靶向一個靶標或一個過程。但我們希望增加細胞療法的細微差別和複雜程度。」
  • 碘125粒子治療癌症要多少錢
    廣州仁愛姚波教授表示以往的癌症病人都是通過手術或者是放化療來治療癌症的,而這兩種治療方式不僅是副作用大,並且價格也較高,而新技術碘125粒子植入的費用就相對較低。
  • 理性看待「瓷磚放射性」 消費者其實不必要恐慌!
    其它項目的不合格都被媒體集體忽視,唯獨「放射性核素限量」這個非常專業的名詞開始被部分媒體惡炒,深究其因是放射性直接與癌症掛上了勾。更有部分媒體直接誇大說「瓷磚可致癌」,導致部分消費者出現「瓷磚放射性超標」恐慌現象。一些業主「大動幹戈」地把板磚翹出來,拿到專業機構進行放射性檢測,買瓷磚的業主也開始關心起瓷磚的「放射性」問題,頓時,「瓷磚放射性」成為熱議話題!
  • 科學家找到新癌症療法,病灶消失,不產生副作用
    癌症是很多人的「噩夢」,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不計其數,據國家癌症中心的統計數據,中國每年的惡性腫瘤新發病例數達到380.4萬例,平均每天約10400人被診斷為癌症。據美國《科技日報》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瑞士洛桑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表示,或許找到可以無副作用治療癌症的新療法。
  • 科學家或已找到新癌症療法,病灶消失,很少副作用
    癌症是很多人的「噩夢」,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不計其數,據國家癌症中心的統計數據,中國每年的惡性腫瘤新發病例數達到380.4萬例,平均每天約10400人被診斷為癌症。據美國《科技日報》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瑞士洛桑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表示,或許找到可以無副作用治療癌症的新療法。
  • 本庶佑的治療癌症方法
    自我父親、舅舅等親人罹患癌症去世後,我便長期關注癌症治療的進展狀況。以往,治療癌症只有外科手術、放療和化療三種方法。手術好理解,就是通過X光設備,找到患者腫瘤的所在位置,開刀切除腫瘤。放療是放射性療法,利用放射性物質,如用α、β、γ射線和各類x射線來照射殺死癌細胞。化療是用化學藥物來殺死癌細胞。但放療和化療,都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兩者所用的劑量不能過大。因為使用這兩種方法治療癌症,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人體內的正常細胞,即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 Science:Treg細胞,細胞療法的下一個風口
    在過去的十年中,效應T細胞被設計為表達高度特異性的嵌合抗原受體(CAR)或識別腫瘤抗原的特異性T細胞受體(TCR),這些已經被證明是高效的過繼細胞療法(ACTs),因此徹底改變了某些癌症的治療方式。
  • 【學術前沿】Science綜述 | 新的概念:系統回顧精確定時治療癌症
    【學術前沿】Science綜述 | 新的概念:系統回顧精確定時治療癌症 2021-01-0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癌症生存率97%,質子重離子這個「神仙療法」究竟是什麼?
    質子重離子治療是目前國際公認最有效最尖端的放療技術,因為能夠準確殺死腫瘤細胞,對於正常組織的副作用小,治療過程無痛苦,被譽為「癌症剋星」。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醫院曾公布了35位患者5年隨訪統計情況。
  • 癌症新療法 Tissue-agnostic 癌症藥物的興起
    自 1940 年代,臨床醫學開始以化學療法治療癌症,藥物的癌症適應症一直是以癌症發生器官或組織種類來區分,例如未經治療的胰臟癌、經 sorafenib 治療過後的肝細胞癌等。即便後來有生物標記參與,仍不脫離以癌症發生器官或組織種類來區分的本質,例如 HER2 陽性表現乳癌、RAS 基因突變大腸直腸癌等。Tissue-agnostic(組織未定性)癌症藥物是指不以癌症發生器官或組織類別為適應症範圍界定的藥物。
  • Science Advances:巨噬細胞的「背包」可殺死癌症
    這項研究充分說明了巨噬細胞的厲害之處——它們是高度適應性強的細胞,可以對周圍環境的刺激產生非常強烈的反應;但也有個隱患,它們可能會受到刺激讓做一些對身體有害的事情,如幫助癌症的生長或轉移。第一作者,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一名助理教授C.
  • 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約1930萬,CAR-T免疫療法了解一下
    但是今天徐徐要介紹的這種癌症治療方式——CAR-T免疫療法,作為癌症界的治療新星,是目前較為有效的癌症治療方式之一,相比傳統的癌症治療方法,CAR-T免疫療法對人體的傷害也是較小的。什麼是CAR-T免疫療法?